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战俘营里什么适合做货币

战俘营里什么适合做货币

发布时间: 2022-12-20 01:30:50

Ⅰ 一、战俘营中的经济组织

第一天

先来个故事分享,《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R.A.Radford。

    作者是一个经济学者,二战的时候被关进了战俘营,解放后被放出,将自己在战俘营中的看到的现象整理下来,发表了他的所见所闻。

有一位随军的牧师,手里拿着5根香烟,和一罐奶酪,当他在战俘营中溜达一圈回来的时候,香烟和奶酪没有少,手里还多了一块巧克力,原来在溜达的过程中,一位囚犯愿意用一罐奶酪换取巧克力,另一位囚犯愿意用自己剩余的两块巧克力换一罐奶酪,于是牧师就作为一个中间商,帮这两个囚犯完成了交易,并且自己从中赚取了一块巧克力的报酬,而两位囚犯也获取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幸福就在交易中凭空的产生了。尽管物质的总量没有变化,但是交易双方的需求得到了相应的满足,幸福就从中产生了。

有了市场就会有价格,有了价格就会有价格波动。

战俘营中的面包是统一发放的,每周的周一和周四发放以后三四天的面包,这时候面包的价格就会发生变化,平时面包是免费的,但每周的周三和周天面包基本都被吃完了,所以价格就会上涨,这时候就会有人坚持在发放面包的前一天不吃面包,从而用省下的面包换取一根香烟,这时的价格波动体现在物以稀为贵。需求加剧或者被需求的资源更稀少的时候,资源的价格就会上涨。

战俘营中用于交易的货币就是香烟,有的人会把香烟的烟丝倒出来重新加工一下用于交易,他们会把香烟卷的更细或者更短,这样同样的烟丝就能做出更多的“货币”。导致用于交换的香烟大多数都是加工后的香烟,而品质好的额香烟一般都会被大家保留下来。

这里解释下什么叫劣币驱逐良币,当一个国家同时存在两种流通的货币,一种自身价值高于另一种,而法定比价不变,那么真实价值低的货币将会在流通市场上越来越多,而价值高的或被收藏或被熔炼或被取代。打个比方,我国古代金子和银子都可以用来购买物品,假设某一个时间段的黄金和白银的法定比价为1:10,也就是一两黄金兑换10两白银,当一张桌子标价1两黄金或10两白银,你支付1两黄金或者10两白银都无所谓,但是大家知道比价是时刻都在变化的,如果比价变成了1:12,一两黄金兑换12俩白银,那你还愿意用一两黄金去购买吗,当然不会,在桌子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用10两白银就可以搞定的事你会支付1两黄金去购买吗,显然在这个时候银子的价值变低了,如果第二天比价又变成了1:13呢,以后你买东西的时候会不会考虑金子价值高,而银子经常贬值,所以你就尽量使用银子去买东西,而把金子留下来等有空去兑换成银子再买东西,时间长了每个人都会这么想,那么银子在这个流通市场上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多,金子就会越来越少,这就是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

有了货币就会有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泡沫的产生。

战俘营里前一天夜里宣布,100名战俘明天将被处决,那么他们晚上就会非常沮丧,明天命都要没了还要那么多香烟有什么用呢,于是在夜里他们就都抽起了香烟,第二天整个营房香烟的总量变少了,并且一段时间内没人能拿出那么多香烟买他们想要的东西了,这时候就出现了紧缩;过了一段时间,战俘营的经济恢复正常后,突然接到消息说,红十字会要在营房中发放1000只香烟,营房内香烟的总量得到了提升,于是好多商品的价格都上涨了,从来没卖过2支香烟一块的面包,现在卖到4支香烟一块,这时候就发生了通货膨胀;过了几天消息被证实是假的,红十字会没有发放香烟,这时候一块面包卖4支香烟就是一个巨大的泡沫,面包不值得用那么多香烟去交换,人们就不会去购买,慢慢的面包的价格又恢复到它应有的价格上,我们就说泡沫被吹破了。

