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货币战争为什么这么真

货币战争为什么这么真

发布时间: 2022-06-25 17:35:14

⑴ 货币战争是真的吗~

不是。

《货币战争》是2007年6月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作者是宋鸿兵。 宋鸿兵用货币战争来描述了一场看不见的经济战争。

自2007年《货币战争》出版以来,该系列丛书不仅持续风靡中国大陆多年,更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畅销海外,曾被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媒体广泛报道。在韩国,《货币战争》系列创下韩国引进图书的销量纪录,强烈震动了韩国各界。

(1)货币战争为什么这么真扩展阅读

"货币战争"这个词是言辞犀利的巴西财长吉多·曼特加(Guido Mantega)发明的。宋鸿兵借用这个词来形容一场看不见的经济战争。

其代表作品:《货币战争》、《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货币战争4战国时代》、《货币战争5山雨欲来》系列丛书已被翻译成繁字体版、法文版、俄语版、波兰语、韩文版、日语版、越南语版等多种语言持续畅销海外。

书中最早提出的“剪羊毛”、“次贷地震”、“金融海啸”、“金融高边疆”、“中国大妈”等词汇皆成社会流行词汇。本书也开创了金融玄幻小说的先河。

⑵ 《货币战争》是真是假“影子政府”是真是假如果“影子政府”是真的话,我们普通民众应该怎么办呢

货币战争是真的,但具体细节上可能没有那本书里面描述的那样,影子政府的确存在,这是资本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石油人民币结算、矿石人民币结算,这些都是货币较量下的成果,世界的贸易,大部分都需要美元来结算,美元的霸权非常的厉害,这些都是由国家来做的,人民币的崛起需要一个过程,普通民众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就可以了。

⑶ 货币战争这本书的真实性有多高

国外有一本书叫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国内声名不高,但是可信度很高,货币战争中关于罗氏的描写基于这本书。其实书中提供的史实都是正确的,但是宋先生毕竟只是学者,他的很多观点我并不苟同。

⑷ 关于《货币战争》内容的真实性

对于细节上不置可否,但是象发行林肯绿币,泰勒暴毙等确实是真的。就算是假的,能把历史上这么多著名的事件连在一起也可以看一看,而且最后对中国局势的分析很精辟很到位

⑸ 货币战争真实吗

首先,《货币战争》的本质,是小说演义,不是历史书,它的本质可以这么评价——基于真实材料的部分演义(跟《三国演义》类似)。
其次,这里面真实的部分,包括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起家(确实有托管英国财富的那一部分,也确实有提前知晓滑铁卢胜负带来的第一桶金),包括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发展和分布等;
最后,其中不实的部分包括:
罗斯柴尔德家族当前的力量推测:
1、错过了美国崛起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没有成为世界第一家族的资格,对于所有超级家族而言,在19-20世纪错过美国崛起,等于错过一切;
2、在二战过程中,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产业受到重创,部分在“水晶之夜”中被攫取,部分在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当中损失,还有部分被英国征用,其在欧陆的根基能省下多少?罗斯柴尔德如果真有那个本事和财力单挑当时的纳粹德国,还会有二战么?
你不要忘了,罗斯柴尔德本身就错过了美国崛起,其根基就在欧陆(换言之,它的财产基本上都在欧陆),这一部分被破坏殆尽,他们还能剩下什么?
3、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财产,在现代金融体系之下,并无太多隐藏的空间,现在连瑞士银行都透明了,其资产还能藏到哪里?换成黄金埋起来?
总结:
1、罗斯柴尔德家族,是金融崛起的典范,也是金融影响力最有代表性的案例之一;
2、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力量和财富,或许比其注册的部分要强,但绝不会像书里猜测的那样,因为那个猜测是据说是按照通胀,把当年罗斯柴尔德家族起家时的财富强行换算过来的,我学金融的朋友也对它嗤之以鼻;
3、罗斯柴尔德家族剩下的最大财富,应该是声望、人脉(就像“可口可乐”光一个商标就至少价值数百亿美元),注册在案的那一部分只是有形资产而已,很可能还不包括不动产;
4、罗斯柴尔德家族,更像是一个有些没落的老牌贵族,而不是一个仍然拥有强大影响力和破坏力的金融巨头,积淀下来的底蕴有,但是目前还是在啃第一代罗斯柴尔德的老本。

