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萎缩货币如何避难
『壹』 经济萧条时应采取什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体包括什么内容
经济萧条时,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及扩张性货币政策。其具体内容如下:
1、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具体内容
在经济衰退时期,通过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使经济尽快复苏。减税会增加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在财政支出规模不变情况下,扩大了社会总需求。政府支出规模的增大必然增加社会总需求在收入增加和支出扩大不对称情况下,出现财政赤字。
2、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具体内容
控制货币发行,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发行权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对政府的贷款;推行公开市场业务,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改变存款准备金率,以控制商业银行贷款、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调整再贴现率,控制和调节信贷规模,影响货币供应量。
(1)经济萎缩货币如何避难扩展阅读: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般有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四个。
1、稳定物价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物价稳定的实质是币值的稳定。稳定物价是一个相对概念,就是要控制通货膨胀,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急剧的波动。
2、充分就业目标,就是要保持一个较高的、稳定的水平。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凡是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一般以劳动力的就业程度为基准,即以失业率指标来衡量劳动力的就业程度。
3、经济增长是要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必须保持合理的、较高的速度。各国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一般采用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即用人均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剔除物价上涨率后的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来衡量。政府一般对计划期的实际GNP增长幅度定出指标。
4、平衡国际收支目标,简言之,就是采取各种措施纠正国际收支差额,使其趋于平衡。若一国国际收支中的自主性交易收支自动相等,说明该国国际收支平衡;若自主性交易收入大于支出,为顺差;若自主性交易支出大于收入,为逆差。
『贰』 当经济出现萧条情况或严重通货紧缩时,适宜采取什么政策
当经济出现萧条情况或严重通货紧缩时,适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组合也称双松的经济政策。
财政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根据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衰退时期,通过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使经济尽快复苏,这称之为扩张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涉及经济全局的宏观政策,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分配政策和外资政策等关系十分密切,必须实施综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币值稳定。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是货币政策的一种,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央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相反。
拓展资料:主要具体措施
控制货币发行:这项措施的作用是,钞票可以整齐划一,防止币制混乱;央行可以掌握资金来源,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基础;央行可以利用货币发行权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
对政府的贷款:为了防止政府滥用贷款助长通货膨胀,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规定以短期贷款为限,当税款或债款收足时就要还清,央行通过它的公开市场业务,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
改变存款准备金率:央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据以控制商业银行贷款、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调整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和央行之间的贴现行为。调整再贴现率,可以控制和调节信贷规模,影响货币供应量。
选择性信用管制:它是对特定的对象分别进行专项管理,包括:证券交易信用管理、消费信用管理、不动产信用管理。
直接信用管制:它是央行采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直接进行干预和控制的措施,以控制和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叁』 当前金融危机的氛围笼罩全球,试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政府如何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摆脱经济萧条现象
针对金融危机的经济萎缩,失业增加等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政策措施,应该说这些政策措施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国际收支4方面的国家宏观经济目的都相关,都会正面影响:
(1)货币政策则从2008年7月份就及时进行了较大调整。调减公开市场对冲力度,相继停发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减少1年期和3个月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频率,引导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当下行,保证流动性供应。
(2)宽松的货币政策。9月、10月、11月、12月连续下调基准利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贷款基准利率的下降,目的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扩大投资与消费。
(3)2008年10月27日还实施 首套住房贷款利率7折优惠;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
(4)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
(5)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灾区重建、“三农”、中小企业等贷款。
(6)促进对外贸易:进出口行业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据统计已达亿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税;二是人民币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竞争力的手段;
(7)对外经济合作与协调(如中日韩之间的货币互换等) 。
以上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其他政策
(1)宽松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已实施了证券交易税的下降和利息税的取消),扩大政府支出(40000亿拉动内需正在实施中);
(2)促进对外贸易:进出口行业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据统计已达亿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税;二是人民币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竞争力的手段;
(3)减少企业负担:劳动法的调整等;
(4)加强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的支出,保持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稳定.
