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什么叫传统货币政策

什么叫传统货币政策

发布时间: 2023-03-05 19:37:57

『壹』 什么是货币政策

    我们经常听到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都是国家调控经济平稳运行的宏观政策,货币政策也属于这类政策。

    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调控年度货币供应量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结构的金融根本政策。具体由中央银行负责执行,如美联储、英格兰银行、欧央行等,我国是中国人民银行。

    一个完整的货币政策框架,包括目标、工具和传导机制三个部分。

    货币政策目标一般有四个: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但这四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只能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分别叫单一目标制货币政策和多目标制货币政策。

    具体选择什么的目标,主要根据各个国家国情和实际追求什么而定。如美联储一般喜欢盯住就业,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自己的货币政策目标。而我国一般选择经济增长,同时兼顾币值稳定,采取双目标制。但最近几年,把币值稳定提到了经济增长之前,说明不同发展阶段,国家货币政策追求的取向有所变化。

    货币政策工具,传统的有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窗口指导等。近年来,又不断创新,推出了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和长期补充抵押贷款(PSL)。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如何传导,是货币政策实施的关键。货币政策传导一般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信贷,另一个是利率。信贷是数量调控,利率是价格调控。信贷调控可以使用行政手段,利率调控则完全靠市场方式。

      我们国家曾经长期使用信贷渠道,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我们现在的货币政策,也一直习惯叫货币信贷政策。后来,随着货币政策的改革和深化,利率调控越来越占更多比重。目前,仍然是信贷与利率混合使用的调控方式。

      信贷政策一般是引导金融机构向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对薄弱落后环节信贷资金投放倾斜。重点支持小微,民营,三农,普惠,下岗失业再就业等领域。利率渠道,实质上,央行盯住利率和通货膨胀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进行金融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量的调控,是市场化调控,对央行调控手段和艺术有较高的要求。

      无论是哪种调控方式,无非是要完成年初既定的货币供应量。而一个国家的年度货币供应量的确定,主要考虑的基准是经济发展中需要多少的货币供应。供应量太多,会使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供应量太少,又会引起通货紧缩,不利于经济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受到其他临时重大因素的干扰,而不得不做出加减调整。如应对经济危机和新冠疫情,各国纷纷采取宽松货币政策,这个是货币政策选择的问题,是个大话题,以后有机会再单独聊。

    刚才说到货币供应量要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经济增长的具体计算方法是测算潜在经济增长率。注意,这里使用的是“潜在”两个字,我们经常听到的经济增长率都是实际经济增长率,最多再衍生出是否剔除价格因素而已。它与潜在经济增长率不是一回事。潜在经济增长率是在全社会资源最大化利用情形下,经济增长所能达到的最大水平,也是最优经济增长率。是经济学家追求的理想状态,也是宏观调控追求的最高目标。

      一般情况下,用广义货币M2增长率代表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前几年,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我国M2增速普遍接近20%。近几年,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M2增速大体保持在10%以内。这就是我们国家每年的货币供应量水平,也是实现的货币政策效果。

   

『贰』 货币政策是什么

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
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

