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未来有什么
Ⅰ 央行数字货币发展前景
央行数字货币发展前景很好。具体原因:
1、数字货币受到了国家的认可。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十分明确的。
2、数字货币受到了国家的推崇。当国家是能够去推进数字货币的发展的,而且也能够运用更多的手段去丰富数字货币。
3、数字货币本身有很强的功能。数字货币本身也是能够有很强大的功能的,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Ⅱ 国内的数字货币未来会是怎么一个发展状况呢
未来数字货币将会走向大统一,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我国央行在今年初的时候曾召开过数字货币研讨会,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已经提上了日程。国际上的一些银行巨头和科技公司也都在研发数字货币,英国央行也计划发行数字货币。这所有的一切都意味着数字货币离我们现实的生活越来越近。但是,政府主导发行的数字货币未来可能会流通,但比特币、瑞泰币、活力币只能作为一种资产类别存在。
Ⅲ 看懂央行数字货币的未来,把握创富趋势
今年正值博鳌亚洲论坛20周年,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0名代表与会,包括数字支付、“一带一路”合作、产业变革等在内的多个热点话题被讨论。在“数字支付与数字货币”主题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发表了对于数字货币的看法。
周小川称:
不管数字货币还是数字资产,都要为实体服务。市场在推进数字资产发展的同时,要注意数字资产对实体经济的好处是什么?
进入牛年以来,加密货币持续火热,各国央行对于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央行数字货币,全称为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简称CBDC,译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目前,全球86%的央行都在 探索 央行数字货币。其中,中国已在多个城市启动数字人民币试点,美联储正在研究数字美元,欧洲央行也刚刚结束了有关数字欧元的公共咨询,并称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决定是否启动数字欧元调研项目,预计相关调研耗时约两年时间。
对于备受官方青睐的央行数字货币,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Chetan Ahya认为,它未来很有可能成为新的全球储备货币。
简而言之,如果一国的数字货币在国际金融交易中获得了认可,其发行国可能会在融资成本、金融交易控制方面获得重大优势,类似于美元当前的“特权”,也就是国际储备货币地位。
对此,摩根士丹利分析认为,各国央行将发行面向消费者的“零售数字货币”,并通过金融中介向公众开放。而央行发展数字货币的意图,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货币主权问题:私人支付网络迅速发展。随着它们获得市场份额,这些网络可以成为许多用户的主要交易手段。各国央行担心的是,货币将几乎完全在这些网络当中流通,对央行对货币体系的控制造成威胁;
二是金融稳定性:私人数字货币供应商的任何潜在故障都有可能破坏整个支付系统,并带来金融稳定性相关风险。尽管监管机构已经采取措施减轻风险,但这些风险并不能被消除。相比之下,央行数字货币由央行创造并持有,可以保证其作为交易交换媒介的可靠性;
三是金融包容性:私人、狭隘的货币网络崛起,可能将部分人群(如没有银行账户的人)排除在外。但央行数字货币就像实物现金一样,可以广泛使用,甚至可以在金融包容性方面做得更好。
不过,摩根士丹利也提到,央行推行央行数字货币(CBDC),商业银行或将面临一定的脱媒风险。因为,一旦央行数字货币上线,消费者就能够直接使用相应的账户进行转账。
中国版CBDC
中国版CBDC被描述为,数字人民币,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并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波透露,人民银行正考虑在更多场景、城市试点数字人民币。
不过,数字人民币正式推出还没有时间表。李波表示,在全国推广之前需将三方面工作做到位。
首先是要继续做好试点工作,扩大试点项目范围。
其次是要进一步打造数字人民币的基础设施,包括生态系统等。同时,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再次是要建立一套相应的法律和监管框架,监管数字人民币的使用。
推行CBDC的真正原因
数字人民币(CBDC)的核心技术是“区块链”,“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公开透明等特点。央行推行数字人民币也是看上了这个技术的优点之处。
除此之外,推行CBDC还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是数字人民币可以降低纸质印钞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污染。
二是数字人民币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货币的安全性以及防伪水平,有效抵御假币风险。
三是数字人民币改变了第三方中介参与交易的传统方式,只要拥有实体电子钱包并且有电,不需要连接互联网,就可以直接进行交易。
四是发行数字人民币可以有效平衡便携性、匿名性和三反(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
五是,从全球角度来看,发行数字人民币还能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如今,美元霸权迟迟不落幕就是因为已经形成了一张以美元结算的全球体系网,再想要脱钩是非常的困难的。
而现在,依靠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人民币有望冲出美元霸权的束缚,重新建立新的全球支付体系。
数字货币的未来
新冠疫情下,全球央行已经走在了数字化支付的前沿,央行数字货币发展稳步推进的过程中。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 我国数字人民币的设计主要是用于国内零售支付,条件成熟时,如果市场有需求,可以实现利用数字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
王信介绍,前期,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香港金管局就数字人民币在内地和香港地区的跨境使用进行了技术测试,这是人民币试点的一次常规性研发测试工作。
在国内,数字人民币在多个地区正在试用,包括在冬奥会的场景下使用,数字人民币的测试场景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当前数字人民币试点积累了丰富经验,下一步会继续推动数字人民币试点,进一步积累经验。
那么,数字货币的价值有多大呢?