(5)产业振兴计划
『肆』 在通货紧缩情况下采用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的操作: 1、 在经济扩张时期,税收自动而及时地增加,失业保险、贫困救济、弄产品价格支持等转移支付的减少,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 2、 在经济衰退时期,税收自动而及时地减少,各项转移支出的增加,又有助于缓和经济的衰退。因此,自动稳定器能够减轻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降低波峰高度,提高谷底高度。 货币政策的操作: 1、当经济形势趋于萧条时,中央银行可以在公共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以降低利率,刺激经济发展;可以降低再贴现率,以扩大信贷规模增加投资;可以降低存款准备率,使投资扩张,刺激经济增长。 2、当经济形势趋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以在公共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以提高利率,抑制经济增长;可以提高再贴现率,以压缩信贷规模,减少投资;可以提高存款准备率,压缩投资,抑制经济增长。望采纳,谢谢
『伍』 中央银行在经济萧条时应如何使用三大货币政策
在经济萧条时,应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包括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降低贴现率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增加货币供给,促进降低利息率,并进而刺激投资、减少储蓄,以缓和萧条状况。
当一国经济出现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将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此时,若采用存款准备金政策,就必须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反之,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就得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5)经济萎缩货币如何避难扩展阅读:
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
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货币供给增加,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反之,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供给,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总产出减少或放慢增长速度,使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
『陆』 经济衰退时采取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个要分别说。
经济衰退时应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原因:
在经济衰退时期,通过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使经济尽快复苏,这称之为扩张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膨胀性财政政策,是国家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刺激和增加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行为。主要是通过减税、增加支出进而扩大财政赤字,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一种财政分配方式。最典型的方式是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的规模。
当经济生活中出现需求不足时,运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可以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达到平衡;如果社会总供求原来是平衡的,这一政策会使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如果社会总需求已经超过总供给,这一政策将使两者的差额进一步扩大。
宽松货币政策(easy monetary policy)总的来说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比如直接发行货币,在公开市场上买债券,降低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等,货币量多了需要贷款的企业和个人就更容易贷到款,一般能使经济更快发展,是促进繁荣或者是抵抗衰退的措施,比如中央放出的大量信贷就是宽松货币政策的表现。
宽松货币政策总的来说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比如直接发行货币,在公开市场上买债券,降低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等, 货币量多了需要贷款的企业和个人就更容易贷到款,一般能使经济更快发展,是促进繁荣或者是抵抗衰退的措施。
『柒』 实体经济萎缩金价会如何
实体经济萎缩以为了经济不好,其本身对于金价本身没有影响,但是当全球经济都不好的时候,政府为了提振经济就会有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导致通胀,而黄金白银作为抗通胀最好的商品,价格自然会给推到,当然美国经济好转了是会打压金价的,想了解更多可以直接加我
『捌』 当经济衰退和萧条时,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治理
你好!当经济衰退和萧条时,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来治理。
一、扩张性财政政策就是通过减少收入、扩大支出来增加总需求。采用的政策措施是:降低税率扩大投资规模、增加财政补贴、实行赤字预算和发行公债等。财政政策是政府针对一定时期的经济目标,依据特定的财政理论,为指导财政工作和调节财政关系,所制定的基本准则和措施。财政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相比,其主要特征:较强的法治性、相对的稳定性、关联的系统性。货币政策目标,是由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这三个渐进层次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我国现阶段财政政策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价相对稳定;2.经济可持续均衡增长;3.收入合理分配;4.资源合理配置;5.提高社会生活质量。
二、在总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乏力甚至出现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应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即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可供选择的政策手段主要有增加货币发行量、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购进政府债券等。货币政策是指国家通过金融系统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的措施的总和。它的最终目标如下:1.稳定物价;2. 充分就业;3.经济增长;4平衡国际收支。
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1.概念不同:货币政策是金融当局制定和执行的通过货币供应量、利率或其他中介目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财政政策是为实现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财政收支关系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2.制定者不同;3.采用工具不同;4.内容不同:货币政策与利率、信贷相关,财政政策与财政收入和支出相关。
『玖』 怎么抵御经济危机、通货膨胀、货币贬值
1首先你要弄明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简单说就是货币太多,导致我们手上的钱不值钱了(货币的实际价值降低了),而通货紧缩是指市场上的货币供应不足,导致人们的购买里下降。物价下跌,而且你要知道我们一般说的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就是指通货紧缩(所以你会发现外国经常说通胀但很少说紧缩,因为经济危机就是紧缩)。再看你的问题,签订了“广场协议”之后,美元贬值,日元升值(你别看贬值就以为是不好,其实对外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是好事,这样才能有利出口,所以美国总喜欢把美元贬值,让人民币升值)。这是在压制日本,因为日本之前发展太迅猛了(有点像现在的中国),美国再花钱把日本的经济搞出很多泡沫,于是日本经济发展越来越迅猛。等时机到了,美国撤资了,泡沫破灭了,这时候日元对内是升值的,而且升值的很厉害,这是因为货币供应的不足,物价下降,人们购买里下降,这是什么现象?这就是通货紧缩,就是经济危机,萧条就来了。这里你要注意无极必反,危机不是突然来到的,危机恰恰是发展到一个极端才产生的,你知道货币对内升值我们的钱就值钱了,但是发展到极端就出现危机了。所以经济危机都是发展到很极端在产生(有泡沫了,你可以看看美国的金融危机都是这样,成周期的)。所以我们的政策很多是矛盾的关键就是在把握好度。所以日本经济大萧条是通货紧缩。
2.你说的不错。美国的确不希望中国经济彻底跨掉,因为现在中国已经在世界经济上举足轻重了,没了中国世界经济是玩不转的。所以外国对中国是又爱又怕,他们很需要中国的市场,需要中国参与他们的经济游戏但他们也很怕中国太强盛了。美国正是这样,他希望与中国接触但不希望被中国超过。以前的日本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那时它发展太猛了所以被美国阴了一下。现在还是元气未复。
『拾』 论述:当前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国应该采取怎样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当前金融危机情况下,出口受阻,内需不足,我国面临着严重经济衰退的危险,我国应该采取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采取的是“双松”搭配,也就是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金融政策的组合。
也就是,就是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等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社会需求,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降低利率等扩张性货币政策,扩大信贷支出规模,增加货币供给,防止因国债发行推动利率上升而对社会投资引起的“挤出效应”。“双松”政策的结果必然使社会总需求扩大,在当前出口需求减少,扩大内需成为主要目标的情况下,这样的政策组合,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扩大就业,使我国安然渡过金融危机,恢复经济的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