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情况下减少手持货币
1. 人们在下述哪种情况下倾向于减少手持货币①债券价格趋于下降②债券价格趋于上
2吧,债券价格趋于上升,那就是投资债券将会有更大收益,所以人们会把手上的钱用于买债券.
2. 货币增多商品不足怎么办
1、首先,减少货币供给。使商品价格攀升、诱发通货膨胀。货币供给量过多,使社会总需求膨胀,形成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商品的局面,出现商品价格普遍上涨,诱发通货膨胀。
2、其次,造成货币流通速度减慢或“强迫储蓄”。
3、最后,在物价受到严格控制的国家,货币多,商品少,人们的手持货币量增多,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由于人们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不得不把剩余货币用于储蓄。
3. 人们在债券价格趋于上升情况下倾向于减少手持货币
所有试卷这道题的答案都是1
4. 货币需求有哪些,各受什么因素影响
1、货币需求是一个商业经济的范畴,发端于商品交换,随商品经济及信用化的发展而发展。在产品经济以及半货币化经济条件下,货币需求强度(货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的程度,货币与经济的联系即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程度,以及社会公众对持有货币的要求程度)较低;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需求强度较高。
2、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居民、企业等持有货币是出于不同的动机,它包括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等。与此相对应,货币需求也可以分为交易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和安全需求等。
①交易性货币:
交易性货币需求是居民和企业为了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居民和企业为了顺利进行交易活动就必须持一定的货币量,交易性货币需求是由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共同作用的。
②预防性货币:
预防性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意外事故而形成对货币的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息率有密切的关系,当利率低,人们持有的成本低,人们就会持有较多的货币以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当市场利率足够高,人们可能试图承担预防性货币减少的风险,将这种货币的一部分变为生息资本,以期获得较高的利息。
③投机性货币: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了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利息,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分为在当前价格水平下的名义货币需求和剔除价格影响下的实际货币需求等两种形式。凯恩斯在凯恩斯总模型中指货币是为了交易目的(lt)和保值目的(ls)。货币的“投机需求”(ls)并非是为了投机的资产,而是为了降低损失风险而以货币形式保值的资产。货币的“投机需求”有机会成本。
④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指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了进行不可预知的交易而需要的流动性。这是必须的,因为经济主体对未来的状况是不确定,不能准确预知。收入越高,安全需求的实际范围就越大,即可预见的交易数额越大。另一方面,必须的更新购买和维修的不确定性也需要货币的“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在模型中一般不是独立的,一般被简化归入了“交易需求”。
应答时间:2021-03-0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5. 为什么人们在债券价格趋于下降情况下倾向于减少手持货币
因为债券价格(中长期的债券)下跌意味着市场利率上升,存钱的利息更多了。
债券是政府、企业、银行等债务人为筹集资金,按照法定程序发行并向债权人承诺于指定日期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1]债券(Bonds/debenture)是一种金融契约,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借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同时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债券购买者或投资者与发行者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者(债券购买者)即债权人[2]。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由于债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确定的,所以债券是固定利息证券(定息证券)的一种。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债券可以上市流通。
影响债券价格的主要因素有:
1、待偿期。
债券的待偿期愈短,债券的价格就愈接近其终值,所以债券的待偿期愈长,其价格就愈低。
2.票面利率。
债券的票面利率也就是债券的名义利息率,债券的名义利率愈高,到期的收益就愈大,所以债券的售价也就愈高。
3.投资者的获利预期。
债券投资者的获利预,是跟随市场利率而发生变化的,投资的热情就会影响债券价格的涨跌。
4.企业的资信程度。