⑹ 货币战争这本书的可信度 , 到底有多少啊

我读过,原理正确,情节精彩,但内容太过夸张和阴谋论,觉得读书还要去判断,我们不要拿来主义。他只代表他的观点和自己的目的。 个人觉得他写的过于偏激。 《货币战争》写的不完全是真的,有一部分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这些机密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加以整理,再部分夸张表现出来的,他让这本书出版的目的是揭示世界货币发展的真相,特别是让世人改变对美国的看法。 宋鸿兵先生的《货币战争》甫一问市,立即引发了众多媒体的热评,也引起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引发了财经界与学界的热烈争论。日前在《第一财经日报》、中信出版社、上海若邻网络联合组织下,宋鸿兵先生携《货币战争》来沪发表演说,并与上海的部分学者和企业界人士进行对话和交流。 有什么办法能够保护我们挣来的钱? 在这次小型论坛上,宋鸿兵指出:很多人不知道美联储是个私有性质的机构。对于“央行本身是中性的,主要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的认识,宋鸿兵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谁拥有中央银行,谁就掌控了金融市场。美联储有很多内幕操纵。 宋鸿兵表示,美联储负责美国整个的发行制度,事实上影响世界。它完全独立,不对政府或国会负责,无人监督、审核,也就是三权之上还有第四权,如果有人能够控制货币发行,那么现在金融市场的基本理念就出现问题了。 在美国不是美联储要向总统汇报,而是总统应该向美联储汇报。中央银行的权力某种程度上大于总统的权力。这样的制度存在问题,一是利益冲突问题。商业银行是央行成立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当时的商业银行控制着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中,这些人是真正制定策略的人,他们早于市场的参与者知道政策的变化,利率政策变化的先知权使他们拥有种种赚钱的机会。二是公平性。商业银行如果用自己的钱来发行货币,不构成任何问题,但事实上银行是以国债作为抵押来发行货币,国债是未来收益的承诺,这涉及到公平性和道德风险的问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元是和黄金挂钩,它的币值是非常稳定的。从上世纪30年代到现在,它真正的购买力已经下降了90倍以上。从1970年到现在,尤其是最近十年,现在它的购买力是越来越弱,黑市上做美元的黄牛都下岗了,这也是美元加速贬值的过程。美国的房地产最近也涨得很厉害,上世纪70年代6万美元的房子现在的价格是40万美元,内在价值没变,实际上是货币不值钱了。现在人民币和美元都一样,购买力在快速下滑。 美元近十年来加速贬值,如果国债用未来作为抵押,实际上购买力就必然下降。通货膨胀的两个结果是购买力下降和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如果了解这样的运作机制,我们该怎么办?有什么办法能够保护我们挣来的钱? 宋鸿兵说,按照现在货币增发的量来计算,存钱是无法依靠利息来抵冲通货膨胀的。金融系统在通货膨胀中获利最大。中央银行在印刷货币。美元流通中只有3%是在流通中的货币。信用货币会越来越多,而不是纸币。比如存100元进银行,银行可以扩大到190元用于贷款,银行就相当于在印钞票,离银行系统越近的行业、贷款最多的行业实际上获利最大,完全不找银行贷款的人受损最大,实际上是把离银行系统最远的人手中的财富转移到离银行系统最近的人。 百姓要对现在的金融系统有所理解。钱和财富之间是不完全一样的。财富的拥有是指你拥有产品、服务。拥有钱本身并不意味着拥有等量的财富。货币和财富之间不完全是一个概念。当你收到钱的时候,不要被货币的数量所迷惑,最重要是看你拥有的产品和服务。 人民币对于真正的财物它是贬值的,为什么对美元来说它是升值的呢?因为美元贬值得更厉害,所以应该从财富的角度考虑,人民币实际上是在贬值。人民币、美元、股指都泡沫化,也即学术上的资产通货膨胀。泡沫化问题严重,都会导致房地产等被高估的问题,我们就应该寻找被低估的地方。 对通货膨胀最稳定、最有效的指数是黄金的价格,包括资产,也包括物价的因素,它是最综合的,所以如果用黄金价格来做测算,是最能反映通货膨胀的。所有黄金的价格要被严格控制。一旦黄金的价格上升,欧洲银行就会拍卖黄金来压制它的价格。宋鸿兵认为现在的黄金价格被低估了。真正美元的通货膨胀实际上是现在黄金价格数字的至少2倍。如果用黄金进行类比,那么黄金的价格现在至少被低估了50%。 