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苏宁国美市值多少亿

苏宁国美市值多少亿

发布时间: 2023-01-24 18:33:07

Ⅰ 只有国美在认真的过愚人节

除了杜鹃,股民大概是最惦记黄光裕的人了。

文 / 华商韬略 张津京

黄光裕又“被”出狱了。国美的“出狱概念股”也又暴涨了。

今日可真是愚人节。

中午,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国美零售投资关系总监李虹在香港向媒体透露,国美零售创始人黄光裕将于明年出狱回归;还称:“我们一直向他汇报战略转型的进展,他回归后可能会进度更快。”

不多久,李虹又出来解释:“媒体听错了,现在正在沟通,黄光裕正常刑期到2021年2月16日,没有变化。”

短短几个小时,黄光裕出狱消息来了两次180度大反转,真相成谜。

就在李虹再次解释前,港股方面国美旗下的国美金融 科技 涨幅已至12%,国美零售甚至涨幅超过20%。

国内A股方面,国美系的国美通讯也直线涨停板,国美作为控股方的中关村也应声涨停。

虽然国美后有正式澄清,但港股方面只是涨幅缩窄,并没有出现暴跌的迹象。

这已经不是黄光裕第一次在股市上“被消费”了。每次他被传出狱,都能推动国美系股价大涨。“出狱概念股”,因他而生。

最近一次传出黄光裕出狱消息,是在今年情人节。当时坊间突然盛传:黄光裕将要出狱,铁娘子杜鹃的坚守将有成果。当日港股国美系股票飘红, 其中国美零售开盘后持续走高,最高峰时股价一度上涨11.59%。

2018年也有过类似的消息。8月15日,A股上市公司中关村公告称,国美电器拟以接近两成的溢价收购公司约13%股份,此举再度引发市场对黄光裕“提前出狱”的猜测。次日,国美通讯就上涨4.91%,中关村涨停;港股国美零售在此后的十个交易日中上涨超10%。

2017年10月17日,一篇《前首富黄光裕将出狱!出狱前他做了三件事,出狱后第一枪会打向谁?》的自媒体文章在网间疯传。当日,港股国美零售盘中最高时上涨13.18%,A股的中关村、山东金泰等股均止住此前跌势,涨幅达到7.71%和5.88%,而国美通讯亦在此后5日内大涨11%。

黄光裕减刑的消息在2016年5月31日传出,这应该是至今唯一消息属实的新闻了。当天,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减刑公告,裁定黄光裕减刑11个月。随后,国美通讯5日内大涨8.65%;中关村5日内上涨4.15%,而港股国美零售股价此后震荡上涨近一个半月,涨幅超10%。

国美被冠以“出狱概念股”称号的同时,这几年来的业绩却并不算好。

港股上市的国美零售,是国美系股票的核心。其刚刚发布的年报显示,全部1,381间可比较门店的2018年总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532.02亿元,对比2017年同期的人民币617.02亿元下降13.78%。毛利约为人民币97.39亿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10.55亿元下降11.90%。

但由于商誉减持的影响,国美零售发布盈利预警公告称,预计公司2018年归属于母公司拥有者净亏损约为48.9亿元,而上一年的亏损则为4.5亿元人民币。

国美零售落后的不仅仅是业绩。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国美零售的门店数量为1868家,远远落后于苏宁的4813家自营店和765家加盟店。

而如果从股价上看,在黄光裕一路打压的竞争对手苏宁面前,现在的国美几乎抬不起头。

截至今日收盘,国美零售股价报0.77港元/股,总市值为165.99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141.87亿元;苏宁易购股价报12.94元/股,总市值为1204.72亿元人民币,是近8.5个国美。

如果说苏宁用了十年,从千亿干到千亿,是一个失落的股市故事。那这个故事对“被出狱“的黄光裕来说,一点也不好笑。

在狱中,他一定想过,若没有入狱,国美如今会是怎样的光景。

只是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Ⅱ 国美和苏宁哪个家电质量好

那个年代,由于环境所限,黄光裕初中肄业,16岁随其兄黄俊钦北上内蒙古谋生计。从此,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这个阶段黄光裕以电器销售为创业领域。

