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层次是依据什么划分的
⑴ 我国货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1、M2以及M3等几个层次:其中M0是流通中的现金,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3是为金融创新而增设的。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1、M2以及M3等几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在我国,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3是为金融创新而增设的
【拓展资料】
一、货币本质
货币就其本质而言,是所有者之间关于交换权的契约,不同形式的货币在本质上统一的。过去,由于人们对货币的本质认识不清,错误的从不同角度来将货币分为不同的种类,比如:根据货币的商品价值分为债务货币与非债务货币两大类;根据是否约定贵金属的兑换比例分为可兑换货币和不可兑换货币等等。
货币从形式上,根据货币的商品价值可分为实物货币和形式货币,实物货币本身是一种特殊商品,包含价值量,如羊,贵金属等;而形式货币本身没有价值量,它的价值是契约约定的,只有契约价值。两者形式不同,但是本质上是统一的,即都被约定作为交换媒介, 都存在契约价值。货币的购买力决定于货币的契约价值,但实物货币的购买力也会受自身商品价值的影响,通常实物货币的商品价值小于其作为货币的契约价值。
二、货币发行
通常,每个国家都只使用唯一的一种货币,并由中央银行发行和控制。不过也存在例外,亦即多个国家可以使用同一种货币,例在欧盟国家通用的欧元,在西非经济共同体的法郎,以及在19世纪的拉丁货币同盟,名称不同但能在联盟内部自由流通的等值货币。一个国家可以选择别国的货币作为法定流通货币,比如,巴拿马选择美元作为法定货币。不同国家的货币还可能使用相同的名字,比如,在法国和比利时使用欧元之前,它们和瑞士的货币都叫法郎。有的国家的货币没有辅币,或者虽然有辅币,但是由于币值太小而只是理论上的换算单位,而没有发行实际的货币,比如日元和韩元。
⑵ 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意义是什么
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
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货币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
(2)货币层次是依据什么划分的扩展阅读:
分层简介:
货币层次的划分不是从来都有的,部分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才划分货币层次。而划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而且在划分的标准的问题上,各国经济学者都有不同的见解和说法。
要讨论货币层次的问题,首先必须弄明白的是货币的范围。在很多国家的货币统计指标中,货币的范畴不仅囊括了流通中的纸币和辅币,并且包括银行存款,甚至包括有价证券和电子货币等。
一般情况下,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与货币定义颇为相似但又被排除在货币定义之外,均称为准货币,而通货又只是货币的一部分。可见货币包含的范围很大很广,因此货币可以划分为许多层次。
关于货币层次划分,各国有各自的划分标准,而且就是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的货币层次划分方法也有可能有差别。基本的思路是按照货币的流动性来划分的。
⑶ 货币层次是按(+)划分的。+请选择你的答案+稳定性+盈利性+流动性+回收性
摘要 一、货币层次是指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划分了货币层次
⑷ 我国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是什么
货币层次的划分不是从来都有的,部分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才划分货币层次。而划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而且在划分的标准的问题上,各国经济学者都有不同的见解和说法。
要讨论货币层次的问题,首先必须弄明白的是货币的范围。在很多国家的货币统计指标中,货币的范畴不仅囊括了流通中的纸币和辅币,并且包括银行存款,甚至包括有价证券和电子货币等。一般情况下,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与货币定义颇为相似但又被排除在货币定义之外,均称为准货币,而通货又只是货币的一部分。可见货币包含的范围很大很广,因此货币可以划分为许多层次。
关于货币层次划分,各国有各自的划分标准,而且就是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的货币层次划分方法也有可能有差别。基本的思路是按照货币的流动性来划分的。
国外划分
货币的流动性在大部分西方经济学家眼里实质上就是货币的变现能力。根据大部分西方经济学家对货币层次的归纳,货币一般情况下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M1=现金+活期存款;
M2=M1+在银行的储蓄存款+在银行的定期存款;
M3=M2+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
M4=M3+金融机构以外的所有短期金融工具
以上只是一般情况,具体到每个国家都是不完全相同的。例如有些国家只是很简单地划分为M1(狭义货币量)和M2(广义货币量)。但某些大经济体,如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对货币的划分却复杂很多。
美国
目前,美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大致如下:
M1=通货+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
M2=M1+小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货币市场基金份额(非机构所有)+隔日回购协议+隔日欧洲美元+合并调整;
M3=M2+大面额定期存款+货币市场基金份额(机构所有)+定期回购协议定期欧洲美元+合并调整;
L=M3+短期财政部证券+商业票据+储蓄债券+银行承兑票据。
欧盟
欧盟在货币层次划分方面,相对于美国有很大的差别。欧洲中央银行将货币分为狭义货币、中间货币和广义货币三个层次,具体划分如下:
狭义货币:M1=流通中现金+隔夜存款;
中间货币:M2=M1+期限为两年以下的定期存款+通知期限三个月以内的通知存款;
广义货币:M3=M2+回购协议+货币市场基金(MMF)+货币市场票据+期限为两年以内的债券。
日本
日本现行的货币层次划分为:
M1=现金+活期存款;
M2+CD=M1+准货币+可转让存单;
M3+CD=M2+CD+邮政、农协、渔协、信用合作和劳动金库的存款以及货币信托和贷方信托存款。此外还有广义流动性等于“ M3+CD ”加回购协议债 券、金融债券、国家债券、投资信托和外国债券。
国际货币基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划分
M0=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现金通货
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邮政汇划资金+国库接受的私人活期存款
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短期债券
我国划分
层次划分
在我国关于货币量层次的划分,目前学术界也不统一 , 有主张以货币周转速度划分的 , 有主张以货币变现率高低划分的 , 也有按货币流动性划分的。若是按流动性划分,其依据是:(一)、相对能更准确地把握在流通领域中货币各种具体形态的流通特性或活跃程度上的区别;
(二)、在掌握变现能力的基础上,把握其变现成本、自身价格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三)、央行在分析经济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加强对某一层次货币的控制能力。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正式确定并按季公布货币供应量指标,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货币层次的划分具体如下: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在我国,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3是为金融创新而增设的。
划分依据
回到流动性这个划分标准,不难看出,我国货币层次划分的流动性标准是局限于该金融资产的国内流动性为基础的。关于中美之间货币分层的一些区别中美两国的M系统,若M1数值相同,则美国的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现钞就是M1,而中国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现钞则要远远小于M1。这个差别使中国经济单位没有足够的流通货币,而美国相对于中国则有充裕的货币。
造成这个差别的原因在于,中国的支票不能直接兑换成现钞,尽管它是货币。
再比如在M2项目下,若M2相同,则中国的储蓄额很大,但流通的、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却很少,因为中国的M2被高额储蓄占掉了,而美国却几乎全部是M1(美国储蓄率很低)实际也就是全是M0,即决大部分是现钞,市场有经济意义的货币充足。而中国却是市场严重缺少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一直倾向于使用M2来调控货币的原因。
因此,同样的M2、M1、M0水准,美国的M体系有较为充足的的且具有实际经济学意义的货币。
此外,我国把流通中的现金单独列为一个层次的原因是: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信用制度还不够发达,现金在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中占30%以上,流通中现金的数量对我国消费品市场和零售物价的影响很大,现金的过度发行会造成物价上涨。
如果中国金融改革仅仅改变这个M系统,则中国实际有经济学意义的货币就将增加十万亿以上(储蓄转成支票,支票可自由兑换现钞),而货币总量却不需要任何改变。
⑸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是怎样的
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1、M2以及M3等几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在我国,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3是为金融创新而增设的。
此回答由康波财经提供,康波财经专注于财经热点事件解读、财经知识科普,奉守专业、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财经内容,用生动多样的方式传递财经价值。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
⑹ 我国货币层次是怎样划分的
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1、M2以及M3等几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在我国,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3是为金融创新而增设的。
此回答由康波财经提供,康波财经专注于财经热点事件解读、财经知识科普,奉守专业、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财经内容,用生动多样的方式传递财经价值。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
⑺ 什么是货币层次
货币层次是以流动性大小为依据,以转变为现实交易媒介的方便程度为标准对货币进行的分类。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人民币(缩写:RMB;货币代码:CNY;货币符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中国人民银行是人民币的发钞行,依法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人民币纸币、硬币均等价流通,且均具无限法偿性,即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的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在中国钱币博物馆陈列出来的五套人民币中,与后四套不同的是,第一套人民币。
拓展资料:
人民币是货币吗?
