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货币单元抽样用的什么原理

货币单元抽样用的什么原理

发布时间: 2022-06-17 11:52:56

1. 账面金额小于选样间隔,为什么还会被抽到

因为逻辑单元是指的凭证上的金额,逻辑单元大于或者等于选样间隔,就一定会被选取出来。
货币单元抽样法:(1)如果逻辑单元的账面金额大于或等于选样间隔,推断的错报就是该逻辑单元的实际错报金额。
(2)如果逻辑单元的账面金额小于选样间隔,注册会计师首先计算存在错报的所有逻辑单元的错报百分比,这个百分比就是整个选样间隔的错报百分比(因为每一个被选取的货币单元都代表了整个选样间隔中的所有货币单元),再用这个错报百分比乘以选样间隔,得出推断错报的金额。
(3)将所有这些推断错报汇总后,再加上在金额大于或等于选样间隔的逻辑单元中发现的实际错报,注册会计师就能计算出总体的错报金额。

2. 货币单位抽样的介绍

是一种统计抽样模型,它将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模型中的常用属性混合起来,以属性抽样理论为基础,但是得出的结论是以货币金额(数量)而不是以错误率来表示的。因此,它有时又被称为属性和变量联合抽样(CAV)、累进货币金额抽样(CMA)、按概率比例大小抽样(PPS)、与大小成比例抽样(SPS)。

3. 什么是货币单位抽样法

货币单位抽样法是指将 审计 对象总体的单元货币单位定义为抽样单位 ,并根据抽出的货币单位勾出其所对应的物理单位作为审计样本, 根据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 统计抽查法 。

4. 相交球-论述-如何进行货币单位抽样

1、基本原理。货币单位抽样是借用属性抽样,履行了变量抽样的功能。它仿照属性抽样中的“偏差率”的概念,引入样本“错报率”,借助统计数表,通过样本错报率推断总体错报率,再进一步推断总体的错报额。它继承了属性抽样在统计方面的简便性,同时又具有变量抽样对总体进行定量估计的功能,提供总体的货币价值量信息。
2、确定样本量。货币单位抽样在确定样本量时,一种简便而又准确的方法就是仿照属性抽样,利用样本量表查得。与属性抽样不同的是,要用可接受误受风险、可容忍错报率和预期总体错报率分别替代可接受信赖过度风险、可容忍偏差率和预期总体偏差率。①可接受误受风险是审计师的一项职业判断,通常可利用审计风险模型得出。②可容忍错报率是根据公式(可容忍错报率=可容忍错报额÷平均错报率假定÷总体记录金额)计算得到,其中,平均错报率的假定也是审计师的一项职业判断,应当以审计师对客户的了解和以往的经验为依据判断。考虑到错报方向,审计师还要对错报率从高报和低报两个方向分别考虑。③预期总体错报率是预期总体错报金额和总体记录金额的比值。
3、选取样本。货币单位样本是使用概率比例选样法选出的。在货币单位抽样下,抽样单位是单个货币单位,但是审计师不能对单个货币单位进行审计,而是找出特定货币金额所对应的物理单位作为样本来实施审计测试。概率比例选样的样本可通过随机数表取得。假设审计师要从下表的五张应收账款票据中随机抽取两张作为样本。首先,将这五张票据按编号排列并计算累计合计数
4、根据样本推断总体。样本选出后,要对样本进行审计测试,确定样本的错报额和错报率,并进一步推断总体。推断总体错报时又具体分为样本未发现错报和发现错报两种情况。
(1)未发现错报时的总体推断:第一步,根据可接受误受风险、样本量和实际错报数确定总体错报率的界限;第二步,根据具体情况,运用职业判断估计平均错报率,把推断的总体错报率转化为错报额。(2)发现错报时的总体推断:
第一步:确定被发现错报的每一个样本的错报额和错报率(错报额÷账面金额)。假定审计人员对样本进行测试后发现五处错报,
第二步:分低报和高报两组确定错报率界限,并计算各项错报引起的错报率界限的增加额。
第三步:将平均错报率与各个层联系起来。将错报率与各个层联系起来的最常用方法是比较保守地将最大的错报率与最大的层相联系。
第四步:计算初始错报上限和下限,在发现错报时,计算各层错报界限要用样本错报率假定为总体错报率。
第五步:计算高报和低报金额的点估计值并调整初始错报界限。
当总体中同时出现高报和低报时,实际错报上限应当低于未发现低报时的错报上限,反之,实际错报下限亦应当低于未发现高报时的错报下限,为此要进行调整。步骤如下:(1)分别确定高报金额和低报金额的点估计值,(2)各界限分别减少相对的点估计值。点估计值的计算是用已审的货币单位的平均错报额乘以账面价值。
第六步:利用决策规则决定总体是否可接受。

