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已知法定准备金率怎么求货币总量

已知法定准备金率怎么求货币总量

发布时间: 2022-07-13 18:51:07

1. 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率,要计算货币供给和货币乘数,理解货币创造和准备金率的关系。

准备金率就是央行给商业银行规定的存贷之差的比率。比如准备金率10%时,A银行100的存款只能贷出90,贷款人拿了90还要存进其他银行B银行,那么B银行又可以贷出81,一次类推,此时100的货币实际上便成了1000,货币创造了900.货币创造与准备金率的关系就是1÷准备金率。
1. 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reserve requirement,也译作存款准备金比率、现金准备比例、准备金比例、准备金要求、存款准备率),指商业银行的初级存款中不能用于放贷的部分的比例。为保障存款人的利益,银行机构不能将吸纳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缴存在中央银行,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这部分的存款就叫做存款准备金。而存款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
2.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3.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
准备金增加是指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准备金增加了,例如央行增加100元存款,按准备金率20%,贷80元给下层银行,下层银行依次类推,最终派生出500元的货币供给量,其中400元是贷款,而另100元既是增加的存款,也是整个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因而创造货币的就是全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准备金增多货币供给量增多。
你所说的贷款越多,准备金越少是相对于单个银行而言,1银行的准备金减少,贷款增多了,2银行的存款就增多了,接着2银行的准备金增加,放到银行总体而言会有一个稳定的货币创造乘数,与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现金存款比率有关。最终还是得出相同的结论,准备金越多,货币供给越多。

2. 某国基础货币 1000亿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6%,现金漏损率10%,银行超额准备金率为 8%,求该国的货币供给量.

货币乘数=(1+10%)/(6%+8%+10%)=4.583
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基础货币=4.583*1000=4583亿元

(2)已知法定准备金率怎么求货币总量扩展阅读:
一、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Monetary Base)、强力货币、始初货币,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edMoney),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被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与商业银行体系持有的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它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R)和公众持有的通货(C)。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中,基础货币被称为Reserve Money,包括央行的货币发行(M)与央行担保的银行债务(存款准备金,R)。基础货币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借以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存款得以倍数扩张的源泉。
二、从用途上看,基础货币表现为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数量上看,基础货币由银行体系的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库存现金以及银行体系之外的社会公众的手持现金等四部分构成。其公式为:

基础货币=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银行系统的库存现金+社会公众手持现金

三、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2013年3月10日央行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2月份新增贷款6200亿元,同月底,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余额达到99.86万亿,逼近100万亿大关,居世界第一。
中央银行一般根据宏观监测和宏观调控的需要,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流通中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

四、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准备金与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比率。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不能全部放贷出去,必须按照法定比率留存一部分作为随时应付存款人提款的准备金。

五、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或现金比率,指客户从银行提取或多或少的现金,从而使一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出现所谓的现金漏损。现金漏损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出现现金漏损会减小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六、超额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从形态上看,超额准备金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具有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如在中央银行账户上的准备存款等。

3. 如何计算货币总量

D=R×1/r D为创造存款也是派生存款 R为原始存款 r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300*(1/20%)
=1500美元
1/r是存款乘数,其实这是最简单的存款乘数完整的存款乘数还应考虑现金漏损率,超额准备金率
为1/(r+k+e) k为现金漏损率 e超额准备金率。

4. 当法定准备率为20%时,商业银行最初所吸收的存款为1000时,银行体系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

一,刚开始存款是1000,可以流入其他银行的存款是1000*(1-20%)再次流入其他银行是1000*(1-20%)*(1-20%)以此类推最终求和得到货币总量=1000/(1-20%)=5000其中隐含有一些假设条件,就是银行不存在超额准备金,非现金结算制度的存在
二:法定准备率是指西方国家中央银行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三大传统政策工具之一。按法令规定,商业银行应将其所吸收的各类存款的一定比率,作为存款准备金交存中央银行。
三:这种制度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其中法令规定的比率称法定存款准备率。商业银行不得动用该项存款准备金,必须上交中央银行。该制度的建立最初是为了建立集中的准备金制度,以增强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
四:作用
在实行中央银行制国家,法定准备率往往被视作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手段之一。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准备率对金融机构以及社会信用总量的影响较大。
五:从直观上看,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等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就越多,其可运用的资金就越少,从而导致社会信贷总量减少;反之,如果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率低,商业银行等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就少,其可运用的资金来源就多,从而导致社会信贷量增大。
六:进一步分析,法定准备率与派生存款的关系为: 式中D为派生存款;E为原始存款;r为法定准备率;1/r为存款货币的扩张乘数,它与法定准备率呈反比变化。法定准备率越低,存款货币扩张乘数越大;反之,则越小。
七:做法
当代各国都由中央银行颁布法定准备率,其标准不一。有的国家只颁布一个准备率,即所有金融机构无论其吸收存款数额大小,都按统一的标准缴纳存款准备金;有的国家则对不同性质的金融机构实施不同的法定准备率,如商业银行与信托投资公司、信用合作社等分别实行不同的法定准备率;

