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货币幻觉是怎么看的

货币幻觉是怎么看的

发布时间: 2022-07-25 13:22:29

『壹』 money illusion 货币幻觉 啥意思

货币幻觉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

『贰』 谁能较详细地给我解释一下货币幻觉

货币幻觉:

在通货膨胀时期出现的,将货币收入的名义价值当做实际价值的一种误解及其相关的错误行为方式。

在通货膨胀发生时,个人无法了解通货膨胀或物价上涨的程度,只能凭借自己接触的本地区的少数商品的价格来判断。这样,个人的物价信息就是不完全的,个人只能将主要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货币收入上。

例如:作为工作者的个人,在与企业进行单个的或集体的工资谈判时,就可能将企业允诺的名义工资上升幅度当作实际工资的上升。而实际上,实际工资可能并没有上升,甚至还有所下降。这样,企业就通过货币幻觉获得了额外利润。

一般认为,货币幻觉只是在通货膨胀的形成阶段比较严重,一旦通货膨胀普遍化和为大众普遍意识到以后,货币幻觉就会逐渐消失。

『叁』 什么是货币幻觉

首~华~官~网为您答题“货币幻觉”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于1928年提出来的,是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首华@官~网为您解答

『肆』 货币幻觉如何影响人们的决策

消除本币升值的“货币幻觉”,首先是强调要关注本币升值对个人福利带来的实际影响,而非表面的货币价值增加。

一种代表性观点认为,因为中国还存在大量的失业与过剩劳动,所以采取名义汇率升值的做法不仅不能减少贸易顺差,反而会使劳动者的利益普遍受损,因此有损国民福利。

其次,进一步扩展“货币幻觉”的含义, 我们要强调名义汇率与有效汇率的区别。

例如,虽然人民币对美元在升值,但对“一揽子货币”来说,美元对欧元、日元的大幅贬值,使人民币有效汇率可能是轻微贬值。而就另一个口径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项测算显示,去除通货膨胀因素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2006年7月,比去年同期贬值1.6%。如此种种在本币升值中的“货币幻觉”,伴随某种“非理性升值”,可能会使政策效果被扭曲,并降低本币升值对一国经济和社会福利所带来的利好程度,因此需要加以清醒认识。

『伍』 货币金融学中货币幻觉怎么理解

“货币幻觉”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Fisher)于1928年提出来的,是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它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他告诉人们,理财的时候不应该只把眼睛盯在哪种商品价格降或是升了,花的钱多了还是少了,而应把大脑用在研究“钱”的购买力、“钱”的潜在价值还有哪些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精打细算,花多少钱办多少事。否则,在“货币幻觉”的影响下,“如意算盘”打到最后却发现自己其实是吃亏了。

其实简单的说,就是不要看价格是上涨了还是下跌了,而应该计算货币的购买力.

『陆』 货币幻觉的具体实例

无数的科学家都在研究为什么世界经济衰退得如此迅速和剧烈,其中行为经济学家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他们主要将人们决策时的心理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脑科学家对腹内侧前额叶皮层及颅内其他区域进行扫描,检测结果也支持行为经济学家的观点。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3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报道,
德国波恩大学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者通过大脑扫描仪,观察到人脑部分决策回路有发生货币幻觉的迹象。如果受试者获得一笔金额更大的钱,即使因为物价上涨,多出来的这部分钱并没有带来更大的购买力,腹内侧前额叶皮层部分区域的活动也会异常明显,反映在大脑扫描图上,就是这部分区域被点亮了。
脑部扫描图中前额后方出现的亮点告诉我们,人错误判断了货币的价值,也就是出现了货币幻觉。这只是一个例子,一系列日趋复杂的研究还显示,大脑中枢跟恐惧(受脑部杏仁核控制)和贪婪(受脑部伏隔核控制,该部位或许也是产生性欲的地方)这两种与投资相关的原始动机有关。一项把神经影像跟行为心理学和经济学融合的高科技,为研究个人和整个经济体的运作为什么会误入歧途提供了线索。同时,这些研究还试图解释,尽管金融系统已经实施了常规危机预防措施,为什么还是无法逃脱经济崩溃的悲惨命运。这些研究的部分成果已被奥巴马政府采纳,作为稳定银行业和房地产部门的政策指导。