英国人喜欢喝茶,德国人喜欢喝咖啡,而战俘营里只发放咖啡,这时候英国人把咖啡存起来,运送到铁丝网外面换成茶运进来,这时候就发生了跨境贸易。

相对于其他欧洲国家的人来说,德国人更恨英国人和美国人,所以其他欧洲国家的人可以在营房中随意走动,但是美国人和英国人不可以,做起生意的话,美国人和英国人的成本相对也更大一些,同样是不自由的人,但是一部分人会比一部分人更加不自由,这就是所谓的户籍制度。

在战俘营中德国人收咖啡英国人买茶叶,但是舆论说不应该和德国人做交易,那样是不道德的,是被大家共同抵制的,随着舆论的声音越来越大,一些人就减少了和德国人的交易,这时候茶叶的价格就发生了变化,原先两斤咖啡换一斤茶叶,现在由于茶叶销量不好,变成了一斤咖啡换一斤茶叶。最终,舆论对市场价格发生了影响。

战俘营中的战犯可能有印度人巴基斯坦人,还有英国人法国人,他们之间语言不通不能直接发生交易,这时候有同时掌握两种语言的人做中间商,他低价从一方协商好进价,在高价卖给另一方,他的进货联系人,他的进货价格都是他的商业机密,他会严格保密,外人很难知道,这样就形成了商业上的垄断,这样的中间商是最遭人恨的,其他囚犯对他会产生强烈的仇富情绪,但其实大家都在某种程度上享受到了中间商所带来的服务,但人类的本性如此,做中间商也要做一个聪明的中间商,不然哪天被人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了。🤣

后来,1945年4月12号这一天,美军步兵师进驻了战俘营,大家都解放了,大量的物资运进来,稀缺的情况一下得到了缓解,于是原来精心设计的商业模式再无用处,战俘营经济体系瓦解了。这就好像前几年互联网的出现,大量的商品可以在或联网这个平台上买到,原先在当地实体店买100元的东西,网上卖50还包邮,资源稀缺的情况得到了缓解,很多实体店的经营体系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纷纷倒闭。不过倒过来看也带来了巨大的盈利,你只要在新的平台混好了,你的客源也不在局限于以前的弹丸之地,而是整个互联网。

1.我们看到的社会,只要有人在,就会有需求在;

2.只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在,他们的需求就会不一样,需求不一样就会有交易;

3.有交易就会有对货币的要求,有货币就会有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会有宏观经济的波动,有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4.有交易就会有信息不对称,有信息的不对称就会有中间商;

5.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情绪、就会有舆论、就会有外部性,战俘营中的现象在社会上一样普遍存在。

《薛兆丰的经济学课》—薛兆丰老师

《战俘营的经济组织—香烟货币及价格波动》— 雷德福德 

Ⅱ 金融课上的疑问。二战战俘监狱中因广发香烟,使得香烟成为约定俗成的等价交换物,老师提问,这时……

还是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只是交换的中介。一般等价物是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商品。正如原始社会使用的贝币,对很多人并无需求,只不过由于其来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其价值而被人们广泛接受。一般等价物大多数时候都是用来作为交换的中介而非直接消费的商品,只要被大部分人认可其价值就能发挥其作用。
你可以反问你的老师,男战俘也并非人人抽烟,那这个案例是不是就不成立了。
当然,如果战俘营改为纯粹的女子战俘营,香烟无法被大多数人认可就无法充当一般等价物了。

Ⅲ 为什么香烟会成为战俘营中流行的货币

抽烟是烟民一种生理需求,有人声称:饭可以不吃,烟不能不抽。

可见烟民对香烟的依赖性。

战俘多是吸烟者,香烟较之其它物品,也更容易在那种环境下流通。

因此,香烟在战俘营中必定成为除饮食之外最重要的东西。

货币在那种处境下、在战俘手里基本等于废纸,而且战俘手里也没有钱。

战俘之间的交流,或是需要达成什么目的,烟起到很大作用。

当然,除了极其特殊的情况,比如向管制者行贿。

Ⅳ 为什么二战监狱里香烟可以充当货币

香烟只是起到了代用货币的作用,作为监狱里物物交换的媒介。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当男主角安迪等一群新犯人刚进监狱时,老犯人瑞德就和别人打赌,并以10根香烟作为赌注,赌哪个犯人会受不了先崩溃。在这里,香烟就相当于监狱里的货币。

