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中南市值为什么比金科低

中南市值为什么比金科低

发布时间: 2022-05-25 07:48:02

⑴ 金科股份股价创新低!公司是否要破产了

摘要 破产之前会发生很多事情。

⑵ 我现持有中国重工和金科股份各500股能申购新股

如果只有这两个股票,是不能参与新股申购的,因为老股市值不够。
老股市值计算:若T日为申购日,按照T-2日前20个交易日(含T-2日)的日均市值计算(上海和深圳分开各算各的),至少需要1万元的市值,才有申购资格。

⑶ 楼市调控再升级,地产、物业股市值一日蒸发超千亿

进入7月,楼市调控突然越发严厉了,从中央到地方,新一轮的问责、打补丁已经开始,限购、限贷、监管统统升级。

叠加三道红线、两集中等调控政策,有地产界人士表示,房地产正在迎来过去几年最严厉的调控,影响不可小觑。

让开发商和市场早就感受到了政策面的凉意,而地产股更是首当其冲,先“跌”为敬,年初至今已跌去了16%;而现在,调控风暴更延伸到了开发商的后花园——物业板块。

上周末对教育板块的整治,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周末后的第一个交易日(7月26日),“地惨”板块再度创下年内新低,板块指数直逼2018年股灾。而物业股也因在楼市整顿范围之内,迎来罕见大跌,世茂服务跌了20%,碧桂园服务也下挫16%。

调控瞄向大地产

与过往调控仅在楼市不同的是,这一次调控更加全方位了,瞄准的是“大地产产业链”。

7月2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因城施策,重点整治房地产开发、房屋买卖、住房租赁、物业服务四方面问题。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建立“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机制,就需要建立覆盖开发、销售、租赁、物业等全链条的监管覆盖范围,直至在房地产市场秩序领域,建立长效机制,打断投资炒作、钻空子的念想。

地方调控也毫不放松。上海又打出一套组合拳,提高房贷利率、规范二手房交易等等,继续为楼市打补丁。

在7月23日上海出台调控政策的同日,绍兴、杭州等城市也应声加码,给楼市戴上紧箍咒,调控之势只增未减。

不过这样的调控显然超出市场的预料,经过周末的发酵,不仅“地惨”板块在周一继续遭到投资者的遗弃,就连火了两年的物管板块也遭遇罕见的暴跌。

房地产(中信一级)指数在7月26日这天下跌了4.21%。连万科A都跌了7.57%,告别了22走向21,保利地产也跌了6.64%,收于10.41元/股。

从年初到现在,该指数共下跌了16.2%,与2018年金融危机时的低点仅一步之遥。也难怪“地惨”板块今年以来就一直遭受投资者的遗弃。

物业股则是通知出台后才大幅下跌的。截至7月26日收盘,碧桂园服务跌幅16.60%、融创服务跌幅13.87%、世茂服务跌幅19.55%、时代邻里跌幅11.11%、旭辉永升服务跌幅17.47%、金科服务跌幅18.15%、华润万象生活跌幅14.07%、中海物业跌幅14.07%。

从上面这组数据也可以看到,基本上各家都蒸发掉了10%-20%的市值,无论行业内大哥还是小弟都没能幸免。很快摩根士丹利对于这场突发的股灾做出了判断,对内地物管股行业的看法,从原来的“吸引”降至“符合预期”。

美银证券对此也打出问号,随着内地物管股即将公布中期业绩,市场将持续作价值重估,但预期在众多潜在负面因素下,中期业绩将是“惊多于喜”。

也有分析人士表示,物业股近期低迷,是受到近期中小物管企业上市的影响,投资者对已上市的公司价值存在疑虑,而通知让这种疑虑被进一步放大,认为行业将遭受政策打击。

行业分化将持续

房地产行业已经变天了,投资者对此已有共识。

“地惨”板块的持续下跌、物业板块在经历两年热潮后的踟蹰,乃至房地产的上下游产业链的下跌,大地产产业链最近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已不尽人意。

要知道,地产板块在2016年后也是经历过一年半的大牛市,不少投资者从碧桂园、融创身上都赚到过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收益。这些投资者对房企都曾有过信仰,认为股价会随着规模、利润的扩大永远涨,但到如今,这些投资者却在撤离。

