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财政与货币政策如何斟酌使用

财政与货币政策如何斟酌使用

发布时间: 2022-06-09 14:22:51

A.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使用和搭配使用举例说明 便于我更好的理解

1、建立和完善规划、财政、银行的配合机制,优化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要健全和完善国家规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国家规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是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要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统筹安排和政策协调。包括两大政策目标的协调、财政赤字和金融不良资产的定期跟踪测算、财政金融稳定性的预安排、财政金融政策和操作工具进行互动效率评估和化解金融不良债务安排等。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和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发挥重要功能。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经济总量平衡方面发挥作用,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要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2、完善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发挥综合效应。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结构问题甚于总量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造成局部需求过高和局部供给不足成为主要矛盾,必须重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我国产业政策要通过鼓励、限制或禁止某些产业、产品和技术发展,合理配置利用资源,优化经济结构。目前部分信贷资金流向低水平重复建设领域,与产业政策导向出现了偏离,要求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要适时、适度进行调整,形成动态协调配合机制,更好地发挥综合调控作用。发展改革委要定期发布和适时调整相关产业政策;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要配合提出加强和改进信贷管理、优化信贷结构的政策措施,为商业银行适时调整信贷投向提供支持;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发放贷款。为解决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增长不平衡现象,要重视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刺激消费需求增长。要加快进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抑制由地方政府推动的某些行业和地区出现的投资热。只有各项经济政策协调配合,我国经济才能步入自主增长的良性循环。

3、适度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财政政策要以国债手段为主转向以税收和财政贴息手段为主刺激总需求;货币政策要更多地运用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等间接手段调节总需求。财政政策依然要在公共投资领域发挥作用,创造社会公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新体制相配套的分税分级财政框架。重点要对省以下体制灌注分税分级体制的实质性内容,建立三级分税分级财政。建立规范的公共收入制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推进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制度等改革。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方面,要通过改革完善国债发行交易制度,统一国内债券市场,活跃短期债券市场,使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能有的放矢,成为货币供应量调控的有效工具。今后应使利率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先行工具,存款准备金率操作影响大,以少动为好。

4、推进财政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和国债运作管理是未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两大基点。新形势下一项非常紧迫的战略任务,是既要抵御低水平重复投资,又要继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为避免传统“松散乱”局面,化解和根治“先乱干、后整治”的国家隐含担保机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安排要建立投资信息透明化、投资来源市场化、投资管理法制化的操作平台。在投融资体制改革中,要明确财政投融资与商业银行投融资的界限,既提高财政投融资的投资效益,又保障货币政策免受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冲击。要规范、强化、整合债券市场,切断隐性的地方财政赤字融资渠道,切断企业和银行用信贷资金盲目投资的渠道,把有效的投资纳入到“开前门、堵后门”的正常轨道上来。国债运作上可考虑实行“国债余额管理”制度,全国人大每年给财政部批准一个国债余额指标,这个指标是上一年国债余额加上本年度财政预算赤字之和。只要国债发行不突破余额,由财政部视市场情况灵活掌握发行规模和期限品种。为解决财政部发行短期国债缺少动力、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缺乏短期国债作为操作工具的矛盾,短期国债可不列入当年国债发行计划,财政账户出现临时性头寸不足时,财政部可发行短期国债用于周转。

5、适度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重心。1998—2002年两大政策中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了主动、核心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以及我国加入WTO后的经济结构调整,两大政策配合的重心要从以财政政策协调为主体转向更多地发挥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蒙得尔·弗莱明提出的财政货币选择新理论指出,现实世界中的资本具有不完全流动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有效的,但其政策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资本流动的完全程度。资本流动性越大,财政政策的作用越小,而货币政策的作用越大。在改革开放日益扩大的进程中,资本流动性越来越大。因此货币政策应发挥主要的作用,而财政政策予以配合。通过货币政策所体现的资源配置,实现以资源效率为主,兼顾机会公平原则。

B. 什么是政府斟酌使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政府斟酌使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就是把货币存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由政府公开宣布一个在长期内固定不变的货币增长率,这个增长率应该是在保证物价水平稳定不变的条件下,与预计的实际国民收入在长期内会有的平均增长率相一致。

(2)财政与货币政策如何斟酌使用扩展阅读:

二十世纪70~8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合理预期派认为,预期在决定物价和产量的进程中居于最重要地位,因为企业和居民户将及早懂得判断经济事变,从而他们会完全预料到政府的行为,并在事前采取行动来抵消政府的政策措施。

所以,任何具有稳定作用的经济政策的前途都是黯淡的。甚至在短期内,也只有未被预料到的政策行动才会对真实产量有影响。这样,合理预期就与极端货币主义观点联在一起了。

C.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配合

根据具体的情况和不同目标,选择不同的政策组合。
一般来说,当经济萧条但又不太严重时,可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又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当经济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时,可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水平,又紧缩财政,以防止利率过分提高。当经济出现通货膨胀又不太严重时,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行货币政策,用紧缩性财政压缩总需求,又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免财政中过度紧缩而引起衰退;当经济严重萧条时,可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用扩张性政策增加总需求,用扩张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克服“挤出效应”。
货币与财政政策配合的主要方式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很好地配合运用,才能避免矛盾,尽量缩短政策时差,有效实现总体经济目标。各国政府同时利用两大政策干预经济时,一般可以有以下四种组合:
(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即“双松”政策,其应用背景是:社会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资源大量闲置,解决失业和刺激经济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政策组合是:财政扩大支出,降低税率;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市场利率,以抵销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但“双松”政策往往引起财政赤字,造成信用膨胀。因此,“双松”政策的结果可能造成通货膨胀。
(2)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
即“双紧”政策,其应用背景是:社会总需求极度膨胀,社会总供给严重不足,物价大幅攀升,抑制通胀成为首要目标。政策组合是:财政削减政府支出,提高税率;央行减少货币供应,调高利率。“双紧”政策会使财政赤字减少或有财政结余,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并使通货膨胀受到控制。但是,“双紧”的结果可能带来经济萎缩。
(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其应用背景是:政府开支过大,物价基本稳定,经济结构合理,但企业投资并不旺盛,促使经济较快增长成为主要目标。政策组合是:财政削减政府支出,提高税率;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市场利率。这样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其应用背景是: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失衡。治理“滞胀”、刺激经济增长成为首要目标。政策组合是:在实施紧的货币政策同时实施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利用财政杠杆调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缓解滞胀。
一般来说,“一松一紧”主要是解决结构问题:“双松”或“双紧”主要为解决总量问题。在总量平衡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和政府与公众间的投资比例,一般采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松一紧”的办法。在总量失衡的情况下,微量调整,一般单独使用财政或货币政策。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货币政策在短期内见效快,但长期调整还要靠财政政策。在总量失衡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政府要达到“扩张”或“紧缩”的目的,一般同时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种手段,即“双松”或“双紧”。在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调并存的情况下,政府一般采用先调总量,后调结构的办法,即在放松或紧缩总量的前提下调整结构,使经济在稳定中恢复均衡。
除了以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的一般模式,若将中性货币政策与中性财政政策分别与上述松紧状况搭配,又可产生多种不同配合。
究竟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配合,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哪种组合方式,取决于对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透彻分析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实事求是、切合国情是十分重要的。

D. 什么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请简要说明政府应如何使用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斟酌使用的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
—— 指政府根据经济情况和财政政策有关手段的特点,主动地积极变动财政的支出和税收以稳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机动性财政政策,以实现一定的宏观调控的政策目的。 即:政府主动的、有意识的政策,又称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依照凯恩斯主义理论,当经济出现波动时,尽管各种自动稳定器一直在起作用,但作用时间较长,效果也不理想,因而需要政府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财政政策。政府执行财政政策是斟酌使用的,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当经济衰退时,应采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即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来刺激总需求,使之接近充分就业水平,实现充分就业预算平衡。反之,当经济过热时,则应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抑制总需求。前者称为扩张性(膨胀性)财政政策,后者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这种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功能财政思想的实现和贯彻,也就是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
该政策在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效果不错,但之后出现的滞胀使它受到了怀疑。这说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作用同样具有局限性。因为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限制因素影响这种财政政策作用的发挥。①时滞。认识总需求的变化,变动财政政策以及乘数作用的发挥,都需要时间。②不确定性。实行财政政策时,政府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不确定:第一,乘数大小难以准确地确定;第二,政策必须预测总需求水平通过财政政策作用达到预定目标究竟需要多少时间。而在这一时间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可能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这就可能导致决策失误。③外在的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的干扰,也可能导致财政政策达不到预期结果。此外还存在政策的“挤出效应”问题。政府增加支出,会使利息率提高,私人投资支出减少,即发生挤出效应。所以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尽量使其效果接近预期目标。