在经济学中,货币是指人们用于向其他人购买物品与劳务的一组资产,比如当你在餐馆用餐后,付给老板几张纸币。老板拿着这些纸币给厨师支付了工资。厨师拿着这些纸币给了房东,房东又拿它给孩子交了学费。

Ⅳ 第001讲——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背景

薛老师在这一讲推荐了一篇文章——《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这篇文章的作者雷德福(R.A.Radford)是一位经济学者。“二战”时,他被当做战俘投进德国战俘营。“二战”结束后,他根据自己在战俘营的细致观察,写了这篇文章。

战俘营里每个人的行为都受到严苛的管束,在这里发生许许多多有意思的事情。

故事1

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

被关到战俘营的人,开始互相关爱,但是很快就发现,仅靠关爱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开始进行交易。除了物品交易以外,战俘营里还出现了劳动服务市场。有人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比如洗衣服、熨衣服、甚至是画肖像等等。

战俘营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随军牧师,他手里拿着一罐奶酪和五根香烟,在战俘营里转了一圈,手里就凭空多了一袋食物,而他原来手里拿的一罐奶酪和五根香烟,却一点没少。这就是交易生出的幸福。

故事2

战俘营中的价格与价格波动

在战俘营里,面包由红十字会提供,一个星期两次,星期一和星期四早上每人发一份面包。这样,战俘营里的面包价格就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在发面包的前一天晚上,大多数的人都把面包吃光了,面包价格就会达到高峰,交易的价格比平时多一根香烟。到了发面包当天,面包价格就会回落。

故事3

战俘营里的货币

战俘营里没有传统的货币,而是用香烟代替。战俘们会用坏香烟代替好香烟进行交易。一些战俘不舍得用机器造的香烟来交易,他们会把香烟拆开,重新包装,里面混一些头发丝,做得比机器做的烟细一些。

故事4

战俘营里的通胀与通缩

每当营房周边发生空袭,炮弹在营房边上爆炸时,人们就会变得非常沮丧,觉得差一点就没命了,存那么多香烟也没什么意义,还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吧,大家就都抽起香烟来了。到第二天早上,香烟少了,通货紧缩来了,人们发现照原来的价格,东西卖不出去了。

有天早上,有传闻说红十字会要送一批香烟过来。这意味着货币流通量会增加。于是,所有的物价上涨。后来证实消息是假的,物价下跌,泡沫破灭。

战俘营里还有很多很多有趣的事情,诸如跨境贸易、户籍制、舆论压力等等。

所思

记得之前看过一部电影《肖生克的救赎》。在肖生克监狱里发生的事情,与战俘营如出一辙。犯人、管教、监狱长,监狱里的每一个人共同组成了一个小社会。小社会里有交易、有服务、有阶级、有舆论。每个人都在这个小社会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都在寻求着自己的位置。

我们所身处的社会,有人的地方就有需求;两个以上的人,就有不同的需求;需求不同就有交易;有交易,就有交易等价物——货币;有货币就有劣币驱逐良币、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有交易就有信息不对称,有信息不对称就会有中间商,有中间商就会有剥削和帮助;有人的地方,就有情绪,就有舆论。

所想

经济规律总是无处不在,但是经济学家却无法预知未来。因为人并不总是理性的,而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一个前提是人是理性人。虽然很多时候人们会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努力的寻求利益最大化,但有的时候人们也是盲目的、冲动的、感情用事的。人们会因为一个承诺、一个誓言、一份信仰而奋不顾身,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而这些时候,人是【可爱】的。我非常喜欢“可爱”这个词,觉得他是对人最好的褒奖。给人一种“在认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倔强和美好,让人心生向往。

