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货币供给怎么影响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怎么影响货币需求

发布时间: 2023-01-21 22:30:23

㈠ 根据凯恩斯货币理论,货币供给增加将导致:利率降低、投资和总需求增加

这个必然啊。。。你是学经济专业的?没有别的意思啊~~~我简单解释,不完全准确,但可供理解。你就这么理解吧:货币增加,可贷资金充裕了,不用那么高的利息也能得到贷款了。就像商品供给增加,商品价格下降。贷款多了,就能多投资了,房地产商不都这么干吗,岱来的钱做生意。总需求必然增加,货币多了,流动性多了,投资多了,产出多了,人们手里钱多了,需求多了。政府刺激经济,不都是货币宽松嘛。你看看is-lm模型吧,看懂了就好理解了。

㈡ 经济学中货币量大小是如何影响需求的

这个可以从IS-LM模型来看,IS曲线向下倾斜(斜率为负),LM曲线是向上倾斜(斜率为正)。
当货币供给量增大时,LM曲线向右下方平移,会使总收入变大,利率下降。
过程是这样的:
货币供给量上升——>利率下降——>投资增加——>使总需求上升,刺激消费,收入上升
当纸币发行量过大,会使物价急速上涨,引发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严重通货膨胀之后即萧条。

你最好去网络IS-LM模型,看一下图

㈢ 论述名义货币供给增加对总需求的影响

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造成总需求的增加,而且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名抄义货币供给量增加所引起的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与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是同比例的。
由于实际货币供给量度袭取决知于名义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所以,如果价格水平的上升与名义货币供给量和价格的增加是同比例的,那么,名义货币供给道量的变动就不会引起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什么是名义货币供给:
名义货币供给是以货币单位来表示的货币供给,表现为通货净额和存款净额之和。尽管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银行贷款投放出去或通过偿付政府债券等形式支付出去的,但决定一国货币供给的是中央银行。因此,西方经济学中将货币供给看作是由中央银行外生决定的。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程序是: 中央银行将准备金注入商业银行,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整法定准备率、调整再贴现率来实现的,然后通过商业银行的存款和放款活动,多级放大整个社会的名义货币供给。货币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政府发行货币过量,因此主张单一货币规则,即货币供给的增长率要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一致。
名义货币和实际的区别:
实际执行货币的商品远远不止是法定货币,比如:黄金,白银,收藏品等等;黄金和白银在古代还是流传最广泛的货币;名义货币其实就是法定货币。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货币可以看作是交易的费用和制度费用,是由交易而生的额外(劳务)的费用;经济体中存在的差异很大的主体和多种交易,那么肯定会产生与它相对的货币,也就是说,货币存在一种结构。随着社会物价的不断增长,但是老百姓的工资并没有随之增长,造成的就是购买力的缩水,实际货币其实就是名义货币剔除通胀因素之后的货币。

㈣ 按照凯恩斯学派的现代货币理论,货币供给是怎样对经济产生影响的

货币供给增加,意味着利率下降,使投资和消费增加,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

货币供给减少,意味着利率上升,使投资和消费减少,从而使国民收入减少

推荐你看一下IS-LM模型货币供给主要就是LM模型

以下也是MBA智库网络摘的

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为m=L,所以货币需求水平和货币供给水平的变动都会引起LM曲线的移动(如下图所示)。

货币需求变动引起的LM曲线移动:

货币需求增加,均衡利率水平上升,而利率上升又使投资和消费减少,从而使国民收入减少,故LM曲线向左移动。

货币需求减少,均衡利率水平下降,投资和消费增加,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故LM曲线向右移动。

货币供给变动引起的LM曲线移动:

m增加,r就下降,使投资和消费增加,从而使y增加,故LM曲线右移;

m减少,r就上升,使投资和消费减少,从而使y减少,故LM曲线左移;

m变动对LM曲线的影响值得特别注意,因为m是可以控制的。

若IS曲线不变,LM曲线右移,使均衡收入增加,均衡利率下降;LM曲线左移,使均衡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㈤ 请简述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是什么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如下:

1、收入

在市场经济中,各微观经济主体的收入最初都是以货币形式获得的,其支出也都要以货币支付。一般来说,收入提高,说明社会财富增多,支出也会相应扩大,因而需要更多的货币量来满足商品交易。

2、价格

从本质上看,货币需求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量。在商品和劳务量既定的条件下,价格越高,用于商品和劳务交易的货币需求也必然增多。

3、利率

由于利率的高低决定了人们持币机会成本的大小,利率越高,持币成本越大,人们就不愿持有货币而愿意购买生息资产以获得高额利息收益,因而人们的货币需求会减少;利率越低,持币成本越小,人们则愿意手持货币而减少了购买生息资产的欲望,货币需求就会增加。

4、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是指一定时期内货币的转手次数。动态地考察,一定时期的货币总需求就是货币的总流量,而货币总流量是货币平均存量与速度的乘积。在用来交易的商品与劳务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速度的加快会减少现实的货币需求量。反之,货币速度的减慢则必然增加现实的货币需求量。

5、金融资产选择

各种金融资产与货币需求之间有替代性。所以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安全性、流动性、以及公众的资产多样化选择,对货币需求量的增减都有作用。

6、其他因素

如体制变化,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变化、财政收支引起的政府货币需求的变化、信用发展状况、金融服务技术与水平,甚至民族特性、生活习惯等都影响我国的货币需求。

(5)货币供给怎么影响货币需求扩展阅读:

货币需求可以分为交易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和安全需求。

1、交易性货币

交易性货币需求是居民和企业为了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居民和企业为了顺利进行交易活动就必须持一定的货币量,交易性货币需求是由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共同作用的。

2、预防性货币

预防性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意外事故而形成对货币的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息率有密切的关系,当利率低,人们持有的成本低,人们就会持有较多的货币以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当市场利率足够高,人们可能试图承担预防性货币减少的风险,将这种货币的一部分变为生息资本,以期获得较高的利息。

3、投机性货币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了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利息,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分为在当前价格水平下的名义货币需求和剔除价格影响下的实际货币需求等两种形式。

凯恩斯在凯恩斯总模型中指货币是为了交易目的(lt)和保值目的(ls)。货币的“投机需求”(ls)并非是为了投机的资产,而是为了降低损失风险而以货币形式保值的资产。货币的“投机需求”有机会成本。

4、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指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了进行不可预知的交易而需要的流动性。这是必须的,因为经济主体对未来的状况是不确定,不能准确预知。收入越高,安全需求的实际范围就越大,即可预见的交易数额越大。

另一方面,必须的更新购买和维修的不确定性也需要货币的“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在模型中一般不是独立的,一般被简化归入了“交易需求”。

㈥ 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因素

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因素:
一、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与货币供应量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发行权、基础货币管理权、信贷总量控制权、利率调节权得到强化,但还有少量失控情况。
二、财政收支与货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代理财政金库是它的重要职能,财政收支对货币供应量的最终影响,就取决于财政收支状况及其平衡方法,具体如下:
(一)财政收支平衡与货币供应量
从总量扩张和总量收缩来看,财政收支平衡对货币供应量没有影响。
(二)财政结余与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总量减少。
(三)财政赤字与货币供应量
主要取决于财政赤字的弥补办法。弥补财政赤字的办法,无非有动用历年节余、发行政府债券、向中央银行透支和借款等。这些方法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不同的。
【拓展资料】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由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世界各国中央银行 货币估计口径不完全一致,但划分的基本依据是一致的,即流动性大小。所谓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随时可以变为现金或商品,而对持款人又不带来任何损失,货币的流动性程度不同,在流通中的周转次数就不同,形成的货币购买力及其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也不一样。
一般说来,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和货币性,随时都可以直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进入流通过程,从而影响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由于可以随时支取、随时签发支票而进入流通,因此其流动性也很强,也是影响市场供求变化的重要因素。有些资产,如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虽然也是购买力的组成部分,但必须转换为现金,或活期存款,或提前支取才能进入市场购买商品,因此其流动性相对较差,它们对市场的影响不如现金和活期存款来得迅速。

