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增加财政支出是什么样的货币政策

增加财政支出是什么样的货币政策

发布时间: 2022-06-12 05:58:01

❶ 什么是财政政策,什么是货币政策

1.什么是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含义:国家通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方向和数量的确定,及其对数量的增减变化的调整来调节社会总需求。
如预算、税收、国债、补贴、财政收入和支出。
(2)分类: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
①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开支,抑制需求,扩大社会总供给。
②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加国债、扩大财政赤字。
③稳健的财政政策: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具体说来,就是十六个字: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2006年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2.货币政策:(也叫金融政策)
(1)货币政策的含义: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等进行调节和控制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如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信贷、货币发行。
(2)分类: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扩张性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①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政策):提高利率、增加储蓄、提高存款准备紧率、减少货币供应量、控制货币信贷、抑制投资和消费。
②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减少存款储蓄、降低存款准备紧率、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和消费。
③稳健的货币政策:介入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中间的货币政策,主要是服从服务于改革开放发展大局,服从服务于中央宏观调控大局。其特点是:合理控制货币信贷总量,既要支持经济发展,又要防止通货膨胀和防范通货紧缩的风险;既要坚持控制投资需求膨胀,又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既要对投资过热的行业降温,又要著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宏调原则:“稳定政策,适度微调,把握大局,着力协调,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关注民生,积极稳妥,留有余地。”

3、总结: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区别和联系
区别:
(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
(2)内容不同。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
(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
联系:
(1)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空的重要方式。
(2)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各有其特点,在货币政策收效不明显的严重萧条局面下,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又可以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因改变税法或采用增税等财政政策都需要时间,这就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及时性。

❷ 高中政治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什么

高中政治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

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央行每天与各个商业银行间买卖短期国家债券已达到央行所预期的现钞汇率的方式来进行的。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政府需求管理的两大政策,其运作就是通过增加或者减少货币供给来调节总需求。

就调节货币供给这个角度来说,它们的区别在于货币政策是通过银行系统,运用金融工具,由金融传导机制使之生效;而财政政策则是通过财政系统,运用财税工具,又财政传导机制使之生效。

财政政策是指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宏观经济的政府行为。在短期中,财政政策 主要影响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是刺激或减缓经济发展的最直接的方式。

政府经常通过不同的财政政策工具的操作来影响经济的走向。政府预算支出的状况、预算赤字与GDP的比值、税种与税率的变动等都是理财规划师所需要密切关注的经济指标。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来影响宏观经济的行为。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利率来实现的。货币量的增加会使短期利率下降,并最终刺激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使总需求曲线发生位移。再贴现率是市场经济国家的基准利率,其升降将直接影响各类市场利率的走向。

同时法定准备率的调整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都会影响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利率水平。理财规划师判断各种金融工具利率走势的基础就在于根据货币政策的操作对基准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做出预测。

❸ 什么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什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用来调节经济

财政政策是国家财政部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货币政策是央行主要通过 1.控制货币发行 2.调整利率 3.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4.调整再贴现率 来调整货币供给 。当经济过热或者出现通货膨胀时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也就是减少支出或者增加税收、减少货币供给)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发行、提高存款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当经济萧条或者通货紧缩则相反,采用宽松财政、货币政策。

❹ 当经济衰退和萧条时,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治理

你好!当经济衰退和萧条时,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来治理。
一、扩张性财政政策就是通过减少收入、扩大支出来增加总需求。采用的政策措施是:降低税率扩大投资规模、增加财政补贴、实行赤字预算和发行公债等。财政政策是政府针对一定时期的经济目标,依据特定的财政理论,为指导财政工作和调节财政关系,所制定的基本准则和措施。财政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相比,其主要特征:较强的法治性、相对的稳定性、关联的系统性。货币政策目标,是由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这三个渐进层次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我国现阶段财政政策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价相对稳定;2.经济可持续均衡增长;3.收入合理分配;4.资源合理配置;5.提高社会生活质量。
二、在总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乏力甚至出现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应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即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可供选择的政策手段主要有增加货币发行量、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购进政府债券等。货币政策是指国家通过金融系统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的措施的总和。它的最终目标如下:1.稳定物价;2. 充分就业;3.经济增长;4平衡国际收支。
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1.概念不同:货币政策是金融当局制定和执行的通过货币供应量、利率或其他中介目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财政政策是为实现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财政收支关系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2.制定者不同;3.采用工具不同;4.内容不同:货币政策与利率、信贷相关,财政政策与财政收入和支出相关。