很多时候不愿意被估价,但身处其中,每个人都是待价而沽。大多时候人们总是挣脱不了各式各样的评价体系和社会时钟的绑架。学生时代,有学校考核制度;进入社会,有绩效考核制度。甚至于每一个社会角色都会有相应的评价内容,为人子女,父母,配偶,兄弟姐妹,朋友等等。太多太多的声音,让人焦虑,迷茫。或许唯有守住自己的初心,傻傻的努力,傻傻的生活,美好就会不期而遇;又或许那个傻傻的你,可爱的你,就是美好本身。

Ⅵ 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薛兆丰的经济学读书笔记之二

开课的第一讲,讲经济学究竟有多大用处。

有一种很有代表性的观点:经济学的分析非常有道理,逻辑非常自洽,听上去好像都无懈可击了。但是经济学分析的对象毕竟是完善的市场经济。

可是,我们中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完善。所以解释中国的现象,不能只用经济学原理,得用一些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才能解释。

每当听到这种观点的时候,薛老师就想给这些人推荐一篇文章《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The Economic Organisation of a P.O.W.Camp),这篇文章的作者R.A.Radford是一位经济学者,二战时被当作战俘投到了德国的战俘营,二战结束后被释放,然后就写了这篇文章。详细描述了战俘营的各种经济现象,令人印象深刻。

战俘营里面,肯定不是市场经济,但它里面发生的事情,里面的行为规律,跟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区别呢?里面的世界是不是很特别呢?

通过对二战德军战俘营的考察,可以得出如下清晰的结论:

1、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

刚到战俘营,一开始的时候,可能是相互关心、爱护与支持的。但是,他们马上就会发现,只有爱心是不够的,必须发展起市场交易才能够相互帮助,也只有通过市场交易,才能够公平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作者的原话是“事实上,一个战俘物质享受水平的显著提高,不是依靠攫取生活必需品的能力,而是通过商品和服务交换得以实现的。”

这个话,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就算物质的总量不发生变化,只要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交易,幸福就能够无中生有。

战俘营的交易,也是慢慢发展成熟的。比方说,有两种不同的战俘营,一种叫中转营,因为只关3到5天,因为时间短,所以交易少,成交价格差异大。另外一种叫固定营。固定营的犯人长期在一起,互相认识交易频繁,就发展了一些交易平台。固定的地方交易,还把交易价格写在公告板上,这样交易价格就逐渐缩小。

除了有商品交易,还有劳动服务的市场,有人开始给别人提供服务,比如说洗衣服、熨烫衣服、甚至是画肖像等。

2、战俘营中的价格与价格波动

有了市场就会有价格,有了价格就会有价格波动。

比如,战俘营里的的面包,是红十字会提供的,一周两次,周一和周四。

那么,价格是怎么变化的呢?周日和周三最贵,因为很多人把面包吃光了。价格要多一根香烟。

3、战俘营里的货币

有交易,就会产生对货币的需求。

货币是香烟。

还有,同样的,;劣币驱逐良币。

好烟舍不得,把好烟拆了,重新包装,混一些别的东西,再卷得细一些。这样就是劣币驱逐良币了。当然,太烂了的话,也会被拒绝交易。

4、战俘营里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营房四周被空袭了,觉得人生苦短,明天是否还有命在,那就今朝有酒今朝醉吧,就抽烟了。

这个香烟可是货币,第二天,烟少了,就是通货紧缩了,卖不到以前的价格,因为货币少了。

通货膨胀勒,有传言说红十字会马上送一批香烟来的话,所有的东西就立即涨价。

5、战俘营里的跨境贸易

这想起来很奇怪,英国人爱喝茶,德国人爱咖啡,英国的战俘,把分配给他们的咖啡存起来,偷运出去,换外面的茶。

6、战俘营里的户籍制度

德国人对欧洲大陆人还算比较友善的,那些来自法国、俄罗斯、意大利等的战俘,可以在不同的营房之间走动。而英国人和美国人就得贿赂才行。也就是说欧洲人做生意的机会大一些。这就类似于户籍的区分了。

