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国内经济萎靡货币政策如何

国内经济萎靡货币政策如何

发布时间: 2022-06-01 06:41:20

A. 经济萧条情况下,货币政策应该如何操作

经济萧条情况下,货币政策一般来说两难。刚开始可以投入民生,基础设施,铁路等适时拉动经济,但同时因投入的货币进入流通后会推高物价通胀抬头。此时就需注意货币量的控制。及适当宽松。这是猛药,用完必须退出。后面货币政策就重点提升经济增长点货币供给倾斜。就是提高效率的问题,钱花在刀刃上。不能再大把撒钱低效产出,只会突入滞涨泥潭。萧条时货币政策反而是把双刃剑,用好了且环境配合就能有效,否则经济就会冷热不均。内耗增加伤元气。

B. 面对不断增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国应该实行什么样的货币政策

稳定和刺激内需的政策。央行最新例会指出,要跟踪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加强对国际经济形势的研判分析,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1、新冠肺炎疫情是当前摆在各国货币当局面前的头等大事。央行例会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总体可控,我国经济增长保持韧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2、在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判断上,会议认为,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及其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也给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而在去年四季度例会上,央行的相关表述是“国内经济金融领域的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但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国际经济金融形势错综复杂,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
拓展资料
1、在最受关注的货币政策表述上,2020年一季度例会对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表述延续了去年四季度的“灵活适度”,并在此基础上强调要“更加注重”,并提出要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2、在继续强调要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的同时,去年四季度例会提及的“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不搞‘大水漫灌’”的表述在此次例会并未现身。
3、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7日召开会议提出的“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要如何实现货币政策例会提出,要下大力气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继续释放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的潜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努力做到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与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
4、今年以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在1月和3月保持不变,2月1年期和五年期LPR分别下调了10个基点和5个基点。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随着能源和食品价格下降,通胀水平将逐季回落,4月中上旬或成为下调政策利率及存款基准利率的时间窗口,通过释放LPR改革潜力,尽快降低企业和居民部门资金成本,刺激投资和消费,稳定和扩大内需。

C. 在经济繁荣或萧条时期,货币政策工具应该如何操作

经济繁荣时,可以使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生。
萧条时,应该采用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
1 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债券等有价证券
2 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等
3 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这个比较少用吧)
4 利率政策

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指扩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比如在公开市场上卖证券,减低利率,多放贷款,降低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
紧缩的政策正好相反。

D. 面对全球经济危机,中国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应对

一、财政政策方面:

1、减少民营企业税收,提高央企红利比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2、提高政府转移支付支出,保证普通居民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3、对房地产市场开征房产税,调节房地产市场投机;

二、货币政策方面:

1、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通过货币乘数流入市场的M2

2、提高居民存款准备金利率,保证居民实际储蓄利率为正;

3、央行发行债券,回收过多货币,保证流入市场的货币达到一个稍微稳定的数量;

4、加大对农副产品等市场的管理,防止投机引起的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4)国内经济萎靡货币政策如何扩展阅读:

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货币供给增加,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反之,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供给,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总产出减少或放慢增长速度,使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

