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暴跌80意味着什么
Ⅰ 今天是什么原因大盘上午暴跌80多点啊,谁知道原因啊
周末的消息面平静促使股指高开,但高开后的抛压形成下跌惯性,早盘呈单边下跌走势,韩朝局势紧张成了早盘大跌的借口,股指的调整归根到底还是国内经济的失衡,另外,央行行长关于银行利率市场化及降低利差在银行盈利中的比重也使银行股承压,招商银行(12.97,-0.16,-1.22%)、浦发银行(12.43,-0.29,-2.28%)、工商银行(4.19,-0.03,-0.71%)纷纷击穿近期平台对股指也形成拖累,港股连续破位大跌意味着全球中国热开始降温,最新的美林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已有净占比12%的机构看空中国经济,而一个月前此占比为16%,超配中国股市的投资人比例则从29%聚降为4%,早盘的调整并不能孤立视之为朝韩局势之争的池鱼之殃,午后股指虽有较大幅度的回升,仍不能得出调整结束的结论,短线仍宜多看少动,静待市场真正企稳后的入场机会。
Ⅱ 美国纳斯达克指数跌幅跌了80%,美国会发生什么事
本文聚焦:
一、四大信号告诉你, 美股危险时刻来了
二、大涨终结,崩盘即将开始!投资者该怎么办?
贝瑞研究声明: 文中观点基于公开市场数据及信息,观点仅供探讨及交流,据此建议操作,买卖风险自负。
Steve Sjuggerud 博士是华尔街著名的前对冲基金经理、经纪人和共同基金副总裁,他的观点经常被曾被《华尔街日报》、《巴伦周刊》《华盛顿邮报》、彭博社、福克斯商业新闻网引用。
更重要的是,Sjuggerud博士在过去20年里帮助个人投资者看清了大局下的投资趋势——他建议2003年投资黄金,2012年投资生物科技,2011年投资房地产,2016年投资中国股票,并在近年持续发声抓住融涨行情。
以上的预测,结果均已证实。
Sjuggerud博士也成功地敦促美国人利用股市融涨赚钱,
而今天,值得注意的是,Steve 近日密集发声:“融涨(Melt Up)将在2021年结束,崩盘(Melt Down)或在近在咫尺”。
注:本文中在Steve 的“融涨”(Melt Up)可以理解为市场处于暴跌前的加速上涨阶段,所有标的都全面上涨,是最容易赚钱的行情,也是牛市结束前的最后阶段。因此“崩盘”(Melt Down)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市场不会一味地单边上涨。
2020年底Steve还坚持融涨持续的观点,为什么3月发出了紧急的且非常慎重的“变盘警告”?而一旦崩盘正式来临,什么时候来临,投资者该怎么操作,提前预警信号有吗?如何保全,以及甚至有什么获利策略?
无论您是否是贝瑞研究金牌分析师 Steve Sjuggerud“神预测”的见证者,为了回答以上的问题,我们来解读一下这位大牛的策略。
上世纪70年代,传奇基金经理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的量子基金回报率为4200%,而当时标普500指数的回报率仅为47%。
彼时的索罗斯怎么能如此戏剧性地超越市场呢?其学生兼曾经的同事,华誉有“华尔街神童”之称的对冲基金经理Stanley Druckenmiller(斯坦利·德鲁肯米勒)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及他从索罗斯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时,
德鲁肯米勒回答说,“重要的不是你是对还是错,而是你对的时候赚了多少钱,错的时候亏了多少钱。”
虽然这句话已经30年了,但这个教训在今天的市场依然适用。
与1999~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相似的是,人们依然还在买入已经昂贵的股票,不仅与此,当今的市场还充斥着“担心错过” (Fear of missing out,FOMO)的热情。
贝瑞研究高级分析师Steve Sjuggerud 发布“崩跌警告 (Melt Down Warning”预警指出:近期有四大数据信号暗示美股危险时刻即将来临。
图注:Steve美股崩盘预警,截图出处:贝瑞研究总部英文报告
这四大预警信号如下:
1、2020年IPO(首次公开发行)数量达20年来之最
Steve 指出,公司往往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上市,或者更具体地说,当估值很高时。
