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顺差为什么会使一国货币增加
❶ 贸易顺差为什么会使一国的供给货币增加
贸易顺差意味着相对来讲出口换回的外汇增加,进口所需的外汇减少,最后导致本国外汇储备增加,从而导致本币供给增加。
这么说吧,你是一个出口企业,出口外汇所得1000万美元,你不可能直接用美元在我国市场上购买原材料、发工资……准备下一个生产环节,你得找到结汇银行,将1000万美元换成人民币,这样做的企业天天都有,当然同时会有进口企业向银行申请购买外汇,但是由于顺差,卖外汇给银行的增加,最终迫使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
❷ 为什么贸易顺差会迫使一国的货币发行量增加
这个问题解释起来有点复杂,我用尽量简单的话来说。
顺差大代表出口大于进口,换句话说流入的外币比流出的多,这势必造成外汇储备增加。应对外币大量流入的方法,要么是本币快速升值,要么就是加大货币发行量。
目前人民币的升值速度与贸易顺差的增长速度相比,还是相当缓慢的。因此中国央行不得不通过提高国内货币供应量来购买流入的外币,提高的方式有两种,发行钞票和发行短期央行票据。增加货币供应量本身会推动新一轮的投资热潮,或直接投资、或经由银行体系,而投资热反过来又会提高企业产量,伴随它的就是更大规模的贸易顺差。而如果贸易顺差无法收窄,那么不论是货币供应增长、贷款增长还是投资活动,它们都不大可能慢下脚步。
❸ 贸易顺差为什么会令人民币升值
1、贸易顺差: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 “ 出超 ”.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与此同时,大量外汇盈余通常会致使一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随之增长,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贸易顺差对汇率影响:
贸易顺差使得国内外汇市场上的外币供给大于外币需求,必然产生外币贬值的预期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因此,贸易顺差产生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贸易顺差越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又加大了外资流入和贸易顺差的扩大,进一步增强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贸易顺差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中国贸易顺差增加,就意味着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国家有逆差,逆差国就会利用WTO的规则,限制中国产品进口,保护该国产业。在加入WTO后,由于中国与美国贸易顺差比较大,使用反倾销最多的是美国,中国是被反倾销最多的,居WTO成员方第一位,并且中国被反倾销案例的数量在逐年增长。
❹ 国家为什么会因为贸易顺差而使一方的货币升值呢
人民币升值,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价格就提高,美国人就不买中国产品了;中国出口优势就是廉价劳动力,现在这种优势已经越来越小,再提高汇率,成本更高,什么优势都没有了。美国人宁可买美国产品,也不买中国产品。当年
因为
日本是美国的仆从国,不能不听从
美国指挥,中国可以不听,但是美国是中国重要市场之一,不能不有所让步。人民币汇率本来是1:3.5;十多年前,中国人民币突然大幅度贬值,改成1:8以上。人民币升值必然限制中国出口。这也有好处,逼迫中国必须通过提高科学技术含量,来加强竞争优势。
❺ 贸易顺差为什么会使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
贸易差额是一个国在一定时期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比的差数.当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时,称为贸易顺差,也叫贸易出超;当进口额大于出口额时,称为贸易逆差,也叫贸易入超;如二者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由于贸易收支是一国国际收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贸易差额的状况对一国的国妹收支有极为重大的影响
贸易顺差越多并不一定好,过高的贸易顺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意味着本国经济的增长比过去几年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外部需求,对外依存度过高。
巨额的贸易顺差也带来了外汇储备的膨胀,给人民币带来了更大的升值压力,也给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以口实,认为巨额顺差反映的是人民币被低估。这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金融风险,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增加了成本和难度
❻ 国际贸易顺差和逆差对一国货币的升值与贬值是如何产生影响的原理是什么
一、货币政策对贸易平衡的影响
1.当存在巨额贸易逆差(赤字)时,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降低利率,进而使本币的国际价值贬值,导致出口增加、进口下降,净出口的上升有助于恢复贸易平衡;
2.当存在巨额贸易顺差(盈余)时,紧缩的货币政策能够提高利率,进而使本币升值,导致出口下降、进口增加,净出口的下降有助于恢复贸易平衡。
二、财政政策对贸易平衡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扩大国内需求,政府为给赤字融资会使利率上升,进而引起本币升值,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效应相反。
拓展资料:
货币(Money)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俗称金钱。
通货(Currency,CCY)是度量价格的工具、购买货物的媒介、保存财富的手段,是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包含流通中的货币、银行券等。
货币政策
调控作用
(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货币政策可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达到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两方面的调节,使经济达到均衡。当总需求膨胀导致供求失衡时,可通过控制货币量达到对总需求的抑制;当总需求不足时,可通过增加币供应量,提高社会总需求,使经济继续发展。同时,货币供给的增加有利于贷款利率的降低,可减少投资成本,刺激投资增长和生产扩大,从而增加社会总供给;反之,货币供给的减少将促使贷款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社会总供给的增加。
(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无论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多么复杂,从总量上看,都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社会在不变价格下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提高利率可使现有货币购买力推迟,减少即期社会需求,同时也使银行贷款需求减少;降低利率的作用则相反。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
货币政策通过对利率的调节能够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低利率鼓励消费,高利率则有利于吸收储蓄。
