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降准货币
① 央行降准是什么意思对民众有何影响
央行降准的意思指的就是中国人民银行降低了市面上所有的商业银行存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这个准备金是每个银行必须要储存在央行的,央行的这个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各个商业银行出现意外情况,比如重大亏损的时候,结果老百姓储存在银行里的钱提不出来了。比如一个老百姓在某家商业银行存了100块钱,这家商业银行就必须存10块钱到中央银行,这个就叫准备金。现在中央人民银行降低了这个比例,可以存的少一点,也就意味着商业银行可以拿比较多的钱去放贷,或者从事其他的经营。
对于我们普通的老百姓,主要有以下几个影响。
第3个影响就是有利于房贷利率下降。
因为我们中国的房贷是根据LPR指数来进行计算的,市面上的钱多了起来之后,这个利率就会有下行的趋势,这种趋势传导到购房者头上的结果,就是每个月的还贷压力会有所降低。
② 降准什么意思
降准是指降低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为了应对储户取款和清算时候准备的资金,降准就是降低了各商业银行存在央行的资金,降低的这部分资金就会投入信贷或者其他市场,这样就会使市场上的资金增加。
降准是一种扩张性货币政策,它会使市场中的信贷规模增大、货币供应量加大、货币流动性加强、也能刺激市场经济增长。
(2)什么叫降准货币扩展阅读:
降息降准意味着什么?
降息降准都是属于央行的政策调整。降息降准都利好于经济市场的发展,银行利息变少,促进国民的投资积极性。贷款利率均下降,会释放市场贷款压力性和创业投资的积极性等等使市场处于宽松状态。
其中,当央行降息时,会使市场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减少,导致资金会从银行流出。会促进市场投资和消费,也会加大市场资金的流动性。从而会直接利好于房地产、券商、有色金属等行业股票。
而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一种扩张性货币政策。会使市场中的信贷规模增大、货币供应量加大、货币流动性加强、刺激市场经济增长等等。从而,会使上市公司可贷款性加强、企业流通发展资金增多、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等等。
当央行降准时,因为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后,表示银行上交的准备金下降,银行的资金压力降低,有更多的资金可以发展银行方面的业务业绩。所以会利好于银行板块。然后降准就会影响到房地产、证券板块、保险板块。房地产板块和银行同属于资金敏感型板块,降准对于房地产板块来说,会使流动性预期有所好转,缓解资金压力。对于证券板块来说,降准将会提供市场的炒作性,从而刺激股市成交量增加,投资者活跃度更高,而股市成交量增加最为受益的就是证券板块。
降准和降息的区别:
通俗来讲,降准和降息的区别在于:
降准:降低存款准备金的全称,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为了应对投资者取款和清算时候准备的资金,商业银行每年都要将一部分资金存放到央行,这个资金就叫做存款准备金。
众所周知,银行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借贷利息差。打个比方说:央行要求银行每年必须存100万的准备金,存入后能用于贷款的资金就变少。而降准后,银行说只存50万,这样银行就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借贷业务。
降息:降息是指降低存款利息或贷款利息,即存放在银行的利息减少或者贷款的利息减少。降低存款利息后,储户不愿意将资金存在银行;贷款利息降低后更多的人就能申请贷款。
综上,降准和降息都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都是重大利好消息。
③ 降准和降息是什么意思
一、降准的意思:降准是央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之一。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银行可贷资金数量从而增大信贷规模,提高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
下调准备金只是对冲硬着陆风险,对股市而言可拿来炒作,政策力度如超出市场预期,表现最好的是银行股;但对未来的经济形势而言,货币政策并非万能药。
二、降息的意思:降息是指银行利用利率调整,来改变现金流动。当银行降息时,把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减少,所以降息会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出,存款变为投资或消费,结果是资金流动性增加。
一般来说,降息会给股票市场带来更多的资金,因此有利于股价上涨。降息会刺激房地产业发展。降息会推动企业贷款扩大再生产,鼓励消费者贷款购买大件商品,使经济逐渐变热。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3)什么叫降准货币扩展阅读:
一、降准的优点:
1、中央银行拥有主动权,受外界影响小,较好的体现央行的政策意图。
2、对货币供应量产生迅速、有力、广泛的影响。
3、作用于所有的银行和存款型金融机构,时间、程度上公平一致。
二、降准的缺点:
1、政策效果过于猛烈且缺乏弹性,受银行体系的银行超额准备金的影响大,不能经常使用。
2、增加银行经营的不稳定性,政策措施一定程度上不具有可逆性。
三、降息的影响:
1、绩优股、实值股、低市盈率股、高送派股。降息有利于进一步凸现绩优股、实值股的魅力。尤其是一大批市盈率低于三十倍的绩优股、实值股,其分红派现,较之于银行存款的税后利息,凸显优势。
尤其是绩优股、实值股中送股、转增股的股票,较之于银行存款的税后利息,其魅力以倍数计算。投资人可以参照已经公布的年报,选择业绩优异、市盈率低、分红派现多、尤其是送股转增股多的“白马股”,理性投资。
2、房地产股、保险股等“息口敏感股”上述股票和板块,属于香港称呼中的“息口敏感股”。尤其是对于房地产股来说,利率下调,有利于减轻人们分期付款购买房地产的负担,有利于调动人们买房的需要,有利于降低房地产开发商的负担。
保险业同样得到“降息”以及“降息预期”的推动。但是,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小于贷款利率,对于银行而言,有利有弊,缩小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差额对于银行的赢利增加了压力;同时增加了银行吸储的难度。
但是,增加放贷,以及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带动银行业务量的攀升,有利于银行增盈。总体看,对于银行股来说,长线仍有利好作用、短线则看资金是否追捧。