7、战俘营里的舆论压力

很有意思,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除了经济组织和交易行为,还有舆论的压力。

比如,有的人认为,不该有交易,因为交易带来了欺诈,使得人 变坏。还有人认为不该和德国人交易。

还有的人认为,有的人为了抽烟把食物卖出去了,伤害身体,去住院反而消耗了更多的属于大家都物资。

还有的人认为,物价的波动太大了,要实行指导价格,还真有过。

8、战俘营里的仇富情节

首先是对中间商怀有敌意,因为中间商加价是自己不劳动巧取豪夺。

讨厌有垄断市场能力的中间商。

直到有一天,美军进驻了,原来的经济组织和交易,也就瞬间瓦解了。

以前,一直觉得了解经济学,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在书店看到的经济学的书,如曼昆的,都是大部头,望而生畏。

并且,经济学的名词特别多,不好理解,似乎还得数学好才行。

从“得到”上接触到了这门经济学课,才知道经济学也可以通俗易懂。

更让我觉得惊奇的是,这门课的开始,是从战俘营,这个特殊的场景讲起的。战俘营也有经济学,还有人写了书,确实觉得很奇怪的。

如果经济学都能解释这种特殊的地方,战俘营的话,那么一定能解释外部世界。

有一种说法,市场经济,只能存在于规范的,物质丰富的环境,对吗?

有的托词,说中国不是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所以有的规律,并不一定适用,对吗?

在战俘营这种特殊的地方,人身的自由受到限制,和我们所理解的正常的社会,差别极大。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都能自发形成了经济组织和交易,个中原因,人性使然。这个规律,可以理解为经济学的规律。

人的地方,就会有需求。

只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就会有不同的需求,就可能有交易;

有交易,就得有交易的等价物——货币,然后会有劣币驱逐良币和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现象;

有交易,就会有信息不对称,就会有中间商;

有人就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情绪,就有舆论。

只要有人,有两个以上的人,就会因需求不同而产生交易。这就是经济学的发端。我把它理解为陌生人的社会规则。暂且。

那么,可以这么理解:在经济学的规律面前,并没有那么多的特殊性。社会生活中的现象,都可以从经济学中得到解释。

不断提升自己的经济学认知,有助于提高自己对复杂社会生活的理解。并对自己的行为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

今天,继续组织汇永股权学院的线下视频直播课。这也是一种经济活动,授课的内容,税务筹划类别,税收,不也是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吗。

所以,经济学无处不在。

Ⅶ 香烟为什么会成为战俘营中流行的交易媒介

其实不只是战俘营中,在许多国家的监狱中也是非常流行的交易媒介,首先是烟民的数量众多,香烟的本质以及被囚禁人员的心理各方面都可以造成香烟的流行,许多囚所内禁止货币使用,在里面钱是没有用的,因此只有消耗品代替货币成为了流通工具,其实不仅香烟,色情画报,毒品,各种可消耗品都是可以成为媒介的,只不过香烟的需求量大,并且被抓住后不会受到处罚或受罚较低。

Ⅷ 【每天学点经济学】1: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以下内容,来自得到APP的付费课程《薛兆丰的经济学讲义》,学习之后,获益良多,特此分享)

我们经常听说一种观点:经济学的分析非常有道理,逻辑非常自洽,听上去好像无懈可击,但是经济学分析的对象毕竟是完善的市场经济。

每当我听到这种观点的时候,我就想跟持有这种观点的朋友推荐一篇文章,这篇文章非常著名,它名字叫做《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The Economic Organisation of a P. O. W. Camp ),这篇文章的作者R. A. Radford 是一位经济学者,在二战时,被当作战俘投到德国人的战俘营里面去了。

二战结束被放出来以后,他就写了这篇文章,详细描述了战俘营里面的各种经济现象、经济组织和有趣的事情,读起来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战俘营肯定不是什么市场经济,但它里面发生的事情,人们所遵循的行为规律,跟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差别呢?里面的世界是不是很独特呢?