『叁』 传统货币政策是什么与非传统货币政策的区别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可以溯源到18世纪早期的货币数量论,但是直到20世纪30年代《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提出的货币政策利率途径传导机制理论问世之前,这一理论在长达200年的时间内无人问津,未能引起经济学家们的关注。早期的货币数量论者大多未能摆脱“货币中性论”的传统,总体理论框架仍然局限于货币与物价的变动关系之中。货币数量论的鼻祖,英国经济学家休谟就认为由于货币数量的变动虽然率先受到冲击的是利率水平,但利率水平随着货币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利率的降低刺激企业投资由此引起产出增加,产出的增加又会引致利率水平的上升直至利率回复到原来的水平甚至更高。因此货币数量的增加最终只能影响物价水平,而不影响利率和产出。虽然在货币数量论者的理论中的涉及面不广,但利率传导机制理论可以说是最古老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也被不少西方经济学者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凯恩斯、托宾、弗里德曼、莫迪利安尼等西方经济学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主要是分析货币政策传导中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和财富变动效应。“资产结构调整效应是指,中央银行改变货币供应量,促使各经济主体调整自己的资产结构,影响金融资产的价格,从而影响投资和消费需求,进而导致实际经济活动出现变化。财富变动效应是指,由通货和存款组成的货币供应量是实际财富的组成部分之一,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变化,会改变实际财富的数量,从而使各经济主体改变自己的投资和消费支出意愿,从而影响实际经济运行。”这两种效应是在金融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货币与非货币金融资产、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具有高度替代性与相关性;信息是完全而且对称的,且各种金融资产的供给与需求都是随着市场利率信号的变化而灵敏地变化,具有充分的利率弹性这样严密设定的条件下的。随着经济和金融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这样的理论抽象和假设前提显然是不能够成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朝着以不完全竞争、不完善市场、不对称信息为假设前提来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发展。
健全完善体系和设施当前主要有两大任务需要完成
一是要对现有的信贷担保机构进行适当的改革与调整
二是要加快独立信用评估体系的建设。运用税收杠杆调节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为货币政策通畅传导提供宏观支持商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多存少贷、只存不贷,甚至损害地方经济的行为,应该受到政策层面的约束。可以考虑运用税收减免杠杆对大银行分支机构片面的信贷行为进行调节,为货币政策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条件。为逐步实现利率与资产价格为主要传导渠道创造条件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长远目标看,中国未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制约渠道应该以利率和资产价格渠道为主。当前,应积极为实现这一目标创造条件。加快市场体系建设继续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增加货币市场主体,鼓励货币市场创新,建立货币市场做市商制度。大力发展票据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债市场。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形成完善的货币市场体系。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发挥货币巾场利率的引导作用,逐步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体系,完善利率调节机制。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改革,调整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个人的资产结构,培育真正的市场活动主体,提高经济活动中的利率弹性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注意政策的协调—方面发挥资产价格渠道对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另一方面货币政策要根据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继续进行适当的适用性调整,以充分发挥资产价格的传导作用。
供参考。

『肆』 传统货币政策指的是什么

货币一篮(揽)子政策 package/wholesale Monetary policy 一揽子货币。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当然和其它外币的汇率也相应调整。 中国过去的外贸结算和外汇储备,主要是以美元进行,这样就暗藏巨大的汇率风险。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提出了“一揽子”货币政策,就是和多种货币保持汇率,以规避单一美元带来的汇率风险。 这样做是不是就万无一失了,在金融界争论很大,很多主要外币,和美元之间存在很大的汇率浮动。对于人民币而言,避免汇率风险的根本不在于与一揽子还是单一的国际货币挂钩,而在于它自身对于汇率波动的承受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博士做客“新华访谈”时谈到,实施参考一篮子货币政策可避免汇率大起大落。 巴曙松说,人民币均衡汇率的一个参照系就是参考一篮子货币。这个观察期也是决策机构模拟、测算、观察一篮子货币,同时与市场逐步发现的均衡汇率之间做对照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一篮子货币也面临一个逐步完善、参考、观察的过程。 第二,实施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政策之后,汇率的波动实际上是变小了。因为篮子中货币之间的波动可以相互冲销,货币的在合理均衡水平的稳定能力比原来提高了,从而达到了降低波动幅度的效果。 第三,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一个重要意义是适应了国际货币金融多元化的趋势,体现了中国对于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一个把握。现在来看,美元至少还有很大的贬值空间(1985年时,美国的贸易逆差占GDP的比重大概在3%,当时美元贬值38%,才逐步调节它的经济实现平衡;现在美国的贸易逆差占GDP的比重大概在5.5%;现在的贬值不到20%,因此理论上还有较大贬值空间)。 他说,这样一个不稳定的货币,如果继续把它作为货币体系的中心的话,对中国的经济的平稳增长是很不利的。一篮子货币实际上顺应了中国的贸易多样化的趋势,中国原来很多的“货币错配”就是因为盯住美元的这个制度形成的。 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实施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政策,避免了汇率大起大落的干扰,从而保持了贸易部门的竞争力和主要出口市场的平稳。至于一篮子货币的构成,作为其中的关键,美元的比重不可能是完全简单的按照中美的贸易占整个贸易的比重来确定的。考虑到中美的贸易比重比较大,美元计价有传统习惯,加上外债和外汇投资美元占比较大,美元交易的流动性较好。 另外货币篮子中有相当的货币是盯住美元的,实际上美元在这个货币篮子中还是主导性的货币,巴曙松认为,至于权重的调整,将取决于我国的贸易和外商投资结构的变化,以及取决于我们参考的篮子中其他货币的变化趋势。而具体的构成比例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哪怕再复杂的货币篮子,在它公布一段时间之后,通过一系列的数据的回归,都可以测算出来。 一篮子货币实际上有助于化解了可能出现的投机压力,加大了投机资本的风险。由于主动权在央行手里,央行可以实施一定幅度的波动,可以干预,相对于固定汇率,浮动汇率显然应对投机压力的能力更强。同时一篮子货币实际上也提供一种将来应对投机压力时备选的汇率制度,在这种一篮子的汇率制度下,让本来对货币国的投机压力可以转换成对其他货币的投机压力。 这个已经很详细了 不用解释了

