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多发为什么导致物价上涨
㈠ 为什么货币发行量大物价就会上涨
好多年没碰经济学了,回答仅供参考
货币和实物一样,都会形成市场,实物形成的市场叫实物市场,奉行一条准则:物以稀为贵,什么东西供给少且需求多,那么就贵。货币市场是货币形成的市场,也是一样的道理,货币发行量大
,那就贬值了,钱贬值,相应物价就涨了。
金融学里有好多理论模型,有点记不得了模型名字了,但是不管什么高级的模型,其中的变量,比如利率、收入、实际货币供应,等等这些都是描述供需变化的,说到底就是供给模型和需求模型的拓展,而供需模型的精髓就是物以稀为贵,不管是对象是货币还是商品。
当然,任何规律都不是绝对的,所有的经济模型都是基于一个假设,即模型没有考虑到的变量是不变的,但是事实不是这样的,我们经常忽略很多因素,比如汇率,比如正致因素,比如非理性的交易,所以有的时候,货币发行增加,不一定物价就涨,我们列举三个常见的:
1、市场上交易活跃,经济形势好,本来就有货币需求,这时候加大货币发行量,不会对价格有影响;
2、汇率上涨,增发的货币正好抵消了汇率上涨带来的需求,物价就不变了;
3、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跌得厉害,大家纷纷抛售黄金换取现金,增发的货币正好抵消了抛售黄金带来的需求,物价就不变了。
另外,非预期通货膨胀,顾名思义,就是通胀率和大家预期的相差较大,通胀率有可能过小,也有可能过大,这时候大家都没有准备,受到冲击就比较大,拿产品市场做个类比,如果市场上价格大涨大落,那就会引发高价抢购或者低价倾销,市场就乱了,货币市场也是一样的,通胀率会影响汇率,也会影响资金成本,这些就是货币的价格,大起大落,金融就没有秩序了。
㈡ 经济学问题。为什么货币发行过多,会导致物价上升求大神解答
举个例子, 这个世界只有两个人. 你和另一个人B. 你在树上摘了一个苹果, 但是不知道卖多少钱, 于是索性10块钱一个. 单价即10元/个.
所谓的货币印多了, 就是说货币供应给市场的额度多了. 本来B去银行贷款10块钱正好买这个苹果. 但是中央银行觉得你们市场不景气, 缺钱. 于是就说别10块了, 多小气. 只要你这钱是去买苹果的, 直接无抵押贷款给B 10000块钱, 而且不用还.
B拿着10000块钱来买你苹果, 10块钱/个, 你摘一个, 他买一个. 你发现这小子有钱啊. 于是你提价到200块钱/个. 或者再涨价等等, 直到B失去兴趣不买苹果为止.
这里面B手中的钱, 就是货币政策过于宽松导致的, 相当于直接让市场流动了10000块钱. 也就是所谓专家嘴里面说的"货币印多了", 因为苹果市场明明只需要10元, 你却让市场流动了10000块钱.
这个时候, 银行直接紧缩(不印钱了), 政策是不但要还, 还要有利率. 这个B感觉没必要借这么多钱出来买一个苹果, 就马上把10000块钱还了, 只借了100块钱. 你发现B是个穷鬼, 根本买不起, 没办法, 降价到50元/个. 卖给他了. 于是, 苹果物价直接从200降到了50.
通过上面简单的小例子来说,
1 市场价格是由于买卖双方的供求博弈决定的, 因此不需要通知, 你货畅销, 自然要涨价. 卖不动当然要降价.
2 但是后面有个看不见的手在操作, 即中央银行控制货币流通, 如果他想刺激市场活力, 就会使用宽松的政策, 让这个市场的人容易贷款或者有钱. 反之就让他们没那么多钱花.