发债者资信程度高的,其债券的风险就小,因而其价格就高;而资信程度低的,其债券价格就低。
5.供求关系。
债券的市场价格还决定于,资金和债券供给间的关系。经济发展的升趋势,会使市场的资金趋紧或过剩,从而引起债券价格的波动。
影响债券价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物价波动。
当物价上涨的速度轻快或通货膨胀率较高时,人们出于保值的考虑,一般会将资金投资于房地产、黄金等可以保值的领域,从而引起资金供应的不足,导致债券价格的下跌。
6. 为什么人们在债券价格趋于下降的时候会倾向于减少手持货币
债券发行后,债券的到期日和利率已是确定不变的了,该债券在交易市场的挂牌价格所隐含的收益与同量货币存银行的利率收益呈某种比例,达到市场意义上的投资收益平衡。债券价格趋于下降的时候,银行利率提高,同量货币存银行的利率收益提高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人们为了抓住 (或不错过) 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定量的货币量,这些货币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凯恩斯货币需求三大动机之一。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为了投资的目的而把货币保存在手边,是因为可用来保存其财富的另一种金融资产即债券的收益不能十分确定。一般来讲,债券价格的高低反向变化于利率的高低。由于债券市场价格是经常波动的,凡预计债券价格将上涨(即预期利率将下降) 的人,就会用货币买进债券以备日后以更高价格卖出; 反之,凡预计债券价格将下跌的人,就会卖出债券保存货币以备日后债券价格下跌时再买进。预计债券下跌而将货币持在手中的情况,即为投机性货币需求。可见,投机性货币需求量与利率之间呈反方向关系。
投机性货币需求量与利率之间呈反方向关系
人们为避免因未来市场利率以及证券行市的不确定而造成资产损失或为增加资产盈溢,通过及时调整资产结构以谋求投资机会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概念是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首先提出的。 社会公众对于其暂存的资产,可以用货币形式,也可以用有价证券形式保存。除必备的交易性(含预防性)货币持有外,对其余资产持有的选择,人们着重从争取盈利或避免损失的原则来加以把握。
现行分析
当现行利率过高时,人们预期利率会下跌,便放弃货币而持有债券,即减少货币需求,这样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债券收益,而且当以后利率下跌时还会因债券升值获得额外的资本盈溢。当现行利率过低时,人们预期利率会反弹,便放弃债券而持有货币,即增加货币需要量,这样可使收益损失和风险降至最低。因此,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反函数,同利率的高低呈反方向变动。以L3代表投机性货币需求,i代表利率水平,其函数式可表述为:
投机性货币需求还可能有两种极端形式:①当利率高到一定限度时,投机性货币需求为零,人们相信利率非下降不可,债券价格不会降得更低,而且现行的高利率将抵消任何可能产生的资产损失,这时,任何人都愿意持有债券。
②当利率低到一定限度时投机性货币需求将无限大,人们认为利率不会再降,债券价格不会再提高,这时,任何人都只愿意持有货币。如果保留债券,利率上升便要蒙受资产损失,因而,在这一利率水平上,无论货币供给多少,都会被全部吸收,货币政策无效。这就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
市场投机炒作活动
货币需求
凯恩斯在提出并分析投机性货币需求时,所考虑的可选择资产主要是有风险的债券和无风险的货币。美国经济学家J.托宾对此提出了资产选择理论,用多元资产和投资都逃避风险的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释。托宾提出,为了逃避风险,人们将在安全资产、货币与风险资产、盈利性资产三者之间进行选择,根据各种资产的收益和风险的比较来确定其资产结构。最佳的资产结构应是该资产结构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风险)。托宾从持币者(投资者)避免风险的动机引出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反函数关系。凯恩斯的理论着重在流动性与不完全流动性之间的选择,选择结果较为单一(货币或债券)。托宾的理论着重在收益性与风险性的均衡,选择结果更为多样化也较符合实际,因此,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是对流动偏好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投机性货币需求还可能有两种极端形式①当利率高到一定限度时,投机性货币需求为零,人们相信利率非下降不可,债券价格不会降得更低,而且现行的高利率将抵消任何可能产生的资产损失,这时,任何人都愿意持有债券。
②当利率低到一定限度时投机性货币需求将无限大,人们认为利率不会再降,债券价格不会再提高,这时,任何人都只愿意持有货币。如果保留债券,利率上升便要蒙受资产损失,因而,在这一利率水平上,无论货币供给多少,都会被全部吸收,货币政策无效。这就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
稳定性
