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清朝货币如何付款

清朝货币如何付款

发布时间: 2023-03-11 05:45:41

Ⅰ 货币在古时候如何发展的,吃饭付钱真的用元宝吗

中国古代的货币形成,主要是从农业劳动和贸易开始的。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国最早的贸易方式是以物换物。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等价物品的多样性,以物换物已经不适合社会的发展,因此逐渐形成了货币贸易。我国古代最早的货币主要为“贝币”,所以从我国的文字来看,凡是与货币、价值有关的文字都与“贝”字有关,比如财宝(宝)、赏赐、货贷、赊账,甚至贫贱都含有“贝”字。1976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殷墟武丁配偶“妇好”墓,出土了近7000枚海贝。可见,商朝已经将海贝作为货币流通。那么,商朝后期的贝币又是如何发展的呢?古代的黄金和白银,是否是古代的流通货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从先秦时期到清朝灭亡,中国古代货币发展情况,黄金和银子是否是法定货币,古人外出吃饭住店一般使用什么货币,看完本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袁大头

在明朝初期,主要货币还是以铜钱为主,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发行“大明宝钞”,民间禁止金银买卖,只能从官方兑换纸钞。明宣宗朱瞻基宣德(1426年—1435年)到明世宗朱厚熜嘉靖(1522年—1566年)年间,曾停铸和禁用铜钱,民间盛行纸币、白银或实物交易。嘉靖六年(1527年)因纸币宝钞膨胀厉害,明朝又恢复了铸钱。此后,银子作为大额货币,开始在民间流通。在明朝以前,银子是不常见的货币。在清朝以铜钱为主,银子是很少见的。清朝灭亡以后,铜钱开始退出历史舞台。光绪十六年(1890年)出现的银元,开始成为民国的主要流通货币。

第四:银子太贵重,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

其实,在古代除了铜钱,其他诸如黄金、白银、银票都不属于流通货币。尤其唐朝以前金银产量不高,并没有成为民间流通货币。当然,唐朝出现元宝就更不可能了,因为元宝是元朝才有的。宋、元、明、清,虽然有银子流通,但是使用的基本是碎银子,需要称重。好不夸张的说,古代使用银子,除了大额交易,都要兑换成铜钱才能直接使用。我们在古装电视剧当中看见侠客,吃个饭都用元宝,还不用找钱,根本不符合历史。为什么,这么说呢?

以明清的银子为例,官方银元宝标准为50两,清朝康熙乾隆年间1两银子=1贯=1000文铜钱(1文铜钱大约4克,一贯4公斤,50两就等于50贯,重量200公斤。)也就是说,一两银子价值1000文,有8斤重。假如外出吃饭,只需要10文钱,你拿出一两银子或者50两银子你觉得合适吗?如果,在古代吃饭随时套出一锭银子,就不用找了,除非家里是开矿的。像武侠电影当中的侠客,有这么多钱,估计就不用做侠客到处打打杀杀了。

Ⅱ 清朝时期货币是什么样的

清代铜钱沿用明朝的制度,主要铸行小平钱。清代铜钱中以咸丰钱最为复杂,钱文有通宝、重宝和元宝之分,面值不同,钱值不同。清朝民间商务大数用银,小钱用钱,钱、银并行。

清初100年以银锭为主币,征税一两以上必须收银,清朝各州县每年分夏、秋两季征收田赋,完粮必须是足银。因中央不铸造统一流通银两,民间使用的银子未必是足银,各地银锭形式、成色、平码不同,因此每逢纳税前由银匠和银铺将民间散银熔铸成足银。一些银匠勾结吏役趁机在银两成色,分量上苛剥百姓,造成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

清朝后期银锭开始向银元转化。明朝中叶起,在对外贸易中外国商人用他们的银元购买中国丝、茶、瓷器等,使各种外国银元开始在我国流行。至清道光年间,从签不平等《南京条约》开始,赔款用的银元都是“洋钱”,当时我国本国还没银元。库存洋钱不足抵销数目剧增的对外赔款,于是迫使清末政府开始自己铸造银元。

我国最早的机制洋式银元为光绪年间的“光绪元宝”,俗称“龙洋”,因银元背面一般铸有龙纹而得名。同时出现机制铜元,又称“铜板”。机制银币和铜元的出现对我国传统的银两货币和方孔圆形为主的铜钱制是一种巨大冲击。

清代发行的纸币品种复杂,有官钞和私钞之分,官钞即由官府金融机构发行,私钞由民间金融机构发行,纸钞又可分铜钱票、铜元票、银两票、银元票四种。发行纸币开始有库银准备金、钞本来凭证。

综上所述,从两宋至明清,纸币产生与流通,白银货币地位日益提高和明清开始确立银本位制的纸币制度,晚清机制币体系出现,为我国货币史发展的第二阶段后期情况。

以上所列为流通钱币史,钱币界还有众多非流通性货币,如压邪用的压胜钱,祷福避邪的镇墓钱和纪念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杰出人物的纪念币之类此不一一列举了。这些钱币俗称“花钱”,在货币流通上无足轻重,但对民俗研究却可提供珍贵史料。

Ⅲ 清朝时期的货币,有哪些特点

观看整个历史的进程,会发现每个时代经济都有自己的金钱,但是随着朝代的变化,货币也在不断的变化,在这里说一说关于清朝的货币清朝是我国最后一王朝,清朝的领土非常的巨大,所以就导致了每个地区的货币不统一,每个省份的货币只能在自己的省内通行,在这里主要说一说清朝的主要货币以及它的特点。


观看每个历史的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货币都是不可缺少的一样东西,货币可以促进经济和时代的飞速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货币支付方式也多种多样,有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现金支付等等,货币使用可以看成是等价交换,可以反应时代的发展,货币我们不可缺少的物品,我们人人都需要货币加油!

