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超发货币有什么目的
① 货币超发的目的是什么
现如今有很多的人都在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超发货币的情况?其实最为主要的是我国的经济需要发展,企业需要干活,而国民又要有消费标准。如果说还没有懂,那么就从反面的方向想,如果说银行没有贷款,那么就不会有现金的流入,也没有任何的回款,企业也就不能开工,同时老百姓手上没有钱,当然就不可能消费了。回顾过去的几十年之中,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腾飞,地产产业繁荣,人民的收入有所提高,还会有通过膨胀这一切的原因都是货币超发。
一、中国有关于货币超发的历史
所以说货币超发是有一些影响的,比如催生资产的泡沫,要知道货币超发和房价的上涨就像是孪生兄弟一样。还有就是本币贬值,因为币值稳定,可以说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大前提,如果说货币超发那么就会导致很多的货币流向了房地产,股市等金融市场,这会导致人民币在外省而在内贬值出现购买力外强而内弱。
② 郎咸平说货币超发,请高手解释下为什么超发
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保增长国家投资4w亿,但我国不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型国家,是靠出口和国内基础建设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型,所以大部分投资都通过银行借贷流入基础建设和房地产了,那么大规模投资必然导致相关产业和原材料的涨价,产业链的关联程度很高,用不了多长时间其他行业也一样开始涨,所以最大受益者莫过于房地产和建筑行业。政策的导向结果现在体现出来大概是弊大于利了。不过当时大环境下,恐怕没预料到有这么严重吧
③ 央银为什么要超发货币
全世界都在超发,只有跟随了。
④ 知道货币超发会造成通胀为什么还要超发
吃饭时知道还要饿,为何不等下次饿再吃?
⑤ 超发的货币为什么只有很少进入工资呢
还有大部分成为了企业家、包工头、中间商、金融业的利润。
每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每一个国家都会超发货币,以刺激经济,但是超发的货币有自己的边际递减性等到进入工资领域其实超发的大部分货币就已经消耗掉了,对于我们而言如果大家不理解的话,可以简单理解为近水楼台先得月,而工资就是离月亮最远的那个台阶
国家在超发货币的时候,其实货币的投放并不是像我们所说的,会发到每一个人的账户上,而是通过央行像其他银行的一种资金化转和资本流动的方式进行的,就拿大水漫灌来讲,当钱到各个银行账户上的时候,与银行有贷款企业和个人往往能够率先从银行获得这流动资本,而普通的民众到银行往往是存钱的,尤其是在经济环境不景气的那一段时间
所以等到这笔钱从企业开工,日常经营投资消费,最后进入工资,一步一步超发的货币,它的边际作用就越来越小,很多人确实幻想着超发的货币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过银行发放的每一个自然人的个人账户上,然后刺激消费,但是这么做成本太大,而且仅限于消费环节,对于企业的边界性是递减的,对于企业的延续而言,并不如上一种方法那样明显,同时,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国家和银行率先保证企业不能违约,企业照常开工生产,为了维护企业资金链保证 社会 基础的生产能力,所以对于我们而言,一般就经济是先救企业
当然,欧美国家的逻辑正好反过来,他们每一次都在救消费,甚至宁可按照人头发放消费券,或者是美元,所以在基本的经济逻辑和货币逻辑当中,超发货币主要有两种方式而中国和国外更选择其中一种,其所想要达到的目的和状态,虽然最终都是为了挽救经济,但是侧重点不同,国情不同。