印钱不是真正的印钱, 只是个形象的比喻, 比喻央行采取了比较激进宽松的政策(手段). 现在电子支付这么流行, 根本不需要真的去拿印钞机去印钞, 只需要他出个降低贷款门槛, 降低银行贷款成本, 降低存款利率的公告就行了. 这就是所谓的 货币印多了 的秘密
㈢ 货币发行过多怎么导致物价上涨
通膨的定论是流通中的货币大于经济的总需求量
银行把钱贷给企业就后相当于流入市场了,企业拿到钱后就会提高消费欲望,本来没钱而想买的设备和生产资料或扩大再生产,现在贷到钱了都能实现了。当大量的企业贷到款,大量的买进设备,生产资料,扩大再生产的时候,就会打破现有市场的供求关系,使求大于供。(如企业本来计划用5年的时间扩大再生产的,现在贷到钱了就打算一年内完成了,那么原本要用5年时间来消费的生产资料就会集中在一年内消费,而场市中的商品只有一年的供应量(就算生产商品的企业也贷到足量的钱了,但他不可能短时间内都转成商品),所以这样打破了供求关系。
求大于供后,当然价格就会上升,直到达到下一个供求平衡点。
接着是因为商品上涨而赚到更多钱的消费欲望也会增加,本来打算过几年或明年买车买房什么的,现提前到现在。然后是卖车卖房的因为现有供求打破赚到更多的钱而多消费,就这样一级级传下去,直到传到市场的每个地方。这就产生了通膨。
通膨影响最大的就像我们这样只有工资做为唯一收入的人,上面这些都是自己增加收入了而再消费的,而我们收入没有增加而生活成本上升了。
比如,一家钢铁厂计划用5年的时间增加5条炼铁生产线(每年增加1条),现在贷到钱了,就在一年内建造完5条生产线了。这样就多了4条线的铁矿需求量,这里假设铁矿老板也贷到了相应的钱,增加了铁矿的产量。这里就会存在一个消费和供给的时间差(如钢铁厂2月1日贷到钱当天就要买进足够5条生产线的运作的铁矿,铁矿老板也是2月1日贷到钱当天就投入扩大再生产中,生产是要时间的,到5月1日再生产的增量铁矿流入市场。)我上面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那楼主所说的供大于求的情况是存在的,从银行贷款的角度来说,对正个市场经济的影响是求大于供的,因为贷款的企业都是用明天的钱放在今天消费,而生产者不能把明天的产品放在今天出售,而只能增加生产。
楼主还可以想一下,你如果是企业的老板,你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去银行贷款呢?只有市场上对你生产的产品是求大于供的情况下,你贷款的欲望是最强的。
我上面那些所说的求大于供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要很清楚的把货币的增加到物品的上升说清楚是很困难的,里面的关系太多,太复杂了。水平有限,只能说到这里的,再说下去就太杂了,自己都收不了场。呵呵,希望对楼主有点帮助。
㈣ 货币发行过多为什么会引起通货膨胀呢
货币超发,市面上流通货币变多,假设原本一艘火箭2亿,没人买得起,现在货币超发每人都买的起了,火箭从2亿涨价到20亿,这个涨价就是通货膨胀。
货币超发人民突然变得有钱了,能买得起东西的人多了,但是东西数量不变,当需求上涨供应保持不变,就会导致物价上涨。
央行每年都在印刷钞票,与其他印刷出来的纸币相同,如果央行超发,超发的货币直接进入国库,然后给各级政府以及官员发工资,或者进行棚改户政策进入拆迁户手里,拆迁户或者官员消费,即可进入市场。
(4)货币多发为什么导致物价上涨扩展阅读:
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
①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②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
③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
④政策性调整,理顺价格关系会引起上涨。
⑤商品流通不畅,市场管理不善,乱收费、乱罚款,也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可见,只有在物价上涨是因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的情况下,才是通货膨胀。
㈤ 货币发行量增加为什么会导致物价上涨
举个例子, 这个世界只有两个人. 你和另一个人B. 你在树上摘了一个苹果, 但是不知道卖多少钱, 于是索性10块钱一个. 单价即10元/个.
所谓的货币印多了, 就是说货币供应给市场的额度多了. 本来B去银行贷款10块钱正好买这个苹果. 但是中央银行觉得你们市场不景气, 缺钱. 于是就说别10块了, 多小气. 只要你这钱是去买苹果的, 直接无抵押贷款给B 10000块钱, 而且不用还.
B拿着10000块钱来买你苹果, 10块钱/个, 你摘一个, 他买一个. 你发现这小子有钱啊. 于是你提价到200块钱/个. 或者再涨价等等, 直到B失去兴趣不买苹果为止.
这里面B手中的钱, 就是货币政策过于宽松导致的, 相当于直接让市场流动了10000块钱. 也就是所谓专家嘴里面说的"货币印多了", 因为苹果市场明明只需要10元, 你却让市场流动了10000块钱.
这个时候, 银行直接紧缩(不印钱了), 政策是不但要还, 还要有利率. 这个B感觉没必要借这么多钱出来买一个苹果, 就马上把10000块钱还了, 只借了100块钱. 你发现B是个穷鬼, 根本买不起, 没办法, 降价到50元/个. 卖给他了. 于是, 苹果物价直接从200降到了50.
通过上面简单的小例子来说,
1 市场价格是由于买卖双方的供求博弈决定的, 因此不需要通知, 你货畅销, 自然要涨价. 卖不动当然要降价.
2 但是后面有个看不见的手在操作, 即中央银行控制货币流通, 如果他想刺激市场活力, 就会使用宽松的政策, 让这个市场的人容易贷款或者有钱. 反之就让他们没那么多钱花.
