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货币政策怎么考

货币政策怎么考

发布时间: 2022-05-24 04:17:30

⑴ 货币政策相关问题,考试急用!!!拜托了各位高手们!

因为我国金融市场的不发达,我国的公开市场业务这个货币政策可以说是没用的,而再贴现政策效果极差,所以我国现在能用的只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所以才会在07、08年疯狂提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情况。你真是他妈的吝啬,一个分都不给,又提那么多问题,顶你个肺!!!

⑵ 货币政策的判断(扩张,紧缩)急啊。考试要考的问答题

提高准备金率、增加利率、公开市场上卖出国债,都属于紧缩;
降低准备金率、降低利率、公开市场上买入国债,都属于扩张。

⑶ 我国的货币政策主要参考了哪些理论

摘要 基于现有文献,结合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特征,梳理归纳中国货币政策发展脉络,分析中国利率趋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趋势和波动,有助于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⑷ 三大货币政策的内容和运作原理

1. 存款准备金政策。

内容:存款准备金政策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存款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强制性要求商业银行等货币存款机构按规定的比例上缴存款准备金。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

原理: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可以迅速改变商业银行的存款扩张倍数和货币乘数,以调控货币供给量。但该工具的效果过于猛烈,不宜经常使用。

2. 再贴现政策。

内容: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

原理:对再贴现资格条件的规定可以起到抑制或扶持的作用,并能够改变资金流向。

3. 公开市场业务。

内容: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一种货币政策手段。

原理: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卖有价证券:→直接增减基础货币→调控货币供应量→ 影响有价证券价格→调节社会信用量。

(4)货币政策怎么考扩展阅读:

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是由央行掌控的,用以调节基础货币,银行储备,货币供给量,利率,汇率以及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以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

主要措施有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第五,调整再贴现率。

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⑸ 临沂事业单位招聘不同经济运行时期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考点梳理

一、财政政策
当经济萧条时,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出现通货紧缩,对于财政政策来说,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必须要扩大社会总需求。那么对于消费者而言,手中的钱多了,才会有需求。根据这一点,我们分析一下。税收:是国家以个人税的形式进行再分配,如果加大税收,人民手中的钱会变少,反之人民的手中的钱将变多;国债:是政府以公债国债的形式将人民手中的闲钱(不用于消费和存款)收集,用于投资刺激消费;如果增发国债,政府在不影响居民消费的前提下,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变多,投资项目刺激经济,提高社会总需求;政府购买:政府自身消耗的办公用品等等需要购买,提高购买,可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反之,不增加总需求;政府支出:相当于政府无偿给部分人民资金用于提高生活水平(为了好理解),若提高支出力度,人民手中可支配的钱变多,刺激需求,反之,则抑制需求。
因此,当出现通货紧缩时,政府应该减少税收,增发国债,增加政府购买和增大政府支出——三增一减税;当经济过热,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出现通货膨胀,那么政府采取的是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抑制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平衡:增大税收,减发国债,减少政府购买和政府支出——三减一增税。
二、货币政策
针对货币政策,一定要注意,实施货币政策的主体是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其目的是控制社会货币的吞吐量,当经济萧条,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出现通货紧缩,意味着市场的货币过多,要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有四个手段: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规定商业银行必须保持一定的货币,用于人民取款,不得全部用于贷款或投资,若通货紧缩,应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让商业银行用于贷款和投资的资金变多,才能增加市场的货币,以此增加社会总需求,反之则应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货币流入市场;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用于兑换未到期票据而需要向央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率,如果再贴现率降低,刺激企业、商业银行更愿意拿着未到期票据兑换货币,货币就可以提前流入市场,以此来增大社会总需求,如果增大再贴现率,可以抑制货币提前流入,从而抑制社会总需求;公开市场业务:是央行买入卖出有价证券(这里的买入有价证券,是央行拿着政府的钱将人民手中的债券买进来,卖出是人民拿着手中的钱买有价债券),若买入有价债券,人民手中的钱变多了,市场的货币将会增加,社会总需求变大,若卖出有价债券,人民手中的货币将流入央行,市场的货币减少,抑制社会总需求;基准利率:可以理解为存贷款利率,若提高基准利率,存款利率也提高,这时人民更愿意拿着钱来存款,货币就会流入银行,但贷款利率也在提高,意味着贷款所付出的利息在增加,人民或者企业将不愿意贷款,货币未能流入市场,这时,市场的货币在同向的减少,从而抑制社会总需求,反之会刺激总需求。
因此,当经济萧条时,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出现通货紧缩,那么央行应该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市场中的货币刺激总需求: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买入有价证券,降低再贴现率,降低基准利率——三降一买入;当经济过热时,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央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市场中的货币抑制总需求: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卖出有价债券,提高再贴现率,提高基准利率——三高一卖出。