2020年共有480宗IPO,这是自1999年以来数量最多的一次,较2014年的增长了50%以上,而2014年是过去十年中第二大IPO年。
IPO是科技泡沫的一大主旋律,上百家科技公司选择在如此资金充裕和经济形势良好的情况下上市。
且多数情况下,上市后,纳指上市开盘当天涨幅飙升3位数。例如2020年12月,DoorDash和Airbnb上市,一个开盘飙升86%,一个大涨115%,这些都显示了投资者对当今市场令人兴奋的机会的惊人需求。
更重要的是,参看上图,你会发现,IPO数据很快就要逼近2000年的数量水平。IPO热潮占据了市场,这就是最纯粹的“融涨”行情。
2、疯狂的个人投资者行为充斥市场
传奇投资者杰里米•格兰瑟姆(Jeremy Grantham)2021年早些时候写道:
“历史大泡沫后期最可靠的特征是投资者的疯狂行为,尤其是个人行为。在这场历史上“最长的牛市的头10年里,我们缺乏这种疯狂的投机,但现在我们有了,并且是以创纪录的水平。”
雅虎财经哈里斯公司(Yahoo Finance Harris)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2021年1月,有28%的美国人购买了GameStop或其他“病毒式”股票,这着实令人震惊。调查显示,投资中值仅为150美元,且最大的买家群体是18岁至44岁的男性,并且43%的人说他们上个月刚注册了经纪账户。
2021年3月4日,纽约资产管理公司VanEck推出了一只社交情绪交易所交易基金——VanEck Vectors Social Sensitive ETF(Van Eck Vectors社会情绪基金,代码:BUZZ)。该基金BUZZ追踪BUZZ NextGen AI美国情绪领袖指数,该指数跟踪市值超过50亿美元的公司,情绪高涨的股票。BUZZ的持仓中包括特斯拉(Tesla)、Plug Power(Plug)、福特汽车(Ford Motor)等知名公司。但BUZZ的CEO杰米·怀斯(Jamie Wise)告诉CNBC,该基金并不追踪“Reddit meme股票”。
最近推出的交易所买卖基金(ETF)的目标是散户投资者,他们有“信心”,并且“担心错过”发行机会,这是市场欣喜若狂的明显迹象。
但问题是,要想赚更多的钱,你就要在“别人恐惧时保持贪婪,在别人都贪婪的时候保持清醒”----摘自亿万富翁投资者沃伦•巴菲特。
而现在,美股个人投资者(其中许多是第一次购买)们真的是非常兴奋。
3.投资者“恐慌/兴奋”水平创21世纪初以来最高水平
根据花旗集团(Citigroup)“恐慌/兴奋”,该数据最近总体的乐观情绪达到了21世纪初以来的最高水平。
该指数关注保证金债务和期权交易等因素。它最近表现出了比我们在11年牛市中所看到的更为强烈的兴奋水平,而且也接近20年来的最高点。
花旗集团投资者恐慌/兴奋指数 来源:花旗集团
是的,现在是大家都看好的时候,市场在欢欣鼓舞。这不是坏事。这正是我们在融涨开始时所期望的。但现在是做投资者的危险时期。
这像极了泡沫市场最新信号:估值很高,但是个人投资者涌入市场,这告诉我,顶部就在附近,因为虽然现在形势很好,但我认为接下来:在一次猛烈的融涨之后,会出现一次毁灭性的“崩盘”。
随着投资者情绪高涨,这可能标志着融涨的结束和崩盘的开始,投资者非常有必要制定一些策略。
4、美基金经理们的持仓敞口已经发生重大转向
每个月,美国银行都会发布这项调查,调查大约200家不同的资产管理公司和投资机构对市场的看法。
最新3月份的美国银行调查报告中表示,基金经理目前对科技股的敞口为2009年2月以来最低。另一方面,他们对金融和能源股敞口增至自2018年以来最大。
投资者从成长股中撤出资金。上周Refinitiv数据显示,增长型基金上周资金流出47亿美元。能源股的资金流入最多,为11亿美元。而专注于“周期性”行业的价值基金则有2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这是两年多来的最大数额流入。
此外, 货币市场基金获得了创纪录的2490亿美元资金流入,总规模达到了3.09万亿美元 (截止3月18日),该增幅是自2007年美国投资公司协会 (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 设立该指标以来的最高值。
这种轮换符合基金经理们所说的市场最大风险----通胀担忧,这些担忧引发了科技股的轮替,转而投向“周期性”股票。
融涨将在2021年结束
对于这四个信号的解读,很多读者发邮件给Steve问:融涨真的要结束了吗?