印钱不是真正的印钱, 只是个形象的比喻, 比喻央行采取了比较激进宽松的政策(手段). 现在电子支付这么流行, 根本不需要真的去拿印钞机去印钞, 只需要他出个降低贷款门槛, 降低银行贷款成本, 降低存款利率的公告就行了. 这就是所谓的 货币印多了 的秘密, 普通老百姓为什么听不懂, 是因为这些所谓专家天天满嘴放炮, 把很简单的道理非要换N个词给你讲, 故弄玄虚
㈥ 为什么国家多印钞票会导致物价上涨
钞票印多了会引致通货膨胀,其直接表现就是物价上涨。这道理非常简单,打比方说,你要冲一杯糖水,糖好比物品,水就好比钞票,糖不变,水越多,糖水的甜度就越低,你可以称之为水分膨胀。通货膨胀的意思也是如此,生产的物品一定,多印钞票就相当于多掺了水,钞票(通货)膨胀了。物价就是钞票流通数量与物品数量的比例,如果原来其比例为100:100,现在多印了10份钞票,假设在一个统计期内钞票只流动一次,那么,该期间的该比例就变成110:100了,即,物价上涨了10% 。
㈦ 为什么货币印多了 就会导致物价上涨 人们怎么知道货币多就回提升物价 这是还是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吗
这位同学的疑惑应该是在于,这个由货币到物价的传导过程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我在学习经济学的时候,也有类似的疑惑,尽管有PY=MV这样的货币恒等式诠释了价格、产出、货币量与流通速度之间的关系,但仍然难以从切身体会中去理解,当市场上货币量增加时,是如何一步步传导到物价上的?市场上第一个价格的上涨是如何发生的?作为一个个微观个体,交易中的人们如何得知整个市场的货币量提高了呢?
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有个思路供你参考。
首先,价格是如何决定的?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需求供给曲线决定了产品的价格和数量,即市场的需求和供给状况决定了价格,这个规律贯穿其中。
其次,再看货币供给的来源,市场的货币供给通常是由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完成,比如,中央银行通过逆回购(向商业银行等机构购买有价证券)的方式向市场提供流动性,在货币乘数效应下,商业银行可供借贷的货币多了,贷款的利息自然就会低了。
再次,从商业银行到实体投资,贷款利率降低时,资金成本下降变相提高了投资收益,于是就会刺激企业主贷款进行投资,所谓实业投资就是购买劳动力和原料、设备等,以劳动力为例,当各企业主增大投资时,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市场上劳动力供给不变,于是形成用工短缺,商人提高工资以招到更多的工人。其他原料类似。这样,成本上涨了,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也相应上涨。
最后,从个人再到消费品市场。每个人工资提高了,根据消费方程,于是也会提高消费档次,消费更多商品,增加商品消费需求,也会引起消费品商品价格上升,刺激厂商扩大生产。
当然,现实中的传递过程要比这个复杂的多,而且并非单一的链式因果,而是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系统。个人觉得,价格传导通常是从工人工资和生产性资料开始。仅供参考!
㈧ 为什么市场上货币一多会引起物价上涨这之间是怎么联系的
货币多,简单理解就是需求多。原来10块钱的产品,现在对应20块钱,相对来说产品少钱多了,那么产品价格自然上涨。就是物以稀为贵的一种不是非常恰当的描述,但也是符合逻辑的。
从供求关系的角度来讲,供给和需求成反比关系,供给越多,需求跟不上,物价下跌。供给越少,需求越多,物价上涨。
㈨ 为什么货币发行量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
举个例子, 这个世界只有两个人. 你和另一个人B. 你在树上摘了一个苹果, 但是不知道卖多少钱, 于是索性10块钱一个. 单价即10元/个.
所谓的货币印多了, 就是说货币供应给市场的额度多了. 本来B去银行贷款10块钱正好买这个苹果. 但是中央银行觉得你们市场不景气, 缺钱. 于是就说别10块了, 多小气. 只要你这钱是去买苹果的, 直接无抵押贷款给B 10000块钱, 而且不用还.
B拿着10000块钱来买你苹果, 10块钱/个, 你摘一个, 他买一个. 你发现这小子有钱啊. 于是你提价到200块钱/个. 或者再涨价等等, 直到B失去兴趣不买苹果为止.
这里面B手中的钱, 就是货币政策过于宽松导致的, 相当于直接让市场流动了10000块钱. 也就是所谓专家嘴里面说的"货币印多了", 因为苹果市场明明只需要10元, 你却让市场流动了10000块钱.
这个时候, 银行直接紧缩(不印钱了), 政策是不但要还, 还要有利率. 这个B感觉没必要借这么多钱出来买一个苹果, 就马上把10000块钱还了, 只借了100块钱. 你发现B是个穷鬼, 根本买不起, 没办法, 降价到50元/个. 卖给他了. 于是, 苹果物价直接从200降到了50.
通过上面简单的小例子来说,
1 市场价格是由于买卖双方的供求博弈决定的, 因此不需要通知, 你货畅销, 自然要涨价. 卖不动当然要降价.
2 但是后面有个看不见的手在操作, 即中央银行控制货币流通, 如果他想刺激市场活力, 就会使用宽松的政策, 让这个市场的人容易贷款或者有钱. 反之就让他们没那么多钱花.
印钱不是真正的印钱, 只是个形象的比喻, 比喻央行采取了比较激进宽松的政策(手段). 现在电子支付这么流行, 根本不需要真的去拿印钞机去印钞, 只需要他出个降低贷款门槛, 降低银行贷款成本, 降低存款利率的公告就行了. 这就是所谓的 货币印多了 的秘密, 普通老百姓为什么听不懂, 是因为这些所谓专家天天满嘴放炮, 把很简单的道理非要换N个词给你讲, 故弄玄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