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货币需求投机动机为什么是负的

货币需求投机动机为什么是负的

发布时间: 2022-07-17 23:30:41

A. 什么是货币需求三动机说

货币需求三动机说概述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就是指特定时期公众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按他的说法是:人们所以需要持有货币,是因为存在流动偏好这种普遍的心理倾向。所谓流动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它缺乏流动性资产的欲望。这种欲望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 那么人们为什么偏好流动性,为什么愿意持有货币呢?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是出自于以下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1)交易动机(Transaction motive) 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货币的动机。他把交易动机又分为所得动机和业务动机二种。所得动机主要是指个人而言,业务动机主要是指企业而言。基于所得动机与业务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凯恩斯称之为货币的交易需求。 (2)预防动机(Precautionary motive) 预防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不测之需而持有货币的动机。凯恩斯认为,出于交易动机而在手中保存的货币,其支出的时间、金额和用途一般事先可以确定。但是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未曾预料的、不确定的支出和购物机会。为此,人们也需要保持一定量的货币在手中,这类货币需求可称为货币的预防需求。 (3)投机动机(Speculative motive) 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因为货币是最灵活的流动性资产,具有周转灵活性,持有它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随时进行金融投机。出于这种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称之为货币的投机需求。由于交易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加上出于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构成了货币总需求。 投机动机是指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收益,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 凯恩斯认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随利率的变动而相应变化的需求,它与利率成负相关关系,利率上升,需求减少;反之,则投机动机货币需求增加。 货币需求三动机说的发展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分析了人们持有货币的三大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前两种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对交易媒介的需求,可合称为“交易性的货币需求”,后一种动机的货币需求则是对闲置的货币余额的需求,即对资产形式的需求,可称为“投机性的货币需求”。凯恩斯认为,交易性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而投机性的货币需求则是利率的减函数。 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对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发展是围绕着三大动机的货币需求理论展开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鲍莫尔的存货模型和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前者是对凯恩斯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提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不仅是收入的增函数,而且也是利率的减函数。

B.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三大动机是什么请对其决定因素作简要说明。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三大动机是:

1、交易动机是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的动机。交易动机所形成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为应付日常开支所需要的货币就越大。

2、谨慎动机或预防动机。预防动机主要是由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

3、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的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债券价格与市场利息率之间存在着一种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息率的减函数,较低的利率对应着一个较大的投资货币需求量,较高的利率则对应着一个较小的货币需求量。

(2)货币需求投机动机为什么是负的扩展阅读: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也非止于完善,随着现代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微观基础的日益强调,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也显示出若干缺陷,因此,从现代经济学多元发展的角度重新认识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发展及其局限,这对促进货币需求问题的理论研究和正确认识货币政策的作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由下列两个部分组成:

M=M1+M2=L1(Y)+L2(r)式中L1(Y)代表与收入Y相关的交易需求 ,L2(r)代表与利率r相关的投机性货币需求。

由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在现代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制订中的核心作用,因此,进一步完善深化凯恩斯所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这一发展也就构成了战后至70年代货币理论发展的主流。

新古典主义的货币迭代模型的效用函数为:U=U[c1(t),c2(t)]式中,c1(t)代表年轻一代在他们年轻时的消费,c2(t)代表他们在年老时的消费。由于年轻人和老年人有各自的资源禀赋,借助货币交换,年轻人将选择c1(t)和c2(t)使其效用最大化。

但是对于迭代模型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是货币资产与生息资产的共存性,第二是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如何在模型中得到体现。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处理分别引出了货币的法定限制理论(Fama,1982)和克洛尔约束假设,后者导出了众所周知的卢卡斯的具有交易约束的迭代模型。

C. 货币的投机性需求是不是永远是负数

其实L2=-hr,主要反映的是投机需求与利润反向变动关系。严格的说,L2=A-hr,(A>0),但由于L=L1+L2=ky-hr,因此,A可以并在ky里,从而不影响总的货币需求。
所以投机需求并不是负的,在理解上,理解为和r变动相反就可以了。

D. 简答题:为什么货币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与利率呈负相关

不是。投资动机的货币需求与国民收入无关,与利率有关(与利率负相关)
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