投资者看到的是,房企正在不断地暴雷,从华夏幸福到泰禾,再到最近的蓝光发展、协信等等,整个行业正在不断出清。

而像恒大等过去草莽增长的房企,也在“三条红线”之下现了原形,以至于整个行业都出现了信心危机。阳光城举报债券做空,融创接连出手回购,为的都是稳住投资者的信心。

分析人士认为,经过本轮调整之后,市场对房地产行业的担心已经过度了,这次不是像2008年一样是全局性、系统性的风险,整个行业在分化。本轮地产的信用风险可以通过快速销售回款解决。

天风证券陈天诚指出,随着“因城施策”常态化,政策稳定性提高,行业风险溢价率将下降,行业融资端的再收紧,或进一步催化企业间的分化。

陈天诚认为,三道红线将在未来三年深刻改变房企经营行为,过去以高预期毛利率为主的强投资公司的表现,将弱于低毛利率投资预期的强运营公司。

假以时日,甚至到今年底,房地产十强、30强、50强的公司,座次将重排。

这样的变化也正发生在物业股之上。碧桂园服务收购蓝光嘉宝服务控制权、融创服务收购彰泰服务80%股权等,据克而瑞不完全统计,在今年上半年里,物管行业的收并购总额接近133亿元,超过去年全年的100亿元。整个行业也从“大鱼吃小鱼”转向“大鱼吃大鱼”。

也有一些房企希望赶着上市的最后窗口,将自身物业拆分上市。但最后虽然成功上市了,估值却不再有前两年上市的物管企业享受的高估值。从市场表现看,已上市的物业股中,头部的企业的估值能在40倍PE往上,而今年上市的企业则普遍在10倍PE左右。

有地产分析师指出,产生这样的分化,主要是因为认为这些中小物业最后逃不开被并购的命运,或者说和头部物管企业相比,不具备竞争力,因此估值也就处于非上市公司估值的水平。

中金则认为,调控涉及物业的政策,为行业监管政策的一贯延续,目的是持续引导行业规范化、市场化发展,有利于合法合规经营、具有市场化竞争力的头部企业进一步扩大份额。

如中信证券所说,中国市场异常庞大,空间具有不可移动的特征,围绕特定区域开展高密度布局,甚至参与制定智慧城市的标准,确实有可能诞生独特的,有竞争力的头部公司。

⑷ 直面疫情挑战:上市房企战“疫”面面观

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研究员 赵琳祎
中房智库执行院长 柴铎
上市房企作为房地产行业的中流砥柱,面对疫情挑战有着怎样的表现和应对,对行业发展具有风向标意义。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一个多月,企业被迫停工停产,销售停滞,资金回笼受阻。在严峻形势下,上市房企主动采取线上营销、开辟融资渠道、有序开复工等各种自救方式,最大限度降低疫情损失。从目前情况看,虽然疫情对上市房企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影响有限。
一、资本市场表现:板块内部分化,物业企业被看好
受疫情影响,2月3日节后开盘首个交易日,房地产板块几乎全线跌停。随后股市进入修复过程,至3月4日的一个月时间,房地产板块涨幅达到12.19%,完全收复失地,其中物业管理板块上涨18.68%,住宅地产板块上涨13.44%。
从住宅板块看,尽管疫情对全年住宅销售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近期政府稳经济诉求进一步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也更趋积极,地方“一城一策”密集接力,逆周期调控力度加大。另外,住宅消费需求或因疫情而推迟,但不会消失,疫情结束后仍将逐步释放。从物业管理板块看,疫情期间,物业管理企业承担了社区一线的防控排查和保障服务,使企业和行业的价值得到提升,疫情对物业管理板块甚至产生了一定的正向影响。相比之下,产业地产、商业地产和房地产中介三个子板块受疫情冲击较大,难以回补前期缺口。
从企业层面看,上市房企多为行业龙头或地方龙头企业,资金面稳健,对疫情的抗性较好。以TOP20在A股上市的房企市值变化为例,万科、保利、招商蛇口、金地、金科和阳光城市值上涨。其中金地集团涨幅达10.86%。TOP20房企在港股上市的企业中,华润置地、龙湖、融创、世茂、金茂和旭辉的市值上涨,其中融创的市值涨幅达7.58%。
二、销售业绩表现:多数企业销售大幅下滑

