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纳货币资金怎么算
⑴ 出纳的财务制度
财务制度:主要是针对财务管理,财务工作制定的制度。
为加强财务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建设局财务制度,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在加强宏观控制和微观搞活的基础上,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以提高经济效益、壮大企业经济实力为宗旨,财务管理工作要贯彻“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在企业经营中制止铺张浪费和一切不必要的开支,降低消耗,增加积累。
公司设财务部,财务部主任协助总经理管理好财务会计工作。
出纳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保管和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财会人员都要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如实反映和严格监督各项经济活动。记账、算账、报账必须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账目清楚、日清月结、近期报账。
财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必须坚持原则,照章办事。对于违反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事项,必须拒绝付款、拒绝报销或拒绝执行,并及时向总经理报告。
财会人员力求稳定,不随便调动。财务人员调动工作或因故离职,必须与接替人员办理交接手续,没有办清交接手续的,不得离职,亦不得中断会计工作。移交交接包括移交人经管的会计凭证、报表、账目、款项、公章、实物及未了事项等。移交交接必须由建设局财务科监交。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⑵ 出纳人员付出货币资金的依据是什么
出纳人员付出货币资金的依据是付款凭证。出纳是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办理本单位的现金收付、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财务印章及有关票据等工作的总称。
什么是出纳:
1、出纳工作
顾名思义,出即支出,纳即收入。出纳工作是管理货币资金、票据、有价证券进进出出的一项工作。具体地讲,出纳是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办理本单位的现金收付、银行结算及有关账务,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财务印章及有关票据等工作的总称。从广义上讲,只要是票据、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的收付、保管、核算,就都属于出纳工作。它既包括各单位会计部门专设出纳机构的各项票据、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收付业务处理,票据、货币资金、有价证券的整理和保管,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的核算等各项工作,也包括各单位业务部门的货币资金收付、保管等方面的工作。狭义的出纳工作则仅指各单位会计部门专设出纳岗位或人员的各项工作。
2、出纳人员
从广义上讲,既包括会计部门的出纳工作人员,也包括业务部门的各类收款员(收银员)。收款员(收银员),从其工作内容、方法、要求,以及他们本身应具备的素质等方面看,与会计部门的专职出纳人员有很多相同之处。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办理货币资金和各种票据的收入,保证自己经手的货币资金和票据的安全与完整;他们也要填制和审核许多原始凭证;他们同样是直接与货币打交道,除了要有过硬的出纳业务知识以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财经法纪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所不同的是,他们一般工作在经济活动的*9线,各种票据和货币资金的收入,特别是货币资金的收入,通常是由他们转交给专职出纳的;另外,他们的工作过程是收入、保管、核对与上交,一般不专门设置账户进行核算。所以,也可以说,收款员(收银员)是出纳(会计)机构的派出人员,他们是各单位出纳队伍中的一员,他们的工作是整个出纳工作的一部分。出纳业务的管理和出纳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应从广义角度综合考虑。狭义的出纳人员仅指会计部门的出纳人员。
频道。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出纳人员付出货币资金的依据是什么?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⑶ 怎么做好出纳帐
您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出纳是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办理本单位的现金收付、银行结算及有关账务,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财务印章及有关票据等工作的总称。
通俗来讲,出纳是跟钱打交道的,要把跟钱有关的数据计算和记录清楚,这是重中之重。
出纳的工作内容大致如下 :
1、货币资金核算:包括现金收付、银行结算(规范支票使用)、保管库存现金和有价证券、保管有关印章、登记日记账(保证日清月结)。
登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可以买日记账本手写记录,也可以自己制作EXCEL表格,每日打印一份装订封存,这要看公司的具体要求,EXCEL表格式大致如下:
2、往来结算:核对其他往来款项,有的公司还要核算应收应付,要学会用EXCEL表格来记录数据
3、工资结算:审核工资单据,发放工资奖金。一般来说,工资单据是由会计来核算的,出纳只需要审核。
4、每日现金盘点:现金是企业重要的财产,所以现金必须每天都盘点,以做到现金账上和库存现金的数额一致。
拓展资料:
《会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记账人员与经济烅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第三十七条规定:“会计机构内部应当建立稽核制度。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第六条规定:“单位应当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单位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以上回答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到您,欢迎您为我们点赞及关注我们,谢谢。