当一个国家对其纸币发行制度发生怀疑的时候,纸币就会贬值。 当人们对美元资产发生动摇的时候,黄金、白银必然会涨价。当百姓对美元产生动摇的时候,就不会再信任任何货币,转向黄金、白银。今年很多欧美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有篇文章直接提出了主权货币终结这样的观点,也就是说各国中央银行的制度现在都失灵了,很可能像1929年出现大衰退。这是我们看到的对美国金融最大的警告。 货币发行恢复“金本位制”不可能 对于宋鸿兵先生的观点,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坚却认为,在全球经济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宏大规模的状况下,货币发行要恢复“金本位制”几乎是不可能的。 陈坚说,首先,各国政府是不会同意恢复“金本位制”的,因为这种制度会严重制约政府通过发行纸币来调控经济的权力。所以,不会有哪一个国家的政府(或者央行),特别是经济大国,会同意恢复“金本位制”。当然,政府行为的背后是社会的经济活动本身对一种富有弹性的货币发行制度的需求,在“金本位”制度下,有限的货币供应量根本满足不了一个大国乃至全球经济对货币的需求。 其次,老百姓也不会喜欢“金本位制”的恢复。在现实生活中,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大家对采用哪一种货币制度,关注度是不高的,无论是做生意还是过日子,大家都希望拥有一个比较宽松的、自由的环境。大家关注的是自己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以中国为例,改革开放以来,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对现有的货币制度已经比较适应了,不存在改变这种制度的念头。 关于现有货币发行制度的弊端,可以通过加强监督和制约等手段予以完善,陈坚认为,随着货币的过量发行、随着其弊端的不断暴露而引起人们的重视,但不会回归到“金本位制”的轨道上去。在纸币超量发行的时代,如何避免被人“剪羊毛”的问题他是非常赞同的,他认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如何正确理财。把黄金投资作为个人理财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有其合理性的。 中国应该警惕货币战争 就宋鸿兵在《货币战争》中提出的美元主导世界金融的风险,上海交通大学经济战略研究所沈思玮副教授深有同感。沈教授强调:美国是一个资源高消耗国家,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难堪重负,为了直接获得石油资源不惜诉诸军事手段,陷入伊拉克泥潭,高油价以及军事支出的剧增导致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剧增,美元大幅度贬值。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并不想解决自己的问题,反而借助于美元的国际地位,变本加厉推进世界金融一体化与政治一体化。本质上,是要求世界各国对于美国所制定规则的全面履行,这就是美国所推行的“规则对于美国以外的国家是外生的,对于美国则是内生的”。 所谓“政治一体化”就是指世界各国应该接受“美国两党轮替执政的民主模式”,并被标榜为人类普世价值观,这只不过是另一种宗教。本质上,其目的是可以使美国更好地干预别国内政以获取最大利益。所谓的“金融一体化”就是金融自由化,本质是美国通过美元从世界各国融资,再通过政治、军事、金融手段低价购买别国资产,来获得最大利益。沈教授表示,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在海外上市的公司发行价格总是很低,在国内发行价格总是很高。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外投公司高价买入黑石优先股,而黑石又买入蓝星公司股权,我们为什么不自己买自己的股权呢?本质上是由于如果你不对美国让渡利益,国际市场不允许你参与,这又是什么逻辑呢? 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推进,世界金融市场越来越脆弱,本质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承受全世界资本的冲击。但全世界的资本决不会冲击美国,因为美国金融机构掌管着全球美元,美国次级贷危机,美元不跌反涨,这就是金融霸权的含义。 请给分

