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为什么货币价值

为什么货币价值

发布时间: 2022-07-23 12:56:01

Ⅰ 货币的价值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1、影响货币时间价值的因素包括时间、收益率或通货膨胀率、单利与复利。其中,时间的长短是影响货币时间价值的首要因素。时间越长,货币的时间价值越明显。

2、价值规律是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货物的交换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3、商品的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当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上涨,买方市场出现;当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下跌,卖方市场出现。

4、价格变动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商品价值越大,商品价格越高,商品价值越低,价格越低。

(1)为什么货币价值扩展阅读:

货币的调控作用

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

4、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Ⅱ 为什么货币具有价值而纸币不具有

你把货币和纸币混乱了
纸币本身只是价值符号
本身没有价值
但是
它作为价值符号代表了货币
因此
也就是代表了货币的价值
所以
拥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它不是观念上的
(你钱包里的是观念上的啊)

Ⅲ 货币为什么有价值

首先,货币具备一个非常强大的功能——价值尺度。
由于每个人对市场都不能说完全了解,也不清楚自己的劳动能换到什么样的东西、数量是多少,所以货币价格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试探指标’。虽然说理论上我们可以根据马克思的价值规律——价值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但是这个理论的计量和实践还是太过困难了。因此,我们仍旧需要用价格来试探某一商品的相对市场地位。
货币在这个过程中,就是一个价值的尺度。就像我们物理中的‘标尺’需要非常精确和稳定一样,货币这个只能需要其具备稳定的特性,也就是需要不仅有价值,而且价值从宏观角度来讲需要很稳定。
否则的话,也不是不行,只不过市场会混乱。就比如说中国20年来的平均工资从50多上涨到了上千块甚至上万块,但我们能说我们现在的工作时间或者工作质量是20年前的几十倍甚至是上百倍吗?显然不行。即使算上高科技,我们的生产率提高了,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我们对这种说法仅需问:高科技是哪里来的呢?显然是上一代人辛苦努力积攒来的,从货币的角度来讲,人家当初的劳动也是具有时间价值的,也是可以收取高额利息的。但是,由于货币本身贬值的厉害,先人的劳动价值被大大低估了。这样的话,整个市场从宏观角度来讲就不是‘等价交换’了。
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比如说养老问题,如果货币价值恒定或者稳定,那么每个人的劳动成果就足够自己给自己付养老金。但是现在不行,货币贬值的部分全让政府来承担了。如此一代一代的承担(CPI)t次方的政府,很快就会破产的,如果再加上福利支出,政府破产的会更快。你看看欧美就知道了。

另外一方面,由于货币还有一个储藏财富的功能,因此当货币比值不稳定的时候,其不稳定的程度会因为‘储藏’这一特性而逐渐的累积叠加。那么就是说,如果上面的价值尺度的问题还弄不垮整个市场,加上这个‘积分器’的累积放大作用,市场的崩溃几乎是个必然。
由于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变化,很多东西的价值也随之大幅振荡。也就是说今天值钱的东西,明天可能就是废物了。
当一个市场上有很多没有生产资料,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的人,那么他们的生活节余劳动果实就需要依靠存储货币来‘储藏’。
如果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就如同当今的信用货币,那么其价值含量就非常不确定。而通货膨胀率就更不确定。这些不确定的变量是掌握在大金融家、资本家的手里,那么广大的劳动者就非常被动。因为大银行业巨头可以通过巨额对冲、过量的发放货币而‘无偿占有’广大劳动者们的历史劳动成果,也会稀释市场货币价值。
因此,偶然几次的‘价值尺度失灵’——比如说涨价,可能不是个问题,毕竟幅度很小,大家还能忍受。但是长久下来你可以看看大家还乐不乐意呢?
当劳动的价值不能被合理的储存和看待,那么谁还愿意提供劳动呢?谁还愿意相信发放这个‘无价值纸张’的机构呢?结果只能是政府机构的倒台。可是倒台又能如何呢?如果货币依然没有价值,在市场机制不变的情况下,历史的轮回只会不断地继续再继续。又或者信用货币体系崩溃的结果是金融业的倒退——金银本位的回归或者是以物换物。但是我们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可以看出,金银本位的最大缺陷——存量和产能均不足根本无法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对一般等价物的数量的需求。
这个死结如何来破解,还需要我们共同的思考和努力。

Ⅳ 为什么世界各国钱币价值不一样

因为各国货币对应其可以交换的商品不同,或者说对应本位价值不同,各国之间的交易实际上交易的是背后本位价值,人民币是银本位,美元是金本位,所以“价值”不同。

各国货币会因为经济体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化导致物价水平的移动,所以各国货币价值会浮动。而为了各国之间的交易公平,产生一个关键词即“汇率”。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有着直接的调节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即让汇率下降,会起到促进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反之,本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汇率上升,则起到限制出口、增加进口的作用。