货币单位抽样法的决策规则:如果错报上限和错报下限均落在可容忍的高估错报额和低估错报额之间,就接受账面价值没有重大金额错报的结论;反之就认定账面价值存在重大金额错报。根据这一规则,可认定上例500万应收账款不存在重大金额错报。当总体不可接受时,审计师可是具体情况采取扩大样本量、执行替代程序、提请被审单位调整账户余额等措施。

5. 怎么理解”……货币单元抽样可以在能够获得完整的总体之前开始选取样本“这句话呢

货币单元法,总体完整与不完整都不影响已经获得的部分的选取样本的结果,抽象的文字看注会审计书上都有,这里就不说了,为了方便理解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例如被审计单位目前发生应收账款三笔,分别是3元,3元,1元,本年未结束,总体不确定

1、首先估计一个总体,比如估计还会发生3元,估计总体是10元,现在就是这样的

6. 货币单元抽样评价样本时为什么高估抽样风险

pss抽样是审计里的问题。pps抽样要想理解透彻,就要懂一点概率的知识。pps抽样他的抽样单位是元。你不妨这样想,我给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手头有3堆抽样对象,分别是A=100元,B=200元,C=300元。A中你用一个红球表示一元,你把它换成100个红球,B用一个绿球表示一元,把它换算成200个绿球,同理,C表示为300个黄球。你把他们放到一个大缸里去摸,假设你用公式求出样本规模是50,你就闭着眼睛去大缸里摸球,你说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概率大?pps抽样的本质就是这个原理,越是虚构,他代表的球越多,越多越容易被摸到。这也是为什么pps对于低估效果不明显的原因。

7. 审计中抽样单位的货币单元是什么意思麻烦说的通俗点,谢谢!

就是用一元钱作为抽样单元。如果被查的对像金额是100万元,那么抽样单元就有100万个。再利用统计的系统法等抽出来多少个抽样单元进行审计。

8. 为什么货币单元抽样更适用于预计不存在错报

样本量的计算表编辑
从两个样本量中取较大者,即157为样本量。在实际工作中,为防止非预期的意外错报致使总体无法接受,审计师可以主观地在根据属性抽样表确定的样本量的基础上增加一定数量的样本来防范这种情况。例如在本例中,审计师可将样本量增至200. 3、选取样本。货币单位样本是使用概率比例选样法选出的。在货币单位抽样下,抽样单位是单个货币单位,但是审计师不能对单个货币单位进行审计,而是找出特定货币金额所对应的物理单位作为样本来实施审计测试。概率比例选样的样本可通过随机数表取得。假设审计师要从下表的五张应收账款票据中随机抽取两张作为样本。首先,将这五张票据按编号排列并计算累计合计数。如下表:
由于以单个元为抽样单位,则总体容量为5438.由电脑生成四位数随机样表,确定随机起点,选取有用的随机数(357~5438),包含这些随机数的累计合计数所对应的票据即为要选出的样本。假定选出的随机数有1600,则包含1600的累计合计数1638对应的金额为1281元的二号票据被选为样本。
4、根据样本推断总体。样本选出后,要对样本进行审计测试,确定样本的错报额和错报率,并进一步推断总体。推断总体错报时又具体分为样本未发现错报和发现错报两种情况。
(1)未发现错报时的总体推断:
第一步,根据可接受误受风险、样本量和实际错报数确定总体错报率的界限;第二步,根据具体情况,运用职业判断估计平均错报率,把推断的总体错报率转化为错报额。
承上例,在可接受误受风险为5%,样本量为200,错报数为0的情况下,查属性抽样审计结果评价表,得到的错报率上下限为1.5%.
错报上限=×1.5%×100%=75000;错报下限=×1.5%×100%=75000
(2)发现错报时的总体推断:
第一步:确定被发现错报的每一个样本的错报额和错报率(错报额÷账面金额)。假定审计人员对样本进行测试后发现五处错报,见下表:
第二步:分低报和高报两组确定错报率界限,并计算各项错报引起的错报率界限的增加额。
第三步:将平均错报率与各个层联系起来。将错报率与各个层联系起来的最常用方法是比较保守地将最大的错报率与最大的层相联系。
第四步:计算初始错报上限和下限(见下表)
在发现错报时,计算各层错报界限要用样本错报率假定为总体错报率。
第五步:计算高报和低报金额的点估计值并调整初始错报界限。
当总体中同时出现高报和低报时,实际错报上限应当低于未发现低报时的错报上限,反之,实际错报下限亦应当低于未发现高报时的错报下限,为此要进行调整。步骤如下:(1)分别确定高报金额和低报金额的点估计值,(2)各界限分别减少相对的点估计值。点估计值的计算是用已审的货币单位的平均错报额乘以账面价值。承上例:
低估的点估计值=0.015×÷200=375
高估的点估计值=(0.008+0.008+0.007+0.007)×÷200=750
调整后的错报上限=-375=
调整后的错报下限=80000-750=79250
第六步:利用决策规则决定总体是否可接受。
货币单位抽样法的决策规则:如果错报上限和错报下限均落在可容忍的高估错报额和低估错报额之间,就接受账面价值没有重大金额错报的结论;反之就认定账面价值存在重大金额错报。根据这一规则,可认定上例500万应收账款不存在重大金额错报。当总体不可接受时,审计师可是具体情况采取扩大样本量、执行替代程序、提请被审单位调整账户余额等措施。
三、优缺点分析
货币单位抽样继承了属性抽样的统计分析技术的简便性,只需借助样本量确定表和抽样结果评价表就能确定样本量和评价抽样结果,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在概率比例选样下,货币单位抽样具备了自动分层的功能,可以自动增加金额较高项目入选样本的机会,使审计师把焦点自动集中于高风险领域;货币单位抽样法还可以一次测试多个样本,大大降低了审计成本。正是这些优点,再加上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功能,使得货币单位抽样成为审计师在详细余额测试中最常用的统计抽样方法之一。但是,货币单位抽样也有它的不足之处,由于它在样本错报率估计方面固有的保守性,可能使得出的错报界限远远超过重要性水平而无法被采用;概率比例选样也有其固有缺陷,它在提高金额较大项目入选样本几率的同时,也提高了遗漏金额较小项目的可能性,这样金额较小甚至为零的项目就基本被排除在入选样本之外,这必然首先造成样本代表性先天不足,而且对于金额严重低估项目和那些金额较小,但从性质方面考虑却是重要的项目以及期间交易频繁,期末余额较小的项目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和风险,是该方法所发现不了的;而且货币单位抽样无法评价总体漏记项目的可能性,当完整性目标在审计测试中非常重要时,该方法就不适用了。