㈦ 分析货币供给需求受什么的影响(外汇)

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收入:收入与货币需求总量呈同方向变动。
在经济货币化的过程中,货币需求有增加的趋势。
2)价格: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3)利率: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反方向的。
4)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是反向变动的关系,并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二者之间的变化存在固定的比率。
5)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更多的影响货币需求的结构
6)企业与个人对利率与价格的预期
对利润的预期同货币呈同方向变化,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同货币 需求呈反方向变化。
7)财政收支状况
收大于支有结余,对货币需求减少
支大于收有赤字,对货币需求增加。
8)其他因素:信用的发展状况,金融机构技术手段的先进和服务质量的优劣,国家的政治形势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等。

㈧ 为什么货币供给增加货币投机需求增加

由于经济形势下行,我国会使用货币政策来调节,主要的货币政策就是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的因素除了货币供给之外,还有物价和通货膨胀预期。
按照弗里德曼的说法是,货币供给理论上是会导致利率下降,但是货币供给也导致了其他因素的变动,如财富的重新分配,这些因素也会导致利率的变动。
有三种情况:
1,货币供给增加,但物价水平和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不变,这会导致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下降。
2,货币供给增加,短期利率下降,但随着物价水平缓慢上升,消费性支出增加,债券需求减小,长期利率上升。
3,货币供给增加,人们产生通货膨胀预期,债券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人们的收入增加,必然伴随着货币供给的增加,财富在货币和债券的分配出现偏离,增加人们购买债券的需求,降低利率水平。 强制结售汇的实施在改革开放初期为我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为我国经济增长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外汇市场上,强制结售汇制度使得企业必须将手中外汇按要求的比例到银行进行结汇,导致外汇市场形成无条件的外汇供给和有条件的外汇需求,夸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却隐瞒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造成了市场上供大于求的虚假局面。
从货币政策操作角度,在强制结售汇制度下,央行需要不断买入商业银行卖出的外汇,这带来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同时意味着基础货币的释放。为防止基础货币不断释放给国内经济带来流动性过剩问题和通货膨胀的压力,央行又需要不断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收资金,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因而受到很大的牵制。

㈨ 货币供应量对总需求的影响

第三节 货币需求

一、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保存财富的数量。影响人们持有一定量货币的因素主要有:

1、人们的实际收入

人们需要货币,首先是为了开支。而人们支出水平高低取决于他们的收入水平。实际收入越高的家庭,支出水平也越高,因而需要的货币数量也越多。可见,货币需求是和实际收入水平同方向变化的。若用Md表示需要的货币量,持币量在实际收入Y中的比率为k,则Md=kY。

2、商品价格水平或价格指数

人们持有货币是为了购买商品。因此,人们需要的货币实际是需要货币具有的购买力,或货币能买到的商品数量。如果某人原来持有l000元货币,现在若所有商品价格上升了一倍,则现在他必须持有2000元才能买到原先数量的商品,如果仍只有l000元,则他只能买到原来商品数量的一半。可见,当价格水平提高时,为了保持原先持有货币的购买能力,他需要持有的名义货币量必须相应增加。一定数量名义货币需求除以价格水平称之为实际货币需求量。若用md表示实际货币需求量,用Md表示名义货币需求量,用P表示价格水平或者说价格指数,则md=Md/P。