2020年1——2月,受疫情影响,各地新房、二手房线下销售基本停摆,一季度的行业销售将不可避免地受到较大影响。2020年1月,TOP 100房企单月实现操盘口径销售金额5097.05亿元,百强房企整体业绩规模较去年同期降低近12%。1月单月销售金额过百亿房企为14家,较去年同期减少4家。2月百强房企单月累计实现销售金额3256亿元,同比下降37.7%,增速较上月大幅下降25%。1——2月百强房企累计实现销售金额9027亿元,同比下降23.7%。
2020年1——2月,除恒大外,上市房企全口径销售额均同比下降。恒大的逆势优秀销售表现得益于其在全国范围的线上售楼、叠加前所未有的折扣优惠力度(七五折),实现了较高的业绩签约。从1——2月的累计销售金额来看,头部上市房企中,九成企业2月单月和累计业绩同比双降,七成企业1月单月、2月单月和累计业绩同时下降。从头部上市房企看,恒大2月单月实现全口径销售金额470亿元,同比增长125%,万科、碧桂园2月单月分别实现全口径销售金额285.9亿元和300亿元,同比分别减少33.8%和49.2%。
按照以往经验,1——2月是房地产企业一贯的销售淡季,销售额一般仅占全年销售额的8%左右,3月“小阳春”是房企在年后的第一个销售小高峰,销售额占全年比重大约9%左右。今年,受疫情拖累,不仅1、2月市场低迷,3月“小阳春”也将不复存在,为房地产企业第一季度甚至上半年的销售回款带来压力。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地积极复工,加之较为宽松的政策持续托底,市场秩序和购房需求逐渐恢复,预计3月下旬开始市场将逐步回暖。
TOP20 上市房企2020 年1~2 月销售额(亿元)
三、拿地表现:现金充裕者伺机拿地,一二线是热点
在武汉带动下的湖北省,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中部经济起着支柱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各大上市房企积极扩张中部市场,布局湖北。近三年在湖北省拿地前三名的上市房企分别为碧桂园969万平方米,绿地725万平方米,融创637万平方米。2019年,武汉销售排名前三房企分别为保利、万科、中建三局,分别实现150.7亿、150.5亿和111亿元,其中保利、万科分别仅占其全国销售的3.3%和2.4%。考虑TOP20上市房企净负债率和现金短债比维持在比较安全的位置,新冠疫情突发事件对其整体影响预计将维持在可控范围内。
土地储备情况是衡量上市房企能力的重要方面,拥有优质土储的房企,即使面临资金困难,也可以通过项目股权转让获得现金流,缓解财务压力。上市房企中,土储资源比较丰富的有恒大、碧桂园、保利,去化周期较长的上市房企有远洋、金茂和华发,去化周期均超过5年,部分去化周期短的上市房企短期内有补库存压力,如新力控股。
受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及春节放假影响,土地供给减少、需求不足,2020年1月全国土地成交呈阶梯状下滑,房企拿地面积仅为74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3.78%,降幅明显。然而,从中长期发展看,上市房企拿地需求仍然存在,疫情结束后,房产销售将恢复,土地需求也将逐步释放。
2月10日全面复工后,各地土地市场逐步“解冻”,部分核心城市通过推出优质地块、松绑土拍限制提升市场热度。2020年以来,北京宅地成交16宗,土地出让金累计达671亿,超过去年全年的44%,多宗不限价宅地引发房企激烈争夺,以华润、绿城为代表的大型上市房企凭借资金与融资优势,表现积极。不难发现,上市房企中,拿地房企主要以资金充沛的企业为主。1月至今,拿地金额在50亿元以上的TOP20上市房企中,七成以上的企业现金与短债比例在200%以上,在手现金充裕,且净负债率大多在70%以下。
2020年2月以来,从TOP20主流上市房企土地成交的区域看,多集中于热点一二线城市。一方面,这与2019年房企拿地趋势相同,房地产企业投资布局向一二线城市回归,棚改政策的收缩给三四线楼市带来不利影响,主力布局一二线城市将是房企未来一段时间的趋势。另一方面,受此次疫情影响,医疗、教育资源更好的一二线城市或将更受市场青睐,规模房企投资三四线城市将更为谨慎。
总的来说,土储作为直接影响上市房企未来销售业绩的重要因素,疫情掣肘房企拿地的原因主要在于资金压力,预计疫情结束后,上市房企资金状况缓解,会进行更为积极的补仓。未来,上市房企关注的重点还是需求支撑性较好的热点一二线城市,资金压力较大的房企未来拿地会更加审慎,或将更多地采取与央企合作的方式进行拿地。
2020 年1 月全国土地成交下滑明显
四、战“疫”进行时:上市房企的“自救”策略