(4)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储蓄是投资的来源,但储蓄不能自动转化为投资,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依赖于一定的市场条件。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利率的变化影响投资成本和投资的边际效率,提高储蓄转化的比重,并通过金融市场有效运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和选择性政策工具(包括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等)。
运作
货币政策的运作主要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客观经济形势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调控货币供应量和信用规模,使之达到预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并以此影响整体经济的运行。通常,将货币政策的运作分为紧的货币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1)紧的货币政策
其主要政策手段是: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如果市场物价上涨,需求过度,经济过度繁荣,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中央银行就会采取紧缩货币的政策以减少需求。
(2)松的货币政策
其主要政策手段是: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放松信贷控制。如果市场产品销售不畅,经济运转困难,资金短缺,设备闲置,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中央银行则会采取扩大货币供应的办法以增加总需求。
总的来说,在经济衰退时,总需求不足,采取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扩张时,总需求过大,采取紧的货币政策。但这只是一个方面的问题,政府还必须根据现实情况对松紧程度作科学合理的把握,还必须根据政策工具本身的利弊及实施条件和效果选择适当的政策工具。
❼ 为什么贸易顺差会导致人民币升值
汇率是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它是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汇率形成机制是指外汇市场交易中汇率升降同外汇供求关系变化的联系及相互作用,它是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之一。汇率实际上是一国实行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体现着该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和经济实力,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一国对外贸易、资本流动和国际收支的平衡。所以,贸易顺差而进行本国货币升值,实际上是一种政府利用汇率调节国际贸易收支和国内经济情况的一种经济手段。
因为汇率是重要功能之一是为了调节国际贸易收平衡,结合其形成机制,因此就会出现中美贸易中中国有大量的贸易顺差时,为了调节国际收支,而进行人民币升值→美元汇率下降→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国际收支顺差减少,直至恢复国际收支平衡。
对于国内而言,如题当中国有大量贸易顺差时,政府则将美元货款作为外汇储备然后向国内厂商兑发人民币,实际上是导致国内的人民币供应量加大,在现实中为体现为对内贬值即通货膨胀——实质是货币和商品出现了供求不平衡,即货币供应量大于商品供应量,而此时适当的实行人民币对外升值,一方面可以调节国际收支,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本币的对外购买能力,扩大进口贸易量,通过大量进口的产品补充到国内市场中,直至商品和货币的供应量也能达到平衡,稳定国内市场物价水平。
当然,以上分析大部分是从理论上来看,实际中要复杂很多,效果也不能一概而论,而且任何政策措施都有滞后性。
希望以上回答能给你提供帮助。
❽ 贸易顺差为什么会使我国货币升值求答案
影响人民币汇率制度变动的因素分析
1.国际收支状况
影响一国汇率的最直接或最具体的因素是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它是决定汇率走势的长期因素。一般而言,国际收支顺差,本币汇率上升;反之,则下降。从贸易收支上来看,中长期贸易收支状况在整个国际收支中具有决定的意义。从资本收支上来看,当一国资本大量流入时,在外汇市场上外汇供过于求,外汇汇率下跌;反之,外汇供大于求,外汇汇率上升。
2.相对通货膨胀率
货币对外价值的基础是对内价值。如果货币的对内价值降低,其对外价值(汇率)必然随之下降,货币的对内价值可以用通货膨胀率来表示,一般来说,相对通货膨胀率持续较高的国家,表示其货币的国内价值的持续下降速度相对较快,其汇率也将随之下降。反之,相对通货膨胀率持续较低,就会升值。
3.相对利率一般来说,一国利率水平提高——本国货币资金的成本上升——外汇市场上的本国货币的供应相对减少;同时,利率较高——将吸收外资内流——外汇市场上的外币供应相对增加。综合这两方面,利率的上升将推动本国货币汇率的上升。
4.外汇储备较多的外汇储备表明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稳定货币汇率的能力较强,因此,储备增加能加强外汇市场对本国货币的信心,有助于本国货币汇率的上升。反之,外汇储备下降则会引诱本国货币汇率下降。
❾ 为什么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货币供给增加
因为国际收支顺差增大,特别是资本项目顺差太多,实际上是外国资本直接在国内投资增加,从而导致货币供给增加。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国际收支顺差意味着国内货币供给增加,在市场对货币的需求增长幅度小于货币供给增长幅度时,货币市场供给大于需求,金融市场的利率下降。
当国际市场利率比较低时,一国金融市场利率下降,那么,国内利率与国际市场利率的利差会缩小,这种利差的缩小会减缓国际资本的流入,有利于减少国际收支顺差。然而,利率下降会导致人民币贬值,产生通货膨胀。
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正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为了防范通货膨胀对经济的消极影响,中央银行不得不维持现行的存款管制利率和 贷款浮动利率,从而推迟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9)贸易顺差为什么会使一国货币增加扩展阅读:
国际收支顺差是我国长期执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结果。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化解国际收支顺差之弊,需要依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将经济发展的思路从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转向出口与内需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政策的新取向是:从国际收支顺差转向保持经常项目适度顺差、资本项目逐渐达到平衡。
❿ 为什么贸易顺差会造成本国货币升值
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出超”。贸易顺差表明该国商品竞争力比较强,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贸易顺差会增加一国的外汇储备,然持续高额顺差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进而又导致资本净流入增加,资本净流入增加又进一步导致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贸易顺差即出口大于进口,卖出去的商品越多获得的外汇越多。在本币一定数量的情况下,外汇越来越多意味着外汇不值钱了,相比本币而言外币不值钱,意味着本币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