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衡量货币多了还是少了
㈠ 简述货币供给量的几种衡量标准
货币流通量(amountofcurrencyincirculation)是指市场上实际流通的货币总量。
目前我国货币流通量统计实际就是针对流通中的现金量,即M0进行统计,通常又称之为市场货币供应量。
这是一个时点指标,实际工作中往往计算报告期末的货币流通总量。
一是一定时期的商品价格总额,即各种商品的价格与商品数量的乘积的总和;二是货币流通速度,即同一时期内货币在买主和卖主之间转手的次数。
用公式来表示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M)=待流通商品数量(Q)×商品价格水平(P)/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V)这个公式表明了货币需求量变动的基本规律。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货币需求量取决于商品价格、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三个因素。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这是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
至于纸币的流通规律仍是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做基础的。
㈡ 每个国家的货币兑换多与少是怎么评估的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外汇管理制度,大致可分为:浮动汇率,固定汇率,半固定汇率制度!
㈢ 通货膨胀时,社会上的钱是多了还是少了
可以肯定:通货膨胀时,社会上的钱(流通货币供应量)是多了!
原因解释:每一个国家发行一定量的货币总数,主要是对应本国实际可以提供的物质存量总数而定,两者相对保持平衡(假设是‘恒定’的)。也可理解为,一般情况下(较少能保持不变化),货币的社会流通量与生产物质总量是“恒定”的。
但实际情况却总是不断变化的,出现了某些不定因素(人为的或其它)需要应对时,有些就可能需要通过(一个时期内)调整社会流通货币供应量的多或少(增大发行量或缩小供应量),来控制事态的发展变化,以保护本国的最大利益。这就出现了,社会上的货币供应量相对于(恒定时)是大于了——通胀,即老百姓认为的用较多的钱才能购买原来价值的物品了;出现通缩时,情况则正好相反。
不知回答是你需要了~~~
㈣ 什么叫“越多越多的货币,越少越少的货币”
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失去实际价值只有名义价值,货币任何名义价值的下降(通货膨胀)都只会促使人们加速出让手中的货币,货币的数量不减反增,即“越多越多的货币”,同理,货币任何名义价值的上升(通货紧缩)都只会促使人们推迟货币的支付,货币数量不增反减即“越少越少的货币”
㈤ 一个国家的货币是以什么来衡量货币面值的大小
货币面值是货币实际代表的价值量,各国钞票的面值大小是不同的,由商品流通的客观需要决定的。货币面额分等配套,取决于:
1)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商品生产的范围和档次。
2)币值的稳定情况。
3)人民的生活水平,购买力情况,使用货币的习惯。
各国根据本国的这些情况确定本国货币各种面额的分等,各种面额之间的比例,以满足金额大小不同的购买支付的需要。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主币一般从 1到100居多,面额分等为1、2、5、10、20、50、100,大小面值相差100倍。在世界货币史上钞票面额最大的是德国1924年春发行的面额为 100万亿马克钞票。这是恶性通货膨胀的结果。钞票一般印有阿拉伯数字和大写面额数字。
㈥ 如何衡量货币供应和需求
你的问题可是一个大问题。尝试回答如下:
1. 衡量货币供应量可以查中国人民银行的网站中的货币供应量,M1和M2。例如2010年末的货币供应量(M2)是72万亿人民币:http://www.pbc.gov.cn/publish/html/2010s07.htm
2. 但是货币需求,也就是中国经济究竟需要多少货币,则是一个很难说的问题。目前有一种说法就是根据GDP与M2的比例,也就是说央行发行的货币总量取得了多少国内生产总值。这部分地说明中国货币利用率的水平。以这个比率同其他国家(例如美国)相比,我国的货币发行量似乎是比较多的。
3. 还有一种算法,就是以商品流通的总量除以货币周转的速度。例如所有商品成交总量为40万亿人民币,人民币一年周转4次,也就是说实际需要10万亿人民币的货币。
4. 但是,长期投资的周转速度可能很慢,例如我国的高铁,投入了若干万亿,要等若干年后才能收回。投资(或储蓄)与消费的比率对货币供应量影响很大。
5. 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看通胀率。也就是说如果通胀率高,即说明货币发行量过大。于是才有在通胀情况下,央行采取加息等紧缩性货币政策。这种解释虽然是符合许多经济学理论的,但通胀的具体原因不同,也许不能这样简单地处理。历史上曾经有一位高人,提出通胀时由于商品价格高,需要的货币数量实际上是增加的,所以应该或者采取行政或财政手段降低物价,或者提高货币发行量。但这种做法现在没有人再注意了,毕竟主流经济学都强调货币发行量对通胀的决定性影响,而货币政策也是主要的抑制通胀的方法。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
㈦ 货币是国家印的,但是国家怎么知道自己印多了还是少了呢
这个问题有深度,其实大部分纸币都是滥发纸币。
并且宋朝,元朝,明清时期,民国都大量发行,导致贬值,不值钱了,
国家每年都是有统计各种乱七八糟的大数据和出入口货币,以此确认货币数量明年该不该印,
即使加上现代乱七八糟的企业和技术。我相信还是多印了几张,支付宝,微信,网络使我们钱流动更快了,变成活钱,所以货币贬值变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