在北京市前门的珠市口东大街420号盘下了一个100平方米的名叫“国美”的门面。黄氏兄弟先卖服装,不久即改售进口电器。

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店”正式挂牌。其时进口电器销售为卖方市场,不少商家正采用“抬高售价、以图厚利”的经营方式,黄氏兄弟却反其道而行,尽管有货不愁卖,“坚持零售,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

1991年,黄光裕第一个利用《北京晚报》中缝打起“买电器,到国美”的标语,每周刊登电器的价格。其时商家多认为“卖不动的商品才需要广告”,即使后来也有人想学习国美的广告策略,但黄光裕已经以每次800元的低价包下了报纸中缝。

1992年,珠市口100平米的“国美电器店”发展为大型电器商城,同时,黄光裕在北京地区初步进行连锁经营,将他旗下所持有的“国豪”、“亚华”、“恒基”等几家店铺统一命名为“国美电器”,集中打响品牌,就此形成了连锁经营模式的雏形。

1993年初,黄氏兄弟已经发展至五六家国美电器连锁店,财富得到迅速积累。树大分枝,黄氏兄弟遂谋分头发展,黄光裕分得了“国美”牌子和几十万元现金,黄光裕时年24岁。之后,黄光裕独自经营的国美电器开始迅速发展、扩张。 1995年,国美电器商城从一家变成了十家;1999年,国美从北京走向全国,之后迅速增长至在全国88个城市开出330家门店。到2004年底,国美电器遍布中国大陆、香港及东南亚区主要城市,拥有30多个分公司。在黄光裕的带领下,国美跳跃式的发展,成功开创了中国经营的连锁模式。此后的数年间,凭借自身的优势和市场的需求,顺势顺水,国美一度登上了零售巨头的宝座,苏宁紧随其后,以致黄光裕一度欲收购苏宁。

说起张近东的创业史,好像一切都很快,从南京师范毕业之后就进入了国企,过够了朝九晚五生活的他,决定下海,跟家人一起承包着一些空调安装的项目,其中他就发现了空调的商机。

1990年他借到了十万块,租了一个两百平米的房子,成立了一家空调批发店,店名就叫苏宁家电。当时空调正在处于一个暴利的时代,张近东第一次下海就把销售额做到了六千万。

在1993年,张近东就靠着平价的优势,空调销售额超过三亿, 成为国内最大的电器经销商,五年之后苏宁已经在市场里占据了很大的一块蛋糕,确立零销转型连锁零售的战略目标,先后开创了互联网销售,智慧苏宁,自营服务,等等一系列的销售创新模式,在2015年实现营收三千亿,身价高达近八百亿。

但随着2008年的到来,黄光裕入狱,一切开始改变,这一年,国美、苏宁营收分别为459亿和499亿,国美相当于苏宁的92%;2010年,国美营收规模跌至苏宁的74%;2017年,国美虽然实现营收715.7亿,但与苏宁的差距已越来越大,仅相当于苏宁的38%。如今,两者的差距更是拉开了整整一个量级。

不过,好消息传来,黄光裕最迟有望于2021年2月16日出狱,那么,黄光裕出狱后,能带领国美重回巅峰吗?

Ⅲ 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趋势是什么

就业方向较广。

1、网络前端设计。

这个方向培养的可以说是电子商务技术性人才,包括网页设计、网页美工、网站前台代码优化等工作岗位。无论是薪资待遇还是工作环境都是很不错的。

2、网站后台设计。

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网站后台设计方面的工作,像是网站建设和维护等岗位。但是这个就业方向需要学生掌握前端开发的技能和一门网站编程语言,最少需要熟练学习一门编程语言。

3、网站运营。

网站运营包括网络编辑、网站策划、网络客户服务、网站数据监控和数据挖掘、网站客户关系管理等岗位。这个就业方向对学生的软文编辑实力、内容策划能力、沟通交流和数据分析等有很高的要求。

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几个趋势

一、个性化趋势,对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将成为电子商务提供多样化的服务,这比传统企业更具有个性化的服务,是决定今后企业商务活动成败的关键。

二、纵深趋势,伴随国家通信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将会随着时间的发展,成为国家的基础建设。支撑电子商务的环境渐渐走向规范,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浓度也将扩展。