返回金钱的本质,必须有流动性具备存储支付能力等。数字货币具有分散和保密的特征。传统货币的缺点越来越明显。电子支付越来越热。一旦钞票不再运作,未来的数字货币将颠覆我们的生活。
周小川曾表示,对于中央银行控制的数字资产,将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和机制设计和法律法规,以确保数字资产操作系统的安全。从一开始,它就与比特币的设计理念不同。
以上可以看出,央行可能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然而,数字货币毕竟不是一个特定的机构,所以未来的大趋势是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严格管理”。
总体而言,央行数字货币是一项富有前景的创新,未来,零售支付系统的建立与跨境支付优化将是趋势和重点,将为数字银行、金融 科技 等金融服务的增长创造了巨大商机。
Ⅳ 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将会给我们的未来带来哪些改变和机会
最近区块链板块由于受到各种信息的刺激,区块链板块的发展走势整体全线爆发,数百只个股异常活跃,数十只个股掀起了涨停潮,各种与区块链概念和数字货币有关的行业和企业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看好,随后紧接着就是央行或将成为全球首个发布数字货币的央行,那么数字货币的到来究竟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所谓的改变和机会呢?
说到数字货币让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就是中本聪所创始的“比特币”,2009年初,中本聪设计出了一种数字货币“比特币”,“比特币”用它分布式账本的管理方法摆脱了第三方机构的制约和限制,随后被中本聪称之为“区块链”。它因短短几年内价值翻番一度涨到 历史 最高价时的19850美元,那么究竟是什么概念让它短时间受到众多资本的关注呢?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比特币”的主要特征
①彻底去除中心化,没有任何发行机构,它是第一种分布式自运行管理的虚拟货币,整个体系由庞大的用户群构成,没有中央管理系统,去中心化是它安全又自由的核心保证 。
②在全球流通,没有国界,没有限制,它可以在任何一台连接互联网的电脑上进行管理,不管你是任何人或身处任何地方都可以自由地进行挖掘,购买,收购,出售,它的自由度可谓是前所未有。
③专属个人所有权,除了用户自己之外无人可以获取,操控它需要自己独有的密钥,它可以被用户独立地保存在任何可以存储的介质。
④没有任何隐藏的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交易费用低廉,对每笔交易收取的交易费用降到了各种交易费用的最低,而且交易速度相比也会很快。
⑤不经过任何管控机构,不会产生太多的交易环节,不会留下任何交易记录,没有繁琐的额度限制和手续限制,知道对方的比特币地址就可以自由的支付。
随着比特币的价值被各种人群认可,从2013年开始国内外很多商家就已经接受了用比特币支付来完成双方的交易,比特币的交易模式类似于电子银行转账的交易模式。
那么数字货币的发行也会像支付宝和微信一样给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改变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数字货币的发行将会有可能给哪些方面带来不一样的改变和影响。
1 首先就是金融生态和金融规则的影响
数字货币的到来更多的时候还是会对金融行业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它会打破过去的各种由地域障碍,流程障碍和人为障碍所造成的局限性和制约性,去中心化会让金融行业去除很多曾经繁杂和琐碎的流程工作和管理工作,也会新滋生出很多曾经没有的新生业态和新的工作岗位,它将会对全球金融产业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大洗牌,未来也会爆发出很多新的金融机会和金融潜力。
2 然后就是生活方式和生活模式的影响
数字货币的到来将会对我们的生活方式进行又一次的升级和改造,它不仅仅是让我们又多了一种新的支付方式而已,而是会让我们的支付方式更加的隐秘化和安全化,而是会让我们的支付体系更加的多元化和独立化。
