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货币制度是指什么

货币制度是指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5-25 13:40:33

㈠ 我国"货币制度"都有哪些

1、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2、人民币是我国惟一的合法通货

3、人民币的发行权集中于中央银行

4、人民币的发行保证:商品物资;信用保证(政府债券,商业票据);黄金外汇储备.

5、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货币制度

6、尚未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

地区货币:

一国两制条件下的地区性货币制度:

1、伴随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和实现一国两制, 我国出现了人民币、港币、澳元“一国三币”的特有历史现象。

2、“一国三币”的情况会不会导致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究其根本,“一国三币”是与一国两制联系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货币现象,它不是三种货币在同一个市场上流通,所以不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1)货币制度是指什么扩展阅读:

制度发展:

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是一国政府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典型的货币制度包括货币材料与货币单位;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等内容。

货币制度也指国际货币体系,即国际间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各国为了解决在国际贸易、国际结算中国际支付手段、国际储备资产等国际货币问题的需要,对于涉及国际货币流通各个方面;

包括货币的兑换与汇率制定、国际收支调节、国际结算制度、国际储备体系、国际货币关系、国际金融市场等,在国际范围内自发地或经过协商谈判调节确定的一整套系统的原则、规制、办法、机构,形成国际货币体系。

最初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于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适应当时国际经济关系的需要和各国国内货币制度的现实情况自发形成。

㈡ 简述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如下:

1、货币材料。货币材料就是规定一国货币用什么物质作为其材料。以不同的物质作为本位货币材料,就形成了不同的货币本位制,即货币制度。

2、货币单位。指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及其所包含的价值量。

3、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规定各种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是一国货币制度的重要内容。一国的通货可以分为主币和辅币,他们各有不同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4、准备制度。为了稳定货币,各国货币制度中都包含有准备制度的内容。

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管理形式,是规范货币行为的准则。

(2)货币制度是指什么扩展阅读

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

回顾世界货币史,不难发现各种货币制度,包括金本位、银本位、铜本位、金银复本位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基本上是围绕贵金属建立起来的。

1625年瑞典政府实行铜本位;1717年英国建立了金本位。在19世纪初英国实行金本位制度,法国实行金银复本位,德国、奥匈帝国、俄国、远东国家都实行银本位。

1880-1914年的35年间,西方主要国家通行金本位制,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自由输出入。

1914年到二战结束前夕,世界经济遭遇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大萧条,国际贸易体系进入了空前混乱时期。

其间形成了英、美、法三大国为中心的三个货币集团(英镑集团、美元集团、法郎集团),三大集团以各自国家的货币作为储备货币和国际清偿力的主要来源。

与此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争夺国际货币金融主导权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名义上是一种可调节的汇率制度,其本质是固定汇率。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国际货币体系逐渐从固定汇率体制向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过渡,德国马克、日元、英镑、法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货币逐渐成为各国储备对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78年4月1日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条文并正式生效,实行所谓“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新的汇率协议使各国在汇率制度选择上具有很大的自由度,所以现在各国实行的汇率制度多种多样,有单独浮动、钉住浮动、弹性浮动、联合浮动等等。

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货币实现了自由浮动。

大多数国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在货币局制度、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可调节的固定汇率、有管理浮动等制度之间进行自由选择。

在经历了拉美货币危机和欧洲货币危机之后,实行软钉住的国家在减少,实行硬钉住和浮动汇率的国家在增加。

这种趋势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主要原因是从前实行软钉住和浮动汇率的国家进入欧元区之后变成了硬钉住。新兴市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实行软钉住和浮动汇率的国家仍占多数。

㈢ 什么是货币制度,它主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完善的货币制度能够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

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1、规定货币材料

规定货币材料就是规定币材的性质,确定不同的货币材料就形成不同的货币制度。但是哪种物品可以作为货币材料不是国家随心所欲指定的,而是对已经形成的客观现实在法律上加以肯定。目前各国都实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对货币材料不再做明确规定。

