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持有量怎么算
① 最佳现金持有量计算公式是什么
最佳现金持有量=min(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短缺成本)。
Q=√2TF/K=√2*150000*600/5%=60000元
2.转换成本:C=N*F=T/Q*5%=0.125元
机会成本:C=(Q/2)*K=(60000/2)*5%=1500元
3.交易次数:N=T/Q=2.5元
交易间隔期:T=360/N=360/2.5=144
成本分析模式是根据现金有关成本,分析预测其总成本最低时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运用成本分析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时,只考虑因持有一定量的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及短缺成本,而不予考虑管理费用和转换成本。
拓展资料:
一、运用成本分析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步骤是:
(1)根据不同现金持有量测算并确定有关成本数值;
(2)按照不同现金持有量及其有关成本资料编制最佳现金持有量测算表;
(3)在测算表中找出总成本最低时的现金持有量,即最佳现金持有量。在这种模式下,最佳现金持有量,就是持有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与短缺成本之和最小时的现金持有量。
二、现金周转模式的计算:
现金周转模式是按现金周转期来确定最佳现金余额的一种方法。现金周转期是指现金从投入生产经营开始,到最终转化为现金的过程。
第一步计算现金周转期。
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第二步,计算现金周转率。
现金周转率=计算期天数÷现金周转期,式中,计算期天数通常按年(360)天计算
第三步,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
最佳现金持有量=预计现金年需求总量÷现金周转率
其前提条件要求企业预计期内现金总需求量要以可以预知,现金周转天数与次数可以测算,并且测算结果符合实际,否则计算出的最佳现金持有量就不准确。
如果未来年度的周转效率与历史年度相比较发生变化,但变化是可以预计的,那模式仍然可以采用。
参考链接:网络-最佳现金持有量
② 最佳现金持有量公式
1、最佳现金持有量=√【(2*150000*600)/5%】=60000元
2、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2*150000*600*5%)=3000元
全年现金转换成本=150000/60000*600=1500元
全年现金持有机会成本=60000/2*5%=1500元
3、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有价证券交易次数=150000/60000=2.5次
和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360/2.5=144天
拓展资料:
最佳现金持有量又称为最佳现金余额,是指现金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又使现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最高时的现金最低持有量。即能够使现金管理的机会成本与转换成本之和保持最低的现金持有量。
就企业而言,最佳持有量意味着现金余额为零,但是,基于交易、预防、投机动机的要求,企业又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现金,企业能否保持足够的现金余额,对于降低或避免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模式主要有成本分析模式、存货模式、现金周转模式及随机模式。
(一)成本分析模式
成本分析模式是根据现金有关成本,分析预测其总成本最低时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运用成本分析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时,只考虑因持有一定量的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及短缺成本,而不予考虑管理费用和转换成本。
运用成本分析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步骤是:
(1)根据不同现金持有量测算并确定有关成本数值;
(2)按照不同现金持有量及其有关成本资料编制最佳现金持有量测算表;
(3)在测算表中找出总成本最低时的现金持有量,即最佳现金持有量。在这种模式下,最佳现金持有量,就是持有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与短缺成本之和最小时的现金持有量。
(二)存货模式
存货模式,是将存货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原理用于确定目标现金持有量,其着眼点也是现金相关成本之和最低。
运用存货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时,是以下列假设为前提的:
(1)企业所需要的现金可通过证券变现取得,且证券变现的不确定性很小;
(2)企业预算期内现金需要总量可以预测;
(3)现金的支出过程比较稳定、波动较小,而且每当现金余额降至零时,均通过部分证券变现得以补足;
(4)证券的利率或报酬率以及每次固定性交易费用可以获悉。
如果这些条件基本得到满足,企业便可以利用存货模式来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
③ 最低持有量的公式是什么
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2*每次转换成本*货币资金总需要量)÷持有成本
C=T*F/Q+Q*K/2
C=货币资金持有总成本
T=货币资金总需要量
F=每次转换成本
Q=货币资金持有量
K=持有成本
④ 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公式是如何推倒的》
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2*每次转换成本*货币资金总需要量)÷持有成本
C=T*F/Q+Q*K/2
C=货币资金持有总成本
T=货币资金总需要量
F=每次转换成本
Q=货币资金持有量
K=持有成本
对公式求导数,用导数公式推导,可以得到货币资金持有量Q=(2*每次转换成本*货币资金总需要量÷持有成本)^0.5时,持有总成本最小
