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孩子聊货币
1. 怎么教孩子认识钱币
教孩子如何认识钱币四步曲
下午放学后,聪聪告诉妈妈,今天有一项作业是让家长教孩子认识钱币。经儿子一说,妈妈才意识到孩子在关于钱币的认识上还真有很大的欠缺。认识钱币是日后善于使用的基础,于是,妈妈与聪聪玩起了独创的“认识钱币”游戏……
第一步--初步认识
妈妈首先翻出了两本不同年份银行发行的《钱币收藏册》,和聪聪一页页地观看不同年代、国家、风格的各种钱币。聪聪虽然还不能从风格迥异的钱币中看出各国的文化风俗,但起码对中国的钱币有了很深的认识。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钱币,无论是五、六十年代发行的,还是九十年代以后发行的,都有着不变的东西,那就是钱币上的国徽。从钱币的人物变化上,他还认识了一些伟人和一些少数民族等等。看得差不多了,聪聪妈就把钱币册合上,考问聪聪不同钱币上的一些特征。比如过去的1分、2分、5分纸币上都是什么图案?什么时候发行的钱币上有防伪标志?聪聪兴趣盎然,一下子掌握了不少钱币的特征。
第二步--交换钱币
在聪聪对钱币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妈妈从钱夹里翻出一大堆纸币,又从儿子的储蓄罐里倒出一大堆硬币,与聪聪玩起了换钱币的游戏。妈妈将纸币划归己有,将硬币划归聪聪,然后用纸币与聪聪兑换硬币。如先用5元、10元、20元的纸币分别兑换成同样面值的1元、5角或1角的硬币;再用这些纸币兑换不是同样面值的硬币。换成同样面值的硬币时,比如10元纸币可以换成10个1元硬币、20个5角硬币、100个1角硬币等,这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孩子的加减计算能力。
第三步--模拟演练
妈妈将聪聪的玩具当成了待售商品,一一估价,分成两堆,与聪聪对卖。比如聪聪的小熊估价8元,妈妈拿出10元,让他找零;而他的玩具手枪估价4块8,聪妈出5元,继续让聪聪计算找零。在这些“故意刁难”和找零练习中,聪聪对钱币的运用更熟练了。
第四步--实战演习
以上三步的最终目的,还是为聪聪最后真正的实战作铺垫。在结束上述游戏后,妈妈提议到楼下超市买点东西,由聪聪付钱。对此,聪聪双手赞成。两人来到超市,聪妈先拿了袋手纸,又拿了包鸡爪,聪聪也拿了盒泡泡糖。付账的时候,妈妈将钱交到了聪聪手里,让他转交。在售货员尚未找回零钱时,妈妈问聪聪该找多少钱。聪聪稍加计算,说出了一个数字,妈妈笑了,对他说:“现在让我们看看找回的钱对不对?”聪聪接过钱,认真地数了数,抬起头对妈妈说:“对!”
就这样,聪聪在轻松愉快的钱币游戏中,初步认识了货币的样式、功能和使用方法,为进入社会,学会生活打下了一个重要基础。
2. 作为父母,如何告诉孩子钱是什么
孩子对钱没概念是一种正常现象,产生的原因无外乎,孩子需求家长满足,孩子没有办法去接触这个钱交换到卖者手中的过程,孩子接触到的只是自己张嘴说句想要什么或者没有说,家长感觉孩子需要什么而购买了直接送给了孩子。
我们经常在家里看电影,孩子说效果也不错,还环保。他们不要名牌,上学穿校服。上班也只是三四套衣服,省事。想孩子懂钱,就给他一些钱支配,记账。有结余就奖励,他为了他的目标分外努力呦。
3. 如何教小学一年级学生认识人民币
首先告诉孩子人民币有哪些面额的,如:现在市面上流通是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再找一些零钱出来,然后教孩子,1角就是10分、1元就是10角,我们有了10角钱,习惯上就是说1元钱的.一元钱又由那些面额的人民币组成呢?1元钱可以由10个1角组成;还可以由2个1角的和4个2角的组成;2个5角的组成;5个2角的组成;3个2角的和4个一角的组成;1个5角、2个2角、1个1角的组成等等,只要把这些基础的弄懂了孩子学起来就简单了.你次类推,2元就是20角,5元就是50角.