已有20多年市场化发展历史、历经多个行业周期的房地产行业,在应对疫情“黑天鹅”事件时,迅速采取“自救”和公益行动,通过线上营销、发债融资、有序复工等举措努力减少疫情对经营活动的负向影响,同时,上市房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疫情捐款捐物,为租户减免租金,携手中小企业共渡难关。
(一)线上营销
疫情危机下,恒大、碧桂园、龙湖、融创、金茂、华夏幸福、雅居乐、保利、华润、绿城等多家上市房企,纷纷顺应形势、加大了线上销售渠道的推广力度,通过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进驻电商平台等多种形式全面启动线上营销。其中,线上营销效果最佳的是恒大集团,该公司推出了定金低至5000元的“网上购房”活动,叠加多种优惠,短短三天时间就认购了47540套房屋,总价值约580亿元,认购最多的一个楼盘达到870套。
疫情期间,线上售楼处作为房企面向市场的唯一窗口,通过咨询预约等方式积累了大量的意向客户,对疫情缓解后房企恢复销售具有积极作用。然而,由于房地产大宗商品交易的特点,房地产线上营销、线上售楼处短期内无法替代线下销售。目前,房企线上销售的作用更多地是培育潜在客户,为疫情后销售转化做铺垫。
(二)发债融资
刚性支出较高叠加债务到期,房企齐发新债。上市房企在销售额下降的情况下,回款不及预期,同时,房地产企业的刚性支出仍然存在,部分房企债券面临到期。克而瑞测算,64家百强上市房企(统计范围为2019年全口径销售TOP100的A股和H股上市房企)平均单月员工薪酬约2.87亿元,平均利息成本约为5.71亿元,两项刚性支出合计平均值约为8.58亿元,TOP10龙头房企的刚性支出高于平均水平,达到24.7亿元。此外, 2020年95家典型房企共有5575亿元的债券到期,1月、7月和11月为偿债的高峰,分别需要偿债616亿元、615亿元及662亿元。在目前疫情影响下,加之刚性支出较高、债务到期,部分杠杆率以及融资成本较高的房企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疫情之下,政府方面积极出台扶持政策,加之上半年通常是房企融资的窗口期,近期上市房企纷纷抢抓机会,发债融资以减轻现金流压力。1月,95家典型房企的融资总额为1810.1亿元,环比增长42.4%,同比下降14.3%。截至2月28日,房地产企业2月份合计发行信用债275亿元,多家房企发行了过去较为少见的短期债,市场首次出现“疫情防控债”。
在融资成本方面,上市房企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近日,正荣地产、华南城、当代置业、合生创展集团等多家房企宣布发行美元债,合计融资额11.25亿美元(约79亿元人民币)。其中,正荣地产、合生创展集团的融资成本在6%左右,华南城融资利率为10.875%,当代置业则高达11.6%。相对来说,现金较为充裕、热点城市土储较为丰富、负债率较低的上市房企,能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融资。
房企信用债发行额(月度)
(三)有序复工
上市房企由于项目布局较广,各地项目复工时间依赖于项目所在城市复工政策。近期,多地出台楼市支持房地产企业复工,厦门、广州、苏州等多地政府发文,通过简化审批流程等方式支持建筑行业复工复产。从城市看,重庆、昆明复工最早,而太原、黑龙江、郑州、湖北等则将复工时间推迟到3月之后。
多数上市房企执行与当地政府复工时间相同的安排,已逐渐复工。然而,由于农民工尚未完全返程,项目层面开工暂时无法得到保障。根据交通运输部预测,农民工返程客运量总共约为3亿人次,2月中旬返程约8000万人次,2月底将要返程约1.2亿人次,3月后预计返程约1亿多人次。预计疫情对上市房企项目开工的影响,将在3月农民工大量返程后结束。
竣工方面,从房地产行业惯例来看,大部分房企或施工单位过去几年都在元宵节之后复工,另外,项目竣工由于涉及结转,一般在四季度尤其是12月尽量竣工,1——2月本身竣工不多。因此,疫情对竣工的影响相对销售端而言较小。
(四)减免租金
疫情期间,商业地产人流骤减,相关企业销售额下跌至几乎为零,租户租金支付压力较大。在各机构倡议及行业领军企业的带动下,多家上市房企主动减免租金,与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品牌商、商业运营商共度“寒冬”。其中,万达商管对所有万达广场商户租金及物业费实行全免政策,预计将减免租30亿——40亿元,万科商业对旗下在营全部自持商业项目商户将减半收取租金,龙湖商业对旗下商场的所有商户租金费用减半收取,预计减免67天租金损失将达5亿元。据不完全统计,房企为商业地产商户免除租金物业费等逾百亿元,此举对于资金流濒临断裂的中小租户有“雪中送炭”的作用,也为疫情结束后商业地产的恢复做好了准备。