⑷ 出纳工作中“货币资金核算”都包括哪些内容
资金核算包括:
资本金的构成、资产负债情况,如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长期投资以及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等。企业总结、考核和评价财务状况的指标包括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
⑸ 我国会记核计算中的货币资金指的是什么
出纳是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办理本单位的现金收付、银行结算及有关账务,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财务印章及有关票据等工作的总称。
出纳工作内容:
(1)货币资金核算
①办理现金收付,严格按规定收付款项。
②办理银行结算,规范使用支票,严格控制签发空白支票。
③登记日记账,保证日清月结。根据已经办理完毕的收付款凭证,逐笔顺序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结出余额。
④保管库存现金,保管有价证券。对于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要确保其安全和完整无缺。
⑤保管有关印章,登记注销支票。
⑥复核收入凭证,办理销售结算。
(2)往来结算
①办理往来结算,建立清算制度。
②核算其他往来款项,防止坏账损失。
(3)工资结算
①执行工资计划,监督工资使用。
②审核工资单据,发放工资奖金
③负责工资核算,提供工资数据。按照工资总额的组成和工资的领取对象,进行明 细核算。根据管理部门的要求,编制有关工资总额报表。
⑹ 资金余缺如何计算
计算公式为货币资金余缺额=期末货币资金余额-理想货币资金余额=(期初货币资金余额+货币资金收入总计-货币资金支出总计)-理想货币资金余额=期初货币资金余额+净货币资金流量-理想货币资金余额
一、资金余缺按直接法的现金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经营(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经营发生的所有项目。预计一下需要花多少钱,销售后能收回多少钱,看看够不够。如果不够需要借钱。
2、筹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包括购买固定资产的支出,能借多少钱,借钱的成本是多少。
3、投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包括对外投资的项目,购买的股票什么的,一般的企业都没有。有的话,算算有多少项目会有收益。 把所有的收入,支出汇总起来就是资金余缺。
如果期末现金余额大于最佳现金持有量,说明现金有多余,应设法进行投资或归还债务;如果期末现金余额小于最佳现金持有量,则说明现金短缺,应进行筹资予以补足。
二、现金余缺的处理如下:
现金的收付,是一项细致的工作,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差错,造成现金的长余或短少,现金出纳员在工作中应认真负责,防止出现差错。对于已发生的余缺款,应认真查明原因,作出相应处理。 对于已发生的长余款,应立即将现金收帐,先作暂存处理,经查明不属本单位所有,山找不到失主的,应上缴国家。对于短少的现金,应立即减少现金帐面数,先作暂付款处理,查明原因后,则由单位领导作出处理,同时报告上级单位的财政机关;如属违法行为,必须依法严肃处理。
⑺ 出纳怎么计算账面余额
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我理解的[账面金额]和[实际金额]是相互钩稽的关系
账面金额的计算:期初金额+从银行提的钱+别人给的钱(卖货款、借入款、等等)-给别人的钱(买货款、借出款、发工资报销、等等)=当日余额
实际金额:就是你手头的钱。
你要每日工作结束核算并且账面与实际核对,要一样。
不一样的话,你作为出纳说不清楚。
如果,你们公司不把借款记入对外的[现金日记帐],你也要自己做一个实际的表,否则钱的流向你自己不可能每一笔都记得住。
另外,对外的现金日记帐的每笔金额都需要有凭证的。
⑻ 急用 货币资金核算要求
浅析货币资金管理中的错弊行为
货币资金是单位内部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为了加强对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和管理,财政部以财会[2001]41号文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该规范的推行,对各单位强化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本文试对单位货币资金管理中易发生的错弊行为进行剖析,并提出具体对策。
一、货币资金管理中常见的错弊行为
1.现金收付业务
(1)涂改凭证金额。会计人员利用原始凭证管理上存在的漏洞或业务上的便利条件,使用“退字灵”、“修正液”等化学药剂,乘机更改发票或收据上的金额,把现金收入原始凭证上的金额改小或将现金支出原始凭证上的金额放大,从而达到贪污的目的。其主要原因是会计主管人员或指定人员未认真审查原始凭证。
(2)票据“头尾”不一。票据出票时往往需要套写。出纳员或经办员在套写时将复写纸的下面放置废纸,利用假复写的方法,使票据凭证联和存根联金额不一致,造成收多报少或支少报多,贪污差额款。其主要原因是填制收付款原始凭证与收付款职责未分开,单位内部牵制制度失效。
(3)撕毁票据或盗用凭证。会计人员或出纳人员对收入现金的票据,乘机撕毁,将现金据为己有;或用盗取的发票、收据等凭证向客户开票,隐匿现金,达到贪污的目的。其主要原因是单位票据款方面存在漏洞,未能有效地控制票据的数量和编号;对于收入款项的监督不力。
(4)虚开发票,虚构内容。会计人员或有关人员与外部人员串通,在购物时虚开发票,或在做账时虚列工资、奖金等,将多支出的现金据为己有。其主要原因是未能坚持经济业务事项的办理不得由一人负责全过程的原则;未能做到薪金支付单等由单位人劳部门编制和审核;会计稽核人员未能真正发挥作用。
(5)添枝加叶,加码报销。会计人员在原始凭证上添加经济业务的内容和金额,达到贪污现金的目的。其主要原因是会计稽核人员未履行职责,未发挥作用。
(6)错记金额,贪污现金。出纳人员在登记现金日记账时故意记错金额或将其合计数加错,表现为少计收入、多计支出,从而将多余的库存现金据为己有。其主要原因是会计分工、会计牵制出了问题,出纳人员除登记日记账外,还兼登记明细账和总账。
(7)公款私用,挪用现金。出纳人员或其他人员采用虚写或涂改现金缴款单日期的做法,未将当天应该送交银行的销货款等及时入账,挪用后进行体外循环。其主要原因是会计牵制不力,稽核人员未发挥作用。
2.银行存款收支业务�
(1)擅自提现或填票购物。会计人员或出纳人员擅自签发现金支票提取现金或擅自签发转账支票套购物品,不留存根,不记账,将现金、实物据为己有。其主要原因是未建立有效的票据使用制度,未定期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