E. 凯恩斯认为投机性货币需求与什么有负相关关系

投机性需求,凯恩斯认为它主要与货币市场的利率(i)有关,而且利率越低,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多.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的研究是从对经济主体的需求动机的研究出发的。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出于三种动机:①交易动机:为从事日常的交易支付,人们必须持有货币;②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持有货币以应付一些未曾预料的紧急支付;③投机动机: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收益,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持有货币。在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中,由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均与商品和劳务交易有关,故而称为交易性货币需求(
L1)。而由投机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主要用于金融市场的投机,故称为投机性货币需求(L2)。而货币总需求(L)等于货币的交易需求(L1)与投机需求(L2)之和。对于交易性需求,凯思斯认为它与待交易的商品和劳务有关,若用国民收入(Y)表示这个量,则货币的交易性需求是国民收入的函数,表示为L1=L1(Y)。而且,收入越多,交易性需求越多,因此,该函数是收人的递增函数。对于投机性需求,凯恩斯认为它主要与货币市场的利率(i)有关,而且利率越低,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多,因此,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表示为L2=L2(i)。但是,当利率降至—定低点之后,货币需求就会变得无限大,即进入了凯恩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

F. 为什么货币投机性需求和利率成反比那货币需求量和利率成反比么如

货币需求就是投资需求市场利率就是投资时筹资的成本成本越高所以投资越少,即货币需求量与市场利率成负相关关系市场利率(marketinterestrate/marketrate)是市场资金借贷成本的真实反映,而能够及时反映短期市场利率的指标有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国债回购利率等。新发行的债券利率一般也是按照当时的市场基准利率来设计的。一般来说,市场利率上升会引起债券类固定收益产品价格下降。1、债券的发行价格(Bondissuingprice),是指债券原始投资者购入债券时应支付的市场价格,它与债券的面值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2、理论上,债券发行价格是债券的面值和要支付的年利息按发行当时的市场利率折现所得到的现值。由此可见,票面利率和市场利率的关系影响到债券的发行价格。3、当债券票面利率等于市场利率时,债券发行价格等于面值;当债券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时,企业仍以面值发行就不能吸引投资者,故一般要折价发行;反之,当债券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时,企业仍以面值发行就会增加发行成本,故一般要溢价发行。4、债券投资者的获利预期是跟随市场利率而发生变化的,若市场利率升高,则投资者的获利预期就变得高涨,促使债券价格下跌(由于已发债券票面利率已固定,当市场利率上升时,新发债券票面利率随之提高,债券投资者会卖出旧债券买进新发债券,这种行为导致旧债券价格下跌);若市场利率降低,则债券价格往往就会上涨。

G.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动机说

经典的货币需求动机说指的是凯恩斯的货币需求三动机说。
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由三种动机决定:分别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所谓流动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它缺乏流动性资产的欲望。这种欲望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
那么人们为什么偏好流动性,为什么愿意持有货币呢?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是出自于以下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1)交易动机(Transaction motive)
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货币的动机。他把交易动机又分为所得动机和业务动机二种。所得动机主要是指个人而言,业务动机主要是指企业而言。基于所得动机与业务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凯恩斯称之为货币的交易需求。
(2)预防动机(Precautionary motive)
预防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不测之需而持有货币的动机。凯恩斯认为,出于交易动机而在手中保存的货币,其支出的时间、金额和用途一般事先可以确定。但是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未曾预料的、不确定的支出和购物机会。为此,人们也需要保持一定量的货币在手中,这类货币需求可称为货币的预防需求。
(3)投机动机(Speculative motive)
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因为货币是最灵活的流动性资产,具有周转灵活性 ,持有它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随时进行金融投机。出于这种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称之为货币的投机需求。由于交易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加上出于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构成了货币总需求。
投机动机是指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收益,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
凯恩斯认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随利率的变动而相应变化的需求,它与利率成负相关关系,利率上升,需求减少;反之,则投机动机货币需求增加。

H. 什么是货币需求人们需要货币的动机有哪些

货币需求量(monetary demand)指经济主体(如居民、企业和单位等)在特定利率下能够并愿意以货币形式(现金或存款) 持有的金融资产的数量。

货币的动机:

1、交易动机(Transaction motive)

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货币的动机。他把交易动机又分为所得动机和业务动机二种。所得动机主要是指个人而言,业务动机主要是指企业而言。基于所得动机与业务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凯恩斯称之为货币的交易需求。

2、预防动机(Precautionary motive)

预防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不测之需而持有货币的动机。凯恩斯认为,出于交易动机而在手中保存的货币,其支出的时间、金额和用途一般事先可以确定。

但是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未曾预料的、不确定的支出和购物机会。为此,人们也需要保持一定量的货币在手中,这类货币需求可称为货币的预防需求。

3、投机动机(Speculative motive)

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因为货币是最灵活的流动性资产,具有周转灵活性,持有它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随时进行金融投机。出于这种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称之为货币的投机需求。

由于交易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加上出于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构成了货币总需求。

(8)货币需求投机动机为什么是负的扩展阅读

货币四种需求

1、交易性货币

交易性货币需求是居民和企业为了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居民和企业为了顺利进行交易活动就必须持一定的货币量,交易性货币需求是由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共同作用的。

