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用股票軟體篩選財務指標
Ⅰ 如何透過財務指標篩選優質股票
利用財務指標能否篩選出未來一年二級市場表現優異的股票?梳理2002-2007年度的年報財務數據,並對六大類、24個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進行定量分析可以發現,銷售毛利率、總資產周轉率等六大指標在甄選優質股票上能力優異,而財務指標間的強強聯合能產生更強大的選股能力,但是,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也會因股票組合規模的大小而變化,適用100隻股票組合的財務指標與適合30隻股票組合的大相徑庭。
證券研究人員一般使用基本面分析的方法研究股票,他們對於個股投資價值的發掘主要基於未來基本面改善的預期,因而側重於對上市公司未來利好信息的挖掘,這其實是從時機的角度來判斷個股的投資機會。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利用上市公司的歷史財務信息發掘優質公司,也是一種可行的選股方法。
一般而言,歷史基本面穩健且優良的公司作為優質資產,投資風險較低,具備長期投資價值。而從量化財務的角度,從上市公司的歷史財務信息中找出優質公司的共同特徵,並與各家公司進行比對,也可以發掘出哪些公司的股票在接下來的年度能有超越市場的表現。
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與風險
從財務角度刻畫上市公司質量的指標比較多,大致可以分為盈利能力、經營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現金流以及成長能力等六大類。這六大類指標均由若干更具體的、可計算的財務指標組成,我們從中選取了24個財務指標,包括銷售毛利率、總資產周轉率等,來刻畫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質量,希望通過觀察這些指標,較為具體地了解公司的歷史基本信息,並發現哪些基本面信息與二級市場的投資業績有最直接的關聯。
同時,我們構建了選股能力指標(SSC)來刻畫單一財務指標與二級市場業績的關聯性強弱,其具體設計為:利用上市公司2002-2007年度的年報數據,從滬深300指數的非金融成分股中選出財務指標表現最好的前若干只股票構建組合,觀察這些股票在下一年報跨度期間的收益率。年報跨度期間從年報披露完畢的4月30日到下一年度的4月30日,根據收益率高低確定這24個指標的重要性得分,每年收益率最高的財務指標賦值24,收益率最低的指標賦值1。這樣,每個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SSC)可以用公式進行表達,也就是每個財務指標在6年間的重要性得分均值與所有指標平均水平的差值除於該指標得分的標准差。
假定股票組合規模為30隻,根據這一組合在6個年報跨度期間的累計收益率,我們對這24個財務指標按選股能力進行了排序。對比所有指標的選股能力,銷售毛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息稅前利潤/營業總收入、流動資產周轉率、營業總成本/營業總收入、經營活動凈收益/利潤總額等六大指標在甄選優質股票上能力優異,平均累計收益率都顯著地大於其餘指標,其中,盈利能力類指標3個,營運能力類指標兩個,經營能力類指標僅1個。
從風險的角度看,這些財務指標在選股能力上的波動值得關注。波動越大,用來選股的風險也就越大。財務指標選股能力的波動程度,可以用重要性得分在6個年度跨度期間的標准差來衡量。波動性大的財務指標用來衡量股票的投資價值時必須慎用, 因為它們選出股票組合的業績穩健性比較差。
我們把最穩健的銷售毛利率指標和波動最大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負債合計指標在2002-2007年度的重要性得分情況進行了對比,顯然,後一償債指標的選股業績穩健性比較差,而銷售毛利這樣指標的選股業績則非常穩健。
不同股票組合規模適用不同財務指標
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有可能隨著股票規模的變化而變化,有的指標對甄選小規模組合的股票非常有效,但甄選大量股票時則效率較低,有的指標可能恰恰相反。為此,我們分別構建了30隻、50隻、100隻股票規模的組合,每個規模下選股能力最強的指標賦值24,選股能力最弱的指標賦值1,結果發現每個指標在不同規模下的選股能力強弱不同。以銷售毛利率為例,這一指標對於小規模股票比較有效,當股票規模上升時,其能力則不斷下降。