支付方式的改变也许是数字货币发行最基础的影响,真正的改变也许会颠覆了我们的生活模式,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各方面应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会被区块链的运行模式所影响,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物与物之间联系,又比如云计算,物联网等等,都是区块链的衍生。
3 最后就是产业变革和产业发展的影响
数字货币的到来不仅能带动出更多的新生产业和新生工作,它也许更能改变我们曾经的很多旧有交易模式和商业模式,它或将会成为移动互联网之后的又一个新的经济引擎。
随着国家对区块链技术的越来越重视,数字经济将会迎来越来越快的高速发展期,随之而来的产业红利和产业蓝海也会即将爆发。
随着数字货币和数字经济的到来,未来的中国将越来越快地走向国际化和全球化,随之而来机会和挑战也会越来越快地走到我们的身边和眼前,想要改变自己的你其实从来都不缺乏机会,缺乏的永远都是你的行动力,想要改变人生的你其实从来都不缺乏机遇,缺乏的永远都是你的胆魄力。
Ⅳ 数字货币的前景和未来
数字货币的前景喝未来非常广阔和高明。发展法定数字货币有三个方面好处:一是可以节省成本,防范假币,可以强化支付系统的普惠特性;二是可以实时把握结构性的货币流通数据,进而能够特别精准地调控货币供应的总量;三是资金流的信息可以全程追踪,有利于反腐败、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等。“数字货币已经迎来了科技与市场方面的大变革。当前,有很多区块链系统不能被称为数字货币系统,因为它们没有交易性或监管性。蔡维德表示,只有把数字货币的支付和结算分开,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化。未来,一个符合现代法律法规以及现代金融交易原则的数字货币结算系统,将从支付开始带领整个金融系统改革,从而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
Ⅵ 未来最具潜力的十大数字货币
1.BTC-比特币
比特币市值2995.54亿美元,流通数量1853.83万,24小时成交额162.26亿美元。
比特币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9年提出,目前是上线最多交易所的数字货币,比特币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与大多数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
2.ETH-以太坊
以太坊市值532.66亿美元,流通总量1.13亿,24小时成交额63.03亿美元。
以太坊(英语:Ethereum)是一个开源的有智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通过其专用加密货币以太币(Ether,又称“以太币”)提供去中心化的虚拟机(称为“以太虚拟机”Ethereum Virtual Machine)来处理点对点合约。以太坊的概念首次在2013至2014年间由程序员维塔利克·布特林受比特币启发后提出,大意为“下一代加密货币与去中心化应用平台”,在2014年透过ICO众筹得以开始发展。截至2018年6月,以太币是市值第二高的加密货币,以太坊亦被称为“第二代的区块链平台”,仅次于比特币。
3.TRX-波场币
波场币市值市值241亿美元,流通总量711亿,24小时成交量24亿
波场TRON以推动互联网去中心化为己任,致力于为去中心化互联网搭建基础设施。旗下的波场TRON协议是全球最大的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应用操作系统协议之一,为协议上的去中心化应用运行提供高吞吐,高扩展,高可靠性的底层公链,开发者可以使用波场TRON协议与虚拟机开发属于自己和社区的应用,使用智能合约进行分布式众筹,数字资产发行。波场TRON协议已经运行着包括Timega,Obike,Uplive, game.com, Kitty live,Mico等去中心化应用,活跃用户突破一亿,分布于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地区。
4.XRP-瑞波币
瑞波币市值111.98亿美元,流通总量436.85亿,24小时成交额20.46亿美元。