此处很多人质疑信用社坏账率高,我只能代表我们当地的信用社坏账率比农行低多了。
1最近几年经济不好,很多公司破产跑路。当地农行各种坏账,亏了不少钱,但奇怪的是,就在农行对面的农村信用社,几乎什么坏账。
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问我爸。他给了我一个信服的答案:
农行有全国总行,要求流程规范,材料清晰,要求呆板。少一个文件都不能放贷款,可一旦材料齐全,可以顺利放款。
而信用社,属于县级地方银行,很多员工本身就是股东。在放贷款时,更注重考察人,会去当地打听借款人信誉,反而材料要求灵活。但借款人一旦口碑不好,材料再全也很难下款。
2我同学在当地银行,一旦总行发现最近钱比较松,就会给下面下指标,这个月必须放款多少,什么行业随便放。
没催,有时候完全不考虑借款人需不需要,就故意提高借款量。鼓励私人企业老板,贷更多款,扩大生产。
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型银行往往容易出现屁股决定脑袋的事情。
补充:上述故事只是为了引出,不同阶段,货币的充沛程度的差异。银行房贷款和无法回款的事实,与下面的解释没有直接关系。
一旦,政府放松管制,为了赚取利益,会摊派任务,同时努力放款。
很多时候私营企业主,只需要借50万,银行故意让他借200万。
之所以强调在2008年前,工资争取赶得上M2,是因为次贷危机还没爆发。中国出口强劲,只要能生产,就能赚钱。那个时候,更多的投资,会带来更多利润,更多的用工和更高的员工工资。
但2008年后,次贷,欧债,日本负利率。各种全球性的危机。当时政府的应对是,快速放贷款,努力放贷款。
很多私营企业主借到大量廉价的钱,加大生产,但是由于海外市场疲软,更大的投入完全不会带来更多的利润。
加大生产只会引起价格战,最后就出现了“产能过剩”。
这个过程就好比,100万投资,可以赚20万,后来拿了500万,只能赚50万。而借了1000万投资,甚至只能赚30万了。标准的“边际收益递减”。
因为企业主也赚不了钱,最终工人工资当然涨得慢了。
看懂了上面说的,你就一定会明白,为什么现在国家那么倡导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并且努力的“去产能”。
这都是为了08年后的放贷买单。
作为国家与企业中间层的银行,在推动货币快速增长上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个时候就涉及到准备金制度。
简单举例来说,国家要求银行放100块贷款时,必须金库里放着15块钱,用来应对随时的取钱。而银行在操作时,往往会没留够15块就放贷款了。
国家为了防止银行违规,一般半年左右都会考察一次。所以,每到6月12月底,银行都很紧张。
但是,总有银行在考察前真的不够钱,这个时候,他们往往能从央妈手里借到钱。来应付考核。由于路径依赖,银行都这么做,一旦考核想着法不责众,央妈总会帮忙的。无形中放了越来越多的贷款。
15年后,由于资金去各种实体经济并不赚钱。导致很多人把钱抽离出来去炒房了。17年左右大涨就是资金在金融和房贷体系中空转。
18年19年,国家突然收紧贷款。防止进一步扩大整体的 社会 风险,就进一步导致了很多企业倒闭暴雷。
所以,就出现了。最近几年工资都赶不上发货币速度。物价其实也赶不上。唯独房价赶上了。
因为,多出来的钱,没有进实体经济,都在刚从银行出来时,就直接进房地产 了。
伯南克做美联储主席的时候,有句话说,我宁可用直升机在纽约撒钱。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公布了77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购买大机构的垃圾资产,救市提供流动性。
这些垃圾资产是谁的?大金融机构的。谁得利?大金融机构的股东。
有一分钱能进入到普通人手里吗?