而在这一系列的调控中,货币价值产生差距,汇率也拉开差距,就会导致有每种货币对应其背后的商品不同。

严格上说不存在哪种货币值钱,哪种货币不值钱,只是银行规定的本位价值不同,人民币是银本位,银本位中因为有杠杆的存在所以产生了汇率。

(4)为什么货币价值扩展阅读:

1.货币职能:

价值尺度是用来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的一种职能,是货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正如衡量长度的尺子本身有长度,称东西的砝码本身有重量一样,衡量商品价值的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能充当价值尺度。电子货币除外。

2.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把各种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一定的货币量,以表示各种商品的价值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

各种商品的价值并不是由于有了货币才可以互相比较,恰恰相反,只是因为各种商品的价值都是人类劳动的凝结,它们本身才具有相同的质,从而在量上可以比较。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

商品的价值量由物化在该商品内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

3.金本位时代

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金块和金汇兑本位制。一次大战前,盛行典型的金币本位制,特点是金币为本位币;自由铸造和镕化;金币与银行券自由兑换;金币作为世界货币自由输出入。

4.纸币时代

在纸币制度下,各国发行纸币作为金属货币的代表,并且参照过去的作法,以法令规定纸币的含金量,称为金平价,金平价的对比是两国汇率的决定基础。但是纸币不能兑换成黄金,因此,纸币的法定含金量往往形同虚设。

所以在实行官方汇率的国家,由国家货币当局(财政部、中央银行或外汇管理当局)规定汇率,一切外汇交易都必须按照这一汇率进行。在实行市场汇率的国家,汇率随外汇市场上货币的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 汇率对国际收支,国民收入等具有影响。

Ⅳ 为什么货币可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货币是能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是因为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本身反映的就是一种使用价值,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有用性。

根据货币的商品价值可分为实物货币和形式货币,实物货币本身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包含价值量,比如羊、贵金属等;而形式货币本身没有价值量,它的价值是契约约定的,只有契约价值。两者形式不同,但是本质上是统一的,即都被约定作为交换媒介, 都存在契约价值。

(5)为什么货币价值扩展阅读:

货币名目论者从货币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出发,否定货币的实质价值,认为货币只是一种符号,一种名目上的存在。货币金属论是货币金、银本位制的产物,随着20世纪初金本位制度的崩溃,其影响力正日益减弱。

21世纪,在西方货币中,占统治地位的是货币名目论,这从西方的经济学教科书对货币的定义中可见一斑。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将货币定义为:“货币或货币供给是任何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或在偿还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Ⅵ 为什么货币有价值 纸币没有价值

因为货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而纸币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作为价值符号,纸币只能代表一定的价值,它本身是毫无价值的。在一定的时期,不论纸币的发行量有多大,它所代表的价值总是一定的。纸币的发行量越多,单位纸币代表的价值量就越少,人们视这种情况为“货币贬值”。由于国家制币需要耗费一定人力和物力,如纸这种材料是有价值的,有些同学据此认为纸币也有一定的价值。这是一个经验误区。纸币是一种价值符号,制币材料只是这个符号的物质载体,纸币代表的价值与制币材料的价值没有必然的联系。商店里的商品用纸币标价,只是表示用一定量的纸币作为媒介,可以交换这一商品,也就是说纸币能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在这里,不要误认为纸币有价值,因而能作为价值尺度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Ⅶ 为什么国家和国家的货币价值不一样

因为各国货币对应其可以交换的商品不同,或者说对应本位价值不同,各国之间的交易实际上交易的是背后本位价值,人民币是银本位,美元是金本位,所以“价值”不同。

各国货币会因为经济体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化导致物价水平的移动,所以各国货币价值会浮动。而为了各国之间的交易公平,产生一个关键词即“汇率”。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有着直接的调节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即让汇率下降,会起到促进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反之,本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汇率上升,则起到限制出口、增加进口的作用。