“是的”,Steve 在报告中回应:“融涨将在今年某个时候结束”。
这个观点对于Steve 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变。因为近年来,由他创新起名的“融涨行情”一直被华尔街媒体关注和认可, Steve 本人也非常对行情非常乐观。
但Steve 近两周密集发声,表示“我不能忽视我现在看到的市场正在酝酿的东西,我相信这一重大预测是几乎确定的。因为年初我在新的个人投资者现象上看到了投资者态度和行为的巨大转变。”
“简言之,基本上自GameStop以来,我们从股市繁荣转向了投资泡沫。”
“因为当所有人都看好股市时,这对投资者而言并不是最好的交易时机。”
所以,Steve强调,对于当下的美股投资,我们现在更接近于卖方而不是买方。虽然暂且不可能知道确切的崩跌日期,但是美股趋势转向就要来了。
历史数据显示,纳指涨幅100%+后表现糟糕
如果Steve还没说服你,我们看看下面这个数据:
代表科技股的主要指数纳斯达克(Nasdaq)在2月份又创下了一个“可怕”的纪录。从2020年3月底部开始,纳指在47周内上涨了105%,这是该指数50年历史上最好的47周表现。
根据量化及历史统计:纳斯达克指数在历史上连续47周上涨了两次,涨幅也是刚刚高于100%。这两次100%的上涨分别在2000年3月和1983年7月结束,纳指在大幅上涨后立即表现巨糟。
根据统计:2000年3月6日高点之后,纳指三个月内下跌23%,6个月内下跌21%,一年后下跌59%。
再往前,1983年7月4日高点之后,股市3个月内下跌7%,6个月后下跌10%,一年后跌幅达26%。
从这个历史表现:前两次纳指上涨超100%之后糟糕下跌的表现,告诉我们Melt Down(融跌)正在来临。
急跌还是慢跌?
要知道,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际,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幅超过80%。就连持有的老牌公司多于创新科技巨头标普500指数也下跌了近50%。
2021年的疫情冲击,美股在短短几周内下跌了三分之一,投资者们不会忘记那是多么痛苦,好在股市迅速回升。但在危机的阵痛中,恐惧占据了上风。没人料到这场金融危机会把我们推入今天正在发生的新一轮金融危机。
急跌还是慢跌?只是这个时间下跌的趋势过程也不是那么让人感觉到的,而是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变现的,正如刚刚统计的历史表现一样。
加上前文讨论的市场情绪,以及股市的表现触及泡沫水平,以及资金流向。 Steve认为,美股的顶就在附近,他预计今年某个时候美股将开始融跌。
重要的是,你需要开始做一些准备了
但是,个人投资者该怎么办?该如何定位自己以应对融跌?股市趋势下跌时该如何保护自己?
个人投资者现在应该卖掉股票吗?怎么卖?该做些什么准备以避免“股市下跌”中受伤?
