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货币区理论
A. 什么OCA最优货币区理论
一般而言,最优货币区(optimal currency area, OCA)是指"一种''最优''的地理区域,在此区域内,支付手段或是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的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钉住,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的国家与区域以外的国家之间的汇率保持浮动。最优在此意味着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同时得以实现。
B. 区域性货币制度的基本简介
区域性货币制度的建立,是以货币一体化理论为依据的。“区域”是有特定含义的最适度货币区,这个区域是由一些彼此间商品、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货膨胀比较接近,经济政策比较协调的国家(地区)组成的一个独立货币区,在货币区内通过协调的货币、财政和汇率政策来达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欧元是最适度货币区理论的伟大实践。由于欧洲各国小而多,它们的济济发展水平接近,它们有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欧洲货币制度的建立和欧元的正式启动,标志着现代货币制度又有了新的内容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欧盟15国中,除希腊、瑞典、丹麦和英国外,其余11国(法国、德国、卢森堡、比利时、荷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芬兰、奥地利、爱尔兰)已成为首批欧元国。欧洲中央银行设在德国的金融中心法兰克福,首任行长是荷兰人威廉·杜伊森贝赫。按照欧元系统汇率转换机制,在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的同时,确定了欧元对11国货币的汇率,各成员国货币与欧元之间的汇率到2002年(过渡期内)各国货币被欧元取代以前完全固定,并不得更改。2002年1月1日起,欧元的钞票和硬币开始流通,欧元的钞票由欧洲中央银行统一设计,由各国中央银行负责印刷发行;而欧元硬币的设计和发行由各国分头完成。2002年7月1日,各国原有的货币停止流通,与此同时,欧元将正式成为各成员国统一的法定货币。
C. 什么是适度货币区理论
适度货币区理论主要是用某些经济指标作为基本的标准,判断哪些国家或地区之间适合建立固定汇率制度,哪些更适合采用弹性汇率制度。根据货币理论的分析,对于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经济失衡的调整,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调整其相对价格。而调整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相对价格的办法主要有两类:一是变动名义利率或调整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通货膨胀差异,这在欧元区内显然已不再适用;二是发挥工资和物价的弹性功能。如果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工资、物价具有充分的弹性,那么冲击(尤其是非对称性冲击)引致的经济失衡、失业上升、通货膨胀等问题就可以通过降低工资水平和物价水平来缓解,从而恢复经济均衡。
D. 最优货币区的简介
最优货币区理论最早由罗伯特·蒙代尔于1961年提出,其后麦金农(R.I.Mckinnon)、德拉姆(J.C.Ing ram)、哈伯勒(G.Haberler)和弗莱明(J.M.Fleming)等经济学家对其理论从不同侧面修正补充和完善。但在关于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上仍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解释。麦金农提出的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是这些国家的经济高度开放性。加入通货区的成本表现为丧失部分经济自主权。
蒙代尔认为理想的货币区是封闭的,根据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要素在国内充分流动,而在国际间不流动的假设,那么基于国家货币的浮动汇率就可以有效地运转,但要素流动的区域往往和国界不重叠。因此“最优”是指货币区成员间要素是完全流动的,而货币区成员国和货币区以外的国家不发生经济联系,货币区是封闭的。蒙代尔认为要素充分流动是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尤其是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可以对货币区结构失衡进行有效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