瑞波币Ripple (XRP)这个虚拟货币是起源于2004年由Ryan Fugger提出,后来RippleLabs接手运营、发行,比起比特币2009中本聪才发布论文来讲,瑞波可以说是开始的非常早。瑞波(Ripple)是世界上第一个开放的支付网络,通过这个支付网络可以转账任意一种货币,包括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或者比特币,简便易行快捷,交易确认在几秒以内完成,交易费用几乎是零,没有所谓的跨行异地以及跨国支付费用。
5.BCH-比特现金
比特现金市值48.54亿美元,流通总量1827.4万,24小时成交额25.23亿美元。
BCH是比特币的分叉币之一,走的是按需扩容的大区块生态开发路线,最大的特点就是转账手续费很低,并且在POW币种里面,算力安全上是目前除了比特币之外,最安全的一个,同时具有重组保护功能,六个区块之后就无法回滚,很难被51攻击。
6.LINK
LINK市值45.21亿美元,流通总量3.5亿,24小时成交额24.76亿美元。
LINK是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ERC20标准化代币,用于支付Chainlink节点运营商,以便从脱链数据中检索数据,将数据格式化为区块链可读格式,脱链计算以及保证正常运行时间。Chainlink代币作为运行节点的一部分,可防止不良参与者。
7.BNB-币安币
币安币市值41.84亿美元,流通总量1.49亿,24小时成交额5.84亿美元。
BNB是币安平台代币,总量2亿,通过长期持有可以获得平台成长的红利,或者短期上也可以用于手续费上的折扣减免,同时平台还会定期对BNB进行一定的回购,进而支撑币价的持续上涨,目前看来BNB还是比较成功的,币价走势一直都是跑赢主流,也是去年IEO小牛市最早创出新高的币种,平台首创的IEO上币模式至今依然被众多平台争相效仿。
8.LTC-莱特币
莱特币市值37.81亿美元,流通总量6399.7万,24小时成交额17.73亿美元。
莱特币又名辣条,最早是从比特币的代码演化而来,主要是提高了出块确认速度,也曾经是币圈的搬砖利器,市值曾经进过币圈前五,不过现在几乎很少人还在用莱特币搬砖了,毕竟erc20的usdt更将方便,甚至还有基于波场的USDT几乎没有手续费,确认速度也更快。
9.DOT-波卡币
波卡币市值39.23亿美元流通总量9.02亿,24小时成交额10.26亿美元。
波卡(Polkadot)社区投票通过DOT拆分100倍方案。这个是已拆分100倍的DOT。Polkadot将会实现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互联网,用户拥有完全控制权力。它构想的互联网是每个人的身份和数据是由自己来掌控_不受从任何中央机构的影响。
10.BSV-比特币SV
比特币SV市值28.72亿美元,流通总量1827.16万,24小时成交额11.56亿美元。
BSV(Bitcoin Satoshi Vision)其中的“SV”是Satoshi Vision(中本聪愿景)的缩写,旨在实现原定的大规模链上扩容愿景,成为全球通用的点对点电子现金与价值数据传输网络。
Ⅶ 数字货币有未来吗
你好,从信息熵角度说,为表示你有多少资产,以前用黄金重量,后来用纸币,现在或未来就是银行里的一串数字。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分布式记账的账本,也就形成了现在加密数字货币的核心,更是未来的趋势。
一、为何需要数字货币?离线支付和匿名性一直都是现金试图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的数字人民币(也称 DCEP)就是属于法定加密数字货币,是把基于国家信用的纸钞改为了加密数字串形式,致力于对 M0 的部分替代。
如今的数字货币,本身就可以分成四类:匿名的,不匿名的,在线的,离线的。不匿名、在线的数字货币是最直观的,这个在实用中清晰易懂的。
这个流程其实非常直观,以银行为绝对中心,一切的保密工作都是银行做的,银行也100%的知道消费是从哪儿来,往哪儿去的。区别就是可以提一笔钱不花放在数字钱包里,也类似于一个带有延迟的支付宝。
另外,匿名的在线货币更像现金,而且匿名的数字现金非常神奇,银行会知道这笔钱去什么地方,这里又用到“盲签名”的技术。
可见,数字货币其实在背后运用了先进的技术,帮我们解决掉当下现金的短板与难题,这就是 科技 时代的一种“红利”,包括技术上实现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降低人为干预成本等等。