以及有什么可以为即将到来的市场环境该准备的小贴士?亦或者,当暴跌来临时, 如何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关于这份退出或操作策略指南,我们将在下一篇内容《美股崩盘警告!四大退出及获利策略》中尽快发布,欢迎您关注贝瑞研究。
Ⅲ 市值跌超80% 暴风会成为下一个乐视么
8月4日,暴风集团发布公告称,董事长冯鑫将所持的暴风集团532.7万股用于质押融资。截至当日,冯鑫已经累计将手中的4921.37万股进行了质押,占其所持股份的69%。
在三周前,暴风集团公布了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比上年同期下降0%至30%,预计产生的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320.44万元-1886.34万元。
提起暴风,总有人想到暴风2015年登陆资本市场后创造的股价神话。如今暴风上市不过两年多的时间,这家公司的市值从最高的369.07亿元跌至2017年7月17日的66.23亿元,累计蒸发了超过300亿元。
在2016年初,暴风曾寄希望于通过“全球DT大娱乐布局”,以VR、体育、影业、TV等业务进行“多中心布局”,将暴风影音、暴风魔镜、暴风TV、暴风秀场4大业务变大变强。
2016年,暴风集团亏损超过2亿元,同时,暴风集团的资金问题也日益明显,公司负债率逐年增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也变为负数。
在这样同样发力“大屏”、“生态”,同样亏损、资金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暴风和乐视被人们关联起来。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2016年,暴风集团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冯鑫还公开提出了学习乐视战略的口号。
近日,一则名为“暴风是不是下一个乐视”的帖子也开始火热起来,还有的文章出现了“缩小版乐视:暴风集团”的题目。
通过数据对比发现,暴风集团与乐视网2016年双双亏损,这也成为两家公司上市以来的首度亏损。2016年年底,暴风集团和乐视网的负债率也十分接近,分别为67.69%、67.48%。在股价、市值变化上,暴风和乐视也均是从“神坛”顶峰回落,2017年双双暴跌。在投资和业务布局上,双方的板块也十分类似。
利润
电视拖累,2016年暴风乐视双双“首亏”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暴风集团和乐视网2016年分别亏损2.4亿元、2.2亿元,这成为暴风和乐视上市以来的首度亏损年。
乐视网在2016年年度报告中称,公司是因乐视致新净利润亏损6亿多元,才直接导致了乐视网净利润的下滑。资料显示,乐视致新是乐视网重要的控股子公司,拥有乐视网最重要板块——乐视超级电视。而乐视也在年报中称,乐视商城处于亏损状态,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亏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暴风集团2016年净利润的亏损,主要原因是因新布局的暴风电视产生亏损。暴风集团称,暴风电视是公司战略布局的新业务,2016年处于快速积累用户的初期阶段,尚未进入盈利期,因此影响公司整体盈利水平;其次,2016年下半年以来,上游电视面板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暴风电视产品成本大幅上升,毛利率进一步降低。
亏损点双双踩在“大屏”业务上的同时,暴风和乐视的其他业务也有相似之处。数据显示,暴风集团的收入构成中,销售商品收入和广告收入占比较高;乐视的收入构成中,终端业务收入、会员及发行业务收入、广告业务收入占比较高。
资金
暴风乐视去年负债率均超67%,现金流由正转负
在乐视各个板块的负债受到关注的同时,暴风集团的资金情况也并不乐观。choice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年底,暴风集团和乐视网的总负债分别为17.33亿元、217.52亿元,负债率分别为67.69%、67.48%。
虽然乐视网的负债总额较暴风集团的负债总额多出200亿元,但暴风集团的还债压力也并不轻松。数据显示,暴风集团上市以来完成过3次股权激励性质的增发和1次债券进行募资,总额不到4亿元。乐视网(不含乐视网旗下子公司融资)共完成过3次增发募资和5次债券融资,总额超过85亿元。
数据显示,两家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也均为负值。2016年,暴风集团、乐视网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75亿元、-10.68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7亿元、-96.75亿元;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79亿元、94.77亿元。
