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降准是什么意思
Ⅰ 央行降准是什么意思
1、降准是央行货币政策之一。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银行可贷资金数量从而增大信贷规模,提高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
2、降息是指银行利用利率调整,来改变现金流动的金融方式。当银行降息时,把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减少,所以降息会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出,存款变为投资或消费,结果是资金流动性增加。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11-2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Ⅱ 降准和降息是什么意思
一、降准的意思:降准是央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之一。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银行可贷资金数量从而增大信贷规模,提高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
下调准备金只是对冲硬着陆风险,对股市而言可拿来炒作,政策力度如超出市场预期,表现最好的是银行股;但对未来的经济形势而言,货币政策并非万能药。
二、降息的意思:降息是指银行利用利率调整,来改变现金流动。当银行降息时,把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减少,所以降息会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出,存款变为投资或消费,结果是资金流动性增加。
一般来说,降息会给股票市场带来更多的资金,因此有利于股价上涨。降息会刺激房地产业发展。降息会推动企业贷款扩大再生产,鼓励消费者贷款购买大件商品,使经济逐渐变热。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2)货币政策降准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一、降准的优点:
1、中央银行拥有主动权,受外界影响小,较好的体现央行的政策意图。
2、对货币供应量产生迅速、有力、广泛的影响。
3、作用于所有的银行和存款型金融机构,时间、程度上公平一致。
二、降准的缺点:
1、政策效果过于猛烈且缺乏弹性,受银行体系的银行超额准备金的影响大,不能经常使用。
2、增加银行经营的不稳定性,政策措施一定程度上不具有可逆性。
三、降息的影响:
1、绩优股、实值股、低市盈率股、高送派股。降息有利于进一步凸现绩优股、实值股的魅力。尤其是一大批市盈率低于三十倍的绩优股、实值股,其分红派现,较之于银行存款的税后利息,凸显优势。
尤其是绩优股、实值股中送股、转增股的股票,较之于银行存款的税后利息,其魅力以倍数计算。投资人可以参照已经公布的年报,选择业绩优异、市盈率低、分红派现多、尤其是送股转增股多的“白马股”,理性投资。
2、房地产股、保险股等“息口敏感股”上述股票和板块,属于香港称呼中的“息口敏感股”。尤其是对于房地产股来说,利率下调,有利于减轻人们分期付款购买房地产的负担,有利于调动人们买房的需要,有利于降低房地产开发商的负担。
保险业同样得到“降息”以及“降息预期”的推动。但是,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小于贷款利率,对于银行而言,有利有弊,缩小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差额对于银行的赢利增加了压力;同时增加了银行吸储的难度。
但是,增加放贷,以及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带动银行业务量的攀升,有利于银行增盈。总体看,对于银行股来说,长线仍有利好作用、短线则看资金是否追捧。
3、国债、企业债券银行利率的下调,不仅仅凸显了股票的投资价值,对于年利率百分之二点九五或以上、没有利得税的国债来说,其投资价值同样凸显。较之于税后实为百分之一点五八四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来说,利率高出百分之一点三六六。
尤其是,存款利率仅仅降低百分之零点二五,还有降息预期。有利于国债、企业债券的慢牛行情。从“庄股”思维的角度看,2007年的熊市,造成众多机构纷纷投资国债,可以说,国债已经有“庄”进驻。按同样理由,企业债券也有受到挖掘的可能。
4、扩大内需概念股。从降低“两息”来看,松动宏观经济政策,已经不是一个议题,而是正在实行中的事情。其着眼点,是克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从广义看,钢材、水泥、建材、电力等“扩大内需概念股”,同样有机会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受益者。长远看,有受到挖掘的可能性,上述股票一旦在盘面上得到增量资金介入的情况来印证,则应是把握机遇之时。
5、降息使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受到负面影响。美元持续贬值不可避免地导致其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下降,从而增加油价和金价大幅上涨中的不确定性。
代表“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及由习惯和历史沿革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的国际货币体系包括储备资产安全、汇率制度稳定和收支调节有效三个层次,美元贬值以及油价和金价的波动高企恶化这三层内涵,并给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由于黄金和美元同时发挥着价值储藏的职能,所以美元贬值使黄金的替代避险作用更为明显;而由于石油标价货币大多为美元,所以美元贬值也会给油价上涨形成支撑。金价波动受到美元贬值较大影响,而油价波动在显示出较强自主性的同时也与美元币值较为相关。
因此,美元的贬值与金价和油价的高位波动一起增强国际货币体系中长期的不确定性,并给国际投机性资本的大幅流动创造条件。