1. 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

首先,作者说战俘营里面的市场行为,是迅速地发展起来的。最开始关到战俘营里面的人,他们一开始的时候可能是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支持的。但是他们马上就会发现,仅仅用爱心是不够的,必须发展起市场交易才能够互相帮助,也只有通过市场交易,才能够公平地得到他们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

我们看看作者的原话:“ 事实上,一个战俘物质享受水平的显著提高,不是依靠自身攫取生活必需品的能力,而是通过商品和服务交换得以实现的。”

这句话,听上去好像平淡无奇。他其实讲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物质的总量哪怕不发生变化,只要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交易,幸福就能够无中生有地产生。在战俘营里,流传着一个很有意思的励志故事。

有一位随军牧师,他手里拿着一罐奶酪和5根香烟,在战俘营里转了一圈。回来以后,他手里就凭空多了一袋食物,而他原来手里拿的那一罐奶酪和5根香烟一点没少。这位牧师可不是什么骗子,他是一位增加福利、创造幸福的商人,他手里拿着的那一袋食物,就是他创造幸福的证明。

当然,战俘营里的交易,也有一个发展成熟的过程。比方说有两种不同的战俘营,一种叫中转营,中转营里面的战俘,都是关3-5天就转到别的地方去了。

在这样的中转营里面有没有交易呢?也有交易,但是由于战俘只在里面暂时呆着,大家互相不太认识,所以发生的交易比较零星,而且成交价格也比较离散,差距比较大。同样一宗交易,在战俘营里的一头成交价是这样,到另外一头成交价可能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另外一种营叫固定营。固定营的犯人长期居住在里面,互相认识,交易频繁了,他们就发展起一些交易平台。他们有固定的地方进行交易,而且还会把成交价格写在公告板上。这时候交易价格的差距就会渐渐缩小,基本上,这些交易价格只反映了时间、品质的不同。

而且战俘营里面不仅有商品的交易,还有劳动服务的市场,有人开始给别人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比方说洗衣服、熨衣服,甚至是画肖像等等。

想想看,我们今天遇到一些贫困地区,说这些贫困地区没有发展起来,原因是因为缺乏投资、缺乏资金,这样的想法其实不太对。你看集中营里面哪有什么投资,哪有什么资金?但是,只要制度许可,只要人们有那么一点自由,人与人之间就开始服务,市场就会发展起来,经济也会发展起来。

2. 战俘营中的价格与价格波动

有了市场就会有价格,有了价格就会有价格波动。

比方说,在战俘营里面,他们的面包是红十字会提供的,一个礼拜两次,礼拜一和礼拜四早上每人发一份面包。拿了这面包以后,每个人保存着慢慢吃,反正就管三四天。

这时候面包价格有没有变化?肯定有变化!什么时候价格最高?就是发面包之前的那一天晚上,也就是礼拜天、礼拜三的晚上,这时候大多数人都把面包吃光了,面包价格就达到了最高,比平时多一根香烟。这时候如果有人坚持在礼拜天、礼拜三的晚上不吃面包,他就肯定能赚到一根香烟,那天晚上他就一定有香烟抽。

3. 战俘营里的货币

有了交易就会产生对货币的需求。你会问战俘营里面哪会有什么货币啊?有的。那不是传统的货币,他们用香烟来做货币。

有了货币,就有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他们用的是香烟,那是用好烟还是坏烟呢?用坏香烟,他们舍不得用那些机器造的烟来做交易。所以他们把烟拆了,重新包装,里面混上一些头发丝,卷得又比机器做的烟细一点,劣币驱逐良币。当然,如果他们卷的烟太细的话,别人也会拒绝接受。

4. 战俘营里的通胀与通缩

既然有了货币,那么会不会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呢?也有。什么时候发生通货紧缩?每当营房周边发生空袭,炮弹就在营房边上爆炸的时候,人们就变得非常沮丧,觉得差一点就没命了,存那么多香烟干嘛?还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吧,他们就抽起香烟来了。

