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汇率货币被抛出会怎么样
① 在固定汇率制下,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国际储备会怎么样
扩张性货币政策引起本国利率下降,本国利率低于国外利率,资本从国内流出,也就是对本币的净需求假设,本币有贬值的压力,为了维持固定汇率,货币当局需要抛出外币储备,买回本币。结局就是国际储备下降。
② 固定汇率所带来的负面经济影响
固定汇率的弊端:不能灵活反映外汇供求关系,使汇率的市场性丧失或削弱;汇率市场性的丧失或削弱又使其不能反过来调节外汇的供求关系,自动调节功能大大降低,因而只能由政府调节。但政府确定汇率的弊端十分明显:一是受到主观影响,如果政府调控能力不强还会出现重大失误;二是受到客观因素的牵制,汇率的确定和变动涉及到各方面利益,政府不得不充分考虑;三是受不同政策目标的牵制,汇率目标可能和其他目标相冲突,若汇率水平脱节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就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另一方面,“蒙代尔三角”理论认为,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三者不可能兼顾,只能牺牲其中之一而保证实现另外二者。因为假如在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自由流动下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利率会上升,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利率的上升带来对本国投资收益的增加,大量的外国资本会流入,造成本币升值的压力,为维持汇率的固定水平,政府要卖出本币买入外币进行干预,这样紧缩的货币又被扩张了,货币政策无效。因此,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坚持固定汇率就要放弃货币政策的自主性、独立性和有效性。
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固定汇率制都曾发挥过它的积极作用。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其实质就是一种固定汇率制度,对于战后各国经济复苏和建立稳定的经济贸易联系,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从我国以前的情况来看,资本自由流动不存在,通过政府调整可使国际收支大体平衡,固定汇率制的利大于弊。亚洲国家高速发展的90年代,固定汇率制对于稳定投资者预期也曾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如果经济泡沫膨胀,经济增长减慢,贸易赤字上升,投机资本冲击的情况出现,此时固定汇率制的不利影响就远远超出了它的有利方面。
③ 在固定汇率的情况下,为什么中央银行买入外币,抛售本币,会引起货币扩张
因为不同汇率下通货膨胀的传递 在固定汇率下,通货膨胀比较容易从一国传递至另一国。例如,如果国外出现通货膨胀,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将会提高,贸易趋向顺差,本国货币出现升值的压力。为了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必须卖出本币、买进外币,结果造成本国货币的投放量增加,本国的物价水平上升。相反,在浮动汇率下,通货膨胀在国与国之间的传递则比较困难,当国外出现通货膨胀时,国外的汇率水平将随之调整,国外产品的竞争力不会发生变化。本国的物价水平也不会由此而受到影响。一些研究表明,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固定汇率的时间,各国的通货膨胀率较为接近,而在1973年实行浮动汇率以后,各国之间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则较大。
拓展资料
固定汇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
1、通常分析开放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力的主要工具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简称M—F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以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为假设前提的开放经济模型。它是一类特殊的IS-LM-BP模型,其特殊性表现在BP曲线由于资本的完全流动性而成为一条水平线。
2、在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的情况下,利率的微小变动都会引发资本的无限量流动。在这种假定条件下,各国利率均与世界均衡利率水平保持一致。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任何国家的中央银行均不可能独立地操纵货币政策,其原因如下:假设一国货币当局希望提高利率,因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使利率上升,很快世界各国的投资者为了享有这一更高的利率而将其资金转入该国,结果由于巨额资本流入,该国的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顺差,外国人购买该国大量的金融资产会造成该国货币升值的巨大压力。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该国中央银行有责任干预外汇市场以保持汇率稳定,因此中央银行将在外汇市场上抛售本币买进外币,结果使该国货币存量增加,抵消了最初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影响,最终国内利率将退回到最初水平。
3、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货币政策由此可得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如果资本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立地执行货币政策,不可能偏离世界市场通行的利率水平,任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企图都将引起资本的大量流入或流出,并迫使货币当局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从而使利率回到世界市场上通行的水平,经济重新恢复到原来状态。
