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货币和银行是什么意思

货币和银行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3-02-05 03:55:12

A. 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

不是一回事。

通货是指货币的别称。现金,是指立即可以投入流通的交换媒介。货币,一种关于交换权的契约。钱,一种等值量化的交换工具,它是促进社会繁荣发展的一种金融流通工具。

银行卡,只是一种储蓄工具。

(1)货币和银行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实现货币职能,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充当最早实物货币。

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猪头和下颚骨,表明猪和陶器在原始社会后期曾起过货币财富的职能。

B. 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

一、钱、货币、通货、现金不是一回事,虽然那内容有重叠,但是这几个概念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1.钱、货币、通货、现金各自的定义:

①钱是人们对货币的统称。经济学中被称为货币的

东西,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被称为钱的东西。

②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在商品劳务交易中或

债务清偿中被社会普遍接受的东西;

③通货即流通中的货币,指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货

币;

④现金就是指家庭个人、工商企业、政府部门所拥

有的现钞,包括纸币现钞、硬币现钞。现金是货币

的一部分,这部分的流动性强、使用频率高、对人

们日常消费影响大。

2.银行卡亦称“塑料货币”,是指由银行发行,供客

户办理存取款等业务的新型服务工具的总称,包括

信用卡、支票卡、记账卡、自动出纳机卡、灵光卡

等。

各种银行卡是用塑料制作的,可用于存取款和转账

支付。现在,特别是在西方国家,各种银行卡正逐

步取代现钞和支票,成为经济生活中广泛运用的支

付工具。因为,在现代,社会银行卡也属于货币。

拓展资料

现在已经没有纸币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纸币”其实

是银行券,不信你可以拿出一张票子看看上面印的

是“中国人民银行”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各国发行货币即指各国中央银行发行银行券。

C. 什么是货币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银行卡属于什么货币

货币是一种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是购买货物、保存财富的媒介,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间的约定。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用来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的一种职能,是货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货币成为一般等价物,可以表现任何商品的价值,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量。

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孕育着引起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充当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储存起来的一种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起着蓄水池的作用。

4、支付手段: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如清偿债务、缴纳税款、支付工资和租金等)时所执行的职能。在货币当做支付手段的条件下,买者和卖者的关系已经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5、世界货币:货币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作为世界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和银,而且必须脱去铸币的地域性外衣,以金块、银块的形状出现。原来在各国国内发挥作用的铸币以及纸币等在世界市场上都失去作用。

银行卡不属于货币。

货币本质

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商品的价值尺度,是资产流通的手段,是一种财产的持有者和流通价值市场之间关于交换权的契约,也是一种保存财富的媒介,还能在世界各地流通。但最本质的、一开始的职能还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也就是一般等价物。

实物货币为的就是衡量交换商品的价值,并将其数字化,便于买卖双方存储的一种媒介,是社会商品价值的一种物质附属物,可以将它看做符号象征物。

实物商品包括了世界各大流通货币,同时也包括各种合法的通货等等。在随着经济的自然发展,货币也进行了一代代的变迁,国家现代的经济领域范围内,实体货币的范围只占领了全部货币领域内的小部分,就是现代生活当中的纸币与硬币。

D. 货币银行是什么意思

这个知识点与货币创造乘数相联系。货币银行即由银行创造的货币,特别是指银行依据其准备金而成倍地扩大其支票帐户(M1的组成部分。)这就是基础货币在货币创造乘数的作用下进行的扩张。
补充:M0=现金
M1=现金+活期存款
M2=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

E. 货币是什么意思

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Monetary Base),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ed Money)。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年版)的定义,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为广义货币和信贷扩张提供支持的各种负债,主要指银行持有的货币(库存现金)和银行外的货币(流通中的现金),以及银行与非银行在货币当局的存款。

各国对基础货币的定义及统计不尽相同,即使是在一个国家之内,根据基础货币的分析用途不同,可能有几种基础货币的定义。我国基础货币的定义和统计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

1994年,我国开始进行基础货币统计。当时对基础货币的统计定义为:基础货币=金融机构库存现金+流通中现金+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金融机构特种存款+邮政储蓄转存款+机关团体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其中,金融机构库存现金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城乡信用社、财务公司所持有的现金;金融机构特种存款是人民银行为了吸收农村信用社多余的流动性设立的特别账户,通常账户余额很小,并且不活跃。

基础货币这一概念可分别从基础货币的来源和运用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从基础货币的来源来看,它是指货币当局的负债,即由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货币,它只是整个货币供给量的一部分;从基础货币的运用来看,它是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以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二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即通常所谓的"通货"。
在现代经济中,每个国家的基础货币都来源于货币当局的投放。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如下三条:一是直接发行通货;二是变动黄金、外汇储备;三是实行货币政策(其中以公开市场业务为最主要)。由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我们可以看出,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主要有:(1)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2)中央银行收购黄金、外汇;(3)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4)财政部发行通货;(5)中央银行的应收未收款项;(6)中央银行的其他资产;(7)政府持有的通货;(8)政府存款;(9)外国存款;(10)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11)中央银行的其他负债。
在以上这11个因素中,前6个为增加基础货币的因素,后5个为减少基础货币的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均集中地反映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我们不难看出,在以上这些因素中,有些是中央银行所能直接控制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公开市场买卖;而有些则是中央银行不能直接控制的。但是,对于这些不能直接控制的因素,中央银行可通过运用其公开市场业务,来抵消这些因素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因此,一般认为,基础货币在相当程度上能为中央银行所直接控制。

F. 货币利率与银行利率的区别

货币利率与银行利率一般理解是一个概念。
都是指货币的资金借贷价格。
也有一种理解:
货币利率是指基准利率,由人行公布,是法定利率。
银行利率是商业行为,在我国现阶段可以在基准利率上浮动。

另外你是否问的是: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区别
名义利率并不是投资者能够获得的真实收益,还与货币的购买力有关。如果发生通货膨胀,投资者所得的货币购买力会贬值,因此投资者所获得的真实收益必须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这就是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

热点内容
最大养老基金在哪里 发布:2025-07-09 06:28:59 浏览:196
我的世界如何把泥土转换为货币 发布:2025-07-09 06:28:52 浏览:270
如何加强银行金融服务 发布:2025-07-09 06:26:50 浏览:745
企业进行股票交易 发布:2025-07-09 06:17:20 浏览:184
vlog怎么看股市 发布:2025-07-09 06:17:20 浏览:576
山东黄金股票六交易历史 发布:2025-07-09 06:10:52 浏览:698
基金购买可以从哪里购买 发布:2025-07-09 05:58:25 浏览:742
现在哪个金融理财产品好 发布:2025-07-09 05:46:48 浏览:744
期货的目标是什么 发布:2025-07-09 05:39:37 浏览:93
历史上并购一字板股票 发布:2025-07-09 05:39:34 浏览: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