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怎么发挥职能
『壹』 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两个基本职能)
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其实就是金钱。货币是一种关于有劳动等价物对应的交换权的契约。
货币,用来度量价格的工具、购买货物的媒介、也是保存财富的手段。从本质上来讲,货币就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此外货币还有其他职能。那就是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就是货币的其他职能中的一种。
世界货币,就是货币在世界市场作为一般等价物发挥作用的时候。世界货币必须有价值。所以一般会选择金块、银块来充当世界货币。而纸币不能充当世界货币。根据世界货币的这个名字,世界货币主要是在世界市场发挥作用。主要是购买国外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
『贰』 货币的职能是什么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1、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表现其他一切商品是否具有价值和衡量其价值量大小的职能。这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作为价值尺度,货币把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货币之所以能执行这种职能,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
2、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亦称“购买手段”。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借以实现商品价值的职能。作为价值尺度,货币证明商品有没有价值,有多大价值;作为流通手段,货币实现这种价值,即W—G或G—W。
3、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这一职能是为适应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由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时空上的差异,就产生了商品使用价值的让渡与商品价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离开来的客观必然性。
4、贮藏手段
货币的一种职能,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货币就退出流通;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部分被贮存的货币就进入流通。
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足值的金银货币。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才能发挥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纸币不具备贮藏手段的职能。只有当纸币币值长期保持稳定的条件下,人们才会储藏纸币。纸币有储存手段(在银行)的职能,不具备贮藏手段的职能。
5、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在国际商品流通中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世界货币是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世界货币除作为价值尺度之外,还是国际支付手段、国际购买手段和财富的国际转移手段。
世界货币成为帝国主义国家进行掠夺的工具世界货币是实现国际经济贸易联系的工具,它促进了国际经济联系的扩大与发展,从而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世界各地区在经济上逐渐联结起来。
『叁』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是如何发挥它的各项职能的
1. 货币的价值尺度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货币作为衡量或表现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的职能。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劳动时间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尺度,货币是其外在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价值尺度的外部表现。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而只是观念上的或想象的货币。因为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只是把商品的价值大小表现出来,并不是实现商品的价值。比如,商店里商品的价格,用标签来表现,并不需要把现金放在那儿;说一匹布值一两黄金,也不一定非要把黄金拿在手上等。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在价格与价值一致的条件下,商品价格主要决定于商品价值和金属货币两个因素。不同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的价值的变化成正比,而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因货币本身也有一个价值、价格的问题,随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其价值与价格也要发生变动。
为了具体表现和衡量各种商品的价值量,货币本身需要有一个计量单位,如为了使金银能够计量和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就把金、银划分为两、钱、分等计量单位。这种包含一定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的货币及其等份,叫做价格标准。
2. 货币的流通手段
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就是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必须是实在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而在货币出现以前,商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其公式为:商品—商品。这两种交换显然是有区别的。物物交换时买与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一起完成的,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则把商品的买与卖分解为两个独立的过程:一个是卖的过程,即从商品形式变为货币形式。这个变化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另一个是买的过程,即从货币形式变为商品形式。这个转变比较容易实现。
物物交换转化为商品流通是一种进步,促进了商品的发展,但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会带来买和卖的脱节,从而隐藏了危机的可能性。因为一些人卖而不买,就必然会使另外一些人的商品卖不出去,出现危机。当然,这种可能性要变为现实性,需要商品经济有一定高度的发展。
3. 货币的贮藏手段
商品所有者卖出商品后,如果不再进行购买,而是把货币当作财富存放起来,这时的货币就起着贮藏的作用。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只要商品的流通一中断,商品所有者在出卖商品以后不立即购买他们所需要的商品,货币就退出流通领域而成为贮藏货币。
货币能够成为贮藏手段,是因为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只要有了货币就随时可以换取任何一种商品,从而引起了人们贮存的欲望。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金属条块。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的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当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一部分就会从流通中退出,成为贮藏货币;当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增多时,一部分贮藏货币又会自发地加入流通过程。这样,贮藏货币就像蓄水池一样,自发调节流通的货币量,使它与商品流通的需要量相适应。
