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货币的规模
1. 如何知道市场货币过多
物价是一个判断货币供应量的比较直观的指标。
由于我国对欧美的贸易顺差太大,而欧美为了缓解执政压力,强迫人民币升值。站在我国的角度上,当然是不愿意了,如果人民币升值,会是我国的产品出口相对于越南、泰国等劳动密集型国家的出口竞争优势消失掉。人民币不是不升值,而是缓步升值,有节奏的升值,所以我国现阶段为了缓解国内外贸易压力,通过提高国内人均收入,提高人均购买力来解决。这势必会加剧通胀压力,所以国家会在经济复苏阶段,有节奏的控制市场货币供应量。对于货币量我们不必担心,但今年国家必然会对股市和楼市进行有效地打压,既要保持价格稳步上涨,还要防止价格上涨过快。 未来应该还是以适当紧缩为主。
2. 三大层次货币的年度规模
1.
流通中现金(M0) 流通中现金,指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之和, 其中“单位”指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 位。M0 与消费密切相关,它的数值高则证明老百姓手头宽裕、富足。在西方,并非所有的现钞都可以计算在 M0 内,而要扣去各金融机构 的库存现金。 在我国,M0 指流通中的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之外流通着的现金。
2.
狭义货币供应量(M1) 指 M0 加上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 银行的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活期存款。 M1 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现行指标,流 动性仅次于 M0。由于对货币的理解不同,世界各国对 M1 的定义也存在差异。我国的 M1 是指流通中的货币量加上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3.
广义货币供应量(M2) 指 M1 加上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
3. 亚当·斯密之前的经济学家是如何看待货币的
货币,何其复杂。人类最聪明的头脑,都很难洞悉其真相。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论述货币的起源时,这样说道:
“据说,阿比西尼亚以盐为商业变换的媒介;印度沿海某些地方,以某种贝壳为媒介;弗吉尼亚用烟草;纽芬兰用干鱼丁;我国西印度殖民地用砂糖;其它若干国家则用兽皮或鞣皮。据我所闻,直到今日,苏格兰还有个乡村,用铁钉作媒介,购买麦酒和面包。【1】”
坎蒂隆思想深受前辈威廉·配第的影响。配第是劳动价值论的鼻祖,坎蒂隆继承了这一思想。坎蒂隆推崇金银,认为金银是“一种易于运输、不会腐烂、可按重量分割的物质”。
受劳动价值论的影响,坎蒂隆认为货币本身也是有价值的,而不仅仅是交易媒介。按照坎蒂隆理论,改变货币供应量,调整货币传导机制,显然是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的。
坎蒂隆和休谟,都是早期货币数量论的代表。但二者的主体思想完全不同,坎蒂隆强调货币非中性,支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休谟则强调货币中性,不支持货币政策。
到底是坎蒂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还是休谟过于理论化?
在后继者中,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表现的比较“中庸”。他们坚持劳动价值论,支持货币本身有价值,同时也支持休谟的货币中性理论。他们都认为,货币的价值取决于货币的供应量。斯图亚特·穆勒的观点稍有不同,他认为货币只是“一种机械”,起到交易媒介的作用,但不支持货币非中性。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货币中性统治了古典主义时期。坎蒂隆的思想对法国魁奈、米拉波侯爵及重农主义者影响巨大,但是并未形成主流。英国杰出经济学家杰文斯发现了坎蒂隆的价值,但是新古典主义并未给他的思想留下太多生存空间。
后来,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费雪创立费雪方程式、马歇尔和庇古创立剑桥方程式,为古典货币数量论盖棺定论,即货币数量决定着物价水平,而不能影响社会总产出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富论,亚当·斯密,商务印书馆;
【2】休谟经济论文选,大卫·休谟,商务印书馆;
【3】商业性质概论,理查德·坎蒂隆,商务印书馆;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个听硬课、读硬书、看硬文的硬核学习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benshe0-1),学习更多深度内容。
4. 如何正确的挑选货币基金
一、看规模
不同规模的基金优劣势不同,如果规模较小,在货币市场利率下降的环境下,增量资金的持续进入将迅速摊薄货币基金的投资收益,而规模大的基金不至于有这样的担忧。在货币市场利率上升的环境中,规模较小的基金则船小好转向,基金收益率会迅速上涨。综合各种因素,投资者应该选择规模适中、操作能力强的货币基金。
二、看新旧
货币市场基金越老越吃香,老基金一般运作较为成熟,具有一定的投资经验,持有的高收益率品种较多。选择一只成立时间长、业绩相对稳定的货币基金是较为明智的选择。
三、看A、B
目前的51只基金中,40只基金为A级基金,11只基金为B级基金,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投资门槛,一般A级基金的起投金额为1000元,B级的起投金额在百万元以上。从收益上看,B级收益要高于A级一些,不过门槛太高,普通投资者还是适合选择A级基金。
四、看产品线
在股市行情不好时,投资者可利用货币基金安全地规避投资风险,待股市投资机会来临,可以利用将来的基金转换功能,提高投资收益。因此,建议选择产品线完善的基金公司产品。