2、预防性货币

预防性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意外事故而形成对货币的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息率有密切的关系,当利率低,人们持有的成本低,人们就会持有较多的货币以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当市场利率足够高,人们可能试图承担预防性货币减少的风险,将这种货币的一部分变为生息资本,以期获得较高的利息。

3、投机性货币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了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利息,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分为在当前价格水平下的名义货币需求和剔除价格影响下的实际货币需求等两种形式。

凯恩斯在凯恩斯总模型中指货币是为了交易目的(lt)和保值目的(ls)。货币的“投机需求”(ls)并非是为了投机的资产,而是为了降低损失风险而以货币形式保值的资产。货币的“投机需求”有机会成本。

4、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指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了进行不可预知的交易而需要的流动性。这是必须的,因为经济主体对未来的状况是不确定,不能准确预知。

收入越高,安全需求的实际范围就越大,即可预见的交易数额越大。另一方面,必须的更新购买和维修的不确定性也需要货币的“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在模型中一般不是独立的,一般被简化归入了“交易需求”。

I. 凯恩斯认为利率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

凯恩斯认为人们有宁愿牺牲利息收入,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意愿。

这种意愿被称为流动性偏好。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又被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该理论重视对货币需求的各种动机分析。

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分为三类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1.交易动机

交易动机是个人或企事业单位为了应付日常交易所需,而产生持有货币的需要。

凯恩斯认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要,与收入成正比:即收入越多,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越大;收入越少,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就越少。

2.预防动机

由于人们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为了应付紧急情况(医疗、意外事故等)而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叫作预防动机。

凯恩斯同样认为预防货币需求由收入水平的多少决定:即收入越多,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量越多;收入越少,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量就越少。

基于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都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对利率变化不敏感,因此,凯恩斯把这两种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统一用如下公式表示:M1=L1(Y)(7.1.6)式中:M1为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量,Y为收入水平,L1表示M1和Y之间的函数关系。

3.投机动机

人们为了未来在恰当时机进行投资而产生的货币需求,称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对利率非常敏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当前利率水平;利率对货币需求影响的规律是,尽管投机者心中的正常利率水平因人而异,但是会表现为:如果当前利率高于正常利率,投机者就会认为预期利率下降;同理,如果当前利率低于正常利率,投机者会认为预期利率会上升。

对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的关系,一般认为是相反变化。

具体表现是:如果当前利率较低时,投机者认为预期利率会上升,预期债券的价格就会下降,于是抛出债券,持有货币;如果当前利率较高时,投机者认为预期利率会下降,于是抛出货币,持有债券。

因此,当前利率水平对投机动机货币需求有负的影响,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M2=L2(i)(7.1.7)式中:M2为投机动货币需求量,i为市场利率,L2为M2与i之间的函数关系。

综合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Md=M1+M2=L1(Y)+L2(i)(7.1.8)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货币的总需求是由收入和利率共同决定的。

尽管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详细考虑了人们持有货币的各种动机,分析了利率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但是没有概括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更草率断定名义国民收入是影响国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J. 为什么同样是利率和收入的关系,在商品市场上它们是负相关,而在货币市场上它们却又成正相关

简单的说是两个市场两种均衡
在产品市场上达到均衡时I=S,投资等于储蓄,利率提高时总产出下降,因为利率提高,投资则减少,所以按照支出法来说国民收入就减少,利率与国民收入成反比。
在货币市场上,凯恩斯认为,交易需求是收入水平的增函数,投机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当收入水平提高时,交易需求扩大,在货币供给量既定时,满足投机需求的货币余额必定减少,这就必然导致利率上升。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当利率上升时,投机需求下降,在货币供给不变时,交易余额会增加。如果将交易余额维持在较高水平,就必须有较高的收入水平与之适应。也就是说,货币上场均衡意味着利率上升将伴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

热点内容
5万买指数基金10年后的收益是多少 发布:2025-05-18 04:14:52 浏览:612
如何进行股市个人评估 发布:2025-05-18 03:55:04 浏览:47
香港满地科技股票 发布:2025-05-18 03:54:58 浏览:636
如何认定公司股权持有合法 发布:2025-05-18 03:53:37 浏览:143
基金工作人员叫什么 发布:2025-05-18 03:42:24 浏览:601
短线的基金有哪些 发布:2025-05-18 03:34:21 浏览:157
工基金个人交多少 发布:2025-05-18 03:25:10 浏览:491
2月10号的基金怎么没有收益 发布:2025-05-18 03:21:44 浏览:241
投资股票跑赢房价 发布:2025-05-18 03:11:53 浏览:170
忘记退市股票是那个怎么办 发布:2025-05-18 03:11:52 浏览: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