而在这一系列的调控中,货币价值产生差距,汇率也拉开差距,就会导致有每种货币对应其背后的商品不同。

严格上说不存在哪种货币值钱,哪种货币不值钱,只是银行规定的本位价值不同,人民币是银本位,银本位中因为有杠杆的存在所以产生了汇率。

Ⅷ 为什么国家和国家货币之间的价值不一样

外汇汇率的波动,虽然千变万化,和其他商品一样。归根到底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在国际外汇市场中,当某种货币的买家多于卖家时,买方争相购买,买方力量大于卖方力量;卖方奇货可居,价格必然上升。反之,当卖家见销路不佳,竞相抛售某种货币,市场卖方力量占了上风,则汇价必然下跌。 但影响供求关系平衡的因素有很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影响汇率波动的最基本的因素。根据凯恩斯学派的宏观经济理论,国民总产值的增长会引起国民收入和支出的增长。收入增加会导致进口产品的需求扩张,继而扩大对外汇的需求,推动本币贬值。而支出的增长意味着社会投资和消费的增加,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刺激出口增加外汇供给。所以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会引起本币升值。由此看来,经济增长对汇率的影响是复杂的。但如果考虑到货币保值的作用,汇兑心理学有另一种解释。即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外汇供需双方对货币所作的主观评价,这种主观评价的对比就是汇率。而一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则主观评价相对就高,该国货币坚挺。 2.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这是影响汇率的最直接的一个因素。关于国际收支对汇率的作用早在19世纪60年代,英国人葛逊就作出了详细的阐述,之后,资产组合说也有所提及。所谓国际收支,简单的说,就是商品、劳务的进出口以及资本的输入和输出。国际收支中如果出口大于进口,资金流入,意味着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增加,则本币会上升。反之,若进口大于出口,资金流出,则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的需求下降,本币会贬值。 3.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差异。在纸币制度下,汇率从根本上来说是由货币所代表的实际价值所决定的。按照购买力评价说,货币购买力的比价即货币汇率。如果一国的物价水平高,通货膨胀率高,说明本币的购买力下降,会促使本币贬值。反之,就趋于升值。 4.利率水平的差异。所有货币学派的理论对利率在汇率波动中的作用都有论及。但是阐述的最为明确的是70年代后兴起的利率评价说。该理论从中短期的角度很好的解释了汇率的变动。利率对汇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套利资本流动的影响来实现的。温和的通货膨胀下,较高利率会吸引外国资金的流入,同时抑制国内需求,进口减少,使得本币升高。但在严重通货膨胀下,利率就与汇率成负相关的关系。 5.人们的心理预期。这一因素在目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汇兑心理学认为外汇汇率是外汇供求双方对货币主观心理评价的集中体现。评价高,信心强,则货币升值。这一理论在解释无数短线或极短线的汇率波动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还包括政府的货币、汇率政策,突发事件的影响,国际投机的冲击,经济数据的公布甚至开盘收盘的影响。 这些因素之间也会相互加强或相互抵消。 升值和贬值是与各国所采用的汇率制度相关的。

Ⅸ 货币价值由什么决定

货币价值由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以及劳动价值因素决定的。
汇率是一种货币以另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在没有其他非市场因素影响的条件下,汇率应遵循商品市场的一般规律,即它是由经济活动导致的对这种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价格是对价值的反映,通常情况下它是围绕价值波动的。
长期而言,在接近完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价格与价值基本上是一致的。
货币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媒介物。提供劳务取得货币的人拥有要求相应数量的相对劳动的权利。故货币就是基于先行劳务而获得的并用以换取消费品的要求权,或货币是基于所提供的先行劳务而获得的,并用以要求相对劳务的凭证。
拓展资料
货币(Money)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通货 的一种。俗称金钱。
通货(Currency,CCY)是度量价格的工具、购买货物的媒介、保存财富的手段,是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包含流通中的货币、银行券等。
货币,就其本质而言,是所有者之间关于交换权的契约,不同形式的货币在本质上统一的。过去,由于人们对货币的本质认识不清,错误地从不同角度来将货币分为不同的种类,比如:根据货币的商品价值分为债务货币与非债务货币两大类, 根据是否约定贵金属的兑换比例分为可兑换货币和不可兑换货币等等。
形式上,根据货币的商品价值可分为实物货币和形式货币,实物货币本身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包含价值量,比如羊、贵金属等;而形式货币本身没有价值量,它的价值是契约约定的,只有契约价值。
两者形式不同,但是本质上是统一的,即都被约定作为交换媒介, 都存在契约价值。货币的购买力决定于货币的契约价值,但实物货币的购买力也会受到自身商品价值的影响,通常实物货币的商品价值小于其作为货币的契约价值。
高中教科书当中,货币的本质被解释为一般等价物。 这个定义仅仅从职能出发,实际上并没有说明货币的本质,也无法回答内在的逻辑问题,即货币为什么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
关于货币契约本质的问题可以查看货币契约。
以下是过去关于货币本质的债务论说法,即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是持有者对发行者的一种债权,这一说法存在明显的纰漏,无法回答发行者借入的权益是什么,如何偿还等基本问题。
以下内容详细列出了过往人们对货币本质不清楚的情况下做出的各种解释:债务货币就是当今主要发达国家所通行的法币(FiatMoney)系统,它的主要部分是由政府、公司以及私人的“货币化”的债务所构成。


热点内容
炒股什么时候下手好 发布:2025-08-21 10:01:28 浏览:14
使用数字货币如何赚钱 发布:2025-08-21 09:51:27 浏览:91
为什么买不到定期理财产品了 发布:2025-08-21 09:43:11 浏览:21
怎么知道是哪里的基金 发布:2025-08-21 09:14:37 浏览:412
货币贬值10怎么算 发布:2025-08-21 08:38:23 浏览:181
股市中的理论和技术有什么区别 发布:2025-08-21 08:35:51 浏览:386
证券股票交易席位在哪里 发布:2025-08-21 08:32:49 浏览:515
拼单买理财是什么法律关系 发布:2025-08-21 08:30:19 浏览:623
数字货币申请有什么用 发布:2025-08-21 08:30:18 浏览:9
写股市之战小说怎么写 发布:2025-08-21 07:48:14 浏览: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