5. 已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2%,超额存款准备金率5%,现金提取率为21%,基础货币量为20000亿元,计算货币总量

货币供给乘数为(1加现金提取率)/(现金提取率加存款准备金率加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得3.18421 货币供给总量等于基础货币乘以货币乘数得63684.21亿元
希望能帮到你

6. 某银行体系的初始存款为10万元在法定存款准备金为10%的情况下,若现金漏损率为10%,求银行体系的存款总额

10万存款,法定存款10%,也就是说要给1万给央行。现金亏损为10%也就是 (10-1)*10%=9000元 那么银行现有存款总额为 100000-10000-9000=81000元

例如:

不考虑超额存款准备金的情况下,货币乘数=(现金漏损率+1)/(存款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10%+1)/(5%+10%)=7.3333。初始货币1000万,最后市场上的货币量最多会达到1000*7.33=7333万。

(6)已知法定准备金率怎么求货币总量扩展阅读:

完整的货币(政策)乘数的计算公式是:k=(Rc+1)/(Rd+Re+Rc)。其中Rd、Re、Rc分别代表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和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即现金漏损率)。而货币(政策)乘数的基本计算公式是: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供给等于通货(即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总和;而基础货币等于通货和准备金的总和。

7. 如何计算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 =货币乘数×基础货币=(超额存款准备金率+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现金-存款比率)

货币供应量的现实水平是一国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预测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变动情况则是一国制定货币政策的依据。由于各国经济、金融发展和现实情况不同,以及经济学家对货币定义解释不同,各国中央银行公布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也不尽相同。

有狭义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和广义货币供应量(狭义货币供应量再加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总和)之分。

(7)已知法定准备金率怎么求货币总量扩展阅读:

货币供应量的有效性:

作为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没有统一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金融创新使货币供应量的概念变得模糊,许多国家选择利率作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一是可测性强,二是可控性强,三是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高。

自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把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以来,货币供应量与宏观经济的总体关联度在增强,中国经济稳定较快增长。

货币供应量已不适宜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应以其他金融变量作为中介目标。

其理由,一是认为基础货币投放难以控制和货币乘数不稳定,从而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较差并且下降。

二是说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短期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货币量与物价和产出的相关性被削弱,因而货币供应量已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其实,货币乘数具有较强的可预测性。由于基础货币基本上是可控的,因而完全可以认为我国货币供应量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即在预测货币乘数的基础上调控基础货币,从而调控货币供应量。就可控性而言,货币供应量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也是有效的。

中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货币供应量也具有可控性,因此有理由认为,货币供应量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现阶段仍然是有效的。

8. 某社会的法定准备率是0.16,假定原始存款为1200元,求该社会的货币创造乘数和存款总和

货币乘数(k):
k=(Rc+1)/(Rd+Re+Rc)。
其中Rd、Re、Rc分别代表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和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
这里: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6%,
超额准备金率0,
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是0,
k=(0十1)÷(0.16十0十0)=6.25。
货币供给总量=货币乘数X基础货币
故存款总和=1200X6.25=7500(元)

热点内容
轮胎企业如何期货套保 发布:2025-05-02 07:14:14 浏览:859
公司股权合同怎么公正 发布:2025-05-02 07:06:16 浏览:826
什么样的钱能放在货币基金里 发布:2025-05-02 07:06:16 浏览:442
月结余2万怎么理财 发布:2025-05-02 07:03:50 浏览:740
如何认识投资理财的人 发布:2025-05-02 06:53:51 浏览:293
企业银行理财产品哪个好 发布:2025-05-02 06:42:18 浏览:771
股票航锦科技 发布:2025-05-02 06:30:43 浏览:554
纳税人销售金融服务适用的税率为多少 发布:2025-05-02 06:19:55 浏览:287
普通金融硕士一年能拿多少钱 发布:2025-05-02 06:03:43 浏览:597
大萧条股市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02 05:50:54 浏览: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