三、国际化趋势,马云的支付宝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圈地发展,这是为电子商务全球化打好了基础,利用好国内外各种资源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有利电动机。

Ⅳ 苏宁的创始人张近东如何打造这么大的一个电器帝国

他以10万元起家,打赢了商战的每一场战役,一路过关斩将,打造了年收入2800亿元的商业帝国。此人是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金东。

于是,苏宁创始人张金东凭借自己的坚韧不拔和成功转型的经营理念,打造了如此庞大的电器帝国。

Ⅳ 从王者到青铜,谁“杀死了”苏宁

苏宁,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电器零售巨头,如今却深陷千亿债务泥潭!


正当大家讨论南京国资是否出手相助时,3月的第一天,深圳国资宣布148亿接盘!


此次交易完成后,鲲鹏资本的持股比例为15%,深国际持股比例为8%,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持股19.99%,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宁控股集团、苏宁电器集团持股比例为21.83%。



虽然张近东仍为苏宁的第一大表决权股东,但鉴于鲲鹏资本和深国际两家公司为一致行动人,深圳国资已然成为苏宁第一大股东!


曾经,苏宁力压国美,问鼎中国电器零售商第一宝座,扬言势要超过美国沃尔玛,之后在互联网的大浪淘沙下,又立下营商转型的鸿鹄之志,最终虎头蛇尾被拍在了沙滩上。


苏宁的 历史


1984年2月,有14个沿海城市和海南岛宣布对外开放,我国开始涌起第一拨下海经商的热潮,包括联想柳传志、海尔张瑞敏也走上了创业之路,这一年,张近东刚刚毕业,当时被分配到南京鼓楼区的一家区属企业工作。只是稳定的事业似乎难以满足张近东的野心。


1990年12月26日,张近东以10万元成立了一家名为“苏宁交电”的两层店面,并命名为南京苏宁交家电公司,销售冰箱、空调等电器,这便是苏宁云商的前身。


当时的张近东全部身家只有10万元,光是租金就花掉了7万,剩下的3万作为运营经费,捉襟见肘之下,张近东选择了先收款再送货,并且提供免费安装的一条龙服务。而那时的国营企业不送货,不安装,这成为苏宁早期成功占领空调市场的一大优势,所以张近东的这一做法迅速抢占了市场,成为苏宁的制胜法宝,销售业绩异常火爆。


1991年,苏宁营收6千万,净利润1千万。到了1993年销售突破3亿元,成为全国空调销售的总冠军!在当时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张近东可谓是早期中国没有走向互联网经济的商业奇才。


接着苏宁开始了版图扩张,开连锁店,开大型综合电器卖场,上市……


面对市场的风云变幻,苏宁开始了第一次转型,卖空调起家的苏宁切断营销占比超过50%的批发业务,转向电器销售业务,并在全国开设连锁零售店同时入股了三羊、熊猫、飞鸽等生产厂商,除了批发转零售,苏宁还自建物业,当时苏宁地产的租金也是收到手软。


张近东一度春风得意,虽然战胜了全国各大国营企业,可是,却又出现了新的对手——国美,并上演了美、苏大战。



美苏大战


2004年8月,国美在香港借壳上市,公司股价0.148港元,上市后国美每股涨至0.315港元。


2004年7月21日,苏宁登录深交所中小企业版,苏宁开盘价29.88元,到收盘大涨至32.70元。


当年国美营业额80亿,苏宁则落后20亿
国美全国门店259家,苏宁紧随其后开设了224家门店
苏宁在南京新街口开设旗舰店,国美怼过去也在那开设旗舰店
两者你来我往,水火互不相容!


美苏之争的高潮,发生在2006年,37岁的国美掌门人黄光裕与46岁的苏宁总舵主张近东会面,年轻又老练的黄光裕提出收购苏宁,张近东强硬回复:我不卖。你也买不起!如果我做不过你,我就送给你,不用你买!