我們對於上述30隻股票規模下最有效的六大指標進行的敏感性分析發現,銷售毛利率、總資產周轉率甄選小規模優質股票能力較強,而對大規模股票則效率較低,其餘3個指標,包括流動資產周轉率、營業總成本/營業總收入、經營活動凈收益/利潤總額,選股能力的規模敏感性較小。
而在100隻股票的規模下,這24個財務指標中選股能力最強的六大財務指標中,營運能力類的有兩個,包括流動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盈利能力類的有兩個,包括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ROE、凈資產收益率;經營能力類和成長類指標各有一個,為扣除非經常損益後的凈利潤/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攤薄)(同比增長率)。可以看出,隨著股票組合規模的擴大,投資的主題元素顯得較為多元。從財務指標的平均累計收益率來看,這六大財務指標的平均累計收益率也顯著大於其餘指標,只是隨著股票規模的擴大,這種相對優勢不如小規模股票組合那麼大。
在那些選股能力優於平均水平的財務指標中,選股能力波動最大的是總資產凈利率,波動最小的是應收賬款周轉率。波動大顯示該指標選股能力不穩健,由此選出的股票組合業績不那麼穩定。
財務指標強強聯合選股能力更強
以上結論都是基於單指標展開,而把財務指標強強聯合,有可能產生更強的選股能力。
還是以30隻股票規模為例,利用2002-2007年年報對單指標選股能力最強的前6大指標回溯出較優的權重配置,該選股體系著重配置銷售毛利率、息稅前利潤/營業總收入、流動資產周轉率三個指標,主要強調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在該體系下,精選的30隻股票組合的期末收益率為357.57%,高於單指標選股的業績,也高於簡單的平均權重選股體系的業績。
基於財務指標選股的超額收益較明顯
策略指數不僅需要具備穩健的Alpha,而且需要成分股的規模適中,使得調整流動性充足,並避免單只股票的配置比例受限,因此,50隻成分股也許是個合適的規模,相關指數表現的穩健性會強於30隻的組合,因此,我們運用上述分析方法構建了「非金融策略50指數」。
以2002-2007年年報數據來看,銷售毛利率、息稅前利潤/營業總收入、營業總成本/營業總收入、經營活動凈收益/利潤總額、營業外收支凈額/利潤總額、總資產周轉率等六大財務指標與二級市場的業績關聯性最強,單指標選股能力居前,這六大指標與30隻規模偏好的指標非常近似。根據歷史回溯的較優權重顯示,盈利能力指標仍然占據最重要的地位,其次是營運能力指標,經營能力指標的權重相對最小(附圖)。每年平均配置50隻成分股,「非金融策略50指數」的回溯業績與滬深300指數相比,超額收益較明顯。
財務指標可用於股票池篩選和策略指數設計
基於以上研究可以發現,對於30隻規模的股票組合,盈利能力指標較為重要。不過,財務指標的選股能力對股票組合規模敏感,在不同的股票規模要求下,財務指標的選股效率會有差異,例如銷售毛利率、總資產周轉率甄選小規模優質股票能力較強,而對大規模股票則能力較弱,對於100隻股票組合最有效的幾個財務指標與適合30隻股票組合的大相徑庭。
進一步研究發現,財務指標間的強強聯合能產生更強大的選股能力,對於30隻規模的股票組合需著重配置銷售毛利、息稅前利潤/營業總收入和流動資產周轉率三個指標,主要強調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
財務指標選股能力指標可用於股票池篩選,財務指標選股能力的研究結論也有助於設計相應的策略指數,利用既定規模下選股能力較強的財務指標組合構建基本面策略指數,我們回溯的「非金融策略50指數」主要強調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經營能力,其回溯業績顯著優於滬深300指數。
Ⅱ 如何用股票軟體來篩選這類股票
如果 真的能篩選出來,巴菲特就不會是世界首富了,明白 了嗎,電視里騙人那套你也相信,他們都是拿已經漲停的例子胡喲人,說起來頭頭是道,他們有這本事,做評論員幹嘛,一個漲停就頂他們一月工資了,你好好想想吧
不沖高不賣,不跳水不買,橫盤不交易。買陰不買陽,賣陽不賣陰,高低盤整,再等一等。
高位橫盤沖高,抓住時機拋;低位橫盤新低,全倉買進。 5天套住,10天小心,套牢補倉為貪。
推薦不漲,往下震倉。綠蔭叢中一線紅,抓緊買入。
下跌趨緩,反彈緩;下跌加速,反彈速。平靜水面一波高,當心後面大波濤
Ⅲ 有沒有一個炒股軟體可以篩選股票,比如篩選出高開的股票,有這個功能的軟體有沒有
像通達信,同花順,大智慧,等等軟體都有這樣的功能.
