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扩张性货币政策有什么效应

扩张性货币政策有什么效应

发布时间: 2023-01-22 02:10:36

㈠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经济效应是本国产出上升,外国产出下降,为什么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也就是提高货币供给量,表现为利率降低,信贷更容易获得,因此本国的产出会随着投资增加而上升,在浮动汇率的情况下,国家不干涉汇率,因此国内产品相对于国外产品更便宜,从而出口增加,也许会带来国外的产出下降。

说多一点,如果是在固定汇率的情况下,国家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央行要抛售国外货币,购买大量国内货币,最终结果是经济中货币供给量不变,也就是产出没有变化。

㈡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扩张性是靠借债发展,紧缩性有剩余的钱借出去。一个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一个保证经济稳定发展。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主要通过减税、增支进而扩大财政字的财政分配方式,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主要通过增税、减支进而压缩赤字或增加盈余的财政分配方式,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
一、财政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根据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衰退时期,通过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使经济尽快复苏,这称之为扩张性财政政策。
二、一般说,减税会增加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相应地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在财政支出规模不变的情况下,相应地扩大了社会总需求。减税的种类和方式不同,所引起的膨胀效应也不同。对流转税的减免,在增加需求的同时也会刺激供给的增加,即这种减税的膨胀效应主要在供给方面。对所得税的减免,则可以增加社会需求,膨胀效应主要表现在需求方面。
三、在总量酌减的同时,应该致力于使长期建设国债资金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与有选择的"退出"相适应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的生态保护、国土整治、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等,显然必须放在今后一段时期长期建设国债资金考虑的重点之列。对原来已经形成的长期建设项目,要考虑继续投入资金来完成续建和收尾。对于社会总体发展需要的缓解公共产品和部分准公共产品瓶颈制约的基础设施项目,长期建设国债资金要继续予以特别关注。那些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密相关的重大项目,显然也必须作为重点,即在原来已经有所关。
四、以发挥减税效应。同时,要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新体制相配套的分税分级财政框架。其中的重点就是要在1994年已经搭出的中央和(省为代表的)地方分税体制框架之下,对省以下体制灌注分税分级体制的实质性内容。就目前情况看,五级政权的框架这条路已难以走通,应该设想逐步调成三级实体政权,建立三级的分税分级财政:可以先考虑在乡镇一级结合一些已有举措,逐步把它调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

㈢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为什么会使汇率下跌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使汇率下跌:财政收入减少(税收等下降),支出增加,刺激经济增长,人的消费增加,外贸进口增加,对外币的需求增加,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财政政策对汇率的影响财政政策的主要形式是改变政府支出和税收的水平。税收的改变,可以纳入政府支出的变化中一起分析。当政府支出增加时,货币会升值,也是因为利率。政府支出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也相应地增加。如果货币供给不变,货币需求又有所增加,可引起利率上升,也就是汇率的升值。比较一下,虽然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都可以刺激经济,增加产出。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本国货币却有不同的作用:货币扩张使货币贬值,而财政扩张使货币升值。
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务等相关政府收入。一般这种大规模支出,需要融资发债,结果市场利率因为供求和资产流动性很大可能会被拉高。另外,因为套利行为,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话,汇率也会被拉高。扩张性货币政策:要把货币注入金融体系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央行回购市面上的债券或类似固定收益资产。回购交易会把货币注入到金融机构的账户里。这个回购的过程因为需求会拉高债券价格,利率下降。换个角度就是货币量增加,流动性大增,降低借贷融资成本,利率下降。自由资本进出,汇率也会被拉低。另外,很多时候两种政策会互动。比如说,扩张财政政策会让利率上升,那么央行想利率目标不变,就会采取扩张货币量让利率压回去。这里不同力度的扩张互动就会让利率有不同走向。最后,实证研究发现利率在零的时候,扩张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更大。

㈣ 用is-lm模型分析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Is-lm模型分析主要影响为经济上。1.Is-lm模型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是描述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关系的理论结构。在产品市场中,国民收入由对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和X-M净出口的总支出或总需求水平决定。总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受利率R的影响,利率R由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即货币市场影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由产品市场决定的国民收入会影响货币需求,然后再影响利率,即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可以看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关联的,只有通过这种相互联系和互动,才能确定收益率和利率。描述和分析两个市场之间关系的理论结构称为IS-LM。对于已建立的正常LM曲线,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效应越强。相反,越弱。对于给定的法态曲线,LM曲线越平滑,财政政策效应越强。相反,越弱。对于已建立的法态LM曲线,曲线越平滑,货币政策效应越强。相反,越弱。对于给定的法态曲线,LM曲线较平滑,货币政策效应较弱。相反,越强。
2.扩张性货币政策 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来促进总需求的增长。在正常的经济运行中,货币供给大大超过了货币的实际需求,其主要功能是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当货币供应增加时,利率就会下降,信贷也更容易获得。因此,扩张性货币政策经常被用来应对经济萧条。例如,当经济低迷时,央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和贷款规模,导致利率下降,从而增加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中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货币供应大致等于货币需求。严格的货币政策是一种货币供应量低于货币需求的政策。第二个后果是,人们把额外的钱花在他们手中,增加了市场交易中对实际商品数量的需求,从而使经济可以增长,而价格不能上涨。

㈤ 为什么国际收支顺差使用扩张的政策

1.当国际收支顺差时,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因为扩张的货币政策作用如下:
一方面扩大国内需求,进口需求增加,经常账户顺差减少
另一方面则降低利率,使资本外流增加内流减少,资本和金融账户余额减小,从而国际收支(资本和金融账户+经常账户)余额减少。

2.蒙代尔的政策搭配中,提出用“货币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顺差(其实逆差也是),是由于货币政策对外部均衡影响较大,而财政政策对内部均衡影响较大的缘故,这是最优指派原则的应用。

3.国际收支顺差或称国际收支盈余即是指某一国在国际收支上入大于出,而国际收支一般是用美元结算,这种结算是在银行之间进行的,但是美元除在美国外其他国家不能直接流通,我国央行就将顺差多出来的美元储备起来,而发行3倍于储备左右(我国就是这样)的本国货币,以维持货币流通量的平衡。顺差越多外汇储备自然就会增长的越多。

㈥ 央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于实体经济,企业带来什么影响

扩张性货币政策是货币政策的一种,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㈦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应是什么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应,它是能提供市场的流动性,而且增加市场的货币量,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会提高国家的杠杆率,增加金融行业的不稳定性

热点内容
国内想做comex黄金期货怎么开户 发布:2025-07-11 00:20:21 浏览:660
要是我有一千万怎么理财 发布:2025-07-11 00:18:39 浏览:926
医药股有哪些场内基金 发布:2025-07-11 00:18:33 浏览:839
赎回费是基金本来的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11 00:06:29 浏览:448
买2000元基金手续费大概多少 发布:2025-07-11 00:01:13 浏览:788
股市一招鲜教你如何炒上天 发布:2025-07-10 23:59:59 浏览:617
生猪期货保险怎么理赔9月 发布:2025-07-10 23:53:54 浏览:958
金融产品转换让增值税多交怎么办 发布:2025-07-10 23:46:58 浏览:242
中国南车股票历史行情走势 发布:2025-07-10 23:46:49 浏览:389
智光电气历史股票行情 发布:2025-07-10 23:45:13 浏览: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