3、国债、企业债券银行利率的下调,不仅仅凸显了股票的投资价值,对于年利率百分之二点九五或以上、没有利得税的国债来说,其投资价值同样凸显。较之于税后实为百分之一点五八四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来说,利率高出百分之一点三六六。
尤其是,存款利率仅仅降低百分之零点二五,还有降息预期。有利于国债、企业债券的慢牛行情。从“庄股”思维的角度看,2007年的熊市,造成众多机构纷纷投资国债,可以说,国债已经有“庄”进驻。按同样理由,企业债券也有受到挖掘的可能。
4、扩大内需概念股。从降低“两息”来看,松动宏观经济政策,已经不是一个议题,而是正在实行中的事情。其着眼点,是克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从广义看,钢材、水泥、建材、电力等“扩大内需概念股”,同样有机会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受益者。长远看,有受到挖掘的可能性,上述股票一旦在盘面上得到增量资金介入的情况来印证,则应是把握机遇之时。
5、降息使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受到负面影响。美元持续贬值不可避免地导致其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下降,从而增加油价和金价大幅上涨中的不确定性。
代表“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及由习惯和历史沿革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的国际货币体系包括储备资产安全、汇率制度稳定和收支调节有效三个层次,美元贬值以及油价和金价的波动高企恶化这三层内涵,并给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由于黄金和美元同时发挥着价值储藏的职能,所以美元贬值使黄金的替代避险作用更为明显;而由于石油标价货币大多为美元,所以美元贬值也会给油价上涨形成支撑。金价波动受到美元贬值较大影响,而油价波动在显示出较强自主性的同时也与美元币值较为相关。
因此,美元的贬值与金价和油价的高位波动一起增强国际货币体系中长期的不确定性,并给国际投机性资本的大幅流动创造条件。
6、降息对美国实体经济产生滞后的扩张性影响。降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利率降低减少投资成本、增强投资需求,投资扩张弥补消费萎靡带来的增长动力不足。
二是利率降低减轻住房抵押贷款人的还贷压力,抑制房市违约率的不断上升,进而防止“次级债风波”的持续恶化;三是利率降低进一步缓解信贷紧缩状况,减弱生产活动和企业扩张的融资困难;四是利率降低支撑美元汇率贬值,刺激出口增长;五是利率降低增强市场预期,抑制经济活动在信心缺乏下的萎缩。
受政策时滞影响,这种刺激作用的大小在短期、中期和长期(短期为1年之内,中期为2到3年内,长期为4到5年内)有所不同。短期看,宽松货币政策的扩张效应会逐渐显现。在降息初期实质效应较为有限,金融市场的走强主要源于降息带来的信心恢复。
从第二个季度开始,GDP增长受消费萎靡的抑制影响有所缓和。中期看,降息能使美国经济避免陷入衰退。长期看,降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非常有限,价格机制的调整使降息效应基本体现在流动性增加和通胀压力加大上。
总体看,美联储降息在短期和中期给美国经济增长提供助力,“次级债风波”带来“大萧条”式美国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较小。
④ 央行降准什么意思
央行降准的意思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由商业银行向央行缴纳,具有强制缴纳的特点,能够预防挤提等风险。假设原来的存款准备金率是25%,那么客户在商业银行存1000元,商业银行就必须交250元到央行,剩下的750元可以往外贷款。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下降至20%,客户在商业银行存1000元,商业银行只需交200元到央行,有800元可以往外贷款。央行降准意味着商业银行用来放贷的资金就会增加,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息,同时金融风险也会增加。
⑤ 央行降息降准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存款的利息,前者是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后者是对普通中小储户 存款利息变少了,所以说,大家存款就不积极了,就会开始拿这些钱消费、扩大生产与流通,增加社会生产与消费能力。
一:降准是央行货币政策之一。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银行可贷资金数量从而增大信贷规模,提高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
二:通过降准,一是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使商业银行可以有更强的信贷投放能力,准备金下调以后,银行的资金相对更宽裕,对于投放信贷是有好处;二是通过资金的流动性相对宽松,有助于市场利率水平下降。
三:这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之后,商业银行可以获得约150亿元成本下降,成本下降后,也有助于银行在未来能够提供更低的融资成本和信贷资金。同时,不排除接下来将MLF利率下调来影响牵引LPR利率的下调,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四:央行称,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兼顾内外平衡,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五:2019年7月份数据显示: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06万亿元,环比下降36.14%,下降幅度超出市场预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仅为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较前值下降0.22个百分点,信贷成为拖累社会融资规模的主因。与此相对应的是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仅增长4.8%,信贷市场上需求同步下行。
六: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2020年应对疫情时人民银行坚持实施正常货币政策,5月以后力度就逐渐转为常态,今年上半年已经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态。
