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紧的货币政策是什么
1. 通货膨胀时有哪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时期一般采取紧缩性政策,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增税,减少政府购买和投资,减少转移支付。货币政策主要包括提高再贴现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央行卖出政府债券。
我国的从紧货币政策
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要实的是“从紧的货币政策”。
(1)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核心是什么?
回笼货币,减少货币供给。现在讲流动性过剩,有两个层次:一个是流通中的现金较多,一个是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太多。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账户上的实际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超额准备金太多,表示银行手里的钱太多。
(2)从紧的货币政策,有什么影响?
从紧的货币政策,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赢利空间,因为企业的信贷成本上升。利率提高了,房地产商从银行贷款的成本上升了一点,但如果房价一直在猛涨的话,那一点增加的成本根本看不出来,一下子就抵消了。对股市直接的影响谈不上,都是间接的,要有一个过程。
货币政策从紧后,在控制物价上涨方面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比较复杂。物价上涨,从CPI指数看,主要是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波动较大。
根据通胀的两个根源,一个是需求拉动型,一个是供给推动型。现在从需求的角度看,货币的供给较多,需求的因素有:从供给的方面看,主要是猪肉和其他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但猪肉价格上涨,跟饲料价格上升相关,而饲料价格的上涨,又是因为粮食价格的上涨造成的。因此,要降低粮价,要增加粮食供给,进口农产品。但进口会对农民造成冲击,农民就没钱了。
从紧的货币政策将会对商业银行带来大的影响。如果不出意料,央行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必然选择,这将对商业银行内部流动性造成大的影响。在今年九次提高准备金率以后,一些商业银行包括四大国有银行内部流动性已经有紧缺迹象,继续提高准备金率必将使得商业银行流动性更加紧张。商业银行首要任务是保证流动性,保证支付,这必将对经营造成严重影响。
现在倡导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要协调搭配,财政政策要继续保持稳健。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必须兼顾扩大就业的要求。从紧的货币政策如果掌控不好,将会减少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这是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必须认真处理好的问题。
2. 什么叫从紧的货币政策 讲通俗点
简单来说,就是货币政策造成的结果是货币发行量少于实际需求量。
希望采纳
3. 什么是什么是从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
1、减少货币发行
这项措施的作用是,钞票在原有数量上不再增加。中央银行可以掌握资金来源,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基础。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发行权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
2、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为了防止政府滥用贷款助长通货膨胀,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规定以短期贷款为限,当税款或债款收足时就要还清。
3、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通过它的公开市场业务,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银行信贷,进而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
常见措施为在公开市场发放政府债券,买国债的多了,市场上流通的钱就相应变少了。
4、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据以控制商业银行贷款、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deposit-reserve ratio)。它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
5、提高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贴现行为。调整再贴现率,可以控制和调节信贷规模,影响货币供应量。
6、选择性信用管制
它是对特定的对象分别进行专项管理,包括:证券交易信用管理、消费信用管理、不动产信用管理。
7、直接信用管制
它是中央银行采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直接进行干预和控制的措施,以控制和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