Ⅳ 清朝的货币体系

清朝的货币体系; 清初的主要因素则是实行海禁使白银输入剧减,这也导致银价的上升。明末清初的具体情况使得由白银和铜钱构成的货币体系出现一些波动。康熙中叶以后,随着经济和财政的好转,特别是随着海禁解除,国外白银重新大量流入中国,"银荒"消失,由白银和铜钱构成的货币体系又稳定了下来。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清朝的纸币,清入关初曾发行过纸币,但随着军事行动大致停止,在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停止了纸币发行,并吸取前代教训,在以后的近二百年中坚持不发行纸币的政策。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侍讲学士蔡之定因奏请行楮钞而获罪;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吴县诸生王鎏著《钞币刍言》,主张行钞,虽轰动一时,但仍未实行。直到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因镇压太平军的需要,方才发行纸币,但仅维持了十年便因局势的变化而废止了。清朝之所以能把行之多年的纸币废而不用,其货币方面的原因是白银和铜钱构成的货币体系已经建立并正常运转,纸币已无存在的必要。当然,我们应该看到,明中叶以后白银和铜钱构成的货币体系建立后纸币实际上就已经不起交换媒介作用了,只不过明朝把大明宝钞作为祖制保存了下来,清朝不受此约束,故能干净利落地废止了纸币。除跨入近代受欧美币制外,清朝的货币体系由贵金属白银和铜铸币构成。
由贵金属白银和铜钱构成的货币体系符合货币,从而能够长期稳定。清朝的货币较之前几朝较少波动,稳定得多,这一情况,成为清代政局的稳定因素之一。

Ⅳ 清朝货币有哪些分类,哪些货币占据了主导位置

6、 结语

清朝作为明朝的后一个朝代,在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了明朝的货币制度,从铜钱到银元银票,白银何以占据主导地位?

白银在清朝的时候已经是作为税收的专用货币,地位非常高,再加上铜钱的笨重,纸币的不安全性,更是凸显出了白银作为货币的优势,同时外国银元不断进入中国市场,被默许使用,更是加速了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的进程,最后再加上白银体系的完善,白银就成为清朝的主要流通货币了。

Ⅵ 清朝经济的货币制度

清朝货币大体上采银两与铜钱并用的银铜双本位制,大数用银,小数用钱,但银的地位更见重要。因海外贸易发达,白银大量从国外输入,康雍乾盛世流通的外国银元除西班牙银元外,还有葡萄牙银元、威尼斯银元、荷兰银元、法国银元等。鸦片战争前后,需要固定形式的银币出现,正式使用机器铸造银币则是鸦片战争以后的事。鸦片战争前,由于英国将大量鸦片销入中国,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需要更多的铜钱才能换取白银。由于白银是百姓纳税的固定货币,这带动了通货膨胀,严重恶化经济。使得曾经于1651年顺治帝发行纸币,到1843年咸丰帝又发行大清宝钞与户部官票等纸币,以稳定清朝经济 。

Ⅶ 清朝货币兑换法

这个没法确切计算,类似金银之类自古至今一直在贬值,而纸币也大多处于在缓慢贬值的状态。再有从购买力来说各朝各代都不一样,金银是硬通货,耐用金属,不会消失而不断开采必然是处于缓慢贬值的状态。而有时的一些历史事件也会导致金银升值,例如清朝后期白银大量外流(鸦片战争)导致白银价值猛增。

我们常常看到古装戏里用银两做钱的单位,那么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呢?我也很想知道,于是到网上查了一下,得出了初步的答案。不过,这里声明,笔者不是学历史的,只是利用从网上查到的讲历史的文章,做一个大致的推算,获得一个感性认识罢了。
基本单位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

再有: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 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 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1元

粮食价格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晓林在网上查到了如下记载:

“上白米(石) 九钱五分�����

中白米(石) 九钱二分六厘八钱��

下白米(石) 八钱三分�

白�面(斤) 九文

银每两换钱 一千文”

还有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2元

结论

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

1 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

2 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

3 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 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

5 凑整数,便于换算,便于建立感性认识

所以,笔者建议,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采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

1两黄金 = 人民币2000元 = 10两白银

1两白银 = 人民币200元 = 1000文钱 = 1贯(吊)钱

1文钱 = 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声明:以上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电视剧,武侠小说时换算之用。

验证

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晓林给出的换算方式,提高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 = 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 = 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 那些当官的,那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 = 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热点内容
挂什么课题可以发基金 发布:2025-07-03 03:50:01 浏览:247
牛人操作手册炒股如何实现盈利 发布:2025-07-03 03:46:11 浏览:190
php采集股票历史数据 发布:2025-07-03 03:28:55 浏览:908
股市预警委托怎么使用 发布:2025-07-03 03:24:15 浏览:835
儿童教育基金中途现金价值怎么算 发布:2025-07-03 03:22:50 浏览:624
口子窖股票历史股价 发布:2025-07-03 03:16:33 浏览:556
80万基金一年能赚多少 发布:2025-07-03 02:49:09 浏览:626
同类排名前百分之一的基金有哪些 发布:2025-07-03 02:49:00 浏览:504
为什么炒股没亏损 发布:2025-07-03 02:37:25 浏览:844
期货如何接飞刀 发布:2025-07-03 02:03:37 浏览: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