『伍』 三大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作用机理

1、存款准备金率。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央行在传统货币政策的操作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阶段(2008年下半年)、应对国内通胀压力阶段(2010年至2012年上半年)、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阶段(2014年以来)。

在这三个阶段实施的货币政策最为显著的特征是,持续下调或持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

2、公开市场操作。

在公开市场的操作品种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央银行票据,它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发行对象为商业银行等一级交易商。

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到期则是投放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可以视为我国(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 的一项货币政策创新。

3、再贴现。

“新型”再贷款政策的主要特点在于央行要求商业银行提供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级别的债券(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券)、商业银行持有的优质信贷资产、地方政府债券等,而传统的再贷款是一种单纯的信用贷款,使央行面临潜在的信用风险。

(5)什么叫传统货币政策扩展阅读:

存款准备金率的局限性:

1、存款准备金政策缺乏弹性。

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所带来的效果非常强烈,中央银行难以确定调整准备金率的时机和调整的幅度,因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宜随时调整,不能作为中央银行每日控制货币供应状况的工具。

2、由于存款准备金政策对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货币乘数及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均有较强烈的影响,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大众的心理预期等,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因而存款准备金率有固定化倾向。

3、存款准备金政策对各类银行和和地区银行的影响也不一致。

由于超额准备金并不是平均分布在各家银行,而且银行的规模大小有差别,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银行类别各异因此,存款准备金率“一刀切”式的变动对各家银行的影响就不一致,有的银行往往陷入严重资金周转不灵的困境。

热点内容
香港股票涨停比例 发布:2024-05-06 02:31:46 浏览:587
股市历史上最大的跌幅是多少 发布:2024-05-06 02:19:30 浏览:965
美国股市30年涨了多少 发布:2024-05-06 01:49:18 浏览:160
百事快递市值多少 发布:2024-05-06 01:43:32 浏览:550
海天味业股票的历史数据 发布:2024-05-06 01:21:37 浏览:100
造纸基金怎么样 发布:2024-05-06 00:13:40 浏览:822
如何选择期货周期 发布:2024-05-06 00:03:32 浏览:132
茅台创新高市值多少 发布:2024-05-05 23:51:08 浏览:201
三角防务股票历史交易数据 发布:2024-05-05 23:44:11 浏览:147
金融贷款借款人死亡如何写诉状 发布:2024-05-05 23:39:02 浏览: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