结语:当前行业总量下行,竞争激烈,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行业内企业分化。对于上市房企,此次疫情是对其资金实力和应变危机能力的考验,销售额下降、刚性支出高、债务到期或使房企面临现金流压力,开工停滞可能导致后续供货不足。同时,危中蕴机,也有不少房企通过发债缓解资金压力,现金充裕的上市房企拿地步伐不减,财务状况佳、现金流稳定的房企有望进一步提升行业地位。整体而言,相对中小房企而言,上市房企在疫情中的韧性更强,财务状况和运营能力更强的上市房企有望提升行业地位。

⑸ 金科股份和中南集团在江苏哪个更好些就找工作而言。

中南集团,今年5月份被评为中国房地产前500强之类的公司,月薪上万,有校园招聘。

⑹ 五月八日新股中签号码查询

通常情况下,交易所系统在申购日后的第二个工作日(T+2日,23+2=25日)分配配号,当天晚上叫配号传送给券商,因此大部分人可以在T+2日的晚上,通过网上交易系统等途径查到自己的配号,最迟在T+3日上午可以查。
讲及打新股,那肯定很多人都会在第一时间第一个想到前阵子的东鹏特饮,一经上市直接就出现了十多个涨停板,这中一签算下来可有22万,在打新界的成了“香饽饽'。打新股看上去来钱很快,可你知道怎么打吗?中签率怎么才会变得更高呢?因此今天我就好好给大家科普一下打新股那些事儿。
在准备讲之前,先来领取一波福利--机构精选的牛股榜单新鲜出炉,各位快来领取,别错过了:速领!今日机构牛股名单新鲜出炉!
一、新股申购什么意思?需要什么条件?
1、什么是新股申购?
在企业实施上市计划时,就会向广大投资者发行一定数量的股票,其中,有部分股票是能通过在证券账户申请购买获得的,另外申购的价格往往低于上市第一天的价格,
2、申购新股需要的条件:
计划参加新股申购需要在T-2日(T日为网上申购日)前20个交易日内,账户里必须日均持有1万元以上市值的股票,才能满足申购摇号的要求。打比方我想在8月23日参与新股申购,就需要从8月19日开始算,在交易日里退20算,也就是说7月22日起,自己的账户里股票市值要在1万元以上,才有资格得到配号,所具有的市值也会逐步变高,才能获得更多的配号。只有当自己获得中签区段内的分配号,对于中签的那部分新股才能进行申购。
3、如何提高打新股的中签几率?
根据长时间的规律来看,打新中签和申购时间是没有任何联系的,倘若需要提高新股的中签概率,以下的一些做法可以用作参考:
(1)提高申购额度:假设前期拥有的股票市值越多,取得的配号数量也就越多,那么中签的概率自然就会越高。
(2)尽量开通所有申购权限:如若你所有的资金量比较多的话,不妨持仓均匀一些,同时开通主板和科创板的申购权限。那么这样的话,不管碰到什么情况新股都可以申购,这么一来中签的概率也会被增大。
(3)坚持打新:不要错过每一次打新股的机会,还是由于中新股的概率相对较小,因此还是需要去坚持摇号,要坚信机会总会轮到我们的头上。

