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底部什么时候发展
① 中国股市什么时间什么什么点位到达长线底部。
如果是相对未来3年到5年,现在就是长线底部(2500—3000点)。08年金融危机后,经济经过09年的上涨,现在中国和全球的经济进入一个盘整时期。通货膨胀,还有欧债危机,让世界经济处于不稳定状态,所以股市也随着这种不稳定上下波动。经济再回到08年的可能性很小,但短期要想复苏上涨也很难,而且中国还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未知因素很多。在经济未明朗之前,跌多了买,涨多了、滞涨了抛是最好的中短线策略。长线策略就是,选质地好、未来成长性好、价格低、跌幅多、涨幅少的股买入,用时间换空间。
② 什么是股市底部
一般来说,经过长期的下跌过后,股票开始企稳回升,这个阶段就是底部。
一个明确的底部是无法预测的,底部有滞后效应。
比如在下跌的途中,每一天都可能是底部的最低点,但是也可能继续下跌。
就以目前的市场行情来说,长期下跌,极有可能就此形成底部,但是也可能横盘一段时间继续下跌。
建议不盲目预测底部,不盲目抄底,等指数上穿20日均线后再买入不迟,也是所谓的右侧交易。
③ 中国股市底部还会持续多久
如果导致这次熊市的大小非问题真的如国家通过新华社评论所暗示的让时间来解决,那解禁高峰期后的2011年才有希望,走出底部调整到位.主力出货的行情没底.底是机构大规模建仓抄出来的不是散户建议稳健对安全要求较高的投资者不介入,持币为主轻仓观望.
根据前几次奥运会各国股市的涨跌概率统计来说,奥运会举办当年上涨的概率为40%,下跌的概率为60%,所以用奥运会必须要涨来解释就不合适了.奥运后导致股市大跌的大小非解禁高峰期将到来,资金面的压力将更加明显.下跌的概率远远大于上涨.
之前我一直谈到的要防止出现的奥运见光死行情,还真的在8月8日出现了,非常的遗憾,虽然在心理上很不能够接受,本人也曾经对8号当天有过期待,期望这一天真的能够如大多数股友的愿望出现红盘,这样股友们的损失又可以减少一些了,虽然技术面已经很难看了,让人不相信8号会有行情,最终行情的发展情况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最遭的情况_大盘破位,股市的运行规律战胜了谣言带来的游资推动的反弹,这也是这次反弹我一直在反复提醒朋友们风险的地方,也是我一直被人质疑的地方,说我为什么每次反弹只看空不看多,我只能够说大级别反弹的条件不充足,所以我不看好,如果只根据书上写的,现在跌了这么多了该有如书上说的大级别的反弹了,那这种判断大盘的依据我不认同.股市随时在变,人要随时去适应,如果股市真的如书上写的在运行和发展,那应该不会有这么多人亏钱.只有支持反弹的条件出现了我才会修正观点.(越是散户期待的的东西,可能就越有可能被机构利用来出货,奥运题材就是这么个东西,没实质的利好作用,只是题材,掩护机构出货而已,而在奥运后由于没有什么大的题材来掩护出货,所以,这个题材对于畏忌大小非的众多机构来说是最后的一个大规模减仓的机会了,在平时机构出货可能会遇到散户同时抛售的压力,而奥运期间由于散户对未来行情有所期盼不会轻易和机构比起出货,会给机构提供一个少有的较为轻松的出货环境,所以,谨慎相信股评的抄底评论,股评喊抄底的时候往往是机构要出货的时候,谨慎乐观奥运行情),后市大盘只有在短时间内强势放量收复了2800后市还有看高2990这个压力区域的机会(很难!).由于在8号当天对投资者信心打击太大了,开盘后不排除恐慌盘的涌出继续打压盘面,如果盘面在头1个小时内继续维持弱势下行的态势,个人保守建议,逢高减仓,回避风险,2500这个点位后市其实没有什么支持力的,不要太看重,能够守住当然是最好的,如果轻易失守,后市看低2000点.顺势而为吧.没人喜欢熊市,但是,不得不面对.