(2)公款私存。会计人员利用经管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便利,把公款转入自己私设的银行户头上,从而达到侵吞公款或长期占有公款的目的。其主要原因是未建立有效的票据使用制度,未定期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
(3)多头开户,截留公款。会计人员利用个别银行间相互争资金、拉客户的机会,私自利用单位印鉴章在他行开设存款账户,以本单位更换开户行为由,要求付款单位将欠款或销货收入款转至私设的户头上,从而达到截留公款的目的。其主要原因是印鉴的保管岗位和货币资金收款岗位未分开。
(4)转账套现。会计人员或有关人员配合外单位不法人员在收到外单位转入的银行存款后,开具现金支票,提取后交付外单位,达到套取现金的目的。其主要原因是负责债权债务的岗位和负责货币资金的岗位发生了混岗。
(5)私自背书转让。会计人员将收到的转账支票、银行汇票、商业汇票及银行本票等票据私自背书转让给与个人利害相连的单位,以达到变相侵吞、占有公款的目的。其主要原因是会计人员保管了支付事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6)出借支票、账户。会计人员非法将支票借给他人用于结算或被允许使用本单位开设的银行账户办理收付、转账业务,从中捞取私利。其主要原因是票据、银行账户管理混乱,各种票据未连续编号,稽核岗位形同虚设。
⑼ 会计里的货币资金包括
会记里的货币资金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库存现金是指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货币。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库存现金的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企业应当设置“库存现金”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库存现金的增加,贷方登记库存现金的减少,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期末企业实际持有的库存现金的金额。
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银行存款的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企业应当设置“银行存款”科目,借方登记企业银行存款的增加,贷方登记银行存款的减少,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期末企业实际持有的银行存款的金额。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除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货币资金,主要包括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和外埠存款等。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其他货币资金的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企业应当设置“其他货币资金”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其他货币资金的增加,贷方登记其他货币资金的减少,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期末企业实际持有的其他货币资金的金额。
⑽ 作为个出纳员应该怎样记账
出纳的工作流程:
(1)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填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对于转账投资有价证券业务,还要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直接登记有价证券明细分类账(债券投资明细分类账、股票投资明细分类账等)。
(2)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有价证券明细分类账。
(3)现金日记账的余额与库存现金每天进行核对,与现金总账单逐笔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出具的银行对账单逐笔进行核对,至少每月一次,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与银行存款总分类账定期进行核对;有价证券明细分类账与库存有价证券要定期进行核对。
(4)根据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有价证券明细分类账开户银行出具的银行对账单等,定期或不定期编制出纳报告,提供出纳核算信息。
(10)出纳货币资金怎么算扩展阅读
基本介绍
岗位名称:出纳员
直接上级: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
部门性质: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
管理权限:进行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核算,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帐,做到账实相符
管理职能:做好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收付工作,保证合理、合法、正确性。编制现金和银行存款日报表
从业资格
1.持有会计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3.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
4.遵守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
一般会计人员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是:
⑴敬业爱岗。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
⑵熟悉法规。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并结合会计工作进行广泛宣传。
⑶依法办事。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⑷客观公正。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⑸搞好服务。会计人员应当尽其所能,为改善单位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⑹保守秘密。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领导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泄露单位的会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