暴风集团在第一季度报告中称,公司的资金、新业务投资、管理上均面临风险。
暴风集团称,公司自上市以来并未融到足够的发展资金,而竞争对手则可利用明显的资金优势大量购买内容版权并以此扩大用户和收入规模,如果公司不能有效地制定和实施业务发展规划,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将会对公司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市值
暴风缩水超300亿,乐视蒸发近900亿
2015年3月24日,暴风集团成功在A股上市,在上市的第一个交易日后,暴风集团创下A股纪录,连续29个交易日涨停。不到3个月的时间,暴风集团的股价就上升至307.56元/股,当日总市值达369.07亿元,也成为暴风集团上市后的最高收盘价。
两个月后,也就是2015年5月12日,乐视网也同样创造“神话”,乐视网股价在当日以179.03元/股收盘,总市值达1505.98亿元,市盈率为402倍。
达到股价高峰后,暴风和乐视的股价随着资本市场逐渐冷静而变得平静。2017年7月17日,暴风集团股价回落至19.95元/股,总市值跌至66亿元。乐视网在今年4月14日股价跌至30.68元/股,总市值为611.98亿元。
与此前的最高股价相比,暴风的市值缩水了超过300亿元,乐视则缩水了近900亿元。
在这两只涨跌起伏的背后,乐视网的大股东减持情况也比暴风集团更加频繁。
据乐视网公告,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16日,贾跃亭3次大规模减持自己手中所持有的乐视网,共套现117.41亿元。其中,贾跃亭在2015年6月1日到6月3日,减持套现25亿元;2015年10月30日,减持套现32亿元;2017年1月16日,减持套现60.41亿元。
暴风集团方面,2016年4月6日,暴风集团的大股东北京和谐成长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88.59元/股的均价减持1100万股,套现9.74亿元。
暴风 乐视其实就是中国整体经济的一个缩影
Ⅳ 股价大跌对一家上市公司意味着什么
1、意味着一家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在走低
上市公司的股价就是对于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体现,股价的上涨就是对于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的认可。
反之股票的下跌,就是证明上市公司的股价偏高,股价已经高于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股票,需要价值回归,所以股票大跌对于上市公司意味着内在价值在走低。
2、意味着一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在走低
上市公司的市值跟公司股价是成正比例的,因为上市公司的总股本除了发生送股转股或者回购注销之外,总股本是不经过变动的。
但公司的股价出现大跌,上市公司是的市值就会出现同样的出现大跌,而上市公司的市值也是随着股价大跌而下跌。
3、意味着一家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面临平仓风险
现在的上市公司最起码都有90%以上的大股东都是出现股权质押,就是属于二次募资资金了。上市公司大股东都是把这些股份抵押给金融机构贷款,但抵押的同时当股价大跌到质押平仓线只是不补充质押股,大股东会出现被爆仓的风险。
4、意味着一家上市公司信誉有影响
上面也说过股票大跌对于上市公司的市值有直接影响,当一家上市公司股票出现持续的大跌,而这家公司的市值同时也是会大幅缩水。
当一家上市公司总市值大幅缩水,对于资金也会出现很大的影响,从而其他公司对于这家上市公司评价也是会下降,因为随着这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缩水,外界对于这家公司会出现担忧情绪,所以造成信誉的影响。
5、意味着一家上市公司股东会发生变化
股票大跌最基本的就是肯定会出现一波恐慌盘,恐慌盘一出肯定就是尤其是中小股东会不成本的抛压,从而会更换一批中小股东人数;当然当一家上市公司股票假如出现持续的大跌,不排除会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都是有更换的影响,这些都是有可能性存在的事件。
Ⅳ 股票大跌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意味着什么
一家上市公司股票大跌,原因分为外部和内部。外部原因归纳起来基本上有四个:
一、遭遇系统性风险,大盘整体下跌;
二、遭遇黑天鹅事件,像是被美国的保护政策封杀等等;
三、游资大肆炒作,股价暴涨暴跌,短线的概念炒作回归理性引起的大跌;