④ 股市底部何时形成,我该这样抄底
目前市场处在快速下跌过程中,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和休息,不要试图去计算什么时候可以抄底,因为任何预期都会左右你的情绪,形成先入为主的思维。要耐心等待底部信号的出现,才不至于犯错。
⑤ 中国股市何时会是底部
股市是没有绝对的底部的。各个行业不同也就会有不同的发展趋势。一般大盘好的话个股就会好一点。
⑥ 股市中的中期大底和长期大底分别代表着什么如何才能寻找到个股大底
股市中的中期大底和长期大底都是代表着市场底部。影响市场运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一是资金因素,二是估值因素,三是政策因素。我们判断市场底部的主要依据也是这三个因素。不过有些因素是可以进行量化分析的,有些因素是不可以进行量化分析的。比如估值因素、资金因素都是可以进行具体量化分析的,而政策因素是不能进行量化分析的。
下面,我主要从量化分析的角度解析一下判断市场底部的四种方法。
一、根据估值判断市场底部
从经济规律上讲,市场运行就是以估值为中枢上下波动的,当估值过高时就会出现泡沫,市场存在调整的需求。当估值过低时就会出现价值洼地,市场存在价值回归的需求,这个经济规律在全球资本市场都是通行的。当市盈率小于20%分位值时基本可以判定市场已经处于底部区间。注意:市场底部不是某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
四、根据技术指标判断市场底部
通过技术指标背离判断市场底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判断市场底部时我们通常采用周线级别的走势,这样技术信号的稳定性会更强。例如上涨指数的周线走势,历史三次底部均出现了明显的RSI指标底背离。
⑦ 怎么判断股票抄底的最好时机 什么时候才是底部
判断股票抄底的最好时机:
1、政策底先于市场底出现,历史已经证明了这点。
因为政策底是出现在管理层对大盘点位认可的时候,这时政府会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救市,避免市场的继续走弱对实体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当政策出台后市场的信心得以恢复,市场运行趋势将会发生扭转,政策底就形成了,在随后的多空博弈中多方力量将占据优势,股市开始上涨,市场底就形成了。当前的政策底必然会出现在货币紧缩政策的转向后,因此什么时候管理层开始降息、降准备金,那时就是大概率的政策底了,随后也就能见到市场底。
2、量在价先行,地量见地价,历史的每次市场底部都是在地量出现以后才形成。
地量的出现表明市场已经极度的低迷,投资者已经对市场的信心不足,不再去关注股票,并且地量是出现在市场超跌的过程中,这个时候绝大多数股票的价格都会远远低于其价值,买股票就物超所值了,必然会吸引主力资金流入股市,同时也非常适合主力资金入场,一旦主力资金重新入场,底部就形成了。 当前的股市已经连续出现地量,这表明股市的底部已经离我们不远了,但是从地量的级别上看还没达标,预计400亿到500亿之间。
3、市场必须在低迷后再来一轮恐慌。
俗话说:多头不死空头难止。也就是说做多的力量如果还大量存在,股市就存在分歧,也就是说股市还没见底。见底必须在市场出现恐慌、投资者都绝望的时候,这时候大盘就能浴火重生。巴菲特说的“别人恐慌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慌”就是这样的道理。
⑧ 如何判断股市底部的到来
你好,判断股市底部的到来:
一、从市场状况判断
(1)下跌时间长空间大
大盘下跌时间较长,一般在三个月以上;指数下跌幅度也较大,一般在40%左右。市场中不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散户,均处于亏损状态,市场亏损面达70%以上,散户亏损幅度在30%-50%以上,机构在20%以上。
(2)个股大面积破发、破净
新股大面积破发,机构打新资金也被套,一些机构斩仓出局。尤其是一些大盘绩优股出现破发,成批的个股或板块集体大幅下挫或集体跌停,或开始有股价跌破净资产的个股出现,市场一片悲观,跌势随时有加剧迹象,绝大部分投资者已经失望并丧失方向感。
二、从投资心理判断
(1)投资者对利好变得麻木
一次次利好的推出,换来的都是一次次的下跌。如此一而再,再而三,投资者对利好已经完全麻木了,利好再度推出对大盘影响已不大。此时,熊市思维变得极其严重,前期看多的机构开始悲观和开始实际做空,此前一直看多的分析师、咨询机构对市场前景开始出言谨慎,渲染利空的同时对宏观面和政策利好变得麻木不仁。
(2)投资者对市场绝望。