市场投机炒作活动凯恩斯学派认为,公众对货币的需求(即流动性偏好)源于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由交易和谨慎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主要用于购买与支付,因此该类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不大,大致是收入的一个不变部分。而由投机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则包含了公众在货币与金融资产之间进行资产组合的过程,该类货币需求产生于利率未来走向的不确定性,相应的货币需求量依赖于现行利率和预期未来利率的关系,是金融市场“多头”和“空头”预期的函数。正是由于存在着预期未来利率的因素,投机性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系数波动很大,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关系是不稳定的,并导致投机性货币需求函数也是不稳定的。由于投机性货币需求是货币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货币总需求也是不稳定的。这就给经济中的总需求、价格和产出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也使得能够引起投资者预期变化的货币政策操作具有相当大的风险性。因此,凯恩斯学派基于货币需求函数的不稳定性明确提出,国家稳定经济的政策主要的应该是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
货币主义学派的分析
货币主义学派更为细致地分析了影响货币需求的规模与机会成本变量。他们认为,规模变量主要是总财富,总财富可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机会成本变量包括货币自身预期收益率、股票预期收益率、债券预期收益率、预期通货膨胀率。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较为复杂。但是在简化分析中,他们将上述影响因素简化为永久收入和市场利率,并且在实证分析中发现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接近于1,利率弹性接近于零,这样货币需求的变量关系具有稳定性。弗里德曼则明确指出,货币需求函数是高度稳定的,他在《货币数量说的重新表述》一文中说“货币需求函数是高度稳定的”,这里的稳定是指“货币需求量与决定此需求量的诸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稳定”。弗里德曼进一步断言,货币需求函数甚至比消费函数还要稳定。弗里德曼的断言意味着货币政策对经济的稳定有着巨大的影响。货币主义学派的布伦纳和梅尔泽在20世纪60年代的研究中发现,货币需求函数在长期内是稳定的,无论采取狭义的还是广义的货币定义,也“无论制度方面的、社会方面的和政治方面的变化有多大,货币需求函数都是相当稳定的”;戈德菲尔德则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1974年的数据做出实证研究,支持了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的结论。
投机性货币需求
凯恩斯学派认可货币主义
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凯恩斯学派也基本认可了货币主义的上述研究结论。就在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几乎成为一个公认事实的时候,从1974年起,货币需求函数却开始在预测货币需求中出现严重的偏差。“就美国来说,20世纪70年代似乎表现出货币需求函数下移,而80年代则相反。在20世纪70-90年代的30年里,现实货币持有量明显偏离了大多数货币需求估计模型的预测。在流通速度方面,M1的流通速度在20世纪70年代的提高和在80年代的降低根本没有被这些模型预测到。”戈德菲尔德将货币需求函数表现的这一不稳定现象称为“货币失踪”之谜,即根据货币需求函数所预测的货币需求量大大超过公众持有的实际货币量。
投机性货币需求
这一事实对货币政策如何运作,以及如何估价其对经济的作用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正因为如此,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函数变量
“货币失踪”之谜
为了解开“货币失踪”之谜,国际货币经济学界一方面是在计量技术上做文章,如构建部分调整模型和纠错模型,进行哑变量设计,采用共积分等;在函数形式上从线性到对数线性和半对数线性,或转而采用非线性函数或具有随机系数的非线性函数,或使用超越函数等。希望由此确立投机性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更多的探索是在理论上重新考虑投机性货币需求函数变量的内容与表现形式。例如,对于因变量改用广义的(M2、M3)甚至是重新加权的货币总量(迪维西亚总量)以替代狭义的和简单加总的货币总量作为因变量;对于规模变量,则引进了临界值、缓冲存货等概念来解释投机性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也包括使用当期收入、永久性收入、工资收入或财产收入等作为尺度变量;对于机会成本变量,除了货币自身收益率、实际工资率、汇率和国外利率等项,以及使用短期利率、长期利率、通货膨胀率或某种利率复合指数作为利率变量之外,还在各项资产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对多种成本的更精确计算上大做文章
7. 什么是货币需求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派生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定商品,具有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等职能,能够满足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需求,以及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的需求等。
影响因素:
1、收入水平:收入状况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一因素又可以分解为收入水平和收入间隔两个方面。在一般情况下,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正比,当居民,企业等经济主体的收入增加时,他们对货币的需求也会增加。
2、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可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总额在收入总额中的比例,而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例。在一般情况下,消费倾向与货币需求变动的方向一致。
