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如何理解货币政策与股市行情的关系

如何理解货币政策与股市行情的关系

发布时间: 2022-06-19 21:28:30

⑴ 政府的货币政策如何影响证券市场

政府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当政府倾向于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就会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从而使市场上货币供给量增加。

这会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从而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生产扩张,利润增加,这又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

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证券市场。

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为了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我国对不同行业和区域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

一般说来,该项政策会对证券市场整体走势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因为板块效应对证券市场产生结构性影响。

(1)如何理解货币政策与股市行情的关系扩展阅读

货币政策和证券市场的关系

政府可以通过证券市场行情的变化对经济运行状况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预测,并且利用证券市场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

政府利用证券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是运用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特别是公开市场业务,完全依托证券市场来运作,通过证券的买入卖出调节货币的供给, 影响和控制商业银行的经营,进而实现调节和控制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目的。

如中央银行大量买进证券,商业性金融机构就可以扩大信用规模,流通中的现金量就会增加,而且证券价格会随之提高,利率水平会相应下降,这些都会起到刺激投资,扩张经济的作用。

反之,当中央银行大量卖出证券时,就会对经济产生紧缩效应,可以有效地抑制投资膨胀和经济过热。

⑵ 简述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与证券市场走势的关系

你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⑶ 进来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今年我国将用更加灵活而且稳定的财政政策。但是我国近年的GDP增长率依然要保八,所以今年必将是宽松的财政政策。但是由于我国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我国货币政策不得不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所以央行还是继续收紧银根。
今年前半年我国为了控制通货膨胀,我国必将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来抵抗我国的恶性通货膨胀。但是下半年我国的8%GDP增长率,我国会适当调整货币政策。股市是整体经济的缩影,全球经济复苏强劲,如果我国经济在今年楼市的调整中平稳实现软着陆,我国经济还是会继续表现良好,不过还是看好我国的经济形势。所以今年的股市整体应该是V字形走势。

⑷ 分析货币政策三大工具的调整对股市的影响

货币政策是调控宏观经济的基本手段之一。由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与货币供给总量和货币需求总量的平衡相辅相成,因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必然立足于货币供给量。货币政策的主要方法是改变经济体系中的货币供给量,以此来达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适度刺激经济增长与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货币政策在执行上可以分为紧缩和放松两种情况。紧缩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在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提高存、贷款利率,来减少社会上的货币供给量,限制社会过热的投资现象,但这将造成该国货币的升值效应(因为流通市场里的本国货币变少了);如果是放松的货币政策,则其目的是增加社会上的货币供给量,以吸引投资和消费,但这将造成该国货币的贬值效应。

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与股票价格的影响非常大。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扩大社会上的货币供给总量,对经济发展和证券市场交易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货币供应太多又会引起通货膨胀,使企业发展受到影响,使实际投资收益率有所下降;紧缩的货币政策则相反,它会减少社会上的货币供给总量,不利于经济的扩张,不利于证券市场的活跃和发展,使股市经常处于低迷状态。

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往往会动用三个指标,即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汇率。

⑸ 中国的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是怎样影响的

教科书的内容其实很多在实践中是用不到的,你问的是中国,那么先了解最基础,凯恩斯的供求定律200年来还没有任何经济学家可以跳出其范围。而中国目前的货币调控政策看的很清楚,这个可从央行每月的回购量看。实行的内紧外松的货币政策,那么供应少了,流入股票市场的资金就自然也会减少,自然支撑股票最关键的因素资金量就会减少,那么股市资金的流动性就会减弱,后果就是只能造成局部板块的连续炒作,而不能形成大面积的上涨,说白了市场上钱少了,股市自然受影响,懂了吗?

⑹ 货币政策与股价的关系有什么理论

1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宏观经济,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性手段。货币政策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和选择性货币政策以及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①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政策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它们又称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与一般金融机构从事的证券买卖不同,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当中央银行认为市场货币流动性过剩,需要收缩银根时,就会卖出证券,相应地收回一部分基础货币,减少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也就是减少了市场中流动的货币总量。相反,当中央银行认为市场流动性不足,需要刺激经济发展时,就会放松银根,买进有价证券,扩大基础货币供应量,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从而达到向市场输血,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债券,相当于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对股市来说是一个利好,一般情况下股市应看涨。