❺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手段是什么

1、财政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例如:减少税收可以刺激消费,增加政府的支出能够刺激生产,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2、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有:控制货币发行;控制和调节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推行公开市场业务;改变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再贴现率;选择性信用管制;直接信用管制。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1-0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❻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扩张性是靠借债发展,紧缩性有剩余的钱借出去。一个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一个保证经济稳定发展。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主要通过减税、增支进而扩大财政字的财政分配方式,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主要通过增税、减支进而压缩赤字或增加盈余的财政分配方式,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
一、财政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根据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衰退时期,通过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使经济尽快复苏,这称之为扩张性财政政策。
二、一般说,减税会增加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相应地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在财政支出规模不变的情况下,相应地扩大了社会总需求。减税的种类和方式不同,所引起的膨胀效应也不同。对流转税的减免,在增加需求的同时也会刺激供给的增加,即这种减税的膨胀效应主要在供给方面。对所得税的减免,则可以增加社会需求,膨胀效应主要表现在需求方面。
三、在总量酌减的同时,应该致力于使长期建设国债资金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与有选择的"退出"相适应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的生态保护、国土整治、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等,显然必须放在今后一段时期长期建设国债资金考虑的重点之列。对原来已经形成的长期建设项目,要考虑继续投入资金来完成续建和收尾。对于社会总体发展需要的缓解公共产品和部分准公共产品瓶颈制约的基础设施项目,长期建设国债资金要继续予以特别关注。那些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密相关的重大项目,显然也必须作为重点,即在原来已经有所关。
四、以发挥减税效应。同时,要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新体制相配套的分税分级财政框架。其中的重点就是要在1994年已经搭出的中央和(省为代表的)地方分税体制框架之下,对省以下体制灌注分税分级体制的实质性内容。就目前情况看,五级政权的框架这条路已难以走通,应该设想逐步调成三级实体政权,建立三级的分税分级财政:可以先考虑在乡镇一级结合一些已有举措,逐步把它调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

❼ 2018年我国实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什么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来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体现:财政政策—增加投资,刺激消费,优化产业结构;货币政策—低利率,低准备金率。

因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当前我国出现了需求不足,投资、出口和经济增长乏力,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剧等特殊情况下,在政策环境允许的限度内,所采取的一种阶段性或暂时性的适度扩张政策。不过目前我过通胀形式比较严重,政策可能会转向。

(7)增加财政支出是什么样的货币政策扩展阅读:
财政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它是客观存在的财政分配关系在国家意志上的反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又是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工具。
财政政策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关系制约。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同其他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有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例如减少税收可以刺激消费,增加政府的支出能够刺激生产,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国家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所采取的经济、法律、行政措施的总和。经济措施主要指财政杠杆;法律措施是通过立法来规范各种财政分配关系和财政收支行为,对违法活动予以法律制裁;行政措施指运用政府机关的行政权力予以干预。财政政策手段的选择是由财政政策的性质及其目标所决定的。财政政策的阶级性质和具体目标不同,所采取的手段也不同。

热点内容
淘宝理财基金怎么查询 发布:2025-05-16 07:07:42 浏览:359
理财保险一般保多少年 发布:2025-05-16 07:00:46 浏览:709
外国股市为什么以绿为涨 发布:2025-05-16 06:44:06 浏览:647
巴菲特历史上买个哪些股票 发布:2025-05-16 06:29:21 浏览:950
如何分享股市行情 发布:2025-05-16 06:02:27 浏览:798
期货怎么铜比银值钱 发布:2025-05-16 05:43:06 浏览:798
基金大涨在哪个月 发布:2025-05-16 05:27:33 浏览:499
股市洗盘还可以怎么说 发布:2025-05-16 05:12:51 浏览:733
股权协议无效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16 04:42:20 浏览:567
股市交易时间为什么不能改 发布:2025-05-16 04:07:24 浏览: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