人民币不是货币。货币是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们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本身是商品,本身有价值。一般来说就是金银。
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2价值尺度:货币价值尺度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即货币充当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尺度。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它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长短。3流通手段:流通手段就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的职能。在货币出现之前,商品交换是物物直接交换,即商品-商品。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就通过货币作为媒介来进行,即商品-货币-商品。在这里,货币在两种商品交换关系中起着媒介物的作用,执行着流通手段的职能。
⑻ 货币层次怎么划分
第一层次:M0,即各个单位(企业、机关、学校等)的库存现金和我们普通老百姓手持现金之和;
第二层次:M1(狭义货币)即M0+企业在银行里面的活期存款;
第三层次:M2(广义货币)即M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是有期限的,不能马上取现,所以被称为准货币,意思就是说期限一旦过去就是真正的货币啦!
M2可以理解为市场上所有的钱,如果M2增加,那么意味着央行印钞增加,反之则降低!
供参考。
⑼ 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
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都是依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的,尽管各国在货币层次的具体划分上有差别,但是标准是一致的。以下为货币层次划分类别:
一、M0=流通现金;
二、M1=M0+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三、M2=M1+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
四、M3=M2+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
五、M4=M3+L(流动性资产)。
【拓展资料】
划分货币层次的意义:
要了解货币的层次,首先要了解货币的范围,货币不仅仅包括流通的现金,还有银行的存款、有价证券以及流动性资产都可以作为货币,因此对货币层次进行划分有利于中央银行了解不同的货币层次的货币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对货币体系进行宏观的监测,查看市场是否处于一个均衡健康的状态,并且进一步可以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让国家更加准确地知道握货币在流通领域中的各种形态和活跃程度,利用所获得的信息,更好地去分析经济动态变化,加强对某一个层次的货币的调控能力,从而通过对货币的调控来使国家经济更好地运行。
在我国关于货币量层次的划分,目前学术界也不统一,有主张以货币周转速度划分的,有主张以货币变现率高低划分的,也有按货币流动性划分的。若是按流动性划分,其依据是:
一、相对能更准确地把握在流通领域中货币各种具体形态的流通特性或活跃程度上的区别;
二、在掌握变现能力的基础上,把握其变现成本、自身价格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三、央行在分析经济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加强对某一层次货币的控制能力。
货币本质是指什么:
货币的本质就是商品。理论上讲,任何商品都可以成为货币,但从交易的角度上来说,其结果必然是向靠拢品质一致,性质稳定可靠,容易衡量、分割、保存,产量比较稳定的东西,金属货币尤其是黄金白银就顺理成章。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与一般等价物的区别:一是产生的时间不同。一般等价物产生在前,货币产生在后。二是一般等价物在时间、地域、材料的质地上是不固定的,而货币是由金银固定地充当的。
⑽ 西方学者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
货币分层,也称为货币层次,是指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划分了货币层次。货币层次的划分有利于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货币的流动性在大部分西方经济学家眼里实质上就是货币的变现能力。根据大部分西方经济学家对货币层次的归纳,货币一般情况下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M1=现金+活期存款;
M2=M1+在银行的储蓄存款+在银行的定期存款;
M3=M2+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
M4=M3+金融机构以外的所有短期金融工具
以上只是一般情况,具体到每个国家都是不完全相同的。例如有些国家只是很简单地划分为M1(狭义货币量)和M2(广义货币量)。要讨论货币层次的问题,首先必须弄明白的是货币的范围。在很多国家的货币统计指标中,货币的范畴不仅囊括了流通中的纸币和辅币,并且包括银行存款,甚至包括有价证券和电子货币等。一般情况下,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与货币定义颇为相似但又被排除在货币定义之外,均称为准货币,而通货又只是货币的一部分。可见货币包含的范围很大很广,因此货币可以划分为许多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