用直升机撒钱是简单公平的多的法子,唯一的缺点就是效率太差了,一架直升机满载也就几吨,几亿美元。金融机构划划账几十亿美元,直升机要一周。
先说结论,再说逻辑(先说是不是,再说为什么)
在2008年前,工资是基本上是跟着超发货币走的。但在,2008年后开始出现脱节,最近间隙。
根本原因是, 社会 各方力量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触发了“边际收益拐点”,使得货币多印的边际收益递减。
分析
先说几个小故事。我家住苏南某个小镇,很多同学都在当地银行工作。听到过各种跑路,破产,贷款的小故事。
此处很多人质疑信用社坏账率高,我只能代表我们当地的信用社坏账率比农行低多了。
1 最近几年经济不好,很多公司破产跑路。当地农行各种坏账,亏了不少钱,但奇怪的是,就在农行对面的农村信用社,几乎什么坏账。
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问我爸。他给了我一个信服的答案:
农行有全国总行,要求流程规范,材料清晰,要求呆板。少一个文件都不能放贷款,可一旦材料齐全,可以顺利放款。
而信用社,属于县级地方银行,很多员工本身就是股东。在放贷款时,更注重考察人,会去当地打听借款人信誉,反而材料要求灵活。但借款人一旦口碑不好,材料再全也很难下款。
2我同学在当地银行,一旦总行发现最近钱比较松,就会给下面下指标,这个月必须放款多少,什么行业随便放。
没催,有时候完全不考虑借款人需不需要,就故意提高借款量。鼓励私人企业老板,贷更多款,扩大生产。
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型银行往往容易出现屁股决定脑袋的事情。
货币政策只有在计划经济下是有效的,如果由市场自由分配流动性,货币政策是无效的。资本只会流向风险更低的国企或行业寡头,而从头部向下通过供应链、工程、投资信贷等进行再分配的过程中,能拿到好处的只是极少部分。
事实上不仅是货币政策,政府采购、投资也是如此。能拿到业务的只是少数企业,虽然带动了就业,但并不能实现均衡分配。所以大多数人并不能实现收入增长。
因为“货币幻觉”的存在,也就是说,工人对于货币超发时的贬值的感觉是比较慢的,所以并不会要求立即涨工资。所以呢,多出来的钱就去了股市和楼市啦~
因为超发货币的目标是为了刺激经济,大部分会流到富人的口袋,小部分才会流到穷人的工资。
超发货币的目的因为要发展经济,经济体量不断增大,各种场景使用货币的数量会大大增加,使用货币的发行速度要比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拉一把。
尤其经济下行时,更要超发货币,刺激消费,推动发展。
超发货币的方式货币的数量,一般体现在M2上, 是指 社会 上流通货币总量+活期存款+定期存款。
国家一般是如何将超发的货币用出去呢?
一是通过银行放贷,如进行降准、定向贷款等,将大量货币通过低利息的贷款,放到对应的企业、个人手上,用于生产经营。
二是通过银行直接发钱。比如香港和澳门的发钱。
三是通过消费券发到百姓上,刺激大家消费。
超发货币为什么很少进入工资超发的货币,其实会流入每个区域、每个行业,为什么大家觉得很少流入工资,因为工资在这个经济体系占比是很低的一部分。
货币由国家印刷出来,
一次分配 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市场(贷款、消费券等),推动了企业生产,刺激了大众消费。
二次分配 流到全 社会 ,生产的流到上游企业(建筑、原材料开采加工等),消费的流到各消费终端,小商贩、服务业、房地产等。
三次分配 流到富人的口袋,穷人的工资。每次货币流通,最终的去处大多都是富人的口袋,如何再由富人决定是再生产、投资或消费。小部分是通过各行业商家(老板)获利后,提供员工的工资。 如果根据二八定律推断,超发货币有八成是在二成人的手上。
四次分配 ,体现在各种物价上。货币是需要有商品的价值来体现的,所以每年的房产、肉价等物价不断上涨,但是工资上涨的幅度远远更不上物价的涨幅。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⑥ 政府超发货币的目的是什么
现如今有很多的人都在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超发货币的情况?其实最为主要的是我国的经济需要发展,企业需要干活,而国民又要有消费标准。如果说还没有懂,那么就从反面的方向想,如果说银行没有贷款,那么就不会有现金的流入,也没有任何的回款,企业也就不能开工,同时老百姓手上没有钱,当然就不可能消费了。回顾过去的几十年之中,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腾飞,地产产业繁荣,人民的收入有所提高,还会有通过膨胀这一切的原因都是货币超发。
一、中国有关于货币超发的历史