4. 货币的支付手段
商品买卖最初是用现金支付的,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商品的让渡同价格的支付有时分离开来,即出现了赊账买卖的现象。商品生产有各种不同的生产条件和销售条件。有些生产是常年性的,而销售则带有季节性,如烟火、炮仗等各种节日用品。有些生产有季节性而生产者的消费则是常年性的,如农民和猎人,这就引起了赊账买卖的必要性。农民没有犁就不能耕地,但他在秋季收获粮食前又无钱买犁。铁匠和农民之间的交易只有用这种方式来进行:铁匠先把犁卖给农民,农民则将犁价延期到秋季粮食收获以后。在这里,货币不是直接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因为商品的买卖已经在没有货币作媒介的情况下完成了,货币的支付只是为了偿还农民对铁匠的赊账。在延期支付货款时,货币就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开始是在商品流通的范围内,以后扩展到商品流通领域之外,用于支付地租、租金、利息及工资等。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可以使商品在缺乏现金的情况下得以流通,从而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它也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商品生产者互相赊欠,形成了一系列债权、债务链条,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如不能到期支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使许多商品生产者在经营上发生困难,以致破产。因此,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所蕴藏的危机的可能性,在它作为支付手段时得到进一步发展。
5. 世界货币的职能
随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货币的作用超出了国界的限制,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于是货币便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货币作为国际间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便是世界货币。
作为世界货币的货币,曾经是足值的金属货币。在当代世界经济关系中,某些经济实力强、国际影响大的国家的纸币,如美元、英镑、日元等,也可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起世界货币的作用。
『肆』 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职能是指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货币的这五大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货币首先作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有没有价值、有多少价值,然后作为流通手段实现商品的价值。
1.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用来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的一种职能,是货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商品的价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就是商品的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根据各种商品的价值大小,把它表现为各种各样的价格。
例如,1头牛值2两黄金,在这里2两黄金就是1头牛的价格。
2.流通手段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出卖者把商品转化为货币,然后再用货币去购买商品。在这里,货币发挥交换媒介的作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它作为流通手段职能的前提,而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价值尺度职能的进一步发展。
『伍』 货币的职能有哪些并能举例说明。
货币职能是指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
货币的五大功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功能货币首先被用作衡量一种商品是否有价值以及它有多少价值的价值尺度,然后被用作实现商品价值的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货币表现商品价值和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计量的功能,即把所有商品的价值都显示为一定的货币这是因为货币本身就是一种有价值的商品。
流通手段——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在商品交换中发展的。在货币出现以前,商品交换采取物物直接交换的形式。
(5)货币怎么发挥职能扩展阅读:
世界货币
含义:货币在世界市场作为一般等价物发挥作用时,我们称其为世界货币。作为世界货币,必须有十足的价值,并且是贵金属块,按其实际重量来发挥其职能。实际上,发挥世界货币职能的就是金块,银块。纸币不能充当世界货币。
作用: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国外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需要现实的货币,是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时产生的。
物物交换转化为商品流通
在货币出现以前,商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货币出现以后,它在商品交换关系中则起媒介作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它由商品变为货币(W-G)和由货币变为商品(G-W)两个过程组成。W-G即卖的阶段,是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
这一阶段很重要,实现也比较困难。因为,如果商品卖不出去,不能使原来的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则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都不能实现,从而商品所有者就有可能破产。G-W即买的阶段,是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由于货币是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如果商品充足,有货币就可以买到商品,这一阶段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由于货币在商品流通中作为交换的媒介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打破了直接物物交换和地方的限制,扩大了商品交换的品种、数量和地域范围,从而促进了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的发展。
『陆』 货币的五大职能
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具有五大职能:
(一)价值尺度:是指以自身价值作为尺度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二)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要足值货币。
(三)支付手段:是指在发生赊购赊销的情况下,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所执行的职能。
(四)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加以贮藏。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金属条块。
(五)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种购买手段、支付手段和社会财富的代表所发挥的作用。
—— ——
有闲钱,不知道怎么让钱生钱?
想理财,不知如何入手,担心亏损?