⑤ 如何计算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给增长率计算法又称为“M=Y+P公式”,为了取代过时的“1:8公式”,人们企望寻找一个简明而又易于度量的公式。
程式MV=PY
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物价指数,Y表示实际GDP,M表示货币总量
我国从1994 年三季度起由中国人民银行按季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监测指标。参照国际通用原则,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将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M4:M4=M3+其它短期流动资产。
货币供应量 = 货币乘数×基础货币=(现金比率+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现金比率。
(5)货币持有量怎么算扩展阅读:
层次划分
中央银行一般根据宏观监测和宏观调控的需要,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
1、流通中现金(M0),指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之和,其中“单位”指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
2、狭义货币供应量(M1),指M0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活期存款。
3、广义货币供应量(M2),指M1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中,中国人民银行从2001年7月起,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广义货币供应量M2。
按流动性标准划分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对中央银行而言,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方面提供货币供应结构图,这种货币供应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为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决策提供一个清晰的货币供应结构图,有助于掌握不同的货币运行态势,并据此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调控。
另一方面,分析经济的动态变化,这种货币层次划分方法,有助于中央银行分析整个经济的动态变化,每一层次的货币供应量,都有特定的经济活动和商品运动与之对应,通过对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变动的观察,中央银行可以掌握经济活动的状况,并分析预测其变化的趋势。
⑥ 简单的货币需求数量的计算方法:平均货币需求量=(月初的货币收入+月末的货币量)/2。看不懂这个。
平均的意思是指他平均每天对货币的需求,即他平均每天手中持有的货币量。这里应该是假定货币连续均衡地被消费掉,所以中位数就是平均值。
拓展资料
1、平均持有量就是月持有量的平均值。它这个就是一个等差数列。第一天持有量1200,第二天持有量1160,第三天持有量1120,依次递减,到最后一天的时候持有量为0。每一天持有量都是变化的,所以如果想简单点说的话就用月平均持有量这个说法。你第二段写的货币需求数量的公式可以理解成咱们高中时学的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除以n
2、周收入的平均持有量也是那么算的。它比月收入的平均持有量要小是因为周收入的话货币周转速度加快了。简单一点想的话,假设市场上只有你一个人,那么每个月整个市场上的需求就是1200元。这个需求的大小不会因你是发月工资还是周工资而变,市场货币周转速度为1。但是也可以用另外一种算法得出1200。300*4=1200,也就是说周工资300,货币周转4次。这样的话,第一天货币持有量300,第二天二百五十多······到第七天货币持有量为0······拿公式算就是150。周平均持有量是150,月平均持有量也是150
⑦ 怎样确定营运资本中的货币持有量
通常,企业是通过如下方法来确定货币资金持有量的:
现金周转模式
现金周转模式是根据现金周转期和现金需求总额来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其中,现金周转期又是由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决定的。公式如下:
现金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
最佳现金持有量=(年现金需求总额/360)*现金周转期
成本分析模式
成本分析模式就是将总成本最低时的现金持有量作为最佳现金持有量。总成本包括机会成本(资本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三种。
存货模式
存货模式假设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对现金的需求为已知常数,单位时间的现金使用量是一个稳定值,企业需要现金时可以出售有价证券。公式如下:
Q=√2TF/K
式中:
T为一个周期内现金总需求量
F为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
Q为最佳现金持有量(每次证券变现的数量)
K为有价证券利息率(机会成本)
T为―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
随机模式
企业制定一个由上县和下限组成的区域。当现金持有量达到该区域上限时,可将部分现金转化为现金持有量;当现金持有量出现在该区域下限时,则应该出售有价证券,回收货币资金。
⑧ 最佳现金持有量公式
1、最佳现金持有量=√【(2*150000*600)/5%】=60000元
2、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2*150000*600*5%)=3000元
全年现金转换成本=150000/60000*600=1500元
全年现金持有机会成本=60000/2*5%=1500元
3、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有价证券交易次数=150000/60000=2.5次
和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360/2.5=14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