二、新股中签后要怎么办?
通常,如果新股中签的情况下是会有相应的短信通知,在登录交易软件时也会有弹窗提醒。
在新股中签的当天,我们确保不超过16:00账户里有足够缴纳新股的资金,无论转自银行,还是靠卖出当日股票的资金都行。直到次日,假若在自己账户里发现成功缴款的新股余额,就表示这次打新成功。
大量的朋友想打新股却时常错过最好的时机,老是没有赶上调仓时间。因此可以看出来,大家真的缺失了一款发财必备神器--投资日历,赶快点击下方链接可以获取相关内容:专属沪深两市的投资日历,掌握最新一手资讯
三、新股上市会怎么样?
假设各方面都顺利进行的话,从申购日算起,新股在8~14个自然日内就会上市。
就这两大板块包括创业板和科创板来说,上市首5日是不设置涨跌幅限制的,从第6个交易日开始限制,日涨跌幅限制为20%。而主板新股上市首日的涨跌幅限制不得高于发行价的144%且不得低于发行价格的64%。假如发行价是10块钱/股,则当天最高只能涨到14.4元/股,最低不能比5.6元/股还低,根据我多年的跟踪洞察,涨停往往是在主板新股上市的第一天,后期连板数量不少于5个。
对于什么时间卖新股,那得由个股的实际情况及市场行情全面剖析。假若新股上市的那天出现破发并且持续下降,把它在上市当天就抛出,能减少损失。
源于科创板和创业板新股涨跌没有被局限限制,所以为了防止股价回落,上市的第1天中签的小伙伴就可以直接卖出了。另外,如果持续连板的股票,当碰上开板的时候,学姐建议各位朋友应该抓紧时间转卖出去最为安全。
炒股的本质最终还是要回归公司的业绩,辨认一个公司到底好不好或者全面的去分析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导致看不准而亏损,大家可以利用这个诊股软件,敲入股票代码,就能查出自己买到的股票好不好了:【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到底好不好?

应答时间:2021-09-25,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⑺ 金科股份股价怎么这么低

那叫分红 比如你有100股 价格是1000元的 那就是10元一股
公司宣布分红10转10窝 那就是
100股就变200股 但是1000元还是一样 10元一股变5元一股

价值不变 你多少钱还是多少钱的。

⑻ 换手率越高说明什么叫呢

换手率高说明:该股票锁仓率低。

该股票长期换手率高,就是说是这支股票活跃的表现。这种说法也对,但对中国的股票这点还不是关键的。我认为这主要可以说明该股庄股比例不高。如果一支股票的换手率低,则是说明庄控盘度极高。且大多数筹码在庄的手中只是用来锁仓,真正出来流通的并不多。这种股票的特点是比较平稳,风险比较低,收益相对也小一些。

(8)中南市值为什么比金科低扩展阅读:

“换手率”也称“周转率”,指在一定时间内市场中股票转手买卖的频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强弱的指标之一。以样本总体的性质不同有不同的指标类型,如交易所所有上市股票的总换手率、基于某单个股票发行数量的换手率、基于某机构持有组合的换手率。在技术分析的诸多工具中,换手率指标是反映市场交投活跃程度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

⑼ 金科股票每10股送6股的股票的钱谁出

上市公司支付

热点内容
期货公司主要股东是多少比例 发布:2025-05-17 13:22:41 浏览:526
哪个金融最火爆 发布:2025-05-17 12:59:03 浏览:639
怎么能查封公司全部股权 发布:2025-05-17 12:59:02 浏览:946
一票能赚220亿的基金怎么管 发布:2025-05-17 12:46:45 浏览:692
胜利科技股票 发布:2025-05-17 12:41:15 浏览:524
货币的供给是如何实现均衡的 发布:2025-05-17 12:31:13 浏览:802
股票交易能提前挂单吗 发布:2025-05-17 12:29:48 浏览:456
金融业的服务对象是什么 发布:2025-05-17 12:29:45 浏览:58
理财产品认购和申购哪个好 发布:2025-05-17 12:22:24 浏览:772
中国股市什么时候涨跌停板限制 发布:2025-05-17 12:14:49 浏览: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