E. 如果一国的经济处于国内失业,国际收支顺差的状况,适合采用什么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什么

一国以国际收支平衡作为经济目标之一。顺差时,采取紧的货币政策,减少市场货币量,增加企业成本,削弱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减少出口。紧的财政政策则可减少企业的税后利润,影响企业的积极性而减少出口。
当然这里是针对这一个指标来讨论的,因为国家经济目标是多个的,双紧的政策会引起经济增长减速,从而影响就业等相关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紧财政政策的实际会对国内的经济影响比较大。
国内失业增加,国内经济下滑,因而要宽松财政政策以刺激生产;国内生产放缓而国际收支逆差,表明国外商品涌入本地市场,大量外汇结算导致货币流通紧张,所以采取紧缩货币政策
这个问题好像有点矛盾,宽容货币政策是不是指政府可以多印钞,干预利率水平。收紧货币政策是缩减货币流通量,解决货币多发造成的通胀问题。
国内收支逆差,如果是资本型逆差,就意味着资本外流,造成国内货币供应紧张,导致利率上升、失业率增加、利率上升,应该适用宽容货币政策。
一、逆差加通胀,实行双紧。
二、顺差加通胀。实行扩货和紧财。
三、逆差加失业。实行紧货加扩财。
四、顺差加失业。实行双扩。
理论是这样的,但是具体情况具有局限性,对于国际收支的顺差和逆差的解决,通过货币政策并不能解决,因为货币政策只是能解决国际收支中的资本金融项目,并不能解决经常项目的问题,我们国家现在处于第四种情况,采用的积极地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际收支还是没有解决,这就可以说明。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着组合使用的情况,存在着扩张、紧缩的组合,形成4种组合。
在经济严重萧条时,扩张的货币政策与扩张的财政政策混用,会使经济体的产出增加。
扩张财政政策:政府减少税收、增加开支,就会增加国民收入,进而刺激消费需求,从而增加生产和就业,这样就会使国内失业率降低。
扩张货币政策:增发货币、降低利率、投资刺激。增发货币会使本币的汇率降低,进而刺激出口,吸引更多外资;降低利率则增加贷款、刺激投资促进本国生产进而使进口降低。这样就会是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从而降低贸易逆差。
我说的只是帮助你理解问题,真正意义上说:当两种政策混用时,就不能加以单独的分析,要考虑两种政策的交互影响,当政策中的各种因素发生相互作用时,就会是政策产生的结果的不确定性增加,有可能与实行政策的初衷相悖。比如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就使利率变得不确定。
这就是开放经济宏观失衡的四种情况。有一个很著名的斯旺图示。
一、逆差加通胀,实行双紧。
二、顺差加通胀。实行扩货和紧财。
三、逆差加失业。实行紧货加扩财。
四、顺差加失业。实行双扩。
二和三会出现政策困境。
扩(紧)财代表扩张(紧缩)的财政政策。扩(紧)货代表扩张(紧缩)的货币政策。
人民币为什么不能自由兑换,要进行外汇管制?这是因为:(1)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必须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制。这是由于在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频繁出入的国内外资金带来了国际收支状况的不稳定,如果本国的货币当局不进行干预,亦即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那么本币汇率必然会随着资金供求的变化而频繁的波动。利用汇率调节将汇率调整到真实反映经济现实的水平,可以改善进出口收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虽然汇率调节本身具有缺陷,但实行汇率浮动确实较好的解决了“三难选择”。但对于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来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信心危机的存在会大大削弱汇率调节的作用,甚至起到恶化危机的作用。当汇率调节不能奏效时,为了稳定局势,政府的最后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2)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在汇率贬值无效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实际上是政府以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来维护汇率的稳定性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大多数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比如中国,就是实行的这种政策组合。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国家需要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来维护对外经济的稳定,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监管能力较弱,无法对自由流动的资本进行有效的管理。(3)维持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必须放弃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资本完全流动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本国货币政策的任何变动都将被所引致的资本流动的变化而抵消其效果,本国货币丧失自主性。在这种情况下,本国或者参加货币联盟,或者更为严格地实行货币局制度,基本上很难根据本国经济情况来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整,最多是在发生投机冲击时,短期内被动地调整本国利率以维护固定汇率。可见,为实现资本的完全流动与汇率的稳定,本国经济将会付出放弃货币政策的巨大代价。

