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货币发行量失控怎么办
❶ 货币发行量不是越多越好吗发行过多会造成什么压力呢
央行的货币发行量不是越多越好,发行过多是一个感觉,央行货币发行不是随意发行的,需要与GDP增速匹配,物价因素、宏观调控、汇率政策等多方因素。如果发行过多,必然导致物价上涨,经济过热、汇率贬值等多方影响。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用社会,货币的发行是有发行、调控、监管等一些列体系来完成的,需要衡量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要考虑物价、汇率、债务、社融等综合因素,需要科学衡量是否超发。
❷ 我国如何控制货币的发行量
货币的发行量是央行控制的,原则上是根据社会财富的增加来发行货币,实际上的货币发行量是大于社会财富的增加值,这样超发的货币就会导致通货膨胀,为了减小通货膨胀的危险,国家会设定一些政策,让某些商品作为货币蓄水池,来减少货币在市面上的流通量。目前我们国家有两个货币蓄水池,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股票。 现在这两个蓄水池都即将到位,无法在安全的情况下容纳更多货币。
所以将来我们国家还会有第三个货币蓄水池来容纳超发的货币,我先不说是什么。但是一点新一轮投资开始后,国家会出新政策。货币的发行量会加大。
❸ 电子货币对货币发行权的影响
电子货币由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甚至一些企业发行(我们只讨论商业银行的电子货币发行)。电子货币的发行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电子货币作为现金替代和预付费用发行,另一种是电子货币作为债权形式发行。
1.发行作为现金替代和预付费的电子货币:
目前发行的所谓电子货币其实是现金替代物,这种形式的电子货币发行对央行垄断的货币发行权不会造成冲击;
发行过程中,商业银行在发行电子货币的时候,客户是用其不该银行的活期存款购买的,这种情况符合目前商业银行的业务情况:以活期存款为依据申请电子货币--银行卡。这个过程减少了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是其超额储备,而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的减少,或者等额增加流通中现金(现金进入流通领域),或者等额增加了另一家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现金作为存款流入另一家银行),因此,这种电子货币发行对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没有景响,也不会增减基础货币。如果客户用现金购买银行卡办理活期存款的同时办理银行卡和用现金购买银行卡类似。这种方式和其他企业发行电子货币的效果相同,故不另外分析,商业银行把增加的活期存款存入央行的准备金账户,流通中现金减少,但是基础货币仍然没有减少。
如果商业银行发行电子货币所得的现金资产留存在商业银行的现金库房(准备金)或者发放贷款(流通中现金),对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没有影响电子货币发行对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可能造成影响,由于法定准备金率的原因会影响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负债一方的结构--法定准备和发行货币等量增减,但基础货币仍然没有变化,没有减少或者增加基础货币,这种形式的电子货币发行对央行的货币发行没有影响。
2.商业银行通过资产增加发行电子货币:如果这种电子货币在支付过程中不是同步结算,从支付到结算的时段内,这种电子货币充当了货币的职能,商业银行在发行这种电子货币的过程中获得了铸币税收入。这种电子货币发行增加了基础货币,对央行垄断的货币发行权形成某些冲击。但是,由于目前电子支付的同步性,这种形式的电子货币不可能成为基础货币,对央行的冲击只是在逻辑上存在,现实中无法实现;
3.真正能够成为信用货币的电子货币是以电子货币形式发行,到期期限足够长且可以无限背书的银行本票和支票(包括企业发行的本票)--电子本票和电子支票。一旦技术成熟,这种形式的电子货币将彻底颠覆央行货币发行的垄断,一个新金融时代就将来临。
❹ 电子货币带来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可能对货币总量需求和货币政策的制定产生潜在的影响。
电子货币能够引起货币流通速度的改变,对于那些把货币总量作为其目标和指标的国家而言,货币流速的改变可以暂时减少货币总量尤其是狭义货币的有效性。电子货币对实施货币政策的影响将取决于是否对银行的准备金的需求或中央银行提供这些准备金的能力构成首要影响。
2、可能带来相关的法律问题
消费者、零售商以及发行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各种契约关系和法律关系仍可能很复杂。至于何时支付是最终的,消费者或商家在结算发生之前是否承担信用风险、结算风险和其它风险,各个系统不尽相同。
3、许多与电子货币安全性相关的特性也会影响其对洗钱和其他犯罪活动吸引力。
在多大程度上电子货币余额能够在无须同系统运营者交互的情况下进行转账,电子货币设施中所能保存的最大额度和保持记录的能力,跨国转移电子货币的便利程度。
如果能很快地将来源于非法活动的钱转账到那些在法律上对洗钱限制较为薄弱的国家去,那么允许电子货币通过计算机网络方式进行跨国支付就会对罪犯非常具有吸引力。
(4)电子货币发行量失控怎么办扩展阅读