⑹ 货币政策有哪几种

货币政策分为如下三种:

1、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指以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降低利率,然后用来扩大信贷支出的规模和增加货币供应量,以便刺激投资和消费。

2、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提高利率,然后来减少信贷支出的规模和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投资和消费。

3、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措施方面,需要保证货币供应量或利率的稳定。

(6)货币政策怎么考扩展阅读:

货币政策工具是由央行掌控的,是用来调节基础货币,银行储备,货币供给量,利率,汇率以及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以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主要方式有以下方面:

1、控制货币发行。

2、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3、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4、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5、调整再贴现率。

6、选择性信用管制。

7、直接信用管制。

⑺ 考试论述题 货币政策四个目标的含义,并解释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摘要 现在都是开卷考试吗,这是大一货币银行学考试呢吧,

⑻ 求2011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框架,考试要急用!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指出,2011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意味来年我国货币政策的基调将发生变化,货币政策作用的方式和力度都将出现调整。那么,如何看待和评价此前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未来的宏观经济经济政策如何调整、稳健的货币政策如何发挥作用,本文愿就这些问题谈一些浅见。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鉴于这种目标设定,本年度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总体上达到了预计的效果。一方面,今年一至三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10.8%,相比去年7.7%的增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较为宽松的货币环境。另一方面,虽然10月份CPI已经达到了4.4%,全年3%的目标值的实现已难度很大,当然,这并不足以说明我国出现了严重通胀问题。3%本身只是人为划定的一个数值,更多是对今年货币政策宽松度的反映,因此,即便其无法实现,至少目前来看通货膨胀仍然相对温和。

但是,通货膨胀隐忧为经济政策所带来的制约也不容小觑。至10月份底,新增信贷规模已达6.9万亿,M2货币增长率为19.38%,均突破或快突破年初所制定的信贷规模与M2的增速的目标,这些都给通胀预期管理带来了很大挑战。从目前M1与M2的增速差来看,我国存款的转化并不活跃,经济活跃度并不高。虽然在以宽松为导向的货币政策下,我国的经济增长能够保持一个较为平稳的高速增长,但持续增长的动力并不是十分强劲。今年以来不断出现的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背后原因,除了本身生产周期与环境因素等影响外,我国结构性货币供给和流动性过剩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从货币总量上来看,大量信贷投放伴随的主要是投资的增长,其投资主体依然是以政府投资和国企为主;另一方面,从货币供给结构上来看,中小企业仍然缺乏资金支持。在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中,投资的贡献率达到了58.8%,消费的贡献率仅为34.4%,相比09年而言,消费比重大幅下降。这也印证了上文对经济活跃度依旧缺乏的判断。在消费不足,国外贸易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投资,尤其是政府投资,所带来的负效应是经济运行效率下降与经济增长缺乏持续增长动力。最终所带来的结果是,存在一定的货币供给沉淀在实体经济之外,诱发物价上涨,尤其是经济一旦出现较为活跃的态势,货币流通速度增加,将会放大货币流动性,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

因此,总的来看,近两年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我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的确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在维持物价稳定上也并未带来过多的困扰。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尚存在一定的困难,单纯宽松的货币政策依然难以保证未来我国经济稳定并高效的增长,反而可能还会为以后通货膨胀管理带来一定压力,故明年经济增长实现更多需要的是不同政策的灵活搭配。而货币政策在整个政策组合体系中的作用主要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尤其是在我国实体经济并未完全好转的情况下,保持一个稳健谨慎的货币政策依然是有必要的。

除此之外,国外货币政策的制定也是制约我国货币政策走势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出台更是使得我国不得不采取一定的对冲措施来抵消国外的流动性冲击。正是基于以上两者的判断,在未来以稳健为主导的货币政策的走势上,适度缩紧当前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也就成为了必然。从近几个月加息与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等一系列缩紧流动性的动作来看,通胀管理依然存在挑战。所以,今年年底是否加息或者提高准备金率主要有赖于最后两个月CPI的数据的信息反映,在调控效果微弱的情况下,继续调增也是合情合理的。