6、降息对美国实体经济产生滞后的扩张性影响。降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利率降低减少投资成本、增强投资需求,投资扩张弥补消费萎靡带来的增长动力不足。
二是利率降低减轻住房抵押贷款人的还贷压力,抑制房市违约率的不断上升,进而防止“次级债风波”的持续恶化;三是利率降低进一步缓解信贷紧缩状况,减弱生产活动和企业扩张的融资困难;四是利率降低支撑美元汇率贬值,刺激出口增长;五是利率降低增强市场预期,抑制经济活动在信心缺乏下的萎缩。
受政策时滞影响,这种刺激作用的大小在短期、中期和长期(短期为1年之内,中期为2到3年内,长期为4到5年内)有所不同。短期看,宽松货币政策的扩张效应会逐渐显现。在降息初期实质效应较为有限,金融市场的走强主要源于降息带来的信心恢复。
从第二个季度开始,GDP增长受消费萎靡的抑制影响有所缓和。中期看,降息能使美国经济避免陷入衰退。长期看,降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非常有限,价格机制的调整使降息效应基本体现在流动性增加和通胀压力加大上。
总体看,美联储降息在短期和中期给美国经济增长提供助力,“次级债风波”带来“大萧条”式美国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较小。
Ⅲ 降准是什么意思
降准是央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之一。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银行可贷资金数量从而增大信贷规模,提高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
存款准备金 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 资金清算 需要而准备的,是缴存在 中央银行 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 存款 准备金占其存款 总额 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一、 降准的原因
在国家经济新旧动力衔接的重要关口,无论是稳增长还是调结构,都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有助于促进银行具备足够的可贷资金,以保持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陆磊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认为,降准力度大,同时还实施了定向降准。这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加大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发出了稳定预期、坚定信心的鲜明信号。
二、 降准的基本影响
(一) 对房地产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会影响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成本。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表达了央行收缩银根的政策导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则表达了放松银根的政策导向。对于仍处于深度调控环境下的房地产市场来说,可以说是个利好消息。
(二) 对股市
降准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会对 股票 债券在内的资本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存款准备金、 公开市场 业务和再贴现是央行三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其中存款准备金政策曾被喻为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在债券市场方面,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会直接影响银行信贷扩张的速度,对债券市场的影响较为直接,也较大。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从银行整体的资金运用情况出发,部分商业银行还是会抛售流动性较好的债券,这会对债券市场造成较大影响。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其影响会相反。
(三) 对银行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工具,这一工具不但可以影响基础货币供应,同时还具备影响货币乘数的作用。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控,体现了央行对商业银行货币创造功能的重视。 降准对银行 理财 的可配置资产会产生重要影响,会导致理财可投资资产的减少和资产 收益 率的下降,反过来会倒逼银行理财收益率的下降。
(四) 对企业
央行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表明央行对货币及投资增速的政策导向和巩固调控目标的决心。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以后,直接导致投放到社会信贷总量的变化。对于企业来说,央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后,资金投放到社会上的总量减少以后,直接导致他的 贷款 、 利率 、预期上升,贷款成本升高,企业的直接经济行为受到影响。反之,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企业的影响也正相反。
三、2018年央行降准消息
第四次降准的基本内容是,自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释放资金部分用于偿还到期的4500亿MLF,除此可再释放增量资金750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再次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保持不变。
1、此次通过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将如何操作?