如果对电子货币加密,电子货币其实就等于记名一样,如果欲不记名,电子货币则连密码都不能加。问题是如果使用不记名的电子货币,则一些犯罪活动,电子货币如洗钱、贩毒、恐怖活动、买卖军火等将大肆猖撅。
而执法机构将无法在网络中查出这些电子货币的来源或去处,电子货币在此情况下,则又形成无法保护使用者的局面。毫无疑问,电子货币无国界并可在瞬间转移的特性将造成治安上的死角。法律应当权衡两者,电子货币在两者之间做出一个平衡的规定。
在电子货币的交易中,电子货币有关结算信息会被大量积累储存到结算服务提供者处。不同的电子货币种类和结算类型所涉及的个人信息有所差异,电子货币所涉个人信息的隐私程度和范围也有所不同。
客户对结算服务提供者处大量积累个人信息未必能理解,电子货币由此而产生不安全感。所以,结算提供者应对其存储和积累的个人信息的范围和隐私程度公开向客户做必要的说明,并保证该信息的积累和使用仅为保证交易之安全的目的。
❺ 电子货币的出现和使用,给银行的货币带来什么机遇和挑战
电子货币的出现和使用,给银行的货币管理带来什么机遇和挑战?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革,这也进一步推动了货币形态的发展。电子货币作为新形态的货币,以方便、快捷、准确等优点成为当今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在逐渐加强,与此同时,电子货币的发展也给银行的货币管理带来了许多机遇与挑战。
机遇:
1、减少了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和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
首先,中央银行尚未对电子货币计征存款准备金。金融机构发行的电子货币,履行了货币交换媒介的货币基本职能,发挥着替代存款、现金的作用,却游离于金融体系之外,没有交纳存款准备金。其次,中央银行根据货币的流通性确定不同比例的存款准备金率,流动性越强,存款准备金率越高。由于电子货币转换迅捷,使其既可以归类为活期存款,也可以统计成为定期存款,这样,就为商业银行少缴存款准备金提供了可能,最终降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效率。第三,由于不同期限结构的电子货币资产转换时间短、成本低廉,商业银行没有必要持有较高的央行超额存款准备,从而减少了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来源。另一方面,电子货币所特有的方便快捷的支付结算手段降低了经济交易成本,而以活期甚至定期存款形式所得到的利息收入更是现金资产的机会成本。
2、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极大地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成本,加快了货币的流通速度,提高银行的服务效率
对于银行而言,通常纸币和铸币需要大量的费用用于清点、记账、存储、运送以及安全保卫等,但是电子货币的迅速发展可以大大简化这些工作,并节约因处理铸币和纸币而需付出的高额成本。电子货币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以电子信息流发挥交易、流通和支付作用,必然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流通交易速度。
3、银行内部方便不同支行间的转账,调拨。
4、利于银行发卡业务的发展
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将以拉动内需为主,银行贷记卡产业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
5、使银行积极开发新工具,进行业务创新
商业银行除了原来的银行业务外,还开展了新的业务,如在柜台之外办理存款取款,开设个人理财账户如消费账户、投资账户、外汇交易账户等,以办理及个人消费信贷、教育投资信贷、投资组合工具等业务,积极与各大型商场、超市等电子货币使用频繁的单位联系,在以上单位设立POS机等,将银行、单位、政府、个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以商业银行为核心的庞大的服务网络。
6、进银行营销方式的改变
电子货币的产生使商业银行之间和其他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对电子货币的流通总规模有重要的影响,从而商业银行的职能进行重大转型,商业银行之间将为争夺网上电子货币支付、结算上的市场份额而进行激烈的竞争,促使银行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主要营销方式,争取占有更多的顾客群。
挑战:
1、我国电子货币年消费额从2003年开始呈现大幅度上升状态,电子货币消费给其发行机构带来的收入也大幅提高。商业银行若不争取更多的电子货币发行资格或停留在目前电子货币业务服务经营水平,将会失去电子货币业务收入份额。
2、如果商业银行发行电子货币,在使用者初始购买电子货币时,使用者的传统货币存款减少,电子货币存款增加,社会的传统货币存款量也有所减少。如果中央银行没有对商业银行的电子货币存款计提存款准备金,那么随着使用者使用电子货币进行支付活动,社会的电子货币存款总量会持续增加;而相应的,传统货币的存款创造过程则会停止,这样商业银行传统货币存款总量必定减少,进而使得存款准备金量有所减少。
❻ 数字货币发行对经济有什么影响会减少纸币发行量吗
深圳市发放的总计1000万元人民币的数字人民币红包,将电子货币的发展问题重新拉回了人民的视野。
事实上,自2020年4月份起,数字人民币就已经在深圳、成都、苏州、雄安进行了小规模试点,并于2020年8月将试点规模扩大至全国28个省市。