3、利息率

每个家庭在一定时期所拥有的财富数量总是是有限的。人们必须决定他所拥的那笔财富的形式。他们也许想以拥有一定数量货币来拥有这笔财富,但如果以货币形式拥有财富的比例越大,则以其他形式(如证券、实物资产等)拥有财富的比例就越小。以这些其他形式拥有财富会给他带来收益,例如,以房地产形式拥有财富会带来租金,以债券形式拥有财富会带来利息,而以货币形式拥有财富则会丧失这种收益。这就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若某人有价值1万元财富,如购买债券或股票,则可得到利息或股息收入或红利收入。为方便起见,假定把所有非货币资产统称为债券,则债券年利率为10%时,手持10000元货币一年的损失或者说机会成本就是l000元,年利率为5%时,持币一年成本即为500元。显然,利率越高,人们越不愿意把很多货币放在手中,或者说对货币需求量就越小。这就是说,货币铺求和利率是反方向变化的。若用r表示利率,实际需要的货币与利率的关系可表示为md=-hr。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可用下述三个动机加以说明:

第一、交易动机(the transaction motive),即人们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交易或者说支付。就个人或家庭而言,一般是定期取得收入,经常需要支出,为购买日常需要的生活资料,他们经常要在手边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就厂商而言,他们在取得货款以后,为应付日常成本开支,如购买原材料或发放工资奖金等,也需要持有一定量货币。

第二,预防动机(the precautionary motive),即人们需要货币是为了应付不测之需。无论个人还是厂商,尽管对未来收入和支出总有一个大致估计,但这种预测不一定完全合乎实际,遇到不测之需是常事。为此,人们总需要持有一部分货币以防万一。

第三,投机动机(the speculative motive),指由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产损失或增加资本收益,需及时调整资产结构,因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人们暂时不用的财富,可用货币形式保存,也可买进债券以取得利息,债券价格和利率相联系。假定一张每年取得10元利息的债券,价格为100元时,利率就是10%;价格为200元时,利率就是5%。当现行利率过高,即债券价格过低时,人们估计利率会下降,即债券价格会上升,于是,他们就会放弃货币,买进债券,以待日后债券价格上升后再卖出以获利。这样,对货币需求就会下降;反之,利率过低即债券价格过高时,人们会认为买债券有很大风险(因为其价格估计会跌),于是对货币需求就会增加。这种为避免资产损失或增加资产收益而及时调整货币和债券数量结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和利率成反方向变动。这种投机性货币需求还存在两种极端形式:一种是利率高到一定程度时,投机性货币需求为O;另一种是当利率降低到某一不可能再低的低点时,投机性需求会变得无限大,即人们手边不管有多少货币,都不肯去买债券。这种情况,被凯思斯称为流动性陷阱。货币投机需求与利率反方向变动,与上面所说货币需求因持币成本提高而下降是一致的。

二、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需求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称为货币需求函数。货币需求函数可用公式表示为:

如下图所示,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表示实际货币需求量(Md/P)随利率下降而增加,L2位于L1之右,表示L2是和收入Y2相对应的货币需求函数,L1是和收入Y1相对应的货币需求函数,Y2>Y1,因在同样利率水平r1时,货币需求Md2/P>Md1/P。当利率降低到r2时,货币需求成为无限的,因而货币需求曲线成水平状。

三、货币市场均衡

当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货币市场就达到了均衡。在其他商品市场上,价格调节着市场的供需;在货币市场上,利率起到与价格相同的作用。由于货币供给量的大小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所以在分析货币市场时,通常把货币供给看成一个既定的外生变量,以Ms代表货币供给。这样,货币市场的均衡即通过利率调节货币需求以达到某个给定的货币供给。

Ms=Md=(ky-hr)P

实际的货币供求相等时,货币市场就达到了均衡。在一定的价格和国民收入水平下,货币需求曲线L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它随着利率的增加而减少;外生的货币供给不受利率变化的影响,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在利率r0的水平下,Ms/P=L(r1,y),市场达到了均衡。

例如在r1的利率水平下,个人和企业所愿意持有的货币量超过了货币供给量,人们对货币有了一种过度需求。每个人都想把手中的债券抛出换成货币。然而,当经济中货币与债券总供给量一定的时候,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够按r1利率水平下的债券价格售出自己的债券,有人不得不以低价出售。这样,在债券市场上,债券的价格开始下降,即利率水平开始上升。利率水平的上升增加了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于是人们开始减少希望持有的货币量。货币需求沿着流动性偏好曲线即货币需求曲线工向左上移动而减少,直到利率上升到经济中没有人再愿意出售债券换回货币。于是,货币需求就等于货币供给。