以通達信為例
打開條件選股,選擇C132跳空高開或低開.
再設置好參數,加入條件就可以開始選股了.
例如下圖
但不管是什麼軟體所提供的條件選股條件都是有限的.都是一些簡單的選股條件,如果要實現復雜一些的選股條件還是需要自己編寫選股公式來實現的.
Ⅳ 如何在選股軟體里通過自己設定數值篩選股票
不知道你具體什麼意思,選股有很多方式:
1、通過選股軟體自帶的選股公式進行選股,在選股時,如果公式有自定義參數,那麼可以自己隨意調整,進行選股;
2、通過技術指標公式選股,系統自帶或者用戶的自編指標都可以,如果公式里有自定義參數,也可以隨意調整;
3、綜合選股:把幾個指標里的條件進行組合,成為選股方案,進行綜合選股。
以上方式都可以根據你自己的要求隨意調整,不知道你要的是什麼?
Ⅳ 請問有什麼軟體篩選股票的
有好多你聯系1287690802
Ⅵ 有沒有股票軟體能在一張網頁上顯示所有財務指標!
據我所知,招商證券提供的股票行情軟體財務指標是最全的了。裡面有「港澳資訊」和「維賽特財經」兩家機構提供的各公司財務指標。但相對來說「港澳資訊」參考價值較高。
排序功能是沒有的,我至今也沒見過哪一款軟體可以對財務指標排序。
Ⅶ 股票軟體選股器里的重要指標有哪些其設定的值是多少
當然說了這么多,仍然沒有解決選股的問題,如何選到一個超級大牛股,是很多人頭疼的問題。那麼我么肯定得像真正的股神學習,比如巴菲特同志。千萬別買完了被套了,再學他死抱著不放,而是要在買入前,就像他學習。看看他是怎麼選股的。
巴菲特買股票最重要的就看三個指標,當然這里肯定不是MACD和KDJ什麼的,人家看的是財務報告:毛利率、凈利率和凈資產收益率。這些指標其實一點都不難找,一般行情軟體的F10裡面全都有,只是一般人不怎麼看罷了。
首先毛利率,是毛利比上銷售收入,換句話說賣出東西後,你賺了多少?這個指標反應的是一個公司的賺錢能力,如果毛利高,那就意味著這家公司躺著都賺錢。巴菲特覺得,好的公司怎麼毛利率也得超過40%,當然越高越好。比如A股上有家公司,毛利率竟然達到92%,這就是貴州茅台,一瓶1000塊錢的茅台酒,他能賺920元,所有有人不客氣的說,隨便換什麼人過去當老闆,茅台一樣很賺錢。
Ⅷ 如何在東方財富軟體中進行不同股票的財務指標的比較
你是在什麼上編輯~,在尋常的辦公軟體很好做啊,如果是專業的話沒太涉及,但是股票軟體上都有每天的最高價個最低價啊,根本不用你自己寫的,只要是個炒股軟體,都有。
Ⅸ 如何在炒股軟體中設置篩選公式, 針對技術指標設置,如選擇KDJ形成金叉的股票
我為您整這個KDJ金叉的公式,如果不會建扣我!
下面是通達信的選股公式,意思是選出當前KDJ低位金叉的所有股票。
K:="KDJ.K";
D:="KDJ.D";
J:="KDJ.J";
CROSS(J,K) AND D<=20;
Ⅹ 如何用軟體自動篩選股票
所謂谷底只能相對而言,比如30天內的最低點可視為是谷底了吧?但是對於60天內的谷底有可能比30天的谷底還要低,那麼120天的谷底又如何呢?
也就是說你想要的谷底有很多種選擇,你思考一下是不是這個道理。
另外,谷底到底有多低才算是谷底呢?縱觀歷史來看,所謂谷底最低點是因為後來股價起來了以後才能確認前面低點才是谷底,那麼確定當前的低點是否是谷底呢?那要看明天的走勢了,如果起來了,那就說明今天的點是谷底了,如果繼續下探的話,那就還有更低點出現。明白了這一點就好辦了,不能在追求最低點,而是追求最低點的第二天的點位,也就是右側交易。公式我就先不發了,不理解發了也沒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