作为社会公认的“超级风口”,除数字货币相关企业本身的高投资性外,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也极具研究价值。
数字人民币发展的政策沿革早在2014年,央行就已经就数字人民币进行了研究布局,并于2016年的数字货币研讨会中,与国际各大金融机构与研究机构进行了数字人民币的发展框架讨论。
在经过6年的发展后,我国已初步研发出“PBCTFP区块链平台”,并不断推广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活动,可以预见,数字人民币作为当今的技术风口与政策风口,其未来几年内将会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与极快的发展速度。
图1:数字人民币政策沿革
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数字人民币为建立“人民币跨境结算新体系”提供了契机,可以推动世界范围内的人民币支付活动,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❼ 电子货币的缺点
1、需要第三方的强大支持。电子货币需要有计算机网络平台的支持。没有平台支撑,电子货币无法使用。
2、新的风险产生。平台与第三方的存在安全风险。
3、使用范围有限。在目前的现实生活中,很多地方尚无法使用银行存款和电子货币,如在菜场买菜,必须支付现金等。
(7)电子货币发行量失控怎么办扩展阅读
特点
(1)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进行储存,支付和流通;
(2)可广泛应用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领域;
(3)集金融储蓄、信贷和非现金结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
(4)电子货币具有使用简便、安全、迅速、可靠的特征;
(5)现阶段电子货币的使用通常以银行卡(磁卡、智能卡)为媒体。
优点
(1)方便
(2)安全
(3)通用
电子商务中,银行是连接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消费者的纽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银行是否能有效地实现电子支付已成为电子商务成败的关键。以一个简单的网上交易流程为例,首先买方向卖方发出购物请求;
卖方将买方的支付指令通过支付网关送往卖方的收单行;收单行通过银行卡网络从发卡行获得授权许可,并将授权信息再通过支付网关送回卖方;卖方取得授权后,向买方发出购物完成信息。
如果支付获取与支付授权不能同时完成,卖方还要通过支付网关向收单行发送支付获取请求,把该笔交易的资金由买方转账到卖方的账户中。银行与银行之间通过支付系统完成最后的行间结算。
❽ 如何克服电子货币的弊端
不用
❾ 我国应允许哪些机构发行电子货币,利弊如何
电子货币利弊析
一、电子货币的弊端
1、电子货币本身的缺陷
(1)安全认证的标准不统一。当电子货币的编码和关键技术数据被掌握时,伪造起来很容易,从而严重影响正常的货币流通秩序,降低了电子货币的流通效率。
(2)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难以确定。发行主体的不确定性极易造成对电子货币监管的失控。
(3)对于信用卡来说,由于缺乏信用约束,一些人会利用虚假证明,伪造身份证件、担保资料等骗取银行信用,或者持卡人恶意透支,拒不履行义务或逃避履行义务。
(4)电子现金对于硬件和软件的技术要求都较高,需要一个庞大的中心数据库,用来记录使用过的电子现金序列号,以解决其发行、管理。电子伪钞一旦获得成功,那么,发行人及其一些客户所要付出的代价则可能是毁灭性的。
2、电子货币对现实货币、中央银行及其货币政策的负面影响
(1)对货币供应的干扰。因为电子现金可以随时与普通货币兑换,故电子现金量的变化也会影响真实世界的货币供应量。电子货币与普通货币一样有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而且因其特殊性,这些问题可能还会更加严重。
(2)削弱货币政策效果。电子货币的出现会对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产生影响,使他们难以测度,会潜在地影响到货币政策的制定,削弱货币政策的效果。
(3)导致中央银行丧失货币发行权。
❿ 我是说如果!如果火币网被国家叫停,我账户里面的数字货币怎么办去哪里找
可以把你买的货币转到以太坊钱包里就不必担心你的币没了。
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简称DC)是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是一种不受管制的、数字化的货币,通常由开发者发行和管理,被特定虚拟社区的成员所接受和使用。数字金币和密码货币都属于数字货币。
它不同于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货币,因为它能被用于真实的商品和服务交易,而不局限在网络游戏中,早期的数字货币(数字黄金货币)是一种以黄金重量命名的电子货币形式,现在的数字货币,比如比特币、莱特币和PPCoin是依靠校验和密码技术来创建、发行和流通的电子货币。
货币定义:
数字黄金货币是一种以黄金重量命名的电子货币形式,这种货币的典型计量单位是金衡制克或者金衡制盎司,尽管有时候也使用黄金迪纳尔做单位。
数字黄金货币通过未配额或者分散配额的黄金存储来资助,到2006年1月,数字黄金货币供应商持有超过8.6公吨的黄金作为储备,价值大约1.5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