『柒』 货币中性的货币幻觉

“货币中性”是货币数量论的一个基本命题。这种思想可追溯溯到货币数量论的早期陈述,例加大卫休谟在1752年的著作(货币论)、(利息论)和(贸易平衡论)中的经典论述。“货币中性”作为术语是哈耶克引入英语国家的,他将此术语的创造归功于威克塞尔(1898年)。但事实上该术语的真正使用是在更早的时候,并且应归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十年中活跃起来的一批德国与荷兰的经济学家。
对货币中性的严格证明基于没有“货币幻觉”这种关键假设。帕廷金(1965年)指出,在借贷经济中,在预算约束下谋求效用最大化没有货币幻觉的个人的需求函数,取决于相对价格、利率和初始财富的真实价值,后者包括实物资本、证券持有量与货币余额。
里昂惕夫(1936年),莫迪利安尼(1944年)所说的“齐性假定”,意味着需求函数在在等比例的货币价格变化时是无变化的,而且,那种需求函数的不变性被视为没有货币幻觉的条件,并因此是货币中性的条件:因为在一个人既无债务又无债权的情况下,这种变化也会影响其初始货币余额的真正价值,因此它不能模拟货币单位的变化,并由于实际余额的影响,一般都会使得他改变对各种商品的需求数量。豪伊待和帕廷金(1980年)所说的需求函数有以下性质:它对货币价格和初始金融资产(包括货币)数量有零次齐次性。
此外,阿奇博尔德和利普西在1958年的研究表明,如果初始均衡水平相对于整个经济系统而言存在,而且相对于其中的每个个人而言亦存在(那特别意味着每个个人初始都持有最佳货币数量),那么,这种中性将长期得到,即使考虑到分配的影响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即使考虑到在偏好、禀赋以及因此产生的在个人需求函数方面的差异,情况也是如此:货币数量的增加,不管增加量在个人之间如何分配,将长期引起价格的等比例增长,而利率不变。该结论还基于以下事实:由货币数量增加引起的短期均衡,将在长期内以如下方式更新分配货币数量,即相对于每个个人在初始均衡状况所持有的货币量而言,使每个人货币持有量出现等比例增长。
上述分析暗含地假设,相对于未来价格而言,存在着一种预期的单—弹性,以致货币中性不会被商品之间的替代所扰动。

『捌』 简述货币幻觉的主要表现及应对方法

货币幻觉效应是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它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效应。
目前的宏观政策有意识地保持货币幻觉,在货币供应量增长的同时,投资趋热,在这一过程中,生产资料价格最先上涨。一般地,货币政策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产出效应,另一是价格效应。如果扩张性货币政策是以通货膨胀来换取产出增长,我们说这种政策有着暂时的“货币幻觉”。货币幻觉一旦消失,就全部转化为通货膨胀。

热点内容
苏州安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号 发布:2025-07-01 16:34:08 浏览:921
股权转让所得税缴费基数是什么 发布:2025-07-01 16:20:23 浏览:61
今年股市从什么时候开始牛起来的 发布:2025-07-01 16:13:19 浏览:569
投资者对单个股票 发布:2025-07-01 16:02:01 浏览:487
金融系列分为哪些 发布:2025-07-01 15:52:25 浏览:509
金融学哪些专业适合女生学 发布:2025-07-01 15:46:58 浏览:188
中美金融如何挂钩 发布:2025-07-01 15:05:19 浏览:145
当老公只想炒股不想上班怎么办 发布:2025-07-01 15:04:27 浏览:600
里拉大跌为什么新兴货币贬值 发布:2025-07-01 14:56:35 浏览:991
普通人什么水平炒股 发布:2025-07-01 14:48:55 浏览: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