2、规定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是货币本身的计量单位,规定货币单位包括两方面:一是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二是规定货币单位的值。在金属货币制度条件下,货币单位的值是每个货币单位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和成色;

在信用货币尚未脱离金属货币制度条件下,货币单位的值是每个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在黄金非货币化后,确定货币单位的值表现为确定或维持本币的汇率。

3、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

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主要指规定主币和辅币,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和法定价格标准,辅币是主币的等分,是小面额货币,主要用于小额交易支付。

金属货币制度下主币是用国家规定的货币材料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铸造的货币,辅币用贱金属并由国家垄断铸造;信用货币制度下,主币和辅币的发行权都集中于中央银行或政府指定机构。

4、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

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分为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无限法偿指不论用于何种支付,不论支付数额有多大,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有限法偿即在一次支付中有法定支付限额的限制,若超过限额,对方可以拒绝接受。

金属货币制度下,一般而言主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辅币则是有限法偿,在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国家对各种货币形式支付能力的规定不是十分的明确和绝对。

5、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

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主要分为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与限制铸造、信用货币的分散发行与集中垄断发行。自由铸造指公民有权用国家规定的货币材料,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在国家造币厂铸造铸币,一般而言主币可以自由铸造;

限制铸造指只能由国家铸造,辅币为限制铸造。信用货币分散发行指各商业银行可以自主发行,早期信用货币是分散发行,目前各国信用货币的发行权都集中于中央银行或指定机构。

6、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是为约束货币发行规模维护货币信用而制定的,要求货币发行者在发行货币时必须以某种金属或资产作为发行准备。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以法律规定的贵金属作为发行准备,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各国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内容比较复杂,一般包括现金准备和证券准备两大类。

(3)货币制度是指什么扩展阅读:

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

国际货币制度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2、汇率制度的安排;

3、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国际货币制度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理想的国际货币制度能够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活动的发展,

保持国际货币秩序的稳定、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能力并保持国际储备资产的信心、保证国际收支失衡得到有效而稳定的调节。迄今为止,国际货币制度经历了从国际金本位制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牙买加体系的演变过程。

㈣ 货币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货币制度是指由各种货币(铸币、纸币、存款货币)依据等价关系所构成的体系与秩序,一般由国家以法律形式来确定。

货币制度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一)货币材料

货币材料是法律规定以何种材料充当货币(本位币)材料。

货币材料是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用不同的金属作货币材料,就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

例如,确定以白银作币材,货币本位就是银本位制;确定以黄金作币材,货币本位就是金本位制;确定以黄金和白银同时作币材,货币本位就是金银复本位制。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各国法律都没有规定货币的材料。

(二)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

货币单位的名称就是对货币单位的定名,例如,英国的货币单位定名为“镑”,美国的货币单位定名为“元”。

货币单位的值是指货币单位所包含的货币金属的重量和成色。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确定货币单位的值,重要的是确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当黄金非货币化后,则主要表现为确定或维持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比价,即汇率。

(三)本位币与辅币的规定、铸造、偿付能力

本位币,即主币,是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

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本国本位币价值,赋予其在市场上强制流通的能力,并将其作为商品、劳务交换、债务债权清偿及会计核算的计量单位。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为足值货币,即其名义价值(面额)与实际价值(金属价值)相一致。

本位币不仅由国家按货币单位铸造,还可以由公民自由铸造,每个公民都有权把货币金属送到国家造币厂请求铸成本位币,其数量不受限制。

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力,即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无论支付额大小,任何人不得拒绝接收。

同时,本位币也是一切交易行为的最后支付工具,市场上的交易,以本位货币作为最后支付的工具,任何人均不得要求改以其他货币支付。

辅币,即辅助货币,主币以下的小额通货。

一般用较贱金属铸造,为不足值货币。

辅币的名义价值(面额)高于其实际价值(金属价值),铸造辅币会获得一部分铸币收入,因此,辅币采用的是有限铸造制度,即只能由国家铸造,不允许公民自由铸造。

发行此种货币是为了流通和支付的方便,基于此目的,辅币在世界各国多为有限法偿,在一次交易中,辅币若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数量,销售者或者债权人可拒绝接受。