所以说货币超发是有一些影响的,比如催生资产的泡沫,要知道货币超发和房价的上涨就像是孪生兄弟一样。还有就是本币贬值,因为币值稳定,可以说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大前提,如果说货币超发那么就会导致很多的货币流向了房地产,股市等金融市场,这会导致人民币在外省而在内贬值出现购买力外强而内弱。
⑦ 超量投放货币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货币超发是一个“基于长远预谋之战略行为”,其目的和效果在于两个方面:1、实现本国货币的变相升值;2、给政府提供最大程度的额外收入。
⑧ 为什么美元超发别国货币也得跟着发行货币
美元超发别国货币也得跟着发行货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疫情。由于疫情的发展,相关企业不免出现企业不景气、亏损、减产、裁员,甚至是倒闭的情况。美元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不超发的话那肯定会升值,必然影响出口贸易。
一、美元
美元是自1929年以来发行的各种纸币。出现在1992年美国造币法通过之后。目前美元的发行由美国的美联储体系控制。自1913年以来,美国建立了美联储体系并发行了美联储证书。超过99%的流通纸币是美联储纸币。发行美元的主管部门是国会,具体发行业务由美联储银行办理。此后,美元在美国以外的国家被广泛用作储备货币,并最终成为国际货币。
二、美元超发的后果
美国超发货币对其他国家有很大影响。如果美元严重超发不利于其它国家货币的稳定,尤其是那些持有大量美元外汇的国家。因为美元在超发必然会导致美元在全球贬值,从而导致我们的外汇储备缩水,这是变相的压榨。比如国家目前的外汇储备是3.14万亿美元,但是这些美元都换成了真金白银的商品。一旦美元外汇贬值,就意味着产品是以低价出售的。所有的美元都换成了商品,突然贬值后必须赔钱。由于美元不能在中国使用,赚取的美元需要兑换成人民币才能在中国使用,所以中国的人民币金额应该与外汇储备进行比较。一旦美元贬值,就会导致中国的货币超发。
由以上可知,美元超发对美元自身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近年由于疫情的原因,美国超发货币,为了不被美国收割资金,其它国家也得跟着进行发行货币,这也是今年的局势所在。
⑨ 美国疯狂“印钞模式”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简单的说,美国开动印钞模式,就是稀释别人的财富,让全世界为他买单,因为美元本身就是由美国发行的,只要是他印出来的钱,就是真钱,而不是假钱,举例说明:把100个人比作100个国家,这100个人当中,有些人的财富只有几百万几千万,有些人的财富有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假如说全部加起来为100个亿的财富,在物价不变的情况下,某件商品,比如说100美元一个,现在这100个人中的老大,掌握着美元的发行大权,大家都在用美元结算,这个老大现在手中有20亿美元的财富,但是在外面欠了很多账,钱不够花了,然后他就擅自自己印钞,使自己手中凭空多出来了数亿或者数10亿美元,然后美国就可以拿出这些印出来的钞票,去购买别人的东西,原来一件东西值100美元,而经过美国印出来的美元一稀释,这东西变成120美元了,别人就得多掏这20美元,而这多出了20美元,就是美国通过印刷钞票造成的,这就像某个人自己并没有钱,而去造假钞票,然后拿着这些钞票去到市场上买东西消费,而不同的就是美国印的钞票是真的,而个人印的钞票是假的,这就是典型的抢劫模式,面对美国这样的强盗,世界对他也无可奈何,但美国的国家信用,在各个国家的心目中都会随之降低,面对美国的强势,很多国家都是敢怒不敢言,但是一旦时机成熟,美国的霸权地位,终究会崩塌。
背后其实有很强的目的性!
首先,疯狂印钞,拯救美国股市。
最近2天美国感染人数每天几乎都超过一万人,已经超过我国最高峰,而且还在持续加速增多,股市几次熔断,股民抛售股票,股市伤痕累累。
美国经济总量2/3以上来自上市公司,所以疯狂“印钞模式”补贴上市公司。
第二,吸收世界资金。
短期内全球各国人民会增持美元,美元会有指数提升的一个小高潮,然后美国再继续疯狂“印钞”,然后美元再暴跌,维持平衡。美元的持有者就被割了“韭菜”,一涨一跌,美国就把世界资金给吸收了,涨跌差就成了美国的净收入。
不费吹灰之力,就弥补了经济的空缺。
第三,提升了政府形象
就好像对本国民众说“你们不用慌,你们手里持有的美元是保值的,手里的股票也是保值的,都不用抛售。政府还是很强大的,有的是钱给你们补贴”
但是换其他国家的角度,让全世界人民为其买单那就是“阴谋”了吧?
我是 @创业阿生 ,10年互联网职业经理人,EMBA。我不一定能够成功的帮到您,但是我会尽我所能帮助您分析,为您的选择和疑问提供更多的信息,同时非常荣幸为您解答,期待您的关注!如有解答不清楚的,还请留言或者私信,我一定会认真答复!
