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使用
Ⅰ 钱币的使用是什么朝代开始的
那要看你问西方的还是东方的了
由于四大古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所以钱币也是从四大古国开始使用的。原始时代是物物交易,即你想买牛,就要用卖牛的人想要的东西和他交易,后来嫌麻烦,就用羊、贝壳等来交易。中国大概在夏商时期开始出现,但最终统一的则是在秦朝,是方孔圆形钱币(之前的形状很多,有刀形等)西方我不大清楚,但四大古国历史其实挺相似,我猜想也和中国出现的时期差不多
而世界纸币出现最早的、史书记载的是宋朝四川,当时被称“交子”(我挺为其感到自豪)
由于是自己作答,所以可能会缺一点确实的时间,不好意思了
Ⅱ 中国货币最早起源于何时货币经过了哪几种形式的变化呢
最早起源于商朝,从贝币到布币,然后是刀币,最后是圜钱和纸币。
贝是最早的货币。
最早的货币都是实体事物货币,任何实体事物都可作为货币使用,多以物易物。贝币就是公认且广泛使用的最早的一类货币。随着朝代的发展,各个朝代和国家就有了不同的货币体系,这也就是后来的刀币布币圜钱的出现。而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后,就废除原有各国货币,实现了货币的统一。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货币经过了多次更新换代,从各类实体事物转换为货币,到慢慢成型定向,这个发展过程还是比较长的时期了。
Ⅲ 中国货币的起源于哪个朝代
历史文献上记载的中国货币起源于夏代,已被考古资料所证实。
《盐铁论错币篇》“夏后以玄贝”,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不仅出土货贝,且出现了石贝、骨贝,表明夏代的价值形式已由一般价值形式进入了货币价值形式。
货币正式进入中国的经济生活。贝所以能作为货币,一是因为它本身有使用价值,可作装饰品和象征吉利的护符;二是它以个为单位,便于计数;三是它坚固耐用,便于携带和转让。由于它来之不易,数量不多,因此,中原和某些沿海民族普遍用贝作为货币。
在距今5万年的旧石器时期,是物物交换时期,出现了货币萌芽。
到距今约1000到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交换的需要,一般等价物,实物货币逐渐形成。牲畜、龟贝、皮革、布匹、齿角及农具,在不同阶段,不同地区,因各地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情况而各自都起过早期实物货币的作用。
(3)货币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使用扩展阅读:
货币的发展史:
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春秋时期,黄金已作为货币而出现,如子贡“家累千金”,越大夫范蠡“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都说明黄金已作为衡量财富的尺度、作为一般等价物而出现了。此外,春秋时出现了铜铸币。
春秋时期黄金与铜铸币虽已出现,但在实际生活中似乎普遍使用的还不够。李剑农先生统计了《左传》中记载:“赏赐、馈赠、献纳、犒聘者二十九,或以器饰,或以车马牲畜,或以璧玉,或以帛锦,或以衣服,以生金者一,无以钱刀者”;
"言掳掠盗窃夺者十四,或禾麦米粟,或木材,或璧玉,或实用之兵器,或马,或钟,夺币者一,不言为钱刀之币"。因此,对春秋时期货币的使用情况不能估计过高。
战国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普遍使用,但当时处于金属铸币、贵金属货币和实物货币并用时期。到战国时期,除了黄金是各国的通用货币外,铜铸币是各国民间的通用货币。
古代中国的货币体系以铜币为基础。更早的货币形式还未被发现。最初的铜币形状多种多样,有刀币、布币、蚁鼻钱等很多形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全国的铜币以秦国的铜钱为标准。
由于浇注铜币使用砂模,铸造好的铜币带有毛边,所以在其中央留有方孔,以便用木棍串联起来打磨修锉。除了铜币以外,棉布、丝绸、大米等生活物资也曾经作为货币的计算单位(而不是实际的货币)用来支付官僚和军队的薪饷。
唐朝以后,白银货币逐渐得到广泛流通。虽然国库和官方银库里的白银按照统一的成色与重量铸造成元宝以便存放,但是流通的白银却不是铸币,而是以零碎的块状流通,在市场上使用时要经过计算成色、秤量重量这些繁琐的手续。
中国不使用白银铸币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政治的不稳定性,官方无法为发行的银币提供担保,同时由于战乱频繁,民众经常将白银窖藏起来,导致市场流通额不足以支持银本位货币系统。
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北宋时期,出现了交子的纸币。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之一。但是比起现代意义上的纸币来,它更象一种汇票。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沿用了纸币,并将其视为解决经济困难的妙法之一。
他们不顾实际的货币流通额和经济水平,发行了大量没有保证的纸币,造成了最早的通货膨胀。元朝被由汉族人建立的明朝取代。其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保守的农本主义者。他认为纸币是异族的东西,应该加以摈弃。但是明朝自己也发行了名为“大明宝钞”的纸币。这种纸币在民间很少使用。