康波财经联合度小满金融,重磅推出《3天小白理财训练营》,3天带你扫清理财入门障碍、学会系统的理财知识、构建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方案。带你迈出财富自由的第一步!
更有高质量同学全程陪伴、线上班导1v1指导。货币有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1)价值尺度的含义: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2)流通手段的含义: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3)贮藏手段:把货币当做社会财富的代表贮藏起来,就是货币的贮藏手段的职能。
(4)、支付手段: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并不是随货币的产生而同时具备的,是随着赊帐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
(5)世界货币的含义: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很抱歉这些是我从网上查到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柒』 货币有哪些职能
货币一共具有五大职能,具体如下:
1、价值尺度
指的是用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蕴含的价值量大小的一种社会尺度,而货币之所以能够拥有价值尺度职能,是由于货币本身也存在价值,因而能够用自身的价值来作为尺度进行衡量其他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大小;
2、流通手段
指的是将货币作为不同商品之间进行相互交换的媒介,即购买手段的职能,该职能的主要特点就是可以在商品买卖中,让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让渡得以在同一时间内完成。
3、贮藏手段
指的是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而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货币的贮藏手段这一职能的作用是可以自发地调节社会中流通的货币总量。
4、支付手段
这一个职能是因为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随之诞生的,在商品赊账买卖中,货币可以用来支付买卖中存在债务,在之后又被发展成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5、世界货币
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而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职能。贵金属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的差额,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进外国商品,充当财富的绝对社会化身,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捌』 货币具有哪些职能
货币的本质体现在货币的职能当中,所谓货币的职能是指它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交换媒介、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大职能。
其中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是由其基本职能衍生而来的附加职能。
1.价值尺度
货币的第一个基本职能是充当商品的价值尺度。
作为测定价值标准的货币,其单价是衡量所有可交换物品价值的尺度,货币作为价值的尺度可以使所有具有价值的物品转化成货币单位进行运算。
正如衡量长度的尺子本身有长度,称东西的砝码本身有重量一样,衡量商品价值的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
没有价值的东西,不能充当价值尺度。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用观念上的货币把商品价值表现出来即可,价格就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因此,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2.交换媒介
交换媒介也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也叫作货币的流通手段。
与价值尺度不同,充当交换媒介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使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分成了两种交易行为:第一步是将物品换成货币,第二步再以货币换成物品。
以货币为交换媒介的交易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市场和分工的发展。
3.储藏手段
储藏手段是指货币由于各种原因暂时不再在社会中流通,而是作为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被保存起来。
货币作为储藏手段,是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在商品流通的初期,有些人把多余的产品换成货币保存起来,这种储藏金银的行为被看成是富裕的表现,是一种朴素的货币储藏形式。
随着商品流通的扩展,货币的功能日益增大,一切物品都可以用货币来买卖,货币交换扩展到一切领域。
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人们持有货币作为储藏手段会受到通货膨胀风险的影响。
相对而言,贵金属货币在保持购买力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货币在执行储藏手段职能时,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1)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
(2)作为储藏手段的货币,它必须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
货币作为储藏手段,可以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起着蓄水池的作用。
当市场上商品流通缩小,流通中货币过多时,一部分货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而被储藏起来;当市场上商品流通扩大,对货币的需要量增加时,有一部分处于储藏状态的货币,又会重新进入流通领域。
4.支付手段
货币作为交换价值的独立存在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
所谓单方面转移是指经济行为的发生和货币支付在时间上有差距。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最初起源于商品交易中的信用买卖。
商品赊销和货款预付是信用交易的两种形式,前者是商品销售在先,货款支付在后;后者是货款支付在先,商品销售在后。
但无论哪一种形式,都是商品的让渡与货币的支付在时间上的分离。
当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就扩展到商品流通领域之外了,表现在用来支付税金、租金、工资、劳务等。
5.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由于国际贸易的发生和发展,货币流通超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于是货币便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
世界货币曾长期由金银充当,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世界各国采用了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一些综合国力强的国家的货币,被大多数国家认可,这些国家的货币就在国际市场上起着世界货币的作用,如美元、英镑等。
目前世界货币的主要职能是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用以平衡国际收支的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