4. 移动支付时代,如何培养孩子对“钱”的概念
在移动支付时代,孩子们没有现金的感觉,老实说我已经很久没有使用现金了,而且这些孩子生活在无现金时代,由于儿童对现金不敏感,因此孩子对于商品和货币概念是不对称的,孩子们都在猜测商品价格,一些孩子认为一条面包大约要几百元,一根葱几十元,同时他们高估了自己的未来收入。
你也可以尝试制作手工账簿,孩子的生日红包,家务奖励,零用钱,零食或要投入的资金,并告诉孩子们余额是多少。养成记录账单和管理资金的好习惯,你也可以告诉你的孩子你的薪水,退休金,股票帐户,最好是和孩子们一起分享这些东西,这些信息就像一个秘密一样令人兴奋,这样他们长大后就可以与你坦诚地谈论金钱,并提出与自己的财务未来有关的问题。
5. 怎么培养孩子的钱商
某种程度上来说,从童年开始培养财商,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复利”。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3-12岁是孩子的算术、逻辑、抽象分析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可塑性非常的强,也是培养孩子财商的黄金阶段。
那具体要怎么把握这个黄金阶段,培养孩子的财商呢?
用同样的场景法,你还可以举一反三,在孩子和你一起去银行的时候和他聊聊储蓄,和他要求买新鞋的时候和他聊聊“想要和必要”的话题,在出国旅行的时候聊聊不同货币。
希望你也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让他从小就能树立对金钱的正确认识,从而为今后更大的财富和幸福做好准备。
6. 如何教育孩子对金钱的认识
钱的意义,要从文字和语言上理解,对孩子来说很难,要让孩子从日常的行为中体会。钱可以做什么,孩子一般都明白,他们知道钱能买到很多玩具、吃的。可是大多数孩子都不知道钱从哪里来的。可以带孩子参加跳蚤集市,小区里或者幼儿园都会组织这样的活动。 除了家里压箱底的玩具、绘本、不穿的衣服,更可以买一些手工材料包让孩子做,做出来的小玩具、小工艺品再拿到集市上卖,这样孩子就能体验「动手劳作→制作出成品→交易」完整的过程了,对孩子理解货币含义有很大帮助。也可以种一些花草、蔬菜,或者做一些艺术画等等,当做商品。
7. 货币是我们生活中衡量价格的工具,如何把货币与等价买卖的概念传递给孩子
钱可以用来买东西,也可以用来投资,还可以省一点赚一点。孩子们从三岁起就有了金钱的概念。但钱不是万能的。金钱买不到睡眠、亲情和健康。这是孩子们小时候应该明白的道理。父母的行为会对孩子的金钱观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一对父母在做生意。当孩子看到父母在做生意时,请客送礼是潜规则。他们八九岁的孩子认为读书没用。赌博也是一种赚钱的方式。当孩子们看到父母通过赌博赢了钱时,他们认为钱是可以赢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赚钱的方法有很多种。父母不应该成为孩子的坏榜样,而应该让孩子知道他们应该通过努力工作来赚钱。家长可以带孩子到自己的单位,让孩子体验父母的工作过程,培养孩子正确的择业观和工作态度,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幸福观,让孩子不仅懂得挣钱的难,但钱不是万能的。金钱可能是幸福。对于幸福的定义,家长可以和孩子商量。过早地向孩子灌输特定的幸福观是不明智的,因为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不尽相同。
8. 如何回答孩子关于“金钱”的提问
我们既不讨厌金钱,也不拜金,要让孩子明白,金钱是一种货币,是生活中很多事物的一个衡量准则,但得到金钱也要遵守一定的原则,不能够危害他人利益,要通过正当途径来赚取!
9. 怎样让孩子了解货币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
原始社会货贝
以朋为单位
货贝
商代晚期 铜贝
世界上最早的金属货币之一
铜贝
春秋战国
各诸侯国自行铸造货币
蚁鼻钱(楚国的铜币)
刀币(流通齐、燕、赵等国)
圜币(流通与周、魏、秦等国)
布币(流通于三晋及附近)
爰金(楚国金币)
秦朝
统一货币
黄金为上币(单位镒)
铜币为下币(单位半两)
铜半两
汉初
继续半两铜钱
汉武帝
铸五铢钱(中国历史上数量最多,流通最久的货币)
五铢钱
五铢钱
王莽改制
经常改变币制有“五物流名二十八品”之说
王莽的货币改制造成极大混乱,东汉恢复五铢钱
魏晋南北朝
由于朝代多,货币比较混乱
唐代
废五铢钱,铸开元通宝、乾元重宝
开元通宝
“通宝”一词被历代沿用
货币的衡制开始改用两、钱、分、厘的十进位法
乾元重宝
宋代商品经济发达,货币量猛增,宋钱品种繁多
有些地方铜钱铁钱并用,还有使用纸币
主要实行年号钱,铸“对钱”制度
宋代纸币交子
元代主要为纸币
第一次出现不兑换的纸币“中统宝钞”
中统宝钞
明清的货币与前面朝代没有太大变化
正德通宝
中国古代货币的样式在秦朝就已经大致定型,并影响到今天
康熙通宝
近代以来,货币样式很多例如有法币、金圆劵、银元、元宝、袁大头等等。
如今我们国家的法定货币为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时间于1948年12月1日首次发行,至1999年10月1日启用新版为止共发行五套,形成了包括纸币、硬币和塑料钞、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