答:此次降准的主要内容是,自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降准所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10月15日到期的约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这部分MLF当日不再续做。除去此部分,降准还可再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
2、央行再次通过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本次降准的主要目的是优化流动性结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当前,随着信贷投放的增加,金融机构中长期流动性需求也在增长。此时适当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一部分央行借贷资金,能够进一步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结构,降低银行资金成本,进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释放约7500亿元增量资金,可以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来源,促进提高经济创新活力和韧性,增强内生经济增长动力,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3、降准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
答:本次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基本稳定,银根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降准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中期借贷便利,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而余下资金则与10月中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因此,在优化流动性结构的同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有变化。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4、降准是否会加大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
答:本次降准弥补了银行体系流动性缺口,优化了流动性结构,银根并没有放松,市场利率是稳定的,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率与名义GDP增长率基本匹配,是合理适度的,不会形成贬值压力。本次降准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更加巩固。作为大型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出口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中国经济以内需为主,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较为完善,进口依存度适中,人民币汇率有充足的条件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Ⅳ 降准是什么意思
降准是央行货币政策之一。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银行可贷资金数量从而增大信贷规模,提高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
重点内容:
一、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二、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其中全面降准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1000亿元。
三、不包括三类金融机构: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的法定准备金率为6%,是金融机构中最低的,已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此次全面降准不包含这三类金融机构。
四、定向下调:为促进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再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
降准的意义
通过降准,一是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使商业银行可以有更强的信贷投放能力,准备金下调以后,银行的资金相对更宽裕,对于投放信贷是有好处。
二是通过资金的流动性相对宽松,有助于市场利率水平下降,这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之后,商业银行可以获得约150亿元成本下降。
成本下降后,也有助于银行在未来能够提供更低的融资成本和信贷资金。同时,不排除接下来将MLF利率下调来影响牵引LPR利率的下调,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降准
Ⅳ 国家降准是什么政策
法律分析:降准是央行货币政策之一。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银行可贷资金数量从而增大信贷规模,提高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二)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四)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五)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六)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运用前款所列货币政策工具时,可以规定具体的条件和程序。
Ⅵ 降准是什么意思
降准是央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之一。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银行可贷资金数量从而增大信贷规模,提高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
(1)中央银行拥有主动权,受外界影响小,较好的体现央行的政策意图。
(2)对货币供应量产生迅速、有力、广泛的影响。
(3)作用于所有的银行和存款型金融机构,时间、程度上公平一致。
(6)货币政策降准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央行降息主要作用:
1、降息就是银行利率调整,银行降息时,储户把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减少,降息会促储户把资金从银行取出消费,存款变为投资或消费。
2、降息分为两种,第一,降低存款利率。第二,降低贷款利率。利率也分为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一般来说是指短期利率。
3、降低银行贷款利率,主要是鼓励企业投资,也有利于个人按揭贷款,比如每月按揭贷款利率降低了,还款人每月还款数量相应减少了,减轻贷款人还款压力。
Ⅶ 降准是什么意思通俗 降准的含义
降准就是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它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之一。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准备金率,来影响银行贷款资产总额,扩大银行信贷业务规模,增加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加。通过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提高销售市场的流通性,使商业银行具有更强的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准备金下降后,银行资产相对较丰富,有利于促进银行信贷;资产流通相对宽松,有利于降低市场上的利率水平,降低成本,也有利于银行未来提供更低的融资成本和贷款资金。以上就是降准是什么意思通俗相关内容。
央行降准的优势
1、中央银行有着主导地位,受外部影响小,不错的反映中央银行的政策用意;
2、对货币供给量造成快速、有力、普遍的影响;
3、可以让全部的银行和储蓄型金融机构,在时间、水平上公平一致。
本文主要写的是降准是什么意思通俗有关知识点,内容仅作参考。
Ⅷ 降准是什么政策
法律分析:降准的意思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属于中央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之一。
法律依据:《部署精准施策加大力度做好“六稳”工作》 坚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并适时预调微调,加快落实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的措施,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资金更多用于普惠金融,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Ⅸ 银行降准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好处
1、银行降准的意思就是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假设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15%,A在银行存入1000元,那么银行至少要将1000×15%=150元存到央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账户中,剩余的850元就是可以作为银行的流动资金。
2、如果银行在央行存入了200元,那么比法定存款准备金多出的50元就是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如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为14%,那么新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就是140元,银行的流动资金就多了10元,由于中国人民币存款余额的数额很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降1%可以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3、降准是央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之一。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银行可贷资金数量从而增大信贷规模,提高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
拓展资料
降准是央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之一。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银行可贷资金数量从而增大信贷规模,提高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
(1)中央银行拥有主动权,受外界影响小,较好的体现央行的政策意图。
(2)对货币供应量产生迅速、有力、广泛的影响。
(3)作用于所有的银行和存款型金融机构,时间、程度上公平一致。
央行降息主要作用:
1、降息就是银行利率调整,银行降息时,储户把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减少,降息会促储户把资金从银行取出消费,存款变为投资或消费。
2、降息分为两种,第一,降低存款利率。第二,降低贷款利率。利率也分为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一般来说是指短期利率。
3、降低银行贷款利率,主要是鼓励企业投资,也有利于个人按揭贷款,比如每月按揭贷款利率降低了,还款人每月还款数量相应减少了,减轻贷款人还款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