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再贴现是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流出现实货币,扩大货币供应量。对商业银行来说,再贴现是出让已贴现的票据,解决一时的资金短缺。整个再贴现过程,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票据买卖和资金让渡过程。提高再贴现率,增加了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相当于收缩了流动性,对股市来说是利空,一般情况下股市应看跌。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的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本来是为了保证支付的,但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产品”,就是赋予了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职能,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就增加,市场流动性就缩小,这对股市来说是利空,一般情况下股市应看跌。
②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包括间接信用控制、直接信用管制和间接指导。与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不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政策与国家经济运行的影响不是全局性的,而是局部性的,是对个别部门、个别企业或某些特定用途的信贷采用的货币政策性调控。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也可以作用于货币政策的总体目标。比如对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和消费者信用进行控制时,会对整个货币政策产生影响。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和信用交易的保证金比率、印花税等进行调节,可以控制金融市场的交易总量,抑制过度投机,或者提高市场的活跃度。选择性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有大有小,如果直接针对整个股市进行调节,那么影响是巨大的。2007年5月30日,财政部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调整为3‰,其目的就是为了遏制当时的过度投机行为。2008年4月24日,印花税税率又调回到1‰,这是因为当时股市已经处于熊市,需要政策性的扶持。如果选择性货币政策是对其他个别行业或区域进行调节,其影响则是短期和局部的。
③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内容繁多,概括起来为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执着信用控制两类。直接信用控制的主要手段包括规定利率限制及信用配额,规定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间接信用控制,如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其他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力度相对较弱。
总之,无论是哪种货币政策,如果政策有利于货币的放松,增加整个社会或股市的资金总量,那么该政策就对股市的上涨有利,相反会抑制股市的上涨。但是,市场流动性过剩会带来通货膨胀,过紧的货币政策又会出现通货紧缩。

⑺ 我国货币政策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当政府倾向于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就会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从而使市场上货币供给量增加。这会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从而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生产扩张,利润增加,这又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

(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证券市场。

(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为了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我国对不同行业和区域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一般说来,该项政策会对证券市场整体走势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因为板块效应对证券市场产生结构性影响。

汇率制度对证券市场有什么影响?

汇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讲,一国的经济越开放,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越高,证券市场受汇率的影响越大。这里汇率用单位外币的本币标值来表示。

一般而言,以外币为基准,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本国产品竞争力强,出口型企业将增加收益,因而企业的股票和债券价格将上涨;相反,依赖于进口的企业成本增加,利润受损,股票和债券的价格将下跌。同时,汇率上升,本币贬值,将导致资本流出本国,资本的流失将使得本国证券市场需求减少,从而市场价格下跌。

⑻ 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有哪些

你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当政府倾向于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就会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从而使市场上货币供给量增加。这会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从而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生产扩张,利润增加,这又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
(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证券市场。
(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为了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我国对不同行业和区域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一般说来,该项政策会对证券市场整体走势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因为板块效应对证券市场产生结构性影响。

⑼ 国家货币政策对股市行情的影响

浅析一下,一般货币政策分为紧的货币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对于股市的影响,当然是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股市发展毕竟货币流通量加大了,紧的货币政策当然是央行回收了流动性,是为了挤兑泡沫采取的手段。宏观经济要良好持续的发展不能太紧或者太松,太松了就会有泡沫例如现在的房地产,太紧了就会通货紧缩不利于宏观经济的发展。望您能理解祝你快乐!

⑽ 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三: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政策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债券,相当于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对股市是一个利好,看涨;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增加了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相当于收缩了流动性,对股市是利空,看跌;
提高发定存款准备金率,存款货币银行的存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就多,市场流动性就小,对股市是利空,看跌。
这些都是从理论上来说,对股市的影响,实际情况并不一定是这样的,股市会提前对利好利空进行消化,当真正的消息传出来后,影响不大,甚至会出现跟理论相反的情况。这就是现实生活的魅力所在。
希望采纳

热点内容
太阳纸业股票历史交 发布:2025-05-14 14:55:41 浏览:678
基金每次卖出多少份 发布:2025-05-14 14:49:11 浏览:824
华锐风电退市后股票没有卖出去是否就作废了 发布:2025-05-14 14:48:12 浏览:172
1996年泸州老窖股票历史回顾 发布:2025-05-14 14:43:56 浏览:840
退市股票风险揭示书怎么签署 发布:2025-05-14 14:32:23 浏览:507
基金不开盘怎么办 发布:2025-05-14 14:30:28 浏览:567
格力电器股票近期历史行情 发布:2025-05-14 14:30:25 浏览:190
中华慈善总会有哪些基金 发布:2025-05-14 14:29:01 浏览:767
怎么看平安证券股票交易软件中的筹码分布 发布:2025-05-14 14:29:01 浏览:657
华电重工股票历史交易数据 发布:2025-05-14 14:01:54 浏览: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