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实际货币供给如何影响总需求

实际货币供给如何影响总需求

发布时间: 2022-05-27 18:14:20

❶ 如何理解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之间的关系

一定时期内,社会的货币收支流量就构成了当期的社会总需求。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任何需求,都表现为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任何需求的实现,都必须支付货币,如果没有货币的支付,没有实际的购买,社会基本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就不能实现。

社会总需求的变动,首先是来源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但是,货币供应量变动以后,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引起社会总需求的相应变动,则取决于货币持有者的资产偏好和行为,即货币持有者的资产选择行为。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以后,人们所持有的货币量增加。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以后,人们不是将这些增加的货币用于窖藏,而是用于增加对投资品的购买,从而增加了社会总需求中的投资支出,会直接影响到投资品市场的供求状况。

(1)实际货币供给如何影响总需求扩展阅读

货币供给量与社会总需求量的不同

1、本质不同

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存量的概念,是一个时点的货币量;而社会总需求量是一个流量的概念,是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流通量。

2、变动量不同

货币供给量变动以后,既会引起流通中的货币量变动,也会引起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社会总需求量是由流通性货币及其流通速度两部分决定的,而货币供给量则是由流通性货币与潜在性货币两部分构成的。

3、时间延展性不同

货币供给量变动以后,一般要经过6—9 个月左右的时间,才会引起社会总需求的变动,而引起实际经济的变动,则需18 个月左右的时间。

❷ 为什么货币供给会使总需求曲线移动

从定性的角度出发,如果货币供给量M增大,价格水平P又不变,则实际货币供给M/P增大,从而降低利率,利率的降低会刺激经济体中的投资,投资增加就会使每一价格水平P下的产出Y增加。
从模型的角度出发:总需求AD曲线是由IS曲线、LM曲线方程联立得到的,因此可以从推导过程来理解这种变化。
拓展资料
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money supply;supply of money)亦称货币存量、货币供应,指某一时点流通中的现金量和存款量之和。货币供应量是各国中央银行编制和公布的主要经济统计指标之一。现在中国的货币供应量统计是以天为基本单位,所谓的某年某月某日的货币量实际上是吞吐货币的银行每日营业结束之际那个时点上的数量。在这个基础上,月货币量如果指的是月平均量,计算的细一些,可以是全月每天货币量的平均。粗一些,可以是月初、月末两个货币存量数的平均。同样,年的平均货币量计算亦是如此。对有些问题的分析,也可用月末、季末、年末货币余额这样的数字。货币供应量的现实水平是一国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预测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变动情况则是一国制定货币政策的依据。由于各国经济、金融发展和现实情况不同,以及经济学家对货币定义解释不同,各国中央银行公布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也不尽相同。有狭义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和广义货币供应量(狭义货币供应量再加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总和)之分。
一般说来,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和货币性,随时都可以直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进入流通过程,从而影响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由于可以随时支取、随时签发支票而进入流通,因此其流动性也很强,也是影响市场供求变化的重要因素。有些资产,如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虽然也是购买力的组成部分,但必须转换为现金,或活期存款,或提前支取才能进入市场购买商品,因此其流动性相对较差,它们对市场的影响不如现金和活期存款来得迅速。

❸ 为什么说货币供给对应社会总需求

打个比方,你代表社会,那社会总需求就是你的消费需求。假如,你要消费100块钱的东西,但你只有90块钱,你就无法实现交易,你要满足你的购买需求,只能用支付外币来支付差额,或者通过以物换物的方式。这样,你就会逐渐使用外币来满足消费需求而停止使用人民币,但这样会危害你的金融安全,因为外币的支付能力(货币的实际价值)你没有权利改变。 如果你使用物物交换的方式,就回到原始社会了~ 物物交换不仅不能保证公平交易,还极不方便,例如你要跟人家换的东西人家不想要,你就只能先跟别人换人家想要的东西再交易。

❹ 货币供给如何影响总支出

应于既定的价格总水平的社会总支出水平,其实就是社会的总需求量。
我们可以根据IS─LM模型来分析货币供给对总支出(也就是总需求)的影响。LM曲线中所说的货币供给量是实际货币供给量,实际货币量的变动会影响货币市场的均衡,引起利率的变动,而利率的变动就会影响总需求变动。具体过程可以简化为:
1.
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化上升
2.
利率会下降
3.
投资会上升
4.
总支出,既总需求会上升。

❺ 为什么增加货币供应量会导致社会总需求增加通俗点。最好举点例子 我高一

答:
是这样的,假如社会上只有一种商品,就是苹果,这一年社会上的总产量就是100筐苹果,然后央行发行了100元的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那么就应该是100元等于100筐苹果,那就是1块钱一筐,对么?这是初始情况。现在国家增加货币供应,变成200元,那么200元100筐苹果就是2元一筐,也是符合逻辑的吧?现在问题来了,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人并不能完全知道自己在国民经济生活中的状况。那么,当货币供给突然变成200元的时候,每个人手里的钱突然多了起来,他不会意识到这只是名义上的自己财富的增长,而实际上并没有增长,钱多了就更多的花钱,这是合理的解释。另一方面,突然增加的货币供给让卖方也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去涨价,市场上的价格调整也是需要时间的。由以上两点可以看出,钱是多了,但是人们的生活习惯交易习惯是有惯性的,在这个惯性存在期间,人们还会按照货币供给调整之前的币值去认识货币,所以造成了总需求的变化。