我们先来看一下美股情况:2020年和2008年比对。
2008和2020对比:
区间震幅高达62.34%,我们可以看到此次疫情对于美国的冲击之大。时间之短,跌幅之大。完全可以说2020年超载2008年。
事件:
全球疫情蔓延:2020年1月23日中国采取严控疫情措施,其实这为世界其它国家都积极争取了时间,而包括美国、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等等国家并没有引起重视。近期美国、意大利为首的国家疫情确诊大暴发,这给经济雪上加霜。
能源大战:在疫情期间,OPEC与非OPEC因减产步调不一致,反而争相加速增产,这对于美国来说无疑也是一次冲击。
美国措施:美国政府对经济总体援助将达6万亿美元,其中包括来自国会的2万亿美元和来自于美联储的4万亿。在美股持续暴跌中,美国此前曾多次出手救市。反而通过刺激措施给市场一个明确的答案,美国经济遇上大麻烦。
“印钞模式”目的:
我所认为此次目的是居于美国经济的平稳落地,特朗普政府已经完全失去了信用,我们倒觉得收割世界,当下还看着不像。目前的状态是特朗普自救都乱成一锅粥了。
美国的疯狂印钞,背后目的性其实很简单,钞票印多了,美元跟着贬值,像日本货币一样不值钱了,外债也跟着轻松,相对美国本地的商品便宜了,然后把商品倾销到全世界,就是想让全世界为美国的经济危机和外债买单[得意],目前可能难点,用来规避金融风险还是没问题的。
美联储的印钱模式,其实早就开始了,去年9月份的时候,美联储的资产还只有3.7万多亿美元,到今年2月份已经增加至4.1万亿美元,5个月增加了近4000亿美元。由于疫情的影响,经济低迷很快就会来临,3月份又开始印钞,开始分给老百姓钱,看来印钞机24小时工作也来不及。不印也不行呀,没钱在流通,经济只会更加低迷。
背后更重要的还是炒票多了,啥事都好办,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贸易经济很发达,世界各地美元是硬通货,可以随时买买买,现在不是缺口罩缺呼吸机缺医疗器械等等,不管你涨不涨,美国都可以买,所以印钞就可以了,名头当然是国债又多点而已,比如现在日本央行有5.3亿美元,比美国还富有,哪来的钱,印的[捂脸]。
当然,美国疯狂印钞,背后目的也很明显,暂时度过经济难关,不会无休止的印,因为其他国家都不是傻子,你会印我也会印,要保持金融货币汇率,不会让自己吃亏[憨笑]。还有,国内炒票太多,贬值太快,很容易引起国内通货膨胀,那经济是真的完了。所以说,美国疯狂印钞模式只是短暂性的,经济开始恢复时,也会适而可止。
美国疯狂“印钞模式”背后的目的是是什么?
美国3月16日宣布量化宽松政策7500亿美元
当地时间3月25日,美国参议院投全票通过2万亿美元的新冠病毒救助计划。后期预算6万亿美元,这里6万亿包括3月25日的2万亿和后期的4万亿贷款担保。也就是说后期美联储会拿出来67500亿美元,这67500亿美元应该都是通过印刷实现。
3月19日美国就与韩国,澳大利亚九个国家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每个国家有600亿互换额度,这意味着这九个新兴国家先第一轮买单,没办法实力不够不能硬钢,只能接受美国风险转嫁。
第一批买单侠出现了,买了第一轮的7500亿的大部分,3月25号参议院通过的两万亿这是第二轮,这个两万亿谁买呢,通过石油转嫁风险给工业发达国家,石油是工业血液,不产石油的工业强国必须买石油,买石油就是为美国接盘。
这里有个小插曲:1973年美国与沙特签订协议,沙特采用美元作为石油交易唯一货币,美国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沙特。
沙特与俄罗斯谈判石油减产提高油价,最后没有打成协议引发价格战,提高价格没有打成为什么要降低价格呢,这就是提高美元的迂回策略,今年是沙特王储登基年,沙特王子需要给自己增加世界关注点,也需要得到美国的认可,从而增加政治资本,这个1986年出生的王储真的很不一般。
回归正题:第二轮盘侠也出现了,接下来第三轮就开始了,这个时候美股稳定了,经济危机进入尾声,剩下的重心就是开始转嫁风险了,美国插手石油价格战,石油价格暴涨回归原有价位,美元指数暴涨,美联储负责印钱解决流动性危机。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美联储印钱,全世界买单,风险完美转嫁!