9. 为什么注会审计讲到非统计抽样示例时还是用到了货币单元抽样

货币单元抽样是一种运用属性抽样原理对货币金额,
而不是对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

10. 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方法

(一) PPS抽样含义
PPS抽样是一种运用属性抽样原理对货币金额而不是对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
PPS抽样以货币单元作为抽样单元,有时也被称为金额加权选样、货币单元抽样、累计货币金额抽样,以及综合属性变量抽样等。
(二) PPS抽样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总体的错报率很低(低于10%),且总体规模在2 000以上。这是PPS抽样使用的泊松分布的要求。
第二,总体中任一项目的错报不能超过该项目的账面金额。这就是说,如果某账户的账面金额是100元,其错报金额不能超过100元。
(三) PPS抽样的优点
1.PPS抽样一般比传统变量抽样更易于使用。
2.PPS抽样可以如同大海捞针一样发现极少量的大额错报,原因在于它通过将少量的大额实物单元拆成数量众多、金额很小的货币单元,从而赋予大额项目更多的机会被选入样本。
3.PPS抽样的样本规模无须考虑被审计金额的预计变异性。
4.PPS抽样中项目被选取的概率与其货币金额大小成比例,因而生成的样本自动分层。
如果使用传统变量抽样,注册会计师通常需要对总体进行分层,以减小样本规模。在PPS抽样中,如果项目金额超过选样间距,PPS系统选样将自动识别所有单个重大项目。
5.如果注册会计师预计错报不存在或很小,PPS抽样的样本规模通常比传统变量抽样方法更小。
6.PPS抽样的样本更容易设计,且可在能够获得完整的总体之前开始选取样本。
(四) PPS抽样的缺点
1.PPS抽样要求总体每一实物单元的错报金额不能超出其账面金额。
2.在PPS抽样中,被低估的实物单元被选取的概率更低。
PPS抽样不适用于测试低估。
如果注册会计师在PPS抽样的样本中发现低估,在评价样本时需要特别考虑。
3.对零余额或负余额的选取需要在设计时特别考虑。
4.当总体中错报数量增加时,PPS抽样所需的样本规模也会增加。
在这些情况下PPS抽样的样本规模可能大于传统变量抽样所需的规模。
5.当发现错报时,如果风险水平一定,PPS抽样在评价样本时可能高估抽样风险的影响,从而导致注册会计师更可能拒绝一个可接受的总体账面金额。
6.在PPS抽样中注册会计师通常需要逐个累计总体金额。

热点内容
退市股票确权不开户吗 发布:2025-05-15 05:37:36 浏览:843
一只股票历史数据 发布:2025-05-15 05:30:36 浏览:10
太原重工股票历史行情 发布:2025-05-15 05:29:56 浏览:73
5万理财一月能赚多少钱 发布:2025-05-15 05:21:35 浏览:167
公基金提取表哪里有 发布:2025-05-15 05:17:07 浏览:74
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发布:2025-05-15 05:10:06 浏览:906
pp基金是什么意思啊 发布:2025-05-15 04:53:06 浏览:232
深圳股市交易所每年税收多少 发布:2025-05-15 04:44:35 浏览:43
金融负债累累怎么处理 发布:2025-05-15 04:31:01 浏览:841
处置股票时影响营业利润的金额 发布:2025-05-15 04:13:44 浏览: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