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单位元为什么说成米
⑴ 现在人把钱的单位都说成米是怎么回事
这是网络传下来的!因为那些大网红还有电商不能在直播间说钱!要说钱就给封号所以他们就把钱说成米!为了不让管方把号给封了才想起这样的方法!这是网络传下来的!因为那些大网红还有电商不能在直播间说钱!要说钱就给封号所以他们就把钱说成米!为了不让管方把号给封了才想起这样的方法!
⑵ 为什么网络上把元叫作米
早先因为没有货币,人们的交易限于以物换物的形式,大米做为一种通用的商品,人人需要,又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物品,所以,以大米为基准的交易就渐渐盛行起来,大米是最早的货币,大米简称米。
现代人追求时尚,也喜欢复古,回归自然,所以把多少钱叫做多少大米的人大有人在。
网络上很多人将钱叫作“米”,米成了钱的代名词,甚至还有“米力”(指购买力)这样的网络用词。
我们为何将钱称为“米”呢?
一个最被大众接受的说法是,钱的英文是money ,于是谐音叫作“米”。
看起来很有道理。
不过这毕竟是谐音梗,而且是外文的谐音,似乎和传统文化不沾边。
那有没有出自中国文化的解释呢?
有一种看法认为是出自粤语,广东人常说“好有米”,指好有钱的意思,还有“有米路”,指有挣钱的门路。
米,指钱,按这个说法也很有几分道理。
不过根据《明史》记载,在明代有个大太监,就曾用“米”代指钱。
明孝宗时,“太监李广以左道见宠任,权倾中外,大臣多贿求之”,李广作了一个账本,将大臣贿赂他的钱物记在账本上。
不过李广也很小心,只写“某送黄米几百石,某送白米几千石”这样的话。
后来李广因为用符水治死了一个患痘疮的小公主,“宫中方归咎于广”,不久又被皇太后怒骂,李广惊惧之下,饮鸠自杀。
明孝宗可能对李广的神棍伎俩有些兴趣,认为李广“其藏必有奇方秘书”,下令太监去扫搜,这一搜便搜出了账本,“搜得一帙纳贿簿”。
明孝宗看到账本上写着“某送黄米几百石,某送白米几千石”,计算之下共有米数百万石。
明孝宗很纳闷,要那么多米干嘛?
经人解释,明孝宗才知道这里的“米”是隐语。
“黄米即金,白米即银。”
黄米指的是黄金,白米指的是白银。
明孝宗没想到太监李广竟然如此敛财,“赃滥如此”,下令“籍没之”。
看来,很久以前就已经有人讲金银这类钱财称作“黄米”、“白米”了。
我们再谈谈李广账本的后续故事。
但是有关部门从皇帝手中要到账本,要顺藤摸瓜查办这些人,“凡与名者,惶惧危甚”,这些送钱给李广的官员都惶恐不安,有人连夜去找外戚求救,“自星夜赴戚畹求救,不期而会者凡十三人。”
当时的景象可谓壮观,“月下见轿影重重”,甚至有“一人独乘女轿”。
这事后来被压下去了,事得寝不究,不过那些上了账本的大臣名字却“一一盛传于朝野”。其中有些人还是位高权重之人,“时若屠太宰滽、徐宗伯琼、白司寇昂、沈通政禄、陈瑶诸人,为尤着”
当然,这些的人脸皮都极厚,“久而亦安然无复羞愧矣”,时间一长,毫无羞愧。
能当高官,果然脸皮要厚。
⑶ 抖音直播卖号的人为什么把元说成米
抖音直播卖号的人把元说成米是为了规避风险。
主播说了钱,是很容易被平台察觉,觉得在营销打广告或者诈骗,现在诈骗分子越来越狡猾,而抖音流量那么大,很容易吸引诈骗分子到抖音来。如果钱字说的太多了,就可能被抖音检测为高危的账户,随时有被切断直播的可能性,严重的话还可能被直接封号。
风险规避简介:
风险规避表达的意思是在考虑到某项活动存在风险损失的可能性较大时,采取主动放弃或加以改变,以避免与该项活动相关的风险的策略,将风险因素消除在风险发生之前,因而是一种最彻底的控制风险技术。
当项目风险潜在威胁的可能性极大,并会带来严重后果且损失无法转移又不能承受时,风险规避是一种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方式,具体可通过修改项目目标、项目范围、项目结构等方式来实行。
具体方法有:放弃或终止某项活动的实施,即在尚未承担风险的情况下拒绝风险;改变某项活动的性质,即在已承担风险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工作地点、工艺流程等途径来避免未来生产活动中所承担的风险。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风险规避
⑷ 为什么叫人民币为米
米,就是m,即money的字头
⑸ 为什么抖音主播一定要把钱说成米
这是一个网络术语,因为平台管控,所以不能直接称钱为元或块,又因为money ( 钱 ) 的谐音,所以现在大部分直播平台称钱为“米”。
出于平台管控和避嫌需要,多数平台对人民币、元等金钱相关的信息审核比较严格,且很多平台害怕直接发生金融类欺诈或者其他非法活动,是严谨主播在直播过程中提及相关关键词的。另外,特定行业对钱也有很多约定俗成的叫法,比如题主所说的米,还有美元美金被人叫成美刀或者刀等等。
更多流行的网络术语解释:
1、 虾米——什么 。
2、 介样——这样 。
3、 酱紫——这样子 。
4、 灌水——指在论坛发表文章。
5、 灌纯净水——发表没有意义的帖子或回帖,如:单一的顶,谢谢或只有表情,符号等。
6、 潜水——论坛里沉默不发帖也不回帖的人。
7、 表——不要 ; eg:表介样——不要这样 。
8、 偶——我 。
9、 滴——的; eg:偶滴家——我的家 。
10、 弓虽——强 。
女子弓虽——好 强 。
走召弓虽——超 强 。
11、 粉——很、非常 。
12、 木油——没有 。
13、 哇咔咔 、咿呀咿呀(表语气) 。
14、 赞——很好,很不错 。
15、 斑竹——版猪——版主——斑斑 。
16、 涅——呢 。
17、 银——人——淫 。
18、 一哈——一下 。
19、 “统一”——“刷墙”,“扫楼”的同义词。也就是整个版面都是你的回复,一种被谴责的行为。
20、 XXXX的说——一种动词后置,比如吃饭的说 。
XXXXing——XXXX进行中,正在XXXX。比如上网ing 。
⑹ 为什么元现在叫米听着不爽,感觉侮辱了我们中华文化
赞同。
我深有同感,觉得真TM别扭!唉,脏话都出来了(╥﹏╥)
希望采纳,谢谢!
⑺ 钱币市场说的米是什么单位
朋友,什么单位都不是,多少米,实际指的是“多少元”,一米即一元。比较含蓄的说法。你的明白?
⑻ 一米是多少钱
米是长度单位,并不是货币单位,但是在生活中,有人通常把1元钱称作1米,10元钱就称作10米,所以说1米通常代表着是1元钱。
长度常用单位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公里{千米} (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皮米(pm)、飞米(fm)。
(1)公里
公里又称千米,是个长度单位,缩写为“km”,通常用于衡量两地之间的距离。其常用换算关系如下:1千米(公里)= 1,000米(公尺)= 100,000厘米(公分) = 1,000,000毫米(公厘);1.61公里= 1英里。
(2)米
国际单位制的长度单位“米”(meter,metre)起源于法国。1790年5月由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 — 米,1791年获法国国会批准。为了制造出表征米的量值的基准器,在法国天文学家捷梁布尔和密伸的领导下,于1792~1799年,对法国敦克尔克至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进行了测量。1799年根据测量结果制成一根3.5毫米×25毫米短形截面的铂杆(platinum metre bar),以此杆两端之间的距离定为1米,并交法国档案局保管,所以也称为“档案米”。这就是最早的米定义。
(3)分米
分米(decimeter或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其常用换算关系如下:1分米 = 0.0001千米(km) = 0.1米(m) =10厘米(cm) = 100毫米(mm)。
(4)厘米
厘米,长度单位;英文:centimetre(s),简写(符号)为:cm。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如下:1厘米 = 10毫米 = 0.1分米 = 0.01米 = 0.00001千米。
(5)毫米
毫米,又称公厘(或公釐),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符号㎜。1毫米相当于1米的一千分之一(此即为「毫」的字义)。进制关系如下: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
(6)微米
微米是长度单位,符号 [micron],读作[miú]。1微米相当于1米的一百万分之一(此即为「微」的字义)。换算关系如下:1微米(μm) = 1 000纳米(nm) = 0.001毫米(mm) = 0.000 1厘米(cm) 。
(7)纳米
纳米(符号为nm)是长度单位,原称毫微米,就是10-9米(10亿分之一米)。如同厘米、分米和米一样,是长度的度量单位。相当于4倍原子大小,比单个细菌的长度还要小。单个细菌微生物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用显微镜测直径大约是五微米,也就是五千纳米。举个例子来说,假设一根头发的直径是0.05毫米,把它径向平均剖成5万根,每根的厚度大约就是一纳米。也就是说,一纳米大约就是0.000001毫米,纳米科学与技术,有时简称为纳米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1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