❻ 宏观经济学中举例哪些现象对总需求曲线 总供给产生影响并分析对物价和产出的影响

摘要 首先声明一下AD表示总需求,AS表示总供给。

❼ 为什么说市场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形成市场总需求

市场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经济体系中到底需要多少货币,从根本来说取决于有多少实际资源需要货币实现其流转并完成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相互联系的再生产过程。

无论是企业的货币需求还是个人的货币需求,从总体上均受市场总供给的制约。市场总供给决定收入,而收入是货币需求函数最有决定性变量。

把市场商品供求平衡作为一项重要的比例关系,同国民经济的其他重要比例关系同时安排好、建国以来的实践证明,哪一个时期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工作做得野,各种比例关系安排得恰当,商品供求就比较平衡,市场供应比铰丰富,人民生活就得虱稳步提高。

反之,哪一个时期放松了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失调,商品供应就失去平衡,市场商品供应就紧张,人民生活就受到严重影响,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关键是搞好财政收支平衡,信贷收支平衡、物资供求平衡。

❽ 货币供应量对总需求的影响

第三节 货币需求

一、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保存财富的数量。影响人们持有一定量货币的因素主要有:

1、人们的实际收入

人们需要货币,首先是为了开支。而人们支出水平高低取决于他们的收入水平。实际收入越高的家庭,支出水平也越高,因而需要的货币数量也越多。可见,货币需求是和实际收入水平同方向变化的。若用Md表示需要的货币量,持币量在实际收入Y中的比率为k,则Md=kY。

2、商品价格水平或价格指数

人们持有货币是为了购买商品。因此,人们需要的货币实际是需要货币具有的购买力,或货币能买到的商品数量。如果某人原来持有l000元货币,现在若所有商品价格上升了一倍,则现在他必须持有2000元才能买到原先数量的商品,如果仍只有l000元,则他只能买到原来商品数量的一半。可见,当价格水平提高时,为了保持原先持有货币的购买能力,他需要持有的名义货币量必须相应增加。一定数量名义货币需求除以价格水平称之为实际货币需求量。若用md表示实际货币需求量,用Md表示名义货币需求量,用P表示价格水平或者说价格指数,则md=Md/P。

3、利息率

每个家庭在一定时期所拥有的财富数量总是是有限的。人们必须决定他所拥的那笔财富的形式。他们也许想以拥有一定数量货币来拥有这笔财富,但如果以货币形式拥有财富的比例越大,则以其他形式(如证券、实物资产等)拥有财富的比例就越小。以这些其他形式拥有财富会给他带来收益,例如,以房地产形式拥有财富会带来租金,以债券形式拥有财富会带来利息,而以货币形式拥有财富则会丧失这种收益。这就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若某人有价值1万元财富,如购买债券或股票,则可得到利息或股息收入或红利收入。为方便起见,假定把所有非货币资产统称为债券,则债券年利率为10%时,手持10000元货币一年的损失或者说机会成本就是l000元,年利率为5%时,持币一年成本即为500元。显然,利率越高,人们越不愿意把很多货币放在手中,或者说对货币需求量就越小。这就是说,货币铺求和利率是反方向变化的。若用r表示利率,实际需要的货币与利率的关系可表示为md=-hr。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可用下述三个动机加以说明:

第一、交易动机(the transaction motive),即人们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交易或者说支付。就个人或家庭而言,一般是定期取得收入,经常需要支出,为购买日常需要的生活资料,他们经常要在手边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就厂商而言,他们在取得货款以后,为应付日常成本开支,如购买原材料或发放工资奖金等,也需要持有一定量货币。

第二,预防动机(the precautionary motive),即人们需要货币是为了应付不测之需。无论个人还是厂商,尽管对未来收入和支出总有一个大致估计,但这种预测不一定完全合乎实际,遇到不测之需是常事。为此,人们总需要持有一部分货币以防万一。