(四)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是指在货币发行时,需以某种金属或者某几种形式的资产作为发行货币的准备。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以法律规定的贵金属作为发行准备。

当今世界各国均实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制度,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制度下,各国的发行准备制度已经与贵金属脱钩,多数国家都采用外汇资产作为准备,也有国家以物资作为准备,还有些国家的发行采取与某个国家的货币直接挂钩的方式,如钉住美元、英镑等。

各国在准备比例和准备资产上也有差别,目前各国货币发行准备的构成一般包括现金准备和证券准备两大类。

现金准备包括黄金、外汇等具有流动性的资产,证券准备包括短期商业票据、短期国库券、政府公债等。

㈤ 什么是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准则和规范。主要内容有:确定货币和辅币的材料;确定货币的单位;规定货币的流通程序和流通办法;确定发行准备和货币的对外关系。

本位货币是一个国家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在支付上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即在商品劳务的交易支付中和在债务的清偿上,债权人不得拒绝接受。

辅币是本位货币的等分,在使用上有限法偿,即超过一定数量,债权人可以拒绝接受。

货币制度演变可以分为以下过程:

1.4.1 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的主要内容是白银作为货币材料。银铸币为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银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国际间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出入。流通中的纸币可以与银币自由兑换。

1.4.2 金银两本位制

18 世纪 40 年代由于世界白银产量的增加,使白银价格不断下跌。由于白银价格不稳定,白银作为货币不利于货币流通的稳定和国际收付。削弱了白银作为货币的能力。因此许多国家逐步过渡到了金银两本位制。

金银两本位制的内容是:金银两种金属均为币材,以金银铸币为本位货币。金银货币具无限法偿能力。金银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金银和金银铸币在国际间能自由输出入。纸币和其他货币可以自由兑换金银币。

典型的金银两本位制下,金银币之间的比价完全由金银的市场价格来决定。这种本位制也称为平行本位制。金银比价由于缺乏稳定性,后来由政府规定金币和银币的比价两本位制称为“复本位制”。进一步削弱的两本位制称为“跛行本位制”。

平行本位制下金银币可以自由兑换,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出入。复本位制下由于白银市场价格下跌,而由政府规定的银币作为货币的价值高于其作为普通商品在市场上的价值,套利的结果使银币充斥流通。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发挥作用,最终使银币的铸造受到限制。但金币仍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出入。 .

金银两本位制有以下优点:( 1 )币材充足,能够满足流通需要。 (2) 复本位制下 , 金银比价由政府规定 , 能够反过来影响金银的市场价格 , 有利于金银币值的稳定。 (3) 便于交易,人们可以根据交易额的大小选择金币或者银币进行支付。

1.4.3 金本位制

(一)金本位制概述

第一,典型的金本位制的产生从货币制度演变的角度而言,是由于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发生作用,同时也与 19 世纪以后黄金产量的增加使币材增加有关。 金本位制的最典型的特点是:规定金铸币为本位货币,黄金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流通中的其他货币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币,黄金在国际间可以自由输出入。由于黄金的价值相对比较稳定,促进了各国商品经济合国际贸易的发展。黄金由于产量有限储备有限,不能够完全满足不断扩大的商品流通对流通手段的要求。金本位制盛行了一个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才逐步开始受到削弱。

第二,典型的金本位制受到削弱后,逐步实行金块本位制。金块本位制的特点是:金币的铸造被停止,金币也不再流通,流通的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纸币的发行以金块作为准备。

货币的价值与黄金保持等值的关系。人们持有的其他货币不能兑换金币,但可以兑换为金块。黄金在国际间可以自由输出入,纸币可以与金块进行兑换,但不再是自由兑换,规定的兑换限额较大。因而这种制度也被称为“富人本位制”。