投资者应尽量选择规模相对较大,业绩长期优异的货币基金进行投资,因为规模越大基金操作腾挪的空间越大,更有利于投资运作,也能更好地控制流动性风险。
5. 货币市场工具总规模
货币市场工具总规模是短期资金的借贷市场上可供交易的金融工具。
1、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发行的短期国库券和其他短期债券。地方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
2、银行承兑汇票,包括由商业承兑汇票转化而来的和根据信用证而产生的两种承兑汇票。
3、银行发行的可转让定期存单,商业本票,包括基于合法交易行为所产生的交易性本票和经金融机构保证的融资性本票,商业承兑汇票等。从更大的意义上说,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和外汇等,也是重要的货币市场工具。
6. 如何确定货币发行的数量
首先认识为什么要发行货币?一般人都能说出来,是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社会商品流通的需要,为了消费和居民积累财富的需要,等等。那么,国家是根据什么来发行货币的数量呢?过去人们认为,货币发行的数量应该是根据国家贵金属或外币的存储量确定的。虽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新中国刚刚建立时不存在什么贵金属或外币的存储,所以,货币发行量是根据社会经济的规模和社会商品流通量的估计来发行的。中国发行的货币量肯定大于越南发行的货币量,这是不言自明的。问题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规模的扩大,货币是否应该继续增加发行量呢?虽然也是不言自明的。然而,货币发行量的多少不是一个量的计算,而一种质的估计。所以,增加的货币发行量需要一些经济方面专家的准确判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检验增加的货币发行量是否恰当,就应该根据增发货币后的社会效应和社会经济效应的效果来评判。如果增发的货币量多了,社会就会产生通货膨胀现象,如果增发的货币量少了,就会产生企业或单位之间相互欠账,国家财政吃紧或给农民打白条(就像20世纪末中国出现那种现象一样)等一系列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影响正常商业流通等现象发生。
货币增加的发行量是通过何种形式流入社会之中的呢?一般存在这样几种形式,1,以政府财政赤字的形式让增加的货币量流入社会。2,中国生产的黄金或购买国外的黄金用多印制的货币购买。3,国际贸易产生顺差的外币用多印制的货币补充。4,国家之间相互交换的货币量和国外政府用于人民币储备的量可以用多印制的货币补充,等等。
7. 分析货币资金规模的适应性和质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企业的资产规模、业务收支规模。一般地说,企业资产总额越大,相应的货币
资金规模也就越大;业务收支频繁,处于货币形态的资产也会较多。
第二,企业筹资能力。如果企业信誉好,在资本市场上就能够较容易地筹集资金,向金
融机构借款较方便。因此,企业就没有必要持有大量的货币资金。
第三,企业的行业特点。不同行业的企业,其合理的货币资金结构也会有所差异。有甚
至会很大。
第四,企业的定期存款。企业的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中有些不能随时用于支付的存
款,它们必将减弱货币资金的流动性,对此,应在报表附注中加以列示,以正确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其短期偿债能力。
8. 如何根据货币流通量确定一国纸币的发行规模
虽然一国之中央银行发行流通的纸币和硬币通常占据该国流通货币的主体,且其总量容易确定,但一国境内,或多或少、或明或暗都会有他国纸币和民间金银“效力”其间、构成“通货”,并且其数量是无法测算和预知的。还有一些非中央银行机构发行的“信用货币”如:银行券、支票、汇票、电子货币等,以及购物券和各种“代币”,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市场交易,也属于“通货”,而国家要了解这部分的发行流通量绝非易事。
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总会有一些货币(通货)流到国外或因为种种原因,如丢失、被水淹、被火烧、被地震掩埋等,而退出流通,使国内“通货”减少;对于这部分货币的数量,人们是根本无法统计的。
如此,“通货”有多少,人们实际上无法确知;而它有没有超过另一个量发生“膨胀”,便无从谈起了。
9. 货币资金分析的要点有哪些
从资产负债表当中,货币资金是被并列为第一项的,所以说选为财务分析中的首位,是由于其随时都可以用以支付任何人都会在第一时间内接受并且还不打丝毫折扣的资产,货币资金的流动性是最为强烈的。其中货币基金囊括了库存基金,备用金,在途基金以及各种银行的存款等等,这些用货币的金额来显示就是所谓的货币资金。其中类似于远期支票存款或者说是临时的借条,银行的退票,停止银行中存款,已有指定用途的货币基金等等这些都不属于货币资金。
从一般的情况下来讲,决定公司货币资金规模的因素包含了多个方面,下面一一列举供大家参考。
1.公司对货币资金的运用能力。货币资金的运用会存在“效率”与“效益”两者之间的问题。如果说上市公司运用货币资金的能力越强的话,那么资金在公司的内部周转的速度就会很快,其中公司就没有那么多的必要去保留那些过多的资金。
2.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以及业务规模。一般而言,上市公司的资产总额越大的话,与之相对应的货币资产规模也跟着变大;当然了其中的业务越是频繁的话,那么货币资产就会越多。
3.公司上的业务特点。对于不同行业之间的公司来说,合理的货币资金规模难免会有所差异,其中的一些历史数据投资者可以通过统计年鉴表或者利用网络来进行查询。
4.公司的筹集资金的能力。如果说公司的信誉较好的话,完全是可以让银行申请贷款或者是发行股票或者是债权都是会比较顺利一些,如此以来公司就完全可以适当性的减少一些货币资金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