明朝中后期,白银开始大量流入中国,成为和铜钱一样普遍的金属货币。清朝时期,白银已经成为国家的主要货币单位。
中国大陆的现行法定货币叫做人民币,是由国家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的主币是元,辅币是角和分。一元为十角,一角为十分。元、角和分有纸币,元和五角及分也有铸币。元的票面有1、2、5、10元、20元、50元、100元,角的票面有1、2、5角,分的面额有1、2、5分。
Ⅳ 中国最早使用货币是在什么时候
中国最早的货币是一种由天然海贝加工而成的贝类货币,出土于河南殷墟妇好墓等地,年代为公元前19至前16世纪,距今约3500年以上
纸币则是北宋 宋代始发行纸币,称交子、钱引及会子;钞则为凭证文券的名称。金初使用辽、宋旧钱,贞元二年(1151)开始发行纸币,称交钞,与钱并行流通。钞面币值分10等,一贯、二贯、三贯 、五贯、十贯5等称为大钞,100、200、300、500、700文5等称为小钞。大定二十九年(1189)后,交钞改为不限年月行用,并大量发行。承安二年(1197),铸造银币承安宝货 ,与交钞相兼用。由于交钞发行不当,币制贬值。元中统元年(1260)十月,发行中统元宝交钞,简称中统宝钞或中统钞,不限年月通用,与银并行流转。中统钞币面价值分10文、20文、30文、50文、100文、200文、300文 、500文 、一贯文 省、二贯文省10等。当时习惯称钞一贯为一两,50贯为一锭,100文为一钱,10文为一分 。至元十一年后逐年增印 ,出现贬值。至正十年(1350),变更钞法,铸造至正通宝钱,许与历代铜钱并用;发行新中统元宝交钞,钞的背面印“至正印造元宝交钞”字样,每贯当铜钱一千文。十六年以后,公私所积之钞都不能行用。明洪武八年(1375),印造、发行大明通行宝钞。钞额面分6种:即一贯、500文、400文、300文、100文。后又加发10文至50文小钞5种。宝钞四周有龙纹花样 ,上面题有“大明通行宝钞”6字 。明宝钞中的一贯钞,票面长一尺 ,宽六寸。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纸币。弘治以后,公私收付几乎全部改用银( 小交易用钱),钞法无形中废止不行。
Ⅳ 古时候以物易物,货币交易是从什么时期开始的
货币交易起源于4000年前。中国使用货币已有四千年历史,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最早的货币为天然海贝。中国是世界上做早用货币的国家,其中中国还是发明纸币最早的国家,最早的纸币为交子,发明于宋朝。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产生货币的国家,不仅仅货币交易发展的最早还是世界上发明纸币的国家。从货货交易到货和币的交易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最终发展到了今天的移动支付,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Ⅵ 钱币是从什么时期兴起的它的演变历程是怎样的
钱币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开始兴起了,特别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因为那个时候的商品交易基本上已经非常频繁了,钱币的出现可以进一步促进商品交易的繁荣。
与此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钱币的演化是各不相同,最初的钱币一般是贵金属和贝壳,我们通常所指的钱币也是以黄金和白银为主的货币。在此之后,很多国家的钱币慢慢演化为了纸币,纸币的出现也让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进一步腾飞。
到了清朝末期的时候,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铜钱便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而广泛应用的货币,清朝末期甚至出现过相应的银币,但银币的数量非常少。
Ⅶ 钱币使用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先秦(旧石器时期--公元前221年)
贝币:中国古代以海贝充当的原始货币。
先秦时期以海贝充当的原始货币。出土发现,早在夏晚期,贝币已得到使用,商周时代则更为普遍了。贝币以“朋”为计算单位,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 贝产于海,不敷流通 .
钱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金属铸币之一,由铲形工具钱演变而来。
钱的使用地区,最初是在西周、东周、晋国,后来扩及燕国与秦国以及与它们接壤的国家之边界地区。钱币以釿为货币单位。秦始皇统一方孔半两钱,废各国钱币。
Ⅷ 钱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钱的出现与商品交易有关,最早的商务交易是物物交换,后来出现钱。
1、原始社会以前,剩余产品几乎为零。因此几乎没有商品交换,也没有钱;
2、夏商西周时期,由于冶炼技术较低,金属货币较少。使用的主要是其他非金属货币,如:贝壳。
3、春秋、战国时期冶练技术提高,金属货币推广使用。如:刀币、圆形货币。
4、到秦始皇时期统一货币,我国主要的金属货币特别是铜钱的样式固定下来——圆形方孔的货币。
5、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此后纸币逐步推广使用方便了人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