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交易誰賺誰賠
㈠ 在股市中,股民都賺了那誰賠了股民都賠了那誰賺了股民都賠了的話那些錢到哪裡去了
如果都賺,其實就像是原來6000多點的時候,基本上都是賺的,但是賺的是賬面財富,而不是真實收益,只有變現後才是真正賺了。 所以那時顯示的是都賺了,就像樓市一樣,只要一直上漲,那麼買樓的都是賺的,但是賺的只是資產的增值,而不是變現後的收益。而跌的時候其實也一樣,虧的是資產的貶值。其實只是你購買的資產的價值膨脹和縮水而已。
所以真正賺的人是在資產價值高位變現的人,要不,資產永遠是資產,只是價值發生了變化而已。
㈡ 買股票怎麼知道自己賺還是賠
1.如果你是在網上交易的話,那麼交易軟體一般都會告訴你實時盈虧。
2.如果你不是網上交易的話,那麼你就查一下股價,如果股價比你的買入價高,那就是賺了,反之則虧!也可以查自己的資產狀況,但是如果你買了好幾個股票的話,就不能反映出到底是哪個賺了哪個虧了,它只是告訴你整體的賺和虧。
㈢ 算不明白自己股票賬戶到底賺了還是賠了
(4.12元*500股-5元-2.6元-1)+(4.15元*1500股-10元-7.2元-2元)-(4.16元*1000股+5元+1)-(4.06元*500股+5元+1)-(3.95元*500股+5+1元)-(3.98元*2000股+5元+2元)
=2051.4元+6205.8元-4166元-2036元-1981元-7967元
=-7892.8元
2000股*4.09=8180元。 8180-7892.8=287.2元
答:你目前賺到了287.2元。如果馬上按4.09元賣出,那你可以賺270元左右。
友情提示:我給你計算中交易手續費是估算的,因為我不知道你的交易手續費是多少,但如果金額在5千元以內的話,基本上是按起步價算的;上證股票是要收過戶費的,雖然不多,但也是金額深證的話就沒有過戶手續費的;印花稅我也是按千分之一小數點後估算的。建議在五元以內的股票交易最好一千股起買賣,過分的少只會加重你的交易成本。
㈣ 有沒有人計算過買股票賺的人都還是賠的人多。
股市中有80%的投資者只想著怎麼賺錢,僅有20%的投資者考慮到賠錢時的應變策略。但結果是只有那20%投資者能長期盈利,而80%投資者卻常常賠錢。20%賺錢的人掌握了市場中80%正確的有價值信息,而80%賠錢的人因為各種原因沒有用心收集資訊,只是通過股評或電視掌握20%的信息。
當80%人看好後市時,股市已接近短期頭部,當80%人看空後市時,股市已接近短期底部。只有20%的人可以做到鏟底逃頂,80%人是在股價處於半山腰時買賣的。
券商的80%傭金是來自於20%短線客的交易,股民的80%收益卻來自於20%的交易次數。因此,除非有嫻熟的短線投資技巧,否則不要去貿然參與短線交易。只佔市場20%的大盤指標股對指數的升降起到80%作用,在研判大盤走向時,要密切關注這些指標股的表現。一輪行情只有20%的個股能成為黑馬,80%個股會隨大盤起伏。80%投資者會和黑馬失之交臂,但僅20%的投資者與黑馬有一面之緣,能夠真正騎穩黑馬的更是少之又少。
有80%投資利潤來自於20%的投資個股,其餘20%投資利潤來自於80%的投資個股。投資收益有80%來自於20%筆交易,其餘80%筆交易只能帶來20%的利潤。所以,投資者需要用80%的資金和精力關注於其中最關鍵的20%的投資個股和20%的交易。
股市中20%的機構和大戶佔有80%的主流資金,80%的散戶佔有20%資金,所以,投資者只有把握住主流資金的動向,才能穩定獲利。成功的投資者用80%時間學習研究,用20%時間實際操作。失敗的投資者用80%時間實盤操作,用20%時間後悔。 股價在80%的時間內是處於量變狀態的,僅在20%的時間內是處於質變狀態。成功的投資者用20%時間參與股價質變的過程,用80%時間休息,失敗的投資者用80%時間參與股價量變的過程,用20%時間休息。
㈤ 炒股有一個人賺錢,是不是意味著另一個人就賠錢呢
炒股有人賺錢就有人虧錢,這是股市定律;但炒股一個人賺錢就意味著另外一個人就賠錢,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因為股市是有盈虧是非常正常的,但股市裡面真正賺錢的是少數,大部分人都是虧錢的,大部分人炒股虧的錢就被少數人賺錢了。
當然除了炒股的人盈虧不能對等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股市有“蒸發的現象”,股民投資者在買入股票之後,沒有進行達成交易的,炒股市值已經減少了,這些錢並沒有被誰賺錢,而是被蒸發了。
總之股票市場有盈虧,但盈虧是不可能對等的,並不是一個人賺錢就意味著另外一個人虧錢,這是錯誤的觀點。
實際在股票市場有100個人中,2個人賺走了98個人的錢,少數人賺走了大部分股民的錢,這就是股市的盈虧現狀。
㈥ 股票賺還是賠
股票的本質是一種融資的手段,它的市值和市值的漲跌是由什麼控制的?