E.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如何配合发挥作用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虽然这两项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仅靠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没有双方的配合,单个政策的实施效果将会大大减弱,这就要求二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综合优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四种不同的搭配组合,政府究竟采用哪种取决于客观的经济环境,实际上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客观经济情况的判断。概括地说,“一松一紧”主要是解决结构问题;单独使用“双松”或“双紧”主要为解决总量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两个最重要的调节手段,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中,由于根本利益一致和统一的总体经济目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具有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两大政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为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但由于这两大政策在我国也是各有其特殊作用,调节的侧重面也不同,因此,这两大政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二者既不能简单地等同或混同,又不能各行其是,而应该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

F. 论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践往往要配合使用
所谓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配合指政府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按某种形式搭配组合起调节总需求终实现宏观经济内外平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般四种模式:
1、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
松财政政策松货币政策能更力刺激经济面通减少税收或扩支规模等松财政政策增加社总需求增加民收入引起利率水平提高另面通降低定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买进政府债券等松货币政策增加商业银行储备金扩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抑制利率升消除或减少松财政政策挤效应使总需求增加其结利率变条件刺激经济并通投资乘数作用使民收入业机增加消除经济衰退失业比单独运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更缓衰退、刺激经济作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搭配所适用经济初始状态:(1)存比较高失业率;(2)部企业工足设备闲置;(3)量资源待发;(4)市场疲软、没通胀现象;(5)际收支盈余状态种搭配模式面刺激进口产品需求减少际收支盈余另面推产降低失业率促进作用种模式能够短间内提高社总需求见效迅速运用应谨慎掌握尺度造通货膨胀危险
2、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
经济度繁荣通货膨胀严重紧财政政策紧货币政策配合使用说通增加税收减少政府支规模等紧财政政策压缩总需求需求面抑制通货膨胀利用提高定存款准备金率等紧货币政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使利率提高投资降货币供给量减少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同由于紧财政政策抑制总需求同使利率降通紧货币政策使利率升使利率降起刺激总需求作用其结利率变情况抑制经济度繁荣使总需求总产降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搭配初始状态:(1)、经济处于高通货膨胀;(2)、存高失业率;(3)、际收支现巨额赤字削减总需求面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保证货币物价稳定另面助于改善际收支状况减少际收支赤字模式运用往往造经济停滞
3、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
种政策组合结利率升总产变化确定具体说种模式刺激总需求同能抑制通货膨胀松财政政策通减税、增加支助于克服总需求足经济萧条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量进抑制由于松财政政策引起通货膨胀压力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搭配适宜条件:(1)、经济停滞前甚至衰退;(2)、社总需求足;(3)、物价稳定没通货膨胀迹象;(4、)失业率高;(5)、际收支赤字种条件用松财政政策拉内需付经济衰退用紧货币政策减少际收支赤字调节际收支平衡助于促进宏观经济内外均衡
4、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
同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相反种政策组合结利率降总产变化确定面通增加税收控制支规模压缩社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另面采取松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保持经济适度增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搭配适宜条件:(1)、经济热;(2)、物价涨、通货膨胀;(3)、社失业率低;(4)、际收支现顺差状态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配合适宜前者用付通货膨胀者用减少际收支盈余(通刺激进口低利率刺激资本流)助于促进宏观经济内外均衡
看述四种组合各特点现实四种政策搭配与选择复杂问题采取哪种形式应视经济情况定灵、适运用

G. 简述什么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适用于 剧烈的经济波动。在经济发生剧烈的波动时,政府审时度势,主动采取的措施,包括:变动政府支出、税收、公债发行规模,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两类:

1、扩张性财政政策:经济衰退时,总需求低,政府削减税收、增发公债、增加支出,刺激总需求。

2、紧缩性财政政策:经济过热、总需求过多、通货膨胀时,政府增加税收、减少公债发行规模、削减支出,抑制总需求。

(7)财政与货币政策如何斟酌使用扩展阅读:

财政政策工具

1、购买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规模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增减。经济衰退、总需求水平过低,政府提高购买水平。如举办公共工程、刺激经济回升经济过热、总需求水平过高,政府降低 购买水平,减少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抑制通货膨胀。

2、转移性支出: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规模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增减。经济衰退、失业增加,政府提高 转移性支出水平,增加福利开支、增加可支配收入、刺激经济回升。

3、变动税收

降低税率:减少税收、引致社会总需求增长、国民收入增加。反之,提高税率需求不足时,减税政策、抑制经济衰退通货膨胀时,增税、抑制通货膨胀。


H.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与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的关系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与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的关系是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
政府应对经济发展的形势加以分析权衡,斟酌使用,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产生衰退和失业时,政府应采取刺激需求的扩张性财政措施,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产生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用抑制总需求的紧缩性财财政措施。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国的不利影响,必须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水平平稳较快的增长。
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根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 逆对经济方向行事,主动采取一些措施稳定总需求水平.在经济萧条时,政府要采取扩张性 的财政政策,降低税率,增加政府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以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 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提高利率,减少政府转移支付,降低政府支出,以 此抑制总需求的增加,进而遏制通货膨胀.这就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同理,在货币政策方面,西方经济学者认为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也要逆对经济方向行事。当总支出不足,失业持续增加时,中央银行要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提高货币供应量,降 低利率,从而刺激总需求,以缓解衰退和失业问题;在总支出过多,价格水平持续上涨,中 央银行就要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削减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水平,以解 决通货膨胀问题.这就是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
国民收入决定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刺激经济的工具。同时,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作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它为分析各种宏观经济问题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指明宏观经济学中的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等问题均可以运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进行分析。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重在阐述国民收入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国民收入核算是用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对组成国民收入的各个要素进行核算,得到总的国民收入。

I. 什么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根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 逆对经济方向行事,主动采取一些措施稳定总需求水平.在经济萧条时,政府要采取扩张性 的财政政策,降低税率,增加政府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以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

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提高利率,减少政府转移支付,降低政府支出,以 此抑制总需求的增加,进而遏制通货膨胀.这就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同理,在货币政策方面,西方经济学者认为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也要逆对经济方向行事.当 总支出不足,失业持续增加时,中央银行要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提高货币供应量,降 低利率,从而刺激总需求,以缓解衰退和失业问题;在总支出过多。

(9)财政与货币政策如何斟酌使用扩展阅读:

财政政策形成发展:

1、财政政策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制约,国家不可能大规模组织社会经济生活。

2、奴隶主和地主阶级的财政政策主要为巩固其统治地位的政治职能服务在资本积累阶段和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统治者一般都推行掠夺性财政政策,以加速资本积累的过程。

3、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实行简政轻税、预算平衡的财政政策,以利于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激化,政府的经济职能逐渐增强,财政政策不仅为实现国家政治职能服务,而且成为政府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工具。

4、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产生,财政政策成为调节经济、挽救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常常在经济萧条时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加快经济复苏;在经济高涨时期,则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减少社会总需求,延缓经济危机的来临。

J. 在实际中如何斟酌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回答:唯信
新手
5月18日 13:08 当社会总需求明显超过总供给(经济过热)时,政府财政可以通过减少支出,压缩政府需求,或增加税收,减少非政府部门需求,以抑制社会总需求.所以应该选 A,紧的货币政策

热点内容
长期股权投资什么时候反方向结转 发布:2025-05-17 06:54:40 浏览:146
国内汽车金融公司哪个好 发布:2025-05-17 06:49:58 浏览:527
经常交易数字货币用什么银行卡 发布:2025-05-17 06:39:51 浏览:296
支付宝理财定投收益怎么算 发布:2025-05-17 06:39:48 浏览:663
广发证券股票咋查历史成交 发布:2025-05-17 06:34:07 浏览:928
指数基金收益哪里是横杠 发布:2025-05-17 06:33:21 浏览:571
股票交易暗语155 发布:2025-05-17 06:28:49 浏览:728
新认购的科技股票 发布:2025-05-17 06:20:46 浏览:267
外商股权变更需要什么条件 发布:2025-05-17 06:19:57 浏览:335
还有什么看虚拟货币行情的软件 发布:2025-05-17 05:53:50 浏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