四、发布利空消息,比如大股东发布预减持公告、债券违约等等。
至于内部原因,就是上市公司自身的经营状况出现问题。
总的来说,上市公司股票大跌通常不会是什么好事情,可能造成的影响包括:
总结,从公司价值的角度出发,股价围绕价值波动。假如股价大跌是由非理性的情绪带动的,那就会存在股价回归价值的差价空间。只要情绪化的大跌不会太离谱,上市公司也不会有什么维稳股价的动作。
Ⅵ 市值从800亿美元跌到不足80亿美元,滴滴出行到底怎么了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滴滴公司正式宣布,其采取自愿退市原则,将从纽约交易所摘牌。据悉,该公司有超过96%股份数同意退市计划,滴滴将在6月2日及之后向美国证券交易所委员会提交退市申请,按照规定,在提交文件的10天后,滴滴的退市决定将正式生效。
而且,需要强调的,基于滴滴是自愿退市行为,今后是不可能重新在美股上市了,而且我国相关部门也已经公布了新规,要求所有掌握超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互联网平台企业赴美上市均需要通过相关部门审查。
交通流量,地理信息,事关国家安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向来有一个职能,要求外国公司交出审计工作底稿,可能包含原始数据,比如用户信息和沟通数据。如果不给,可以要求外国公司退市。任何企业在美国上市都必须了解这个规则,滴滴同样不可能不清楚,幸亏国家的监管行动落实很快,互联网企业也不能野蛮生长。
Ⅶ 市值缩水80亿,股价跌幅超九成,卖豪车的湖北前首富栽了吗
有一些汽车品牌是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的,而且也能够让那些汽车品牌的创始人有一个更好的财富的积累,并且也能够让他们登上财富榜。很多时候有很多的汽车品牌,创始人都是能够让自己很有钱的,而且他们也能够让自己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并且有更多的成就。
但也有一些人可能不能够让自己比较好地去经营自己的公司,而且也可能会导致自己的公司经营不善而倒闭,或者说因为经营不善而不断的亏损,这样的话就会导致那些创始人的财富有所减少。市值缩水80亿,股价跌幅超九成,卖豪车的湖北前首富栽了吗?我认为的确可以这么说,之所以可以这么说,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他经营的公司的确有很大的亏损。
其实在我看来,我认为他的确是栽了,因为他的公司已经不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的,而且试纸也缩水了这么多亿,这就意味着这个公司是不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收入的,而且也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大的亏损,因此他是栽了的。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大家有什么想法吗?
Ⅷ 股市暴跌后有什么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理财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有些人可能比较保守,可以选择银行储蓄或基金理财,但有些人可能希望有更大的收益,就会选择期货或者股票。那么一旦股票发生暴跌,将会对持有股票的人的收益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是一夜回到解放前的状态,那股票暴跌对于公司也是有很大影响的,就让小编带大家具体来看一看吧。
投资理财的确是人们收入的一部分来源,但是人们不可以依赖股市进行生活,人们在投资理财时,一定要将自己的资金放在不同的菜篮中。从股票,期货,债券,基金,大家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理财方式,而且放入理财中的资金一定是自己的闲余资金。
Ⅸ 6000亿身家海天味业闪崩,市值大跌这意味着什么
第一,海天味业的业绩无法支撑其市值“火箭上涨”。
前段时间,海天味业市值曾超过6500亿元,直追中国石油,“一瓶酱油”贵过“一桶油”已经让业内人士惊呼,海天味业已经被高估。
海天味业2014年上市,当时的市值仅为497亿元,到了2019年,海天味业的市值已经突破3000亿,没想到仅仅一年,海天味业市值再次接近翻倍。
然而与此相对,海天味业的业绩并不曾像其估值一样突出。2014年,海天味业营收98.17亿元,归属净利润为20.9亿元;而2018年,其营收为170.3亿元,净利润为43.65亿元,刚刚翻倍。从数据看,海天味业显然被高估,其股价很难维持高位。
第二,机构和外资“抱团”,助推海天味业强势上涨。
今年以来,不断有基金公司增持海天味业。2020年一季度报中,海天味业的基金持仓家数仅有122家,占流通股比例为1.49%;但是到了半年度报,基金持仓家数则达到490家,占流通股比例为1.96%。