二、当下推广的央行数字货币,会让用户抛弃第三方支付吗?说实在的,除了现金,很多人还一直都在忧虑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龙头地位不保。
可是,央行发行数字货币自然不想真正“去中介化”,采取的仍是“央行——金融机构——用户”的双层运营机制,用户在金融机构开户,不直接与央行发生业务关系。
当然,理论上是不需要的,就像没有第三方支付时,支付转账交易也照常运行一样。就现有清结算体系而言,第三方支付属于体验层面提升,也是锦上添花,一直都不是必需品,就央行数字货币也是如此,没有第三方支付,不会有实质影响。
但是,央行数字货币是个新战场,用户习惯从零培养,现在来看,银行APP率先试点,先发优势不在第三方支付这里。当然,我们也不必过度夸大这种影响。
最后,第三方支付崛起,并非监管机构有意推动或金融体系自发孕育的产物,而是市场需求自我催生的变革创新。既然是契合市场需求而生,用户习惯成为第三方支付最大的护城河,只要它们用户体验不滑坡,第三方支付就有生命力。
随着比特币价格突破50000美元,然后又突破60000美元关口,现在与比特有关的数字货币的话题也火爆了起来。
首先说明一点,数字人民币和比特币虽然都叫做数字货币,但性质完全不同。
比特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一种去中心化货币,有很好的保密性。
而数字人民币刚好相反,数字人民币与纸质货币没有区别,但更容易控制,发行成本更低,使用数字人民币的保密性比用银行转账还差。
当然这两种不同形式的数字货币各有利弊。
我国在世界各国中是较早试点国家3数字货币的,那么中国为什么这么着急试点数字货币呢?
这主要是我国的第三方支付发展的非常迅速,就是我们平时常用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等,大家当然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但银行(国有)不这么认为,因为银行在第三方支付这场竞争中完全落后了,弄了个云闪付但几乎没什么人用。
国内的银行都是国营的,而金融又是关乎“执政根基”的大事,现有规则下竞争不过,那就修改规则呗,所以国内才这么着急推出数字人民币。
数字人民币到底是什么,就是银行或者有关部门可以随时掌握你手里有多少钱,甚至连钱的编号,甚至任意一张编号的钱的来龙去脉都可以随时掌握。
比特币突破6万美元,以太坊突破2000美元,这在以前看来是天方夜谭的价格,但是却在今年实现了,这放在3-5年前估计也只有比特币铁粉才敢想的。
抛开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的用途和价值,单从广义上的数字货币来看,我认为数字货币有着非常好的前景,这当中也包括人民币数字货币。
如今市场中的数字货币成千上万,而且每一个在交易所上线的数字货币都有透明的价格,无数投资者购买了大量数字货币,有的是高买低卖博差价,有的是相信数字货币有光明的未来,价格被严重低估,现在买进是为了以后更高价格卖出,赚取更高的利润。
那么,数字货币真有未来吗?
数字货币的未来不会取决于少数人的爱好或者信仰,在我看来,数字货币的未来取决于各国政府,每个国家所处的赛道不同,对于数字货币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例如:美国和日本对数字货币持开放态度,而印度却明显信心不足,对比特币为首的数字货币持排斥态度,这就是国家之间所处的赛道不同。
比特币被成为数字货币的代表,也被称为数字黄金,已经有国家将比特币视为外汇储备的选择,这说明比特币的价值在全球达成了广泛的共识,而比特币最大的价值就是共识。
当全球投资者,包括各国政府在比特币的共识上达成一致,数字货币的推广和普及将变得更为容易,当全球大多数人接纳了数字货币后,比特币的价格将飞上天。
回过头来,如果比特币不被大多数投资者所接受,到那时,比特币还是只能回归到少数人玩的概念中来,达不成共识的比特币价格将掉头向下。
好消息是如今全球投资者对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的接纳程度远好于预期。
比特币的价值就是在全球达成广泛共识,美元能成为全球储备货币是美国集合了全部精英,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对世界局势的操纵才有了今天的美元霸权。
比特币真是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以国家力量创造出来收割全球投资者的工具?
