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布匹为什么能当货币

布匹为什么能当货币

发布时间: 2022-05-26 14:36:04

A. 何谓抱布贸丝

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以物换物,用布来换丝绸,另一种人为古文中的“布”在当时作为“货币”,所以各有其词,考试的话按书本上的解释,理解上开阔一些就可以了。

《氓》的开头是:“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非)来贸丝,即来我谋。”其中的“布”如何解释?余冠英《诗经选》说:“抱布贸丝是以物易物”,译为“抱着布匹来换丝” 〔1〕。程俊英《诗经译注》译为“抱着布匹来换丝” 〔2〕。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注为:“布,布匹……《盐铁论•错币篇》云:‘古者市朝而无刀币,各以其所有易无,抱布贸丝而已。’” 〔3〕还有一些学者,将“布”注为布匹,这里不再列举。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三册),系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定,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教科书,其注释为:“〔抱布贸丝〕拿布来换丝。” 〔4〕将“布”解为布匹,似乎成了定论。但我们认为是不妥的。
宋代朱熹的《诗集传》对于《诗经•卫风•氓》“抱布贸丝”注为:“布,币。贸,买也。贸丝,盖初夏时也。” 〔5〕朱熹没有说用布换丝,而是说用“币”买丝,说“布”就是币。此说值得重视。
在《诗经》里,与衣服、鞋、帽有关的诗篇中,还没有发现“布”字。《邶风•绿衣》有“绿兮衣兮,绿衣黄里”、“绿兮丝兮,女(汝)所治兮”、“絺兮綌兮”等。“絺”是细葛布,“綌”是粗葛布。其中的衣服是用“丝”、“絺”、“綌”制作,与“布”无关。《郑风•缁衣》有“缁衣之宜兮”,“缁衣”,一般解为黑色衣服。《孔丛子•公孙龙》有“以丝麻加之女工,为缁素青黄”。“缁衣”应是丝麻加工制作。《桧风•素冠》有“庶见素冠兮”、“庶见素衣兮”。“素”有白色、本色的意思;“素”特指白色的生绢。《齐风•著》有“充耳以素乎而”,“素”指白色丝线。《郑风•丰》有“衣锦褧衣,裳锦褧裳”。“褧衣”,指用绢或麻纱制作的单罩衫。《曹风•蜉蝣》有“麻衣如雪”,“麻衣”是麻纱制作的衣服。《魏风•葛屦》有“纠纠葛屦”,是指用葛藤纤维制作的鞋。从以上引述看,都没有“布”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有:“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其中“素”指白色生绢。只说“织素”,没说“织布”。
褚斌杰《诗经全注》注为:“布,币。上古以布为货币。《周礼•地官》郑众注:‘布,叁印书,广二寸,长二尺以为币,贸易物云。’故布,以布为质料,有书印,按一定尺寸制作的货币。贸:贸易,购买。” 〔6〕褚氏将“布”注为币,将“贸”注为购买,是一个大进步,值得肯定;但把“布”说成是布料做的“币”,应属不当。《盐铁论•错币篇》说:“古者市朝而无刀币,各以其所有易无,抱布贸丝而已。”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殷商时代已经使用贝币,西周开始已使用金属铸币。唐石父主编《中国古钱币》说:“殷墟5号墓(妇好墓)随葬六千余枚海贝……(贝)已有了货币的职能。”又说:“布币是由农业生产工具——铲演变而来,并认为‘布’是‘镈’的假借字。依形制可分为空首布与平首布两类……1970年在河南伊川富留店村,出土大型平肩弧足空首布604枚,通长90~101,足宽49~55厘米,重30克左右。” 〔7〕布币出现以后,刀币也出现了。(伊川出土的平肩弧足空首布,见图一)战国时期仍在使用布币。高至喜《楚文物图典》载:“长型银布币……1974年河南省扶沟古城窖藏出土。通长15.8,宽5.8厘米,重188.1克。币似铲形,实首,方肩,平足……应为楚系布币。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银质货币……中型银布币……通长14,宽6.1厘米,重210.2克,短型银布币……通长11.1,宽5.7厘米,重134.3克。” 〔8〕(上述长型、中型、短型银布币,见图二)
《氓》是《卫风》中的诗。卫地原是殷商的故地,卫的国都是朝歌,在今河南省淇县(在郑州北)。出土空首布的河南伊川(在洛阳南),离淇县不太远。那么,《氓》中“抱布贸丝”的“布”,应是空首布或平首布中的一种(或两种都有)。这种“币”(布)是金属铸币,而不是布料制作的币。
伊川出土的空首布一枚重30克,1000枚重30000克(30公斤),500枚重15公斤。《氓》“抱布贸丝”中的“布”,可能在15公斤以上,所以需要“抱”。抱“布”越多,越能显示“氓”的富有,就越能诱惑缫丝卖丝女子。“贸丝”是买丝,这个“氓”心怀叵测,他不会去向年老色衰的老妇“贸丝”,也不会向丑恶女或相貌平平的女子“贸丝”。因此,《氓》中的女子应该是一位非常年轻美丽的女子。她的美丽吸引了“氓”抱着大包“布”(金属币)前来“贸丝”猎艳。