短短数月,新增基金持仓的家数达到368家,占流通股的比例也从1.49%提高到了1.96%,机构投资者的疯狂涌入,是海天味业股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此次股价暴跌,意味着,此前抱团的投资机构出现了分歧,大家不再一致看涨海天味业。实际上,一些聪明的基金在中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减持海天味业,部分外资也开始疯狂卖出海天味业。
第三,短期来看,海天味业的价格还将震荡,想要介入的投资者务必小心谨慎。
有业内人士说,“再好的价值股,如果没有在合适的价格买入,投资者同样会遭遇亏损的”。从目前的市场看,流动性趋紧正在加剧股票价格的分化,而从海天味业的股价来看,虽然部分券商依旧维持“买入”评级,但其投资风险,有目共睹。
综上,海天味业此次股价暴跌意味着,其估值已经过高,营业利润无法支撑其暴涨的股价,而且投资机构对于其股价走势也出现了分歧,综合来看,短期内投资海天味业风险很高。
(9)市值暴跌80意味着什么扩展阅读:
海天味业市值蒸发上千亿
截至9月7日收盘,海天味业比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170.79元,大跌5.33%。当日最高价169.88元,最低达160.00元,成交量1506.72万手,市值为5239亿元。在最近2个交易日,海天味业连续两天大跌,跌幅分别为7.68%和5.33%。
而在几天前,海天味业刚刚达到6500亿元的市值新高峰,位列A股第11位,直追第10位的中国石油。短短几天,海天味业市值从超6500亿元下滑至不到5300亿元,市值缩水1200亿元。
在 “一瓶酱油”贵过“一桶油”的“神话”下,更多的业内人士认为海天味业市值已被高估。香颂资本董事沈萌称,海天味业股价高也是市场资金炒上去的,跌下来也合理,下跌理由就是整体消费板块前期上涨太多,资金获利盘变现。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联系采访了海天味业,但截至目前,对方并未予以回复。
Ⅹ 市值为什么下降
1. 原因有主力出货、受市场影响、主力洗盘等原因。如果股价的涨与跌是由市场买与卖,当卖方力量大于买方的力量时,股价就会跌。目前主力在减持完毕时,抛出手中持有的一部分筹码来打压股价,使股票下跌。
2. 主力会利用减持完毕消息进行出货操作,从而导致股价下跌。一旦主力这样操作之后,主力利用减持完毕利好的消息,在上方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市场上的散户。一旦这个操作完成则能达到出货的目的,从而导致股价下跌。当个股减持完毕时,市场行情较差,个股受市场行情的影响,会出现小幅下跌的情况。
拓展资料
一、市值
1. 市值即为股票的市场价值,可以说是股票的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总价值,它包括股票的发行价格和交易买卖价格。
2. 股票的市场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股票的面值和市值往往是不一致的。股票价格可以高于面值,也可以低于面值,但股票第一次发行的价格一 般不低于面值。股票价格主要取决于预期股息的多少,银行利息率的高低,及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股票市场是一个波动的市场, 股票市场价格亦是不断波动的。
3. 股票的市场交易价格主要有:布价,收市价,最高价,最低价。收市价是最重要的,是研究分析股市以及绘制股票市场行情图表采用的基本数据。
二、股票总市值
1. 股票总市值是指所有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上的价值总和,一家上市公司每股股票的价格乘以发行总股数即为这家公司的市值,整个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和,即为股票总市值。
2. 票 总市值是指所有 上市公司在 股票市场上的价值总和,一家上市公司每股股票的价格乘以发行总股数即为这家公司的市值,整个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和,即为股票总市值 。
3. 股票的市值就是按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股票总价值。
4. 如某一投资组合的总市值,就是按某一时刻的价格计算出来的所有股票的市值总和。如投资组合(A、B、C、D,1、1、1、5),现股票A、B、C、D的价格分别为1.5元、3元、6元和2元,则这个投资组合的市值为:
5×1+3×1+6×1+2×5=20.5(元)
5. 一个股市的总市值,就是按某一日的收盘价格计算出来的所有股票的市值之和。
6. 为了以后表述的方便,现约定将一个投资组合在t时的市值表达成函数的形式Ft(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