他们抽的香烟可是货币,第二天早上,他们就发现整个营房都出现了通货紧缩,原来能卖的价格,现在到不了那个价格了。

既然有通货紧缩,那么有没有通货膨胀?也有通货膨胀。有一天早上有谣言,传说红十字会要送一批香烟过来,香烟可是货币,送一批香烟过来,意味着货币流通量就会增加。

这时候,所有物价都上涨了。一份糖浆,从来没卖过两根香烟,那天早上卖到4根香烟,其他好多商品也都涨价了。但是到了早上10点钟,消息被证实是假的,辟谣了。这时候所有的价格又下跌了。那天以后,糖浆再也没卖过两根香烟以上。回过头来看,经济学家就会说,当时那是泡沫,泡沫已经被吹破了。

5. 战俘营里的跨境贸易

你肯定想不到的是,在战俘营里面还有跨境贸易。你说战俘营里面怎么可能有跨境贸易,那不是有铁丝网吗?

Ⅸ 二战期间,国际红十字会向纳粹集中营里的战俘提供一些食品、衣服、香烟等物品。战俘之间进行物品交换或用

(1)香烟在交换中充当了货币的角色。执行了交换媒介和计价单位的功能。
(2)直接的物物交换往往会使交换变得很不方便,因此客观上需要有一种商品能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并被交易双方普遍接受。香烟具有体积小、质地均匀、便于携带存放、易于计量等特点,使香烟在集中营中从普通消费品变成了具有特殊功能的物品。

Ⅹ 战俘营里的经济学

随军牧师带着一罐奶酪和五根香烟出发了。

身为战俘,并没有太多自由,他只在营房转了一圈就回来了,带着面包、巧克力、人造黄油……还有他的奶酪和香烟。

别误会,这些东西不是抢的,也不是偷的,而是换来的。

这可不是我瞎编,而是经济学家 Radford 在他的论文 《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The Economic Organization of a P.O.W Camp )中描绘的场景。他进过德国人的战俘营,在里面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经济现象。

战俘营里,大家配给都一样:面包、香烟、果酱、人造黄油……有德国人给的,有红十字会寄来的。配给不多,但他们还是会发现一些多余的东西:有人不抽烟,有人难以忍受奶酪的味道,这些对他们没有任何用。

很快就有了解决办法: 交换 。不抽烟的人拿出香烟,换取一份面包;不吃奶酪的人用它换人造黄油或巧克力。

刚开始交换很随意,大家拿着东西到处跑。各人需求不同,消息流通不充分,交换的比例很不相同。就在这时,发生了文章开头的故事,随军牧师了解了不同人的需求,增加了自己的财富——知道某时某地某人需要什么,以及需要多少,这才是真正的 知识

后来大家觉得这样太麻烦,就挂出来一块板子,谁要交易就在板子上写广告——

信息公开,交易多了,物品的相对价格也大致确定了。后来又发现香烟比其他东西更受欢迎——

后来大家干脆都用香烟标价了。香烟从原来的普通商品,变成了 货币 。就这样,在物质匮乏的战俘营里,发展出了 市场

香烟作为货币有两个问题——

香烟可以换东西,也可以…抽。有些烟瘾重的人很快把烟抽完了,甚至不惜省下食物去换,很快成了穷光蛋。但市场赋予他另一种可能——用劳动换取香烟和食物。集中营里当然没有司机或者飞行员的工作,但只要有人在,就会有需求。

帮人洗一件衣服可以得到两根烟,帮人画粉笔肖像标价 30 根,或者帮别人缝衣服、煮咖啡、做交易中间人,都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香烟和其他供给品一样,都是从外面运来。而由于交通、季节等原因,供给有时不规律。

如果有段时间大量的香烟涌进来,就会通货膨胀——物品价格(按香烟计算)暴涨,直到香烟逐渐消耗才缓慢下降。相反,如果交通中断,香烟运不进来,就会通货紧缩,人们不再愿意用手头的香烟换东西,物价下跌,市场规模缩小。

还有集中营里的空气质量、前线战报、空袭造成的停电、物资运送消息等,都会影响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以及香烟的消耗,从而引发通胀或通缩。

一天早饭,传来消息说将有大量香烟运到。十分钟后,一份平时出价三根香烟都卖不掉的糖浆,被人以四根的价格抢购。几小时后,官方辟谣——还是那份糖浆,两根香烟也没人愿意买了。

我们平时把钱存到银行,会有利息。我们说是银行拿着这些钱投资有了利润,利息是给我们的回报。这么理解不能说错,但是仔细想想就有个问题:银行为什么要分利润给我们?