投资者对利好利空基本上都麻木了,所以市场保持一种匀速下跌态势。无论是利好的推出还是利空的出现,大盘都毫不理会,既不会因利空而加速下跌,也不会因为利好而大幅反弹,而是保持自己匀速下行的趋势。此时,绝大多数投资者对市场彻底绝望而选择了离开。而既然要离开了,这时候市场的下跌与否或者跌多跌少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值得关心了。
三、从资金情况判断
(1)成交持续低迷
如果市场仍有许多投资者对未来看好,那么大盘在下跌的过程中,就会经常出现反弹,而成交量也会因为多空双方的分歧而加大,相应地,换手率也较高。但多头不死,空头不止。底部来临时,绝大多数人都对市场绝望了,该斩仓出局的人大多都已经退出,剩下的是一些零星的卖出盘,也没有什么人愿意买入,所以较小的卖盘也能让个股甚至指数下跌,不过下跌的速度也不会很快,毕竟卖盘有限,所以指数呈现出连续的阴跌,在成交量方面则表现为成交的持续低迷。
(2)基金销售进入严冬
基金折价现象普遍,尤其是市场主流基金的操作理念受到普遍质疑,主流基金似乎也失去方向感。新基金发行受挫,发售开始显得困难,部分银行甚至出现分派新基金发行任务的情况。
资金入市是大盘形成底部并步入升势的基本条件。西南证券研究显示,形成底部前5日的日均成交金额基本接近或超过当时流通市值的1%,日均换手率基本接近或超过1%。形成底部后日均成交金额基本上为之前的3-4倍以上,并为当时流通市值的2%以上,日均换手率基本接近或超过2%
最后提醒广大投资者,股票有风险,投资需保持良好心态,不要计较一时得失。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⑨ 根据中国近几年的股市成长走势,大盘的底部估计是什么时候
节前一周累积流出资金329.39亿,9月收官一共流出1155.04亿,节后第一个交易日10月10日资金净流出40.43亿,累积9个月的过程中资金流出规模达到了6109亿,累积流出规模继续大幅度创新高,6100亿的新纪录再次刷新,远远超过了6100点跌到1664点的资金流出总体规模4500亿。提示了接近2个月大盘有去2319点的风险,现在已经越来越临近了。而提示的2319点并不能够说是底,如果到了2319附近反弹过程中资金继续溃逃,那就得跟随资金趋势继续往下修正,下个目标到2100点附近去了!而看不懂地球A股走势的火星人从2850点一路抄底下来越抄越套最终破产流落街头,祈求地球人施舍点回火星的路费,该火星人坚决表示,以后只炒火星股票,再也不来地球炒A股了。并表示顺势而为才是王道!逆市而动遭殃! 虽然美国和欧洲试图营造一种拯救经济于危难的气氛,各大媒体甚至给出了欧美或将出救市措施!说得够没底气的,或出救市措施,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也可以是或不出救市措施,一看就是媒体忽悠人的口吻,说了等于没说,继续发扬他们的忽悠精神忽悠投资者进场接盘。不排除这只是拖延时间的游戏。和前面一样。最终的结果是导致另外一批投资者被这些所谓的“利好”消息引诱进去接更多的大资金筹码。谨防未来再来一场和08年一样的金融海啸! 美国欠外债16万亿美元,欧洲14万亿欧元,日本11万亿美元,就这3个大的经济体对外欠债就不是小数字了【中国的这点外汇储备看着多要救助它们也是杯水车薪】,随着上周法国德克夏银行的破产和意大利西班牙欧洲第三第四经济体评级被降为负面,欧洲的金融风险开始第二阶段扩散,第一阶段就是半年前预计的现在希腊经济救助资金套牢后,希腊再次逼近破产,第二阶段就是其他几个更大金融体的加速恶化,比如意大利和西班牙。而整个欧洲法国和德国等众多大银行有3.27万亿欧元救助资金都在这几个经济面临出问题的国家里。随着救助资金的逐渐枯竭,最终经济会加速恶化,不排除在2012年3月底,意大利和西班牙经济也开始效仿希腊爆出大问题。最终向崩溃前进,如果最终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经济崩溃,整个欧元区的经济不用猜都会知道是什么样子,第二次金融危机爆发,不排除会逐渐扩散至全世界【一旦爆发杀伤力要超过08年第一次金融危机】。中国经济遭到间接影响也是可以预计的。中国经济遭到间接负面影响,对股市来说更为不利,更多资金不敢进场,选择继续观望,股市一旦出现长期的缩量堆下跌,那中国股市最终破2100点就是很大概率了。现在喊底,不排除太早了点。中线趋势投资者我给你们的建议仍然和3050点让你们撤退的时候一样,隔岸观火! 【本次机构溃逃的时间长达9个月远超过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6个月溃逃时间,溃逃规模也远超过当时很多,大多数时候超级机构都是先知先觉,比很多投资者的后知后觉早很多】 4月中旬发布的季度行情总结分析文章提示投资者注意风险可以逐渐撤退了。那个时候还没有看出趋势开始扭转的投资者,现在都还没有看出趋势早以扭转,就真的是后知后觉得有点厉害了。顺势而为大多数人永远当做口号喊了。无为顺势才是真正的顺势而为!天天去预测底部毫无意义。底是跌出来的,不是预测出来的!事实已经证明很多人预测的2800,2600都不是底,资金趋势继续溃逃警惕2319点的覆灭! 2011年10月10日