4、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财政政策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如果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则一国不可能执行独立的货币政策,任何扩张或紧缩货币供给的企图都将被资本的迅速巨额流动及央行保持固定汇率的承诺所抵消;而财政政策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样由于上述原因而使国际收支恢复均衡,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却进一步扩大了。
④ 在固定汇率制下,当一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被抛售时,为了维持其固定汇率
如果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来维持其固定汇率,汇率将会高於实际币值,这不会造成出口极为不利,相反一定期间内会加大贸易顺差。因为本国货币被抛售,在国际货币市场中,实存在为贬值。利於出口,不利於进口,增加进口企业成本,终会导致本国金融系统紊乱吧~~自我认识 ~~
⑤ 固定汇率的情况下,国内利率上升,中央银行为使本币不升值,势必会抛出本币。这样为什么会阻止本币升值
道理很简单。货币流通量m2增加一倍的时候,你手里的钱就贬值一倍。
⑥ 固定汇率下,改变官方汇率作用效果较大吗
在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政策不但可以直接影响经济,而且还可以间接地通过货币政策影响经济,所以效果显著。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为例,财政扩张具有使本国利率上升和国民收入增加的趋势,而小国经济的利率必与世界利率保持一致,其利率上升的压力最终表现为大量资本的流入。资本流入使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供不应求从而有升值压力。因为实行固定汇率制,货币当局为维护汇率稳定,必然在外汇市场上购进外汇,同时抛出本国货币,形成本币发行,本国货币供给量增加,这样,货币的扩张会进一步推动国民收入增加。所以,固定汇率制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引起货币政策的同时扩张,与封闭经济相比,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能对国民收入增加产生更大的影响。
⑦ 固定汇率的优缺点
固定汇率制的优点
1、有利于经济稳定发展,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具有相对稳定性,汇率的波动范围或自发地维持、或人为地维持,这使进出口品的价格确定、国际贸易成本计算和控制、国际债权债务的清偿都能比较稳定地进行,减少了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2、有利于国际贸易、国际信贷和国际投资的经济主体进行成本利润的核算,避免了汇率波动风险,对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固定汇率制的缺点
1、实行真正的固定汇率制度需要各国付出很大的调整代价。
2、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不能及时地通过汇率变动使国际收支自动达到平衡,而往往引起该国大量黄金外汇外流,国际储备大大下降。
3、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会在国际间传导通货膨胀,因为价格一律是商品交换的普遍规律,当一国发生通货膨胀时,该国货币对内贬值而由于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不能及时调整汇率,必然因国内物价上涨引起其他国家向该国大量出口,导致出口国出现贸易顺差,这样出口国货币供给量因外汇收入增加而增加。出口国一方面商品供应减少,另一方面货币供给增加,极容易引发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与固定汇率制度密切相关。
4、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法定平价及汇率波动的上下限都是确定的,汇率并不能总是正确反映两国货币的实际购买力,通过干预来维持固定汇率制度必然使货币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脱节,影响到币值对内和对外的同时均衡。
5、不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为维护固定汇率制将破坏内部经济平衡,引起国际汇率制度的动荡和混乱。
⑧ 分析固定汇率制度下由本币贬值预期引发的资本外逃将如何影响本国的货币供给和外汇储备!
本币贬值为了保值会将本币兑成外币保值,引发资本外逃,本币供给减少
本币贬值导致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导致外储增加,产生外汇占款
⑨ 关于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无效
固定汇率制度是货币当局把本国货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加以基本固定,波动幅度限制在一定的、很小的范围之内。这种制度下的汇率是在货币当局调控之下,在法定幅度内进行波动,因而具有相对稳定性。
浮动汇率制度一般指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是相对于固定汇率制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汇率的上下波动幅度,也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而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的变化自由浮动。在这一制度下,外汇完全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一种特殊商品,汇率成为买卖这种商品的价格。
不同的汇率制度在面对国际资本流动对本国经济产生影响的时候表现不同。一般而言,选择浮动汇率,主要由市场力量来控制资本的跨国流动;而选择固定汇率,则需要政府来控制资本的跨国流动。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