七: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操作,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还有一部分资金被金融机构用于弥补7月中下旬税期高峰带来的流动性缺口,增加金融机构的长期资金占比,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
⑥ 银行降准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好处
1、银行降准的意思就是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假设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15%,A在银行存入1000元,那么银行至少要将1000×15%=150元存到央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账户中,剩余的850元就是可以作为银行的流动资金。
2、如果银行在央行存入了200元,那么比法定存款准备金多出的50元就是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如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为14%,那么新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就是140元,银行的流动资金就多了10元,由于中国人民币存款余额的数额很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降1%可以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3、降准是央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之一。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银行可贷资金数量从而增大信贷规模,提高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
拓展资料
降准是央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之一。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银行可贷资金数量从而增大信贷规模,提高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
(1)中央银行拥有主动权,受外界影响小,较好的体现央行的政策意图。
(2)对货币供应量产生迅速、有力、广泛的影响。
(3)作用于所有的银行和存款型金融机构,时间、程度上公平一致。
央行降息主要作用:
1、降息就是银行利率调整,银行降息时,储户把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减少,降息会促储户把资金从银行取出消费,存款变为投资或消费。
2、降息分为两种,第一,降低存款利率。第二,降低贷款利率。利率也分为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一般来说是指短期利率。
3、降低银行贷款利率,主要是鼓励企业投资,也有利于个人按揭贷款,比如每月按揭贷款利率降低了,还款人每月还款数量相应减少了,减轻贷款人还款压力。
⑦ 银行降准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降准,表示国家希望释放流动性,鼓励银行放贷,使市面资金充裕,间接导致存贷款利率下降,刺激投资和消费。
一:但是,通常这种情况下,说明经济的不景气程度已经到了政府不能容忍的地步,或者是提前预防这种事情发生,希望通过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回暖,但有时越是这种情况,越影响市场看空情绪升高,短期内不一定起到好的效果,需要通过多种组合政策逐步、持续性加大力度,才能显现效果。
一:降准是央行货币政策之一。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银行可贷资金数量从而增大信贷规模,提高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
二:通过降准,一是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使商业银行可以有更强的信贷投放能力,准备金下调以后,银行的资金相对更宽裕,对于投放信贷是有好处;二是通过资金的流动性相对宽松,有助于市场利率水平下降。
三:这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之后,商业银行可以获得约150亿元成本下降,成本下降后,也有助于银行在未来能够提供更低的融资成本和信贷资金。同时,不排除接下来将MLF利率下调来影响牵引LPR利率的下调,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四:央行称,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兼顾内外平衡,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五:2019年7月份数据显示: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06万亿元,环比下降36.14%,下降幅度超出市场预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仅为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较前值下降0.22个百分点,信贷成为拖累社会融资规模的主因。与此相对应的是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仅增长4.8%,信贷市场上需求同步下行。
六: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2020年应对疫情时人民银行坚持实施正常货币政策,5月以后力度就逐渐转为常态,今年上半年已经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态。
七: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操作,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还有一部分资金被金融机构用于弥补7月中下旬税期高峰带来的流动性缺口,增加金融机构的长期资金占比,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