第三,金汇兑本位制。其主要特点与金块本位制大体相同。但人们持有的其他货币在国内不能兑换黄金,而只能兑换与黄金有联系的外币。这种制度的实质是把本国的黄金存于国外的银行,换取国外的货币。用国外的货币作为本国的纸币的发行准备金。国内居民可以购买外汇,并在理论上可以把外汇拿到国外去换取黄金。这种制度也被称为“虚金本位制”。

(二)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

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危机动摇了金本位制的基础,金币的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出入和自由兑换受到了削弱,使这种货币制度难以继续。

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黄金既是货币又是商品,作为货币要求价值稳定,作为商品它的价值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又不可能稳定,因此它不是理想的货币。

其次,黄金作为货币并不能保证黄金在国际之间的流动实现均衡,由于黄金流入或者流出会影响到各国货币供给量,黄金的流入流出不能实现自动的均衡,也就使各国的货币供给量难以与黄金的储备保持适当的比率。

再次,金本位制下,要求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要用所含的黄金量作基础来确定。由于各国政府为了刺激或抑制经济的扩张或紧缩,对货币量进行调节,要求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因此以货币的黄金含量为基础的固定汇率制度难以维持。

1.4.4 纸币本位制

纸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本位货币使用纸币而不与黄金发生任何联系的一种货币制度。它的主要特点:( 1 ),纸币的发行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其发行量完全取决于实现货币政策的需要;( 2 ),纸币的价值决定于它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与发行量成反比,与商品供应量成正比;( 3 ),纸币的流通完全决定于纸币发行者的信用;( 4 ),政府通过法律手段保证纸币具有一定的强制接受性。

纸币流通条件下,保证币值的稳定是货币制度的核心,必须要以社会公众提供给中央银行分配的资源或资产作为稳定币值的基础。我国人民币制度是一种纸币本位制。它的发行不与任何贵金属挂钩,也不依附于任何一国的货币,是一种独立的货币。

1.5 区域本位货币和国际本位货币

1.5.1 区域本位货币:欧元

区域本位货币是指在一个一体化集团化的经济区域中形成的统一货币。欧元是一种基于政治和经济利益建立的一种区域内的单一货币。

1.5.2 国际本位货币:美元

所谓国际本位货币是指国际经济活动中,世界各国出于经济条件或政策上的考虑,用法律的形式将本国货币与之固定地联系起来,作为衡量本国货币价值的标准,以及国际交易的最后支付手段。首先国际本位货币必须是自由兑换货币,其次必须是国际中心货币。