第三,投机动机(the speculative motive),指由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产损失或增加资本收益,需及时调整资产结构,因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人们暂时不用的财富,可用货币形式保存,也可买进债券以取得利息,债券价格和利率相联系。假定一张每年取得10元利息的债券,价格为100元时,利率就是10%;价格为200元时,利率就是5%。当现行利率过高,即债券价格过低时,人们估计利率会下降,即债券价格会上升,于是,他们就会放弃货币,买进债券,以待日后债券价格上升后再卖出以获利。这样,对货币需求就会下降;反之,利率过低即债券价格过高时,人们会认为买债券有很大风险(因为其价格估计会跌),于是对货币需求就会增加。这种为避免资产损失或增加资产收益而及时调整货币和债券数量结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和利率成反方向变动。这种投机性货币需求还存在两种极端形式:一种是利率高到一定程度时,投机性货币需求为O;另一种是当利率降低到某一不可能再低的低点时,投机性需求会变得无限大,即人们手边不管有多少货币,都不肯去买债券。这种情况,被凯思斯称为流动性陷阱。货币投机需求与利率反方向变动,与上面所说货币需求因持币成本提高而下降是一致的。

二、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需求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称为货币需求函数。货币需求函数可用公式表示为:

如下图所示,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表示实际货币需求量(Md/P)随利率下降而增加,L2位于L1之右,表示L2是和收入Y2相对应的货币需求函数,L1是和收入Y1相对应的货币需求函数,Y2>Y1,因在同样利率水平r1时,货币需求Md2/P>Md1/P。当利率降低到r2时,货币需求成为无限的,因而货币需求曲线成水平状。

三、货币市场均衡

当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货币市场就达到了均衡。在其他商品市场上,价格调节着市场的供需;在货币市场上,利率起到与价格相同的作用。由于货币供给量的大小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所以在分析货币市场时,通常把货币供给看成一个既定的外生变量,以Ms代表货币供给。这样,货币市场的均衡即通过利率调节货币需求以达到某个给定的货币供给。

Ms=Md=(ky-hr)P

实际的货币供求相等时,货币市场就达到了均衡。在一定的价格和国民收入水平下,货币需求曲线L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它随着利率的增加而减少;外生的货币供给不受利率变化的影响,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在利率r0的水平下,Ms/P=L(r1,y),市场达到了均衡。

例如在r1的利率水平下,个人和企业所愿意持有的货币量超过了货币供给量,人们对货币有了一种过度需求。每个人都想把手中的债券抛出换成货币。然而,当经济中货币与债券总供给量一定的时候,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够按r1利率水平下的债券价格售出自己的债券,有人不得不以低价出售。这样,在债券市场上,债券的价格开始下降,即利率水平开始上升。利率水平的上升增加了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于是人们开始减少希望持有的货币量。货币需求沿着流动性偏好曲线即货币需求曲线工向左上移动而减少,直到利率上升到经济中没有人再愿意出售债券换回货币。于是,货币需求就等于货币供给。

在r2的水平,人们所持有的货币量超过了他们愿意持有的水平,于是人们开始把多余的货币用来购买债券。对一定量的债券总供给,每个人都想买债券时,总有人要出高价才能买得到。债券的价格就会被抬高,即利率水平开始下降。人们开始愿意增加一些手中持有的货币。利率下降直到经济中不再有人愿意购买债券时,经济的货币需求就重新等于货币供给。

当市场的实际货币供给量或者货币的实际需求由于利率以外的因素发生变化时,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就会受其影响而改变。在一定的货币需求状况下,当中央银行决定增加货币供给量,或是在一定的货币供给水平下,价格水平下降时,实际货币供给曲线都会向右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从r0下降到r1。反之当实际货币供给减少时,利率水平就上升。如果经济的实际国民收入水平上升,这就增加了人们在每一个利率水平下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曲线就会向右移,均衡利率从即上升到r2。反之,当实际国民收入水平下降时,均衡利率就会因此而下降。

参考http://courseware.ecnudec.com/zsb/zgs/zgs03/zgs03f/zgs03f03/zgs03f030.htm

❾ 货币供给和总需求之间是否适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货币供给增加了会促进消费,生产和投资,这样就增大了总需求
总需求是投资、政府购买和消费等组成的,和你问的货币供给没有直接关系.
如果你问的是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关系的话,则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话利率下降,股票价格上涨,投资增加;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时,利率上升,股票价格下跌,投资减少.

❿ 为什么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总需求的影响越小啊,是怎么作用的

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
就是说利率的少量变动
会导致货币需求的大幅度变动

反过来,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只能导致利率少量变动
因此使得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

热点内容
怎么查基金公司是否公募基金 发布:2025-05-09 10:57:35 浏览:82
避开基金投资误区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09 10:12:23 浏览:523
理财通和货币基金哪个收益高 发布:2025-05-09 10:11:39 浏览:229
股票交易情绪的影响因素 发布:2025-05-09 10:09:51 浏览:474
新西兰买东西用什么货币 发布:2025-05-09 10:03:27 浏览:755
农行的期货怎么开户 发布:2025-05-09 09:54:33 浏览:956
金融看多看空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09 09:33:23 浏览:567
美的集团股票历史最高 发布:2025-05-09 09:29:54 浏览:382
支付宝买基金怎么购买 发布:2025-05-09 09:23:17 浏览:458
县城60万的房子维修基金多少钱 发布:2025-05-09 08:29:59 浏览: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