⑺ 《货币战争》里面写的都是真的吗

货币战争写的不完全是真的,有一部分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这些机密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加以整理,再部分夸张表现出来的,他让这本书出版的目的是揭示世界货币发展的真相,特别是让世人改变对美国的看法。

⑻ 《货币战争》中描写的事情是否真实

不是真实的。

本书尝试投入远至古希腊的漫长历史,以发掘历史上的政治家、歹徒、间谍乃至平常老千是怎样为了赢得战争、搞垮对方的经济或者只是为了使自己发财而开始伪造货币的。

对抗赫伯特·胡佛的美国的约瑟夫·斯大林,对抗英国及其盟国的阿道夫·希特勒,抑或对付越南共产党和古巴菲德尔·卡斯特罗的中情局,没有人可以单单靠伪币赢得战争。恰恰相反,搞伪币的大部分人输掉了他们的战争,输掉了整个帝国或本人的财富。

这并不意味着货币战争将来不会在世界上重演。人作为贪婪的造物,从人的本性看,几乎可以肯定,货币战争将永无止境。了解过去那些为首的伪币制造者成功和失败的手段和原因以及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或能有助于限制这类人带给将来的危害。



(8)货币战争为什么这么真扩展阅读:

作者简介

约翰·K.库勒:美国记者兼作家,曾效力于美国广播公司,同时也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长期特约编辑。作为一位中东历史和政治专家,他是为数极少的在中东受到关注和信任的西方记者之一。

他采访过几位中东地区的国家元首,与巴解组织的高层领导相熟。他因其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杰出的成就获得了美国著名新闻奖项乔治·伯克奖(George Polk Award)。以他为首的ABC新闻现场报道组还曾赢得美国艾美奖。


⑼ 货币战争里面的事说的到底是真的假的

是真的。

《货币战争》为2007年6月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作者是宋鸿兵。宋鸿兵用货币战争来描述了一场看不见的经济战争。自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的300年间,几乎每一场世界重大变故背后,都能看到国际金融资本势力的身影。他们通过左右一国的经济命脉掌握国家的政治命运,通过煽动政治事件、诱发经济危机,控制着世界财富的流向与分配。

通过描摹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过程,本书揭示了对金钱的角逐如何主导着西方历史的发展与国家财富的分配,通过再现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在政治与经济领域不断掀起金融战役的手段与结果,本书旨在告诫人们警惕潜在的金融打击,为迎接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做好准备。

(9)货币战争为什么这么真扩展阅读:

货币战争的相关情况:

1、自2007年《货币战争》出版以来,该系列丛书不仅持续风靡中国大陆多年,更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畅销海外,曾被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媒体广泛报道。

2、在波兰,被波兰第一副总理向政府官员大力推荐,并亲邀作者前往波兰讨论“货币战争”;在俄罗斯,《货币战争》系列将作为莫斯科市政府的推荐书介绍给广大市民。

⑽ <货币战争>这本书怎么样真实性如何

我觉得写的挺好 挺深刻的 但仅从一个经济学家的角度来看问题不免放大了货币的作用 我觉得这东西看看就好 不用太较真 保留自己的观点 管他真的假的 我个人认为还是挺真实的 但不排除社会主义诋毁资本主义的成分在里面

热点内容
家里没钱找基金会怎么办 发布:2025-05-11 09:04:40 浏览:725
期货包含什么 发布:2025-05-11 08:32:21 浏览:684
一个月股票交易频率 发布:2025-05-11 08:15:27 浏览:15
有方科技老员工股票 发布:2025-05-11 07:55:36 浏览:409
湖北凯乐科技股票 发布:2025-05-11 07:28:34 浏览:581
期货有什么窍门 发布:2025-05-11 07:17:52 浏览:913
场内基金如何做T挣快钱 发布:2025-05-11 07:15:06 浏览:153
独角兽基金包含哪些公司 发布:2025-05-11 07:04:32 浏览:901
逃废金融债的案件怎么查询 发布:2025-05-11 07:00:08 浏览:244
基金三年期怎么退 发布:2025-05-11 07:00:01 浏览: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