㈥ 什么是货币制度

难怪有人抱怨,
开个政府是全世界最好的买卖
。不过抱怨归抱怨,要么你闹革命,要么美国人支持你(美国人专在全世界找反它不喜欢的政府的“武装的”和“民主的”人士),否则开政府就是政变,要被镇压的。通常,由最好的买卖规定的货币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一)规定货币材料
无论是实物货币、金属货币还是纸币抑或连影子都见不着的电子货币,政府规定谁是货币谁就是货币,有点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味道。货币材料就是规定币材的性质,确定不同的货币材料就形成不同的货币制度。当然,哪种物品可以作为货币材料也不一定是国家随心所欲指定的,而是对已经形成的客观现实在法律上加以肯定。
何为先机,造成客观现实就是先机,
有时候,与其有时间讲道理不如造成客观现实再说。目前各国都实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对货币材料不再做明确规定,如果你认为纸张也是一种材料,那货币材料就是纸张。
(二)规定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是货币本身的计量单位,规定货币单位包括两方面:一是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二是规定货币单位的值。我们通常听到的美刀(借用《让子弹飞》的名称)、英镑;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法郎、德国马克等,包括有点稀奇古怪的铢、林吉特、盾等,都是货币本身的名称。在金属货币制度条件下,货币单位的值通常是每个货币单位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和成色,在信用货币尚未完全脱离金属货币制度的情况下,货币单位的值有时就是每个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在黄金非货币化后,确定货币单位的值究竟是什么?可能是一个难解的迷,
(三)规定主币和辅币
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主要指规定主币和辅币,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和法定价格标准,辅币是主币的等分,是小面额货币,主要用于小额交易支付。金属货币制度下主币是用国家规定的货币材料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铸造的货币,辅币用贱金属并由国家垄断铸造。信用货币制度下,主币和辅币的发行权都集中于中央银行或政府指定机构。随着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小面额货币会慢慢退出,现在人民币中的分币可能已很少使用了,而伍佰元、一千元面值的货币的推出只是时间问题,据说,伍佰元、一千元面值的货币早已印好,因为考虑到百姓的心理承受能力而迟迟没有推出,不过,本人倾向于认为是谣传,中国人民是最坚强的,连这点心理承受能力都没有吗?
我可是做好迎接面值一万元的人民币的。
(四)规定货币清偿力
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分为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无限法偿指不论用于何种支付,不论支付数额有多大,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有限法偿即在一次支付中有法定支付限额的限制,若超过限额,对方可以拒绝接受。金属货币制度下,一般而言主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辅币则是有限法偿,在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国家对各种货币形式支付能力的规定不是十分的明确和绝对。
(五)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程序
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主要分为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与限制铸造、信用货币的分散发行与集中垄断发行。自由铸造指公民有权用国家规定的货币材料,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在国家造币厂铸造铸币,一般而言主币可以自由铸造;限制铸造指只能由国家铸造,辅币为限制铸造。信用货币分散发行指各商业银行可以自主发行,早期信用货币是分散发行,目前各国信用货币的发行权大都集中于中央银行或指定机构。也有例外的,港币依然由几家银行分散发行,汇丰、渣打、中国银行都有发行货币的权利。
(六)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是为约束货币发行规模维护货币信用而制定的,要求货币发行者在发行货币时必须以某种金属或资产作为发行准备。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以法律规定的贵金属作为发行准备,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各国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内容比较复杂,一般包括现金准备和证券准备两大类。
发行准备制度是货币发行制度的重要内容,
没有准备的货币如同没有准备的人一样
当法定清偿力不再起作用时,纸币和废纸之间的差异性已经不再明显。
想想蒋介石失败和离开大陆的原因之一是纸币贬值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㈦ 什么是货币制度其主要构成要素有哪些

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完善的货币制度能够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依据货币制度作用的范围不同,货币制度包括国家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和区域性货币制度;根据货币的不同特性,货币制度分为金属货币制度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货币制度(monetary system),国家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的规则、结构和组织机构体系的总称。 货币制度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产生和发展的,到近代形成比较规范的制度。
应答时间:2020-12-0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㈧ 什么是货币制度,简述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体系。简称为“币制”。它主要包括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流通的程序、准备制度。根据货币的不同特性可以分为金属货币制度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①货币的材料是一个国家货币制度的基础。国家不能随意指定某种物品作为一国的币材;②确定货币单位。包括确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即一单位货币所包含的货币金属的数量和成色。黄金非货币化以后主要表现在确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或世界主要货币的比价,即汇率。③确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和货币的法定支付偿还能力。流通中货币的种类主要包括主币和辅币。主币是根据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铸造的货币,可以自由铸造,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无限法偿是指它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无论支付额有多大,出售者和债权人都不得拒绝接受。辅币是主币以下的不足值,铸造权归国家所有的,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的货币,而且有限法偿,即国家规定,在一定的限额之内,辅币可以和主币自由兑换,超过一定的限额,收款人可以拒绝接收。④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在金属货币制度下,主币可以自由铸造和流通,辅币的铸造权归国家所有;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的发行一般归于中央银行或指定的发行机构。⑤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规定。指货币的发行需要以某种金属或者是某些资产作为准备,从而使货币的发行与某种金属或某些资产之间建立某种联系或制约关系,包括金准备制度和外汇准备制度。目前各国发行准备构成一般有两大类:现金准备,包括黄金和外汇;证券准备,包括短期商业票据、财政短期国库券、政府公债等。