之后,为了战胜苏宁,国美加速扩张步伐,在2008年疯狂的扩张之路戛然而止,国美掌门人黄光裕被警察带走,国美业绩受困后无疾而终,苏宁轻松战胜了失去灵魂人物的国美。稳坐中国家电零售市场第一把交椅。两者市值相差拉大,苏宁市值一度相当于十个国美。


但张老板的好日子没过多久,新的行业搅局者又出现了。



苏东之争


2004年,人大毕业的强东哥创立电子商务网站——京东,当时的张近东根本没把这个销售额区区几千万的B2C网站放在眼里。


虽然,当时的京东并不起眼,但是出售小零售商品的淘宝营收已经超苏宁3倍!五年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和网购的普及,更具消费力的年轻一代开始在网上下单购物,电商网站配售的物流、安装等售后问题也愈发成熟!


此时的刘强东开始向苏宁发出挑战,他要求京东所有电器,线上线下都比苏宁便宜,并在微博上发布攻打苏宁指挥部的推文,至此,苏东大战正式拉响。



此时的张近东意识到必须转型线上,当时还没有一家连锁卖场做互联网转型成功的案例,苏宁吃了第一只螃蟹。


2005年,苏宁组建B2C总门店并上线“苏宁网上商城”;2009年,苏宁第三期的网上商城更名为“苏宁易购”……


未曾料到,刘强东比黄光裕更会打价格战,京东线上成本更低,结合互联网思维,远超转型中的苏宁。


联手阿里


眼看兵临城下,张近东急了,苏宁在2015年联手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双方互相持股,苏宁云商以140亿元认购不超过2780万股的阿里巴巴新发行股份,阿里巴巴集团以283亿元参与苏宁云商集团的非公开发行,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9.99%,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同时,苏宁入驻天猫,并在之后连续多年蝉联天猫店铺排行榜第一。双方还展开了新零售的合作。


虽然,张近东认可马云提出的新零售,但在他眼中最终能打通线上线下,成就新零售霸业的只有苏宁。


疯狂扩张

而随着阿里股票的强势走高,苏宁获得了扩张的资金。


根据CVS投中数据,2016年-2019年苏宁完成了超过30笔股权投资,其中超过10亿元的近10笔,包括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权、95亿元投资万达商业、27亿元收购万达百货、40亿元参与中国联通混改等。


此外还有在 体育 上的连年投入,包括几年来在国米身上投入的7亿多欧元(约54亿元),还有投资了6年的江苏足球队和投资了4年的电竞队。再加上恒大那笔突然从财务投资变战略投资的200亿,仅仅这些就花掉了苏宁500亿的真金白银。



身陷囹圄


但这些投资并没有给苏宁带来收益,似乎都打了水漂,除此之外,苏宁主营业务也收入惨淡,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全年亏损总额为59.94亿元,对比上年同期的利润总额为145.95亿元。除了依靠出售股权外,就是靠着清空所持阿里股份来维持。


2015-2019年,苏宁在互联网竞赛中大量发行债券并向银行借款,最终债台高筑,2020年三季度其负债1361亿,而苏宁账面货币现金不足125亿,2021年经历了一年疫情冲击后,苏宁再面临高违约风险,陷入财务困局。



张近东陷入困境,黄光裕低调归来,不过是商业浪潮逐波推进中的寻常一幕,属于苏宁国美的零售时代已经结束,这一棒属于阿里、京东和拼多多,下一棒属于更有力量的年轻人。

中木资讯整理自:危机博士

热点内容
一个月3200怎么理财 发布:2025-07-10 15:11:16 浏览:484
易车股票交易手续费 发布:2025-07-10 15:03:41 浏览:220
怎样统计股票交易情况 发布:2025-07-10 14:44:04 浏览:470
股权转让中隐瞒债务如何起诉二审 发布:2025-07-10 14:27:38 浏览:983
下载股票全部历史记录 发布:2025-07-10 14:27:24 浏览:537
银行理财级别保守型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10 14:00:45 浏览:708
上海自由贸易区被影响股票 发布:2025-07-10 14:00:38 浏览:378
如何买花呗基金 发布:2025-07-10 13:59:54 浏览:441
如何申请外商股权质押 发布:2025-07-10 13:53:05 浏览:543
中行理财产品赎回什么时候到账 发布:2025-07-10 13:45:42 浏览: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