B. 为什么东晋时期出现了谷物货币甚至比金属货币还要重要

其实很多时代都出现谷物货币或是布匹货币,原因只有一个金属不够用。
特别是战乱多得时代,就比如东晋的南北朝时期,那是一个360多年战乱不停的时代,大量金属都被军事用途消耗了,中国又是一个铜不富得国家,流通的金属币严重不足,就只能要代替品了。

C. 中国古代为何用绢做货币

‍‍

在中国古代,缣帛(或称绢、布帛)都曾长期被当作实物货币流通。因为政府征收的赋税大多数是实物(如粮食、布匹等),故而开支也不得不大量使用实物,西汉的官员俸禄即是以粮食单位的“石”来表示,如二千石、四百石等;再次古代货币经济、商品并不发达,尤其在农村地区,大量的交易是通过以物易物来完成的,布帛粮谷等实物货币比钱币更方便易得;最后,以铜钱为代表的金属货币容易受到战乱、币制崩溃等因素的影响,产生贬值,政府也好,民间也好,更愿意接收实物,免去兑换过程中的损失。具体到‘汉唐’这两个朝代,有人称它们实行的是一种“多元货币政策”(钱帛平行本位),即以钱币为主,杂以金银绢帛粮食同时通行。汉代一度想要废钱币只用谷帛。唐代时,规定“绢值与钱值并重”,将之视为某种法定货币,又严令要钱帛兼用,不准在大规模交易中只收钱币,有将布帛绢缣当作各种商品折算单位的倾向。绢价在开元时定为550钱一匹,安史之乱时达到万钱,大历年间又跌至4000钱,由此可见钱价浮动的剧烈,以及实物货币的保值效用。这个现象不能说全古代都有,只能说在秦汉及其以前最为显著,而隋唐开始变化,宋明清渐次终结。所以,这个问题应当设限到上古中古,而非近古。或者采用西方学者对中国历史的界分,以先秦、秦汉、隋唐为古代,而宋元明清,作为中国近代的开端,不予讨论。在这三段之中,先秦毕竟是先后以贝类、铸币、粮食、绢帛组成的多元通货体系,所以绢帛的地位只是越到后来越发突出;隋唐,则随着外交与商业的发展,而以“通宝铸币”为流通主力、以粮食绢帛为税赋俸禄,至少在流通货币方面,不再以绢帛为更为发达的商业通货。所以这个问题,放到秦汉最为典型。下面我就从秦汉社会切入,提一点我的看法,不正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从通货本身的生产角度上讲:尤其秦汉一统稳定以来,夫耕妇织的法定基本生产模式,使得农业帝国粮食与绢帛是最容易产生的,一个社会七八成的农民,农夫供粮、农妇供绢,粮食与绢帛,只要不遇上全国范围或经济重心的天灾,以及大规模长时间的战乱,其供应的持久性与规模性,是很容易保证的。拿粮食与绢帛来做硬通货,实行粮食本位或绢帛本位,是最扎实的。从通货本身的使用角度讲:粮食与绢帛,都是人类生活的最为基本的需求:食饱、衣暖,所以二者虽然也会腐烂、断坏,但可以随时调配给需要的人和地区,而且粮食还可以储存为仓库陈粮,应对灾年、平抑粮价(这个功能也发挥到了今天)。而铸币与麻纸,就不可能了,只能用作通货,而不能应对古代的经济危机,因为一旦有了经济乃至政治危机,钱币与麻纸都不值钱,怎么用?从其他同时期可选通货的制作与保存成本上讲:①麻纸在秦汉乃至整个宋代以前的古代社会,是很精贵的东西:制作成本高、制作工艺复杂、而且保存时间短。制作成本与工艺,决定了这种纸只能用来记录政府的重要文件,以及作为官员士绅通信、把玩的高档奢侈品,连基层行政和中下层官员都只能用竹简的时代,用纸来做通货,就像今天拿珠宝做通货一样的不实际。而且麻纸保存的时间,虽然代代有改良进步,但你看看现在用来写毛笔字的纸(明清水准叠加现代工艺),就知道其保存之不易,更何况用作通货,不断流通?现在的货币,印刷出来是可以划破手指的,而经过几年的运用(尤其是那些低额纸币),就破软不堪了,换做是古代的纸,新纸连手指都划不破,何况旧纸?即便到了宋代,纸币也仅仅作为大宗货物异地流转时的一种给付工具,相比其面值也是蛮大的,再看看明清的银票,一张代表百千万两银子,就知道在古代纸是有多么精贵了。②两汉的铸币虽然有所进步,但远不如隋唐时冶铁技术飞跃后更为精良,这一点不用说的多么专业、多么化学,就可知。比如:在古玩市场上,先秦隋唐的铸币往往是锈迹斑斑、青青绿绿的,而隋唐则锈迹少了一点,光泽多了一点,明清就更能吹出银子的声响了。这固然和其产生年代的远近相关,但金属易锈,往往不是千百年的事,而是五六年的事。再比如:历代史书描写盛世时,总会有描写一种现象,钱币多到锈蚀、绳断于仓库,可见钱币的不易储存。后代的合金更为合理易存以及采矿冶铁技术提高,降低制作与储存成本,才使得铸币逐渐成为宋元明清的通货主流。