⑩ 从历史规律看大盘底部何时到达
中国股市自设立以来一直呈现着螺旋形上升走势,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五个比较重要的历史底部,分别是1992年11月的386点,1994年7月的325点,1996年1月的512点,2005年6月的998点和2008年10月的1664点,以下笔者将从时间、空间、技术形态等方面来对A股历史底部进行对比分析,并从中归纳出一些共性特征。
1、时间方面
纵览中国股市20多年发展历史,一直有着熊长牛短的特性。上证指数历次熊市持续时间最长的熊市自2001年6月的2245点开始直到2005年6月998点结束,时间达到48个月,为历次熊市时间最长。持续时间最短的熊市自1992年5月的1429点开始直到同年11月的386点结束,持续时间为6个月,为历次熊市时间最短。五次熊市平均持续时间在21个月左右,也就是接近两年的时间,所以我们在判断底部区域时首先要观察时间要素是否达到要求。事实上熊市平均历时超过两年也并非中国股市独一家,通过研究美国股市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其处于熊市阶段的平均时间在32个月左右。回过头再看上证指数自2009年7月的3478点一直调整至今,时间已经超过42个月,完全满足熊市结束的时间要求。
2、空间方面
上证指数历次熊市调整幅度最大的是自1993年2月的1558点至1994年7月的325点,下跌幅度达到79%。调整幅度最小的是1994年9月的1053点至1996年1月的512点,下跌幅度达到51%。五次熊市平均下跌幅度超过65%,可谓惨烈!本轮熊市如果自上证指数2009年7月的3478点计算调整幅度已超过40%,而如果以牛市最高位6124点为下跌开始起点的话,本轮熊市调整幅度接近70%,应该说调整幅度已经足够深。
3、技术形态方面
通过对历次底部形态构筑的研究,笔者发现每一次底部的形成都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在底部构筑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越长其未来上涨的空间也会越大。1992年11月和1994年7月的两个底部,构筑时间均在两个月左右,K线图呈现V型反转形态,底部构筑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太短,导致股指在之后的上涨过程中明显后劲不足,无法形成一个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牛市。反观1996年1月、2005年6月和2008年10月三个时期的底部形态,股指花费超过6个月的时间来进行构筑,K线图上呈现U形形态,随后股指也走出一波持续时间较长、上涨幅度较大的牛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上证指数在2005年6月时的底部形态,当时股指花费将近9个月时间来进行底部构筑,K线图上呈现明显U形形态,从而为随后一波涨幅近六倍的特大牛市打下良好基础。另外笔者在研究时发现,指数在历史底部构筑过程中的K线形态均趋于收敛,也即上下波动范围极小,说明指数在那一区域的稳定性在不断增强,这同时也是有机构资金入场建仓的蛛丝马迹。
4、个股走势方面
整个指数的走势其实是不同个股走势合力所形成的,研究个股走势可以为判断指数走势提供一些参考。从个股走势方面来分析,底部形态的形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其一、大盘蓝筹股价格不再创出新低点,它们是指数成功筑底的定海神针;其二、不少于30只业绩最强,成长性最好的中小市值个股率先上涨,这意味着先知先觉的资金已经开始逐步进场布局。在进行指数底部判断时需要同时参考大盘蓝筹股和中小市值成长股的走势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提高预测的准确性。2008年10月A股底部的构筑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通过复盘可以发现当时银行等大盘蓝筹股逐步显现出筑底走势,个股价格连续数周不再创出新低,同时市场中业绩最强,成长性最好的中小市值个股如东方雨虹、远望谷、歌尔声学等一大批股票领先于市场开始上涨,由此上证指数新一轮的上升通道得到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