3、利息率水平:在市场经济中,利息率是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杠杆。在正常情况下,利息率上升,货币需求减少;利息率下降,货币需求增加,利息率与货币需求成负相关关系。
4、信用的发达程度:如果一个社会信用发达,信用制度健全,人们在需要货币的时候能很容易地获得现金或贷款,那么整个社会所必需的货币量相对于信用不发达,信用制度不健全的社会所必需的货币量就少些。
(7)在什么情况下减少手持货币扩展阅读
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公众的预期和偏好:货币需求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人们的主观意志和心理活动的影响。一般地说,人们的心理活动与货币需求有如下关系:
1、当利息率上升幅度较大时,人们往往预期利息率将下降,而有价证券价格将上升,于是人们将减少手持现金,增加有价证券的持有量,以期日后取得资本溢价收益;反之亦然。
2、预期物价水平上升,则货币需求减少;预期物价水平下降,则货币需求增加。
3、人们偏好货币,则货币需求增加,人们偏好其他金融资产,则货币需求减少。
8. 经济学题目,帮忙看看。谢谢
题号:1 “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c)
选项: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以上三种说法都对
题号:2 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d)。
选项: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题号:3 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上折旧
选项:
1、 错
2、 对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题号:4 净投资不可能为负数
选项:
1、 错
2、 对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题号:5 如果利率和收入都能按供求情况自动得到调整,则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的区域中时,有可能(a )。
选项:
a、利率上升,收入下降
b、利率上升,收入增加
c、利率上升,收入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题号:6 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b )。
选项: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题号:7 如果人们工资增加,则增加的将是(d)
选项:
a、货币的交易需求
b、货币预防需求
c、货币的投机需求
d、上述三方面需求中任何一种
题号:8 在债券价格很高时人们倾向于减少手持货币
选项:
1、 错
2、 对
111111111111111111111
题号:9 在经济萧条时期,财政政策是( b)。
选项:
a、增加政府支出,增加政府税收
b、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
c、减少政府支出,增加政府税收
d、减少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
题号:10 在古典区域,财政政策是无效的
选项:
1、 错
2、 对
111111111111111111111
题号:11 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水平GDP增加(c)
选项:
a、20亿元
b、60亿元
c、180亿元
d、200亿元
题号:12 IS曲线表示满足(d )关系。
选项:
a、收入-支出均衡
b、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
c、储蓄和投资均衡
d、以上都对。
题号:13 若消费函数为线性,平均消费倾向始终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选项:
1、 错
2、 对
222222222222222222
题号:14 平均消费倾向不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选项:
1、 错
2、 对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题号:15 征收所得税将会使支出和税收乘数都增大
选项:
1、 错
2、 对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题号:16 如果实现了哈罗德的自然增长率,将使(c)。
选项:
a、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b、实现均衡增长
c、实现充分就业下的均衡增长
d、经济持续高涨。
题号:17 经济增长的标志是(c)。
选项:
a、失业率的下降
b、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
c、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d、城市化的速度加快。
题号:18 充分就业就是指自然失业率为零的一种状态
选项:
1、 错
2、 对
111111111111111
题号:19 通货膨胀是(a)。
选项:
a、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
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
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
d、以上都不是。
题号:20 高通货膨胀不利于债权人,而有利于债务人
选项:
1、 错
2、 对
22222222222222222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