稳健意味着我国货币政策步入常态管理

事实上,央行最近选择近三年来首度加息及两周内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昭示实施两年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将不再宽松,中国的货币政策开始步入常态管理。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走向稳健”,主要是考虑到经济已经开始企稳回升,同时通胀问题日益严重,货币政策需要进行适度的调整,其最大意义在于货币政策正式告别金融危机的影响而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以保增长为重中之重的危机政策开始让位于以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为基本要义的常态管理。量化到具体指标上,我们判断,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导向下,明年银行信贷可能会压到一个比今年还要低的量,预计6.5—7万亿。另外,货币政策的执行主要看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动性的状态,目前我国货币总量的增长还是偏高,去年M2达到30%以上,10月份M2仍为19%以上,如此高的M2说明存在投资冲动,易给价格和资产泡沫带来隐患,需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整使M2增长速度回落到正常空间,笔者认为15%左右是较合理的水平。

未来中国经济面临三个重要任务,即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防范通胀预期。现阶段看这三个方面任务,通胀问题尤为突出,CPI继9月份达到3.6%之后,10月份又达到4.4%的年内新高,稳定价格控制通胀已经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防通胀将会是明年货币政策目标的重点内容。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势头依然较好,未来仍需强调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致力于通胀预期的防范和治理的同时,也有利于经济增长、调整结构和管理通胀三者之间的平衡。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应从保增长正式转为正确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和防范通胀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中国经济实行常态化管理,在防止物价过快上涨的同时,切实将结构调整和民生工作提升至重要地位。“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或为明年的经济工作主线。

稳健也意味着汇率、利率等价格型工具的空间将不断加大

目前,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使得美元贬值问题再次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在当今大宗商品金融化的背景下,其价格主要以美元标价,带来的结果是主要以美元价格为参考的货币币值也将面临贬值,从而使得大宗商品的进口价格上升,最终带来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相比之下,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则可以通过适当升值,来对冲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虽然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本质上,仍是以美元价格走势为导向,且上下浮动空间有限。倘若明年通胀水平管理存在困难,同时货币政策又受到一定制约,再加上输入性通货膨胀冲击,那么汇率政策也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案。同时,我国长年的经济增长与巨额的贸易顺差,均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通过汇率政策的适当变化来缓解这种压力也是有必要的。

我国也应当借此契机,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一方面,增大人民币汇率弹性,可以扩大一定的波动范围,适度减少干预,使汇率更加灵活的反映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另一方面,降低美元币种权重,参考一篮子货币,提升欧元、日元等权重。最终减少我国经济政策所受到的外部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外部冲击产生的负面影响。

除此之外,更灵活多变的汇率制度也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一国信用货币要成为世界货币,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强大的经济实力、币值的稳定性与广泛的接受性。同样人民币的国际化也需要满足这三个条件。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下还无法满足其要求。若我国采取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被动干预外汇市场,将会导致我国的货币政策无法完全独立。在长期的冲销式干预下,必然会导致经济效应扭曲,通货膨胀压力增加,从而不利于我国货币币值的长期稳定。而采取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则能够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并且通过更为市场化的汇率机制来自动调节人民币汇率,也能够增强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减少对金融风险的担忧。

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外贸依存度较大,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容忽视,同时考虑到国内外贸企业的生存状况等,过多的依赖汇率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又会有一种顾此失彼的感觉。再者,6000亿美元的QE2是在8个月分批投放,因此,我国汇率政策的制定还有赖于其退出时机,这些均需要依据当时情况而定。总的来看,汇率政策在明年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会加大,但考虑到相关的制约因素等,在短期内,至少是明年,主要仍有赖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

⑼ 中国人民银行招聘的考试 经济金融主要考什么 要看哪些书

中国人民银行招聘的考试中,报考经济金融、会计、法律、计算机、管理、统计和英语专业的人员按报考专业进行单科专业科目考试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其中,经济金融包括:1、信用货币;2、间接融资;3、金融工具;4、原始存款;5、货币政策。
参考教材推荐:
2016全国银行招聘考试用书:一本通教材+历年真题 2本套
2016全国银行招聘考试专用教材:银行招聘考试一本通

热点内容
航科技股票吧 发布:2025-07-05 09:01:35 浏览:855
京东金融为什么会降额度 发布:2025-07-05 08:56:03 浏览:731
买一手沥青期货需要多少钱 发布:2025-07-05 08:53:12 浏览:956
股市下周数据怎么看 发布:2025-07-05 08:45:54 浏览:708
宏达股份股票历史记录 发布:2025-07-05 08:40:24 浏览:636
515950是一种什么基金 发布:2025-07-05 08:01:31 浏览:576
有趣的基金有哪些 发布:2025-07-05 07:43:12 浏览:695
购买基金需办哪些手续 发布:2025-07-05 07:41:08 浏览:132
期货杠杆如何计算盈利 发布:2025-07-05 07:36:16 浏览:65
生猪期货交割成本多少 发布:2025-07-05 07:25:49 浏览: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