一般來說,股票的漲跌是和大盤有著密切的關系。大盤的漲跌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個股的走勢。影響大盤漲跌因素很多,主要有市場資金量、國內政治面、天災人禍等。
拋開大盤,單說個股,主要還是股票在市場上的供求關系左右:供過於求的時候就跌;供不應求的時候就漲。
打個簡單的比方:
某公司發行10000股股票。每股5元。由於公司發展前景比較好,凈資產會增多,股民對他很有信心,競相購買這10000股的股票。但在實際交易中,交易規則規定,出價高的可以優先購買。在股票數量有限的情況下,為了買到這支股票,股民會委託比較高的價格(就好比拍賣會上的叫價)希望優先搶奪購買權,股票供不應求,造成股票價值上升。
相反,公司不景氣,或遇突發事件:如災害、廠房火災、董事長被抓……是股民對公司失去信心,競相買出手中的股票,買出的條件是必須有人去買才行。在實際交易中,交易規則規定,賣出股票的委託價越底,就可以優先買出,而且價底也才可能會有人收購。這樣,10000股的股票就供過於求,而且買出的人越多,股票越貶值。
㈦ 買股票為什麼會賠錢錢都被誰賺取了怎麼回事呀
你想知道這個答案首先要知道股市運行的機制,大家持有一個股票,他們想得到現金就一定要賣出股票,有人賣就要有人買,你賣的時候比買的時候貴,你就賺錢了,而假設同時有一個人在你的賣的時候買入,而是在你買的時候賣出,他就賠錢了,事實上股市就是無數這樣的操作組合成了,簡單而說,你虧的就是人家賺的
㈧ 股票交易中的差價都被誰賺去了
先說上市公司和股票的關系
首次發行的錢進入到公司里,變為了資產,之後就沒有資產的交流了,除非是新配股增發和派發紅利等。
以後的交易中,全部是虛擬財富,比如公司每股凈資產是1.5元,市場上股票交易價格是10元,流通股東是在意淫般享有10元價格之下的1.5元資產。股票價格跌了以後,損失的錢是進了政府稅收、交易所傭金、倒數第二位持有股票的人,他們的手上。因為那三種人是手握現金的,兌現了。手上是拿股票的人,則繼續面臨升或跌的考驗。
總結,錢進了公司、政府、交易所、「倒數第二位的前股東」。其中公司是一次性的,政府和交易所是反反復復的抽水,股東是新與舊之間的賭博。世界財富還是那公司里的每股1.5元資產。
後說你舉例的甲和乙.甲賠的4元錢,與其有關的是上述幾種人,而與乙沒有關系.
乙賺的2元,是被看好該股票的人(買主)花溢價接手了,至於那人會賠會賺就要看命運了.即使是「著名公司」,該跌也會跌的,甚至該破產也會破產的。
㈨ 散戶都賠本,股市的錢被誰賺了呢
散戶都賠本,股市的錢被莊家和國家賺了。股市裡的操盤坐莊就是莊家,當莊家賺錢時散戶就虧錢,國家是收取千分之一的印花稅,大部分的錢都交了稅了。
狹義:散戶指在股市中,那些投入股市資金量較小的個人投資者。廣義:散戶是相對與機構而言的,個人投資者都可以稱為散戶。是因為無論個人擁有多少資金在資本市場面前都是極其少量的。90年代中,眾多散戶的交易集中在一層的大廳中,稱為「散戶大廳」,配有若干自主委託系統進行自主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