要知道在某些历史时期,你到钱庄存钱,不但没有利息,还要交保管费!要是银行的投资赔钱了,利率是不是就变成负的了?换句话说,如果银行只给本金,没有利息,我们损失了什么?

我们先把目光转回战俘营——

交易中会出现这种情况:我需要剃须刀片,但是没有一条面包来换,怎么办呢?我跟有刀片的人说,你先给我刀片,等周一配给到了,给你两条面包。或者我用黄油换糖,但对方说,现在没有,要等到下周才可以给我一份糖浆。

一份糖浆,可能标价四根香烟(现在付),或者五根香烟(下周付)。广告板上, 现在的面包 往往比 下周的面包 更有吸引力。这种现象,其实就是 期货交易 。那多出来的一条面包,一根香烟,其实就是 利息

人性是缺乏耐心的——我们更愿意现在就享用面包而不是等到周一;更愿意现在就拿到香烟而不是下周;更愿意现在就把钱花掉而不是存银行,我们甚至愿意借钱提前享受。

利息,就是 提前享受之价

我现在就要面包,要我等到周三也可以,不过要多给一条;我现在就要香烟,等到下周也可以,不过要多给我一根;我现在就要把钱花掉,要我存银行也可以,拿利息来——至于你拿了钱投资,是赔是赚跟我没半毛钱关系。

有一个人,每次发面包都留一份,等到下次发面包前夕,价格涨到最高,他就出售 现在的面包 。用这样的方法,他每个周日都可以抽到烟——总是那些有耐心的人,赢得一切。

后来出现了商店——卖方把东西放在这里,标上价,等别人买走。在物资充裕的一段时期还出现了餐馆,供应简单加工的食物和热饮——有人发明了一种浸没式电加热器(或者说…热得快)来煮茶或咖啡,交易变得复杂起来。

价格波动对商店和餐馆很不利,因为他们都需要有一定量的存货。 于是商店出面说,咱们应该制定一套标准价格,交易的时候不要偏离标准太多,这样物价不就稳定了么。

但这显然跟不上需求的变化。大家发现,把物品放在商店,虽然标价高,但根本卖不出去。因此黑市开始出现,人们逐渐把自己的东西从商店撤出来,价格管制计划以失败告终。

北大经济教授薛兆丰,有次上课学生问他:你讲的这些都是几十年前的经济学,过时了吧。他说不,我讲的是几千年、几万年前的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人性的,而人性从来没有变过。

你看,即便是在战俘营这种地方,经济规律也在发挥作用。里面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没讲,比如用果脯酿酒、各种交易中间人的兴起与破产、关于“不吸烟的人是否应该领香烟补给”的争论、制造“假币”,甚至是纸币发行!如果感兴趣可以找原文来读。

我看完之后有这样几点认识:

题图摄影 :TOM

授权基于 :CC0协议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

思考题

热点内容
中信万通股票交易 发布:2025-07-08 22:56:10 浏览:211
贵州茅台股票交易报告 发布:2025-07-08 22:51:14 浏览:234
股票交易软件闪烁 发布:2025-07-08 22:36:45 浏览:544
京东金融小金库在哪个页面 发布:2025-07-08 22:30:40 浏览:210
北玮科技股票 发布:2025-07-08 22:06:49 浏览:390
雷柏科技股票走势 发布:2025-07-08 22:01:25 浏览:250
股票退市为什么这么难 发布:2025-07-08 22:00:24 浏览:58
什么叫净值型理财产品排行 发布:2025-07-08 21:34:55 浏览:189
简述股票交易技术分析的市场假设 发布:2025-07-08 21:26:27 浏览:970
如何成为年薪百万的金融狗 发布:2025-07-08 21:23:17 浏览: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