F. 针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我国应采取怎样的货币政策

一般来讲.政府的货币政策只有两种:一种是货币紧缩,一种就是宽松货币了.
紧缩货币政策通俗的意思是:政府认为在外流通的货币太多,希望能减少一点所采取的货币政策!紧缩货币政策一般是在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中央政府通过加息来抑制消费增长,控制物价的过快增长,以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货币紧缩手段就是以下两种:
1:减少货币供应量,
2: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
货币的宽松:宽松货币政策总的来说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比如直接发行货币,在公开市场上买债券,降低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等, 货币量多了需要贷款的企业和个人就更容易贷到款,一般能使经济更快发展,是促进繁荣或者是抵抗衰退的措施,比如中央放出的大量信贷就是宽松货币政策的表现.
1: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减少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增加可贷资金.
2、降低再贴现率,使商业银行将票据贴现给中央银行时,可获得更多的资金,增加可贷资金.
3、中央银行在市场上购买有价证券、货币投放市场.
4、放松信贷条件和规模.

G. 经济萧条时应采取什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体包括什么内容

经济萧条时,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及扩张性货币政策。其具体内容如下:

1、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具体内容

在经济衰退时期,通过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使经济尽快复苏。减税会增加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在财政支出规模不变情况下,扩大了社会总需求。政府支出规模的增大必然增加社会总需求在收入增加和支出扩大不对称情况下,出现财政赤字。

2、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具体内容

控制货币发行,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发行权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对政府的贷款;推行公开市场业务,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改变存款准备金率,以控制商业银行贷款、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调整再贴现率,控制和调节信贷规模,影响货币供应量。

(7)国内经济萎靡货币政策如何扩展阅读: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般有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四个。

1、稳定物价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物价稳定的实质是币值的稳定。稳定物价是一个相对概念,就是要控制通货膨胀,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急剧的波动。

2、充分就业目标,就是要保持一个较高的、稳定的水平。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凡是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一般以劳动力的就业程度为基准,即以失业率指标来衡量劳动力的就业程度。

3、经济增长是要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必须保持合理的、较高的速度。各国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一般采用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即用人均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剔除物价上涨率后的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来衡量。政府一般对计划期的实际GNP增长幅度定出指标。

4、平衡国际收支目标,简言之,就是采取各种措施纠正国际收支差额,使其趋于平衡。若一国国际收支中的自主性交易收支自动相等,说明该国国际收支平衡;若自主性交易收入大于支出,为顺差;若自主性交易支出大于收入,为逆差。

H. 试论述在经济不景气时,中央银行如何通过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经济。

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有三个
一个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个是,在贴现率,还有一个就是公开市场业务
如果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央行是需要在公开市场当中买入证券的
然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

I. 在当前经济萧条的情况下,我国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

要点就是:
拉动内需,转变以往依赖出口的经济模式。刺激消费。
刺激性的货币政策有,降息。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财政政策有:财政投资,比如兴建公共设施,促使经济增长。 降低税收,以刺激消费。此外还有财政补贴。

J. 目前国内外的经济局势,中国应该采取怎样的货币政策

今年全世界经济形势都不会好,全是受疫情影响,对每个地方的影响比想像的更大,由于经济表现差,市场上的流行性应该是过剩,但为了拯救经济,现在实行的依然是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一把双刄剑,用得好能促进经济增长,用得不好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热点内容
5万买指数基金10年后的收益是多少 发布:2025-05-18 04:14:52 浏览:612
如何进行股市个人评估 发布:2025-05-18 03:55:04 浏览:47
香港满地科技股票 发布:2025-05-18 03:54:58 浏览:636
如何认定公司股权持有合法 发布:2025-05-18 03:53:37 浏览:143
基金工作人员叫什么 发布:2025-05-18 03:42:24 浏览:601
短线的基金有哪些 发布:2025-05-18 03:34:21 浏览:157
工基金个人交多少 发布:2025-05-18 03:25:10 浏览:491
2月10号的基金怎么没有收益 发布:2025-05-18 03:21:44 浏览:241
投资股票跑赢房价 发布:2025-05-18 03:11:53 浏览:170
忘记退市股票是那个怎么办 发布:2025-05-18 03:11:52 浏览: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