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货币流通的流字什么意思

货币流通的流字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2-07-14 19:12:01

A. 什么是货币流通

货币流通是指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在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连续不断的收支运动 货币流通,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货币不断在卖主和买主之间转手,这种连续不断的货币转手,便形成一个与商品流通W—G—W相伴随的货币流通G—W—G。 社会上的货币流通量是由货币发行和流通两个环节共同决定的。通常发行是由国家控制,流通主要是通过银行进行。银行在开展住房按揭贷款等业务时可以创造出大量流通货币,这是现代金融体系运转的一个基本原理。在高效率的金融体系当中,国家只要发行/回收少量的基础货币,就可以通过银行的信用扩张来增加/缩减大量的社会流通货币。
编辑本段货币流通的形式
(一)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和资金流动引起的、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运动 (二)货币流通的形式包括现金与非现金流通 现金流通是直接以现金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的运动,主要是同消费资料零售市场的商品流通、居民个人的小额支付相联系的货币流通。 非现金流通或存款转账结算主要是同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资料批发市场的商品流通、企事业单位的大额支付以及与金融交易相联系的货币流通。 (三)货币充当流通手段,根据其灵活程度不同,分为三个层次: M0=现金 M1 = M0 + + 企事业单位的存款+城乡居民的活期存款 M2 = M1 + 城乡居民的定期存款 + 企业专项基金存款+可贴现的国库券
编辑本段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
(1)货币流通实质上商品流通的实现形式和表现形式,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和实质内容。在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关系上,商品流通始终是第一位的,它不但决定货币流通的速度,也决定其流通的方向和速度。 (2)现实中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具有相对独立性,货币流通还能够反作用与商品流通,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商品与货币的呼唤不具有强制性,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是有条件的;二是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在时间上有不一致性,商品转化为货币和货币再转化为商品是两个不同的过程;三是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在量上有不一致性,货币流通量总是小于商品流通量,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决定因素也不相同。 (3)虽然从本质上说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决定的,但在形式上商品流通却通过货币流通反映出来,并通过货币流通来实现,货币流通是否正常和稳定,直接影响着商品流通和国民经济运行。

B. 流通的意思是什么

股票分为可以流通和不能流通(限售)两部分,也就是流通股和限售股,随着全流通时代的临近,以后一支股票的流通盘也就是它的总股本,在没有全流通之前流通盘和流通股都是表示总股本减去限售的部分。

流通股票也称为上市股票,是指在证券交易所取得上市资格,允许挂牌交易的股票。流通股票的主要特点是流通性强。流通股票可以被股民自由买卖,而固定股票就不行了,不能被股民自由买卖。

C. 电子商务系统中的信息流、物流、货币流以及商流指的是什么

信息流:包括商品信息的提供、促销行销、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内容,也包括诸如询价单、报价单、付款通知单等商业贸易单证;还包括交易方的支付能力、支付信誉等;商流:指商品在购、销之间进行交易和商品所有权转移的运动过程;货币流:主要指货币的转移过程,包括付款、转账等过程;物流:指物质实体(商品或服务)的流动过程、具体指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了解更多可以网络湖南奇谋天下。

D. 货币流通职能的含义是什么

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一般等价物。本质:一般等价物。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E. 货币流通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流通货币,主要指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
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不断地离开起点,从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的运动。它是商品流通所引起的货币的独立运动形式。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即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表现形式。
货币流通规律就是在一定期间内,流通领域所需要的货币量得以决定的规律。其公式是: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速度)
因此,第一: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流通规律,可以表述为:一方面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即商品的价格总额越大,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多;反之,就少。另一方面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即货币流通速度越快,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越少;反之,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越多。第一,指导我们研究国际货币流通的历史进程和现状。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国际货币流通形成国家之间的货币金融关系。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各国之间的国际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和兑换问题日益突出。现在,在外汇行市上,即用一国的货币单位表示另一国货币单位的价格上,常常出现大幅度的波动。
另一方面,围绕贸易战进行货币战。争夺出口市场的贸易战,必然引起货币战。货币战的内容,常常集中在货币的升值或贬值上。在国际货币的流通中,一国货币的升值,虽然它的国际金融地位会增强,并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但是,其出口的商品按外币计算的价格要提高,从而削弱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反之,一国的货币贬值,虽然它的国际金融地位削弱,不利于对外直接投资。但是,能够降低以外币计算的出口商品的价格,从而有利于推销商品和发展出口业。所以,贸易战和货币战对一国的对外贸易和货币地位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各国都从自身利益出发,为货币的升值或贬值,不息地反复较量。
第二,运用货币流通规律分析本国宏观经济形势,研究微观经济运行的市场条件。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就会形成通货膨胀。这在市场上就会出现物价持续全面的上涨。如果流通中的货币太少不能满足商品流通的正常需要,就可能形成通货紧缩。这在市场上就会出现物价持续全面下降。因此,流通中的货币量既不能超过其必要量,也不能少于其必要量。
第三,运用货币流通规律分析研究货币流通的动态。货币通过其投放渠道和回笼渠道,调节货币流通量,以适应商品流通的要求。
货币投放渠道:一是企业和事业单位以及国家机关、学校、团体等对职工支付的工资及其他劳务支出。二是商业部门收购农副产品的支出。三是收购手工业品、废旧物品以及收兑金银的支出。四是国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各单位用于旅差费以及文具、纸张等行政管理费用的支出。五是国家用于农业的贷款和支援贫困落后地区的拨款。六是城乡人民从银行提取的储蓄存款。
货币回笼渠道:一是“商品回笼”。通过商业部门出售商品而收回货款。二是“财政回笼”。通过税务部门向各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征税而收回税款。三是“服务回笼”。通过交通、邮电、文化娱乐等服务事业收费而收回货币。四是“信用回笼”。居民的储蓄、认购国库券和农业贷款的收回等。

F. 什么是货币流通

货币流通规律,是指一个社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其所交易的商品和服务量相一致的规律。基本的规律是费雪方程式,其公式是:PY=MV,其中,P是价格,Y是所需要进行交易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M是需要要得货币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的次数)。该公式的意思是:一个社会所需要的货币量,是该社会所能生产或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总量的总价格,除以货币流转次数。因此,若一个社会所能生产的商品和服务总量不变,在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取决于该社会的银行等金融系统的结算制度),但发行的货币量增加,就会使价格上涨;相反,若社会所能生产的商品和服务总量增加,但货币量不变或减少,就会造成通货紧缩(即货币量在现行价格下显得不够用了),对交易造成不利影响。

热点内容
为什么期货公司手续费价格不统一 发布:2025-08-22 09:15:32 浏览:852
如何保持股市稳定状态 发布:2025-08-22 09:06:20 浏览:778
期货纸浆是什么系列 发布:2025-08-22 08:43:26 浏览:682
2020年股票交易新规则 发布:2025-08-22 08:43:11 浏览:918
期货moc怎么看 发布:2025-08-22 08:27:42 浏览:144
权益基金怎么买卖 发布:2025-08-22 08:12:19 浏览:172
今年的网红货币基金是什么 发布:2025-08-22 08:00:06 浏览:188
买基金时怎么看个股的分时图 发布:2025-08-22 07:22:21 浏览:609
鲁康药业股市多少钱 发布:2025-08-22 06:59:45 浏览:427
炒期货英文叫什么 发布:2025-08-22 06:52:42 浏览: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