在r2的水平,人们所持有的货币量超过了他们愿意持有的水平,于是人们开始把多余的货币用来购买债券。对一定量的债券总供给,每个人都想买债券时,总有人要出高价才能买得到。债券的价格就会被抬高,即利率水平开始下降。人们开始愿意增加一些手中持有的货币。利率下降直到经济中不再有人愿意购买债券时,经济的货币需求就重新等于货币供给。

当市场的实际货币供给量或者货币的实际需求由于利率以外的因素发生变化时,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就会受其影响而改变。在一定的货币需求状况下,当中央银行决定增加货币供给量,或是在一定的货币供给水平下,价格水平下降时,实际货币供给曲线都会向右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从r0下降到r1。反之当实际货币供给减少时,利率水平就上升。如果经济的实际国民收入水平上升,这就增加了人们在每一个利率水平下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曲线就会向右移,均衡利率从即上升到r2。反之,当实际国民收入水平下降时,均衡利率就会因此而下降。

参考http://courseware.ecnudec.com/zsb/zgs/zgs03/zgs03f/zgs03f03/zgs03f030.htm

㈩ 货币需求有哪些,各受什么因素影响

1、货币需求是一个商业经济的范畴,发端于商品交换,随商品经济及信用化的发展而发展。在产品经济以及半货币化经济条件下,货币需求强度(货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的程度,货币与经济的联系即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程度,以及社会公众对持有货币的要求程度)较低;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需求强度较高。
2、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居民、企业等持有货币是出于不同的动机,它包括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等。与此相对应,货币需求也可以分为交易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和安全需求等。
①交易性货币:
交易性货币需求是居民和企业为了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居民和企业为了顺利进行交易活动就必须持一定的货币量,交易性货币需求是由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共同作用的。
②预防性货币:
预防性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意外事故而形成对货币的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息率有密切的关系,当利率低,人们持有的成本低,人们就会持有较多的货币以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当市场利率足够高,人们可能试图承担预防性货币减少的风险,将这种货币的一部分变为生息资本,以期获得较高的利息。
③投机性货币: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了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利息,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分为在当前价格水平下的名义货币需求和剔除价格影响下的实际货币需求等两种形式。凯恩斯在凯恩斯总模型中指货币是为了交易目的(lt)和保值目的(ls)。货币的“投机需求”(ls)并非是为了投机的资产,而是为了降低损失风险而以货币形式保值的资产。货币的“投机需求”有机会成本。
④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指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了进行不可预知的交易而需要的流动性。这是必须的,因为经济主体对未来的状况是不确定,不能准确预知。收入越高,安全需求的实际范围就越大,即可预见的交易数额越大。另一方面,必须的更新购买和维修的不确定性也需要货币的“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在模型中一般不是独立的,一般被简化归入了“交易需求”。
应答时间:2021-03-0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热点内容
国内想做comex黄金期货怎么开户 发布:2025-07-11 00:20:21 浏览:660
要是我有一千万怎么理财 发布:2025-07-11 00:18:39 浏览:926
医药股有哪些场内基金 发布:2025-07-11 00:18:33 浏览:839
赎回费是基金本来的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11 00:06:29 浏览:448
买2000元基金手续费大概多少 发布:2025-07-11 00:01:13 浏览:788
股市一招鲜教你如何炒上天 发布:2025-07-10 23:59:59 浏览:617
生猪期货保险怎么理赔9月 发布:2025-07-10 23:53:54 浏览:958
金融产品转换让增值税多交怎么办 发布:2025-07-10 23:46:58 浏览:242
中国南车股票历史行情走势 发布:2025-07-10 23:46:49 浏览:389
智光电气历史股票行情 发布:2025-07-10 23:45:13 浏览: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