疫情把民众摁在家,担心企业和个人破产!
第一、美国是一个信用消费、超前消费的国家,月光族太多,不上班没工资,信用卡还不起了,会破产,饭吃不上,会造反,都是大问题。
第二、企业没开工,没生意,房租要交,贷款要还,机器要维护,不给钱,也会破产,弄不好,会暴雷,多米诺骨牌效应,带出一大批,那就是经济危机。
第三、政府要钱买医疗物资,毕竟,大批患者还在路上,目前远没到高峰期,等着吧。
第四、特朗普政府选情也需要,人命关天的大事,这么多人感染,还无动于衷吧,总得派糖。
第五、其实,也是迫不得已,毕竟,大量印钞,就是饮鸩止渴,如果性情短时间不能解决,那美国以及美元都完蛋了
第六、我认为,大概率美国会带领欧洲那些小弟们进入经济大萧条。
我的观点,希望对你有用!
美国疯狂开启“印钞模式”,无论是六万亿还是九万亿,本人觉得其的不外乎有下面几个,
一、美国疫情影响下,股市四次熔断,必然危及实体经济,如何促进股市企稳并回升,是美国政府的首要任务,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印钞力度,提供充足的流动性给实体经济输血。
二、股市与经济走向不好,必然会影响川普其连任,这是川普不愿看到的,所以川普说服美联储增加流动性,提振股市和经济在所必行,同时可以提高美国就业率。
三、疯狂印钞会影响美元汇率,从而间接减少美国的债务。不断印钞必然是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严重影响中国出口,更阴险的是30年所累积的外汇储备将大量缩水,其中拥有的美国债务,将大大的减少。也就是说,美国一印钞,就意味着本国债务的减少。
四、疯狂印钞还能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全球大宗商品基本用美元定价与结算,换言之,都受美元曲线控制,美元贬值,对靠进口大宗商品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十分不利,同时可以继续维护美国自身霸主地位。
以上是我对美国疯狂印钞的一点看法,现在除了疫情影响国内出口,美国近期的货币政策同样会影响国内出口企业的生存,所以制定积极的应对政策,扶助外贸出口企业走出困境为当下之要务。
美国疯狂“印钞模式”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其目的其实很明显那就是防止发生金融危机,为股市止跌,美联储这一些列的动作是逐步加重的,3月3日降息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1%-1.25%,在3月16日再次降息10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零。这些都不算 ,美联储又是进行回购操作,一个星期就是1.5万亿美元,下个月还有5万亿美元回购操作。这些还是没能让股市止跌,最终美联储就祭出了终极杀手锏:零利率+无限量QE,从本周开始每天购买1250亿美元的债券(国债和抵押债券),这是没有上限的操作,换句话说只要市场没有稳住,那么美联储就继续这种操作。
在3月19日之前,全球股市一片哀鸿遍野 ,多国股市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跌去了50%,美股道琼斯指数也在40天的时间里跌去了39%,创下了2008年以来的最大跌幅。
但是如果从时间长度来看 , 这种下跌的猛烈程度远比2008年更甚,当年用了1年才跌去了39%,现在40天就完成了,10天就发生了4次熔断,这是史无前例的。
当时全球央行都采取了非常积极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降息是最基本的操作,购买资产是配套的操作。德国的议会也给政府授权了可以无限发行债券的权利。这个也是无限操作。
如果当时任由股市下跌,那么金融危机是必然的事情 ,金融危机爆发势必会引发信贷危机,然后就是经济危机,金融机构倒闭,企业破产,失业潮来临, 社会 动荡都不用疫情发展到极端,就可以把一个国家的经济打垮!
开启无限量QE是应当之举,也是无奈之举 ,上文已经说过了,如果不采取这样的措施,那么后果是所有的国家都无法承担的,可能很多人对流动性危机没什么概念,其实可以举个例子,比如2008年的时候美国5家投行倒闭了3个,他们都是倒于流动性缺失,而最近这次美股四次熔断,就是流动性挤兑危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