货币制度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信用货币制度。银本位制是最早的金融货币制度,从16世纪-19世纪末期。此后出现的金银复本位制是指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一国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又可将实际价值流通和相互兑换的一种复本位制。在平行本位制下,市场中有两种价值,为了克服这一缺陷,规定银币金币按法定比率流通,这就是所谓的双本位制。在双本位制下,当金银币的法定比价与其市场比价背离时,市场上会产生”劣币驱良币”现象,又称为“格雷欣法则”,即法律上低估的的货币必然被收藏、熔化或输出国外,法律上高估的货币充斥市场,结果市场上只有一种货币流通。复本位制末期,英、美等国家为了维持银币本位币地位及金银之间的法定比价,停止银币的自由铸造,以消除劣币驱良币造成的流通混乱。这时,金币和银币都规定为法定本位币并有法定兑换比率,单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而银币不能自由铸造,这就是所谓的跛行本位币。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从金银复本位制度过渡到金本位制度,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是英国。金本位制经历了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其基本特点是: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流通、自由输出入。金块本位制又称为生金本位制,不铸造、不流通金币,银行券只有达到一定的数量之后才能兑换成金块的货币制度,英国与1925年率先实行此制度,金块本位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黄金短缺与商品经济发展的的矛盾,但也使黄金的货币职能逐步缩小了范围。金汇兑本位制又称为虚金本位制,没有金币流通,单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本国将黄金与外汇存储于另一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允许以外汇间接兑换黄金。金汇兑本位制进一步节省了黄金的使用,扩大了各国的信用创造的能力,使黄金的货币职能进一步减弱。

㈨ 货币制度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货币制度的内容一般包括:
(一)规定货币材料,即确定哪些商品可以作为币材。
(二)规定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
(三)规定主币和辅币:主币是一国流通中的基本通货,辅币是主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
(四)自由铸造、限制铸造,即金属货币流通下货币铸造权的规定。
(五)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即法律规定货币具有多大的支付能力。
(六) 准备制度。
货币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
银单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历史悠久。
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银两种铸币被同时法定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一)金币本位制: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辅币和银行券可自由兑换成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金币本位制: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金币本位制的稳定因素遭到破坏。
(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残缺不全,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一种没有金属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以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为法偿货币。
我国货币制度是人民币制度。人民币制度属于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由中国人民银行依法进行管理调控。

㈩ 货币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货币制度的内容一般包括:

(一)规定货币材料,即确定哪些商品可以作为币材。

(二)规定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

(三)规定主币和辅币:主币是一国流通中的基本通货,辅币是主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

(四)自由铸造、限制铸造,即金属货币流通下货币铸造权的规定。

(五)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即法律规定货币具有多大的支付能力。

(六) 准备制度。

货币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

银单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历史悠久。

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银两种铸币被同时法定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一)金币本位制: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辅币和银行券可自由兑换成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金币本位制: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金币本位制的稳定因素遭到破坏。

(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残缺不全,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一种没有金属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以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为法偿货币。

我国货币制度是人民币制度。人民币制度属于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由中国人民银行依法进行管理调控。

热点内容
哪个金融最火爆 发布:2025-05-17 12:59:03 浏览:639
怎么能查封公司全部股权 发布:2025-05-17 12:59:02 浏览:946
一票能赚220亿的基金怎么管 发布:2025-05-17 12:46:45 浏览:692
胜利科技股票 发布:2025-05-17 12:41:15 浏览:524
货币的供给是如何实现均衡的 发布:2025-05-17 12:31:13 浏览:802
股票交易能提前挂单吗 发布:2025-05-17 12:29:48 浏览:456
金融业的服务对象是什么 发布:2025-05-17 12:29:45 浏览:58
理财产品认购和申购哪个好 发布:2025-05-17 12:22:24 浏览:772
中国股市什么时候涨跌停板限制 发布:2025-05-17 12:14:49 浏览:259
基金以哪个点计算 发布:2025-05-17 12:09:59 浏览: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