‍‍

D. 为什么会有用布制成的钱币吗

这个用布当成钱币的省市是川峡苏区,因为当时这个地区缺少制造纸币所需的道林纸,但是却拥有很多布匹资源,所以说为了救急救把布币定作为了当时的货币。


其实在那一段时期,除了布币的发行,同时也有少量的银币在发行,比如同样是在成都的档案馆里面就有一枚川峡省造币厂所制造的银币,同样也是有着将近100年的历史了,这枚银币的正中央写着一元的字样,外面同样写着之前布币上面印的那些字,所以说我们可以推测,一般指标上面都会印有面值制造年份以及制造厂和当时的政府。

因为这是在特殊时期发行的货币,所以其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也很重大。这个布币在当时稳定了苏维埃政府的经济,同时也通过把货币当做宣传工具,把宣传口号印在上面,让人们普遍接受,起到了一定稳定人心的作用。

E. 货币的起源和发展是什么

货币的起源: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实现货币职能,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充当最早实物货币。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猪头和下颚骨,表明猪和陶器在原始社会后期曾起过货币财富的职能。

但众所周知,流通较广的古代实物货币为“贝”。因为充当实物货币,牛、羊、猪等牲畜不能分割,五谷会腐烂,珠玉太少,刀铲笨重,故最后集中到海贝这一实物货币。海贝可作颈饰,有使用价值,便于携带与计数,因此在长期商品交换中被选为主要货币。在考古发掘中,夏代、商代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

货币的发展:

我国最早的货币是起源于商朝的贝币。随着商品交换的扩大,贝币的流通数量日益庞大。由于天然贝来源有限,不敷应用,于是便出现了仿制贝。最初的仿制贝是石贝、骨贝、陶贝,以后便发展到用铜来制造,这就是铜贝。

铜铸币的产生,使古代货币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其发展及广泛流通是早期货币发展中的重大转折。这一时流通的货币主要有四种——布币、刀币、环钱和蚁鼻钱。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接着实行了一系列巩固封建中央集权的措施,统一货币就是其中之一。规定全国使用统一的货币,统一的货币分黄金和铜钱两种,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铜钱为下币,按枚使用,币面铸有“半两”二字,表明每枚的重量是半两,史称半两钱。禁止其他财物作为货币流通。

(5)布匹为什么能当货币扩展阅读:

货币的分类:

1、流通币

这是原本意义上的硬币,发行的目的是为了“流通”。

2、收藏币

收藏币发行的目的不是为“流通”服务,而是为硬币“收藏”服务,通常由主权发行机构以高于或远高于面值的价格售出

3、投资币

发行投资币的目的既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流通”,也不是常规的“收藏”,而是为了保值和增值。投资币是用高成色(一般99.9%以上)贵金属(银、金、铂、钯)制成的固定重量(如1/4盎司,1/2盎司,1盎司)的“币”形金属锭块。

参考资料:

网络-货币

F. 古代丝帛布料都可以当钱用吗什么朝代开始,什么朝代结束

绢帛直接作为货币在市场上广泛使用始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北魏开始铸造自己的钱,规定其价值的就是绢:“绢匹为钱二百在整个北魏时代,绢帛一直起着货币的作用,确实是一种“货币商品”。这种绢帛作为货币使用的现象一直延续到盛唐,唐代的货币使用被称为钱帛兼行。

G. 货币起源

关于货币的起源 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而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较早的国家。根据文献记载和大量的出土文物考证,我国货币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从原始贝币到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以及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流行的方孔钱,中国货币文化的发展可谓源远而流长。到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纸币——“交子”。 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钱币界有人认为中国纸币的起源要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白鹿皮币”和唐代宪宗时的“飞钱”。汉武帝时期因长年与匈奴作战,国库空虚,为解决财政困难,在铸行“三铢钱”和“白金币”(用银和锡铸成的合金币)的同时,又发行了“白鹿皮币”。所谓“白鹿皮币”,是用宫苑的白鹿皮作为币材,每张一方尺,周边彩绘,每张皮币定值40万钱。由于其价值远远脱离皮币的自身价值,因此“白鹿皮币”只是作为王侯之间贡赠之用,并没有用于流通领域,因此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只能说是纸币的先驱。“飞钱”出现于唐代中期,当时商人外出经商带上大量铜钱有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开具一张凭证,上面记载着地方和钱币的数目,之后持凭证去异地提款购货。此凭证即“飞钱”。“飞钱”实质上只是一种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则是真正纸币的开始。 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当时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当时一铜钱抵铁钱十,每千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500斤,要用车载。因此客观上需要轻便的货币,这也是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的主要原因。再者,北宋虽然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但全国货币并不统一,存在着几个货币区,各自为政,互不通用。当时有13路(宋代的行政单位)专用铜钱,4路专用铁钱,陕西、河东则铜铁钱兼用。各个货币区又严禁货币外流,使用纸币正可防止铜铁钱外流。此外,宋朝政府经常受辽、夏、金的攻打,军费和赔款开支很大,也需要发行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种种原因促成了纸币——“交子”的产生。 最初的交子由商人自由发行。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

H. 古代人是不是像电视中一样都是用银子交易的

在古代,百姓们日常交易主要使用什么货币呢?可能很多人都会说是白银,因为平常人家是不会拥有金子的,自然只能用白银了,而且许多古装剧中使用的主要货币也都是白银。

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影视剧也是改编而来,不能作为真实史料看待。在古时,民间百姓生活艰苦,粗茶淡饭,又怎会有大量的白银呢?大多都是散银和铜钱,要知道,

白银虽是流通货币的一种,但在民间却难以见到白银的流通。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平常百姓拿出白银很困难,平常商贩不会收。不仅如此,有时还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所以说,民间百姓很少有机会真正使用白银。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用白银付款的场景,多是夸张的手法,以引人注目罢了。平常百姓使用白银,普通小商小贩根本就找不开,实在是麻烦至极。

更何况,平常百姓又怎么会有多余的银两呢?多是留来交税之用。

热点内容
平安证劵股票交易手续费 发布:2025-05-19 20:49:53 浏览:203
日本股市什么时候开始有了 发布:2025-05-19 20:39:09 浏览:993
股市如何拜师 发布:2025-05-19 20:39:09 浏览:681
私人企业如何进行股权转让 发布:2025-05-19 20:27:03 浏览:1
除息会对股票有什么影响 发布:2025-05-19 19:43:03 浏览:792
600030历史股票行情 发布:2025-05-19 19:42:59 浏览:541
怎么买入石油期货 发布:2025-05-19 19:42:58 浏览:522
成交量和流通市值比是什么 发布:2025-05-19 19:11:36 浏览:382
期货极速交易系统怎么用 发布:2025-05-19 18:57:07 浏览:82
金融和会计哪个好就业 发布:2025-05-19 18:55:00 浏览: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