这种可能是存在的。
个人认为,数字货币是未来的趋势,也许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区块链数字货币,也许是以央行为代表的人民银行所发行的数字人民币。
我个人认为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的前景更加光明。
本文纯属个人意见,不一定正确,不足之处请指教。
Ⅷ 北大教授干货阐述!为什么要用数字货币数字货币会如何改变未来
为什么要研发央行数字货币?对个人而言,使用央行数字货币可能有什么好处?央行数字货币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对这些问题做出了阐述。
交易零成本
对于个人而言,为什么要使用数字货币?法偿性、零成本可能是答案。
不难发现,当下移动支付的使用过程当中还是面临着一些成本,包括提现、跨行转账等。比如支付宝就有一定的提现收费规则,而用央行数字货币,交易都是零成本。
黄益平表示,对移动支付而言,央行数字货币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央行数字货币具有法偿性,只要有密码就可以兑换人民币,不会因为企业或者银行倒闭就影响兑付;二是真正的零成本,现在移动支付的成本很低,但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做到零成本。
那么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对银行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黄益平认为,央行数字货币三方面主要运行机制的设计(替代M0,不支付利息,通过授权机构)主要是为了从第一步减少对银行的冲击。比如,如果直接给央行数字货币支付利息,更多人可能会把存在银行的钱取出来,放进央行数字货币钱包。如果央行直接向公众发放数字货币,就不需要经过银行等中介机构了。
可能用来发工资
关于央行数字货币,仍然有很多悬念。比如,央行数字货币是否能用来买理财?能支付房贷吗?有没有大额支付的时间限制?
黄益平称,很多数字金融的业务都是在数字移动支付和大数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生态系统,其优势是用户习惯用这套系统。在央行数字货币推出后,可能会影响数字金融机构大数据累计甚至生态系统建设的步伐和方向。比如“发工资”,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会成为一种薪酬发放的选择,因为法偿性、可靠、零成本,对很多消费者而言是有吸引力的。
但黄益平指出,更重要的是,央行数字货币、移动支付或者银行谁能提供一整套服务或生态系统,让生活变得更方便,形成用户粘性。
大幅改善货币政策有效性
除了在支付方面的作用,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可能对货币政策的直达性产生正向影响。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可能有更直接的解决方法。
黄益平表示,推出央行数字货币,货币政策的空间会扩大,比如更加容易实行负利率政策,效果也会更明显。如果将来的钱都在央行数字货币的钱包中,实施负利率理论上只需要改一下方程式。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性,但无疑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会让央行有新的调控手段。
“有人说现在经常发现货币政策支持穷人、支持小微企业不是很有效,还要通过各种各样的中间渠道。”黄益平称,央行数字货币推出可以大大提高支付系统甚至金融运行的效率,改善货币政策调节的有效性。在经济下行期,央行甚至可能直接将货币打入个人及企业的账户,减少中介环节的损耗。
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举措落地
黄益平介绍,电子支付是央行数字货币的第一步,完整的货币功能包括支付、计价、储值三种,央行可能会在计价、储值方面有新的进展,甚至在国际上发挥这三种重要功能。当然,即使是第一步,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如果落地,在世界上也属于走得比较靠前的,这也是我国央行数字货币获得世界瞩目的原因。
在黄益平看来,数字货币应该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些举措落地。数字化的人民币可能助推人民币国际化,比如跨境支付、跨境贸易、跨境投资结算,用数字人民币可能速度快、成本低。
“未来国家之间的竞争可能会集中在数字金融领域,数字货币或将是终极战场。未来国际市场上央行数字货币是赢者通吃、一家独大,也可能是并驾齐驱,但肯定的一点是不能缺席。”黄益平强调。
Ⅸ 数字货币将为经济社会带来哪些变化数字货币是未来货币的发展趋势吗
数字货币给经济社会带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改变了消费者们的交易模式及交易习惯,我个人认为数字货币在未来可能会持续发展,但可能不会成为主流交易模式。
Ⅹ 数字货币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尽管多国已开启数字货币布局,部分国家已发行数字货币,但数字货币的发行效果欠佳。随着数字化成为货币流通与支付领域的一种趋势,全球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简称 CBDC)的探索正如火如荼。各国/地区央行纷纷开启了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行性讨论、研发或实证实验,我国数字人民币布局也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1、各国央行积极部署数字货币项目
随着数字化成为货币流通与支付领域的一种趋势,全球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简称 CBDC)的探索正如火如荼。
国际清算银行在2021年初对中央银行的一项调查发现,有86%的央行正在积极研究 CBDC的潜力,60%的央行正在试验这项技术,14%的央行正在部署相关试点项目。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银行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