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交易 » 白宮將審查股票交易

白宮將審查股票交易

發布時間: 2021-11-28 01:05:59

⑴ 白宮怎麼回應道指暴跌問題的

美國股市行情越來越糟糕,道瓊斯指數再度暴跌千點,令市場極為恐慌。其實,在2月5日,道瓊斯指數已經暴跌過千點,現在再次暴跌,不知道美國白宮有何回應呢?今天白宮回應道指暴跌事件,稱特朗普總統關心的是長期指標。如此甩鍋,真的太溜了。

道瓊斯指數行情分析

受美國經濟復甦影響,2016年11月至今年1月,美股幾乎一直保持漲勢,道瓊斯指數曾在1月26日創下26616.71點的歷史新高。但在2月2日「黑色星期五」,隨後5日出現暴跌,道瓊斯指數當天下跌1175.21點,創逾六年最大單日跌幅。

在分析人士看來,盡管美國企業業績和經濟數據均表現強勁,但市場更擔憂利率上升對上市公司造成的償債壓力。這意味,上市公司需要提升業績增長支持股價,但業績短期難有明顯變化。

對於美股未來的走勢,各方眾說紛紜。美國財長努欽認為,市場運作良好,不必過分擔心市場大跌行情,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對經濟長期增長是十分有利的。而花旗以及摩根大通的美國股票分析師則認為,美股「早就應該」下跌,無需恐慌。而對於美股走勢是否將影響美聯儲加息步伐的問題,有分析認為,股市的暴跌目前並不足以打亂全球經濟增長的步伐或者美聯儲加息的計劃。

⑵ 美國救市,股票跌

1.形勢上有補跌的需要。長假期間外圍股市大跌,引發部分人的恐懼,因此開市後會拋出,就是傳說中的補跌。
2.技術上有回調整理的要求。印花稅行情以來,大部分股票有了很大的漲幅,獲利盤需要兌現利潤。
3.不要輕視北京的態度,金融危機再惡化,A股已經用70%的跌幅來消化。所以暴跌時就是建倉的良機。

⑶ 白宮暗示豁免關稅了嗎

周三(3月7日),在白宮暗示加拿大和墨西哥可能免除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的關稅後,美國股市收盤脫離盤中低點。

道瓊工業指數收跌82.76點,收於24801.36點,盤中跌幅一度超過300點。標普500指數收於2726.80盈虧均衡點略下方,此前一度下跌近1%。房地產和科技股是表現最好的板塊。

在宣布這一消息後,投資者感到非常緊張,因為科恩被視為支持更有利於商業的政策的人,因此深受華爾街歡迎。科恩還被視為白宮的一個理性聲音,似乎在不斷的動盪中,他反對實施關稅。他的離開引發了人們的擔憂,即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爆發一場貿易戰。

「他的離開令投資者措手不及,」富時羅素全球市場研究董事總經理Alec Young表示。「科恩反對關稅,因此投資者認為,他的離開反映出,盡管共和黨國會領導層反對,總統仍希望推進他的關稅議程。」

經濟數據方面,ADP和穆迪分析公司表示,2月份私營部門的工作崗位增加了23.5萬個,超過了預期的19.5萬。這份報告被視為美國勞工統計局月度就業報告的預覽版,該報告定於周五發布。

⑷ 如果美國關閉兩房 那些外國投資機構持有的他們的債券 股票 還有金融衍生品就不能兌現了么

一再被推遲的「兩房」改革方案終於有了新的動作。據國外媒體昨日報道,美國政府將公布一項提案,逐步削弱房利美與房地美(簡稱「兩房」)在美國住房市場中的中心作用,並最終將這兩家抵押貸款公司關閉或徹底私有化。

三種解決方案待定

報道援引多位白宮官員的說法稱,預計本周五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將向國會遞交一份「白皮書」。報道認為,該計劃一出,意味著政府將削弱對樓市的支持力度。
「白皮書」詳細闡述了三種減少政府在住房抵押貸款市場中作用的方案。其中最保守的建議是,除了現有的聯邦機構外,政府將退出住房抵押貸款市場。另外兩個方案則是建議創建一套新的機制,讓政府對向來由「兩房」主導的二級抵押貸款市場給予部分支持。報告還將提出按揭業務其他方面的改革措施,包括增強貸方保護;改變抵押貸款服務,以解決該行業無法與還款滯後的貸方合作的問題;清理貸款證券化、貸款捆綁銷售給投資者的新措施。
知情人士稱,「白皮書」的目的是為了吸引私人資本重新回到住房金融市場,從而減少政府在抵押貸款債券中的投入。過去幾十年來,「兩房」在美國住房市場中一直發揮著中心作用。由於事關重大,分析師預計美國政府對「兩房」命運的最終決定可能會在今年年底達成一致。
美政府已耗資千億救助
據悉,房利美和房地美由美國政府出資創建,主要業務是購買抵押貸款並證券化,然後在公開市場上出售證券,從而騰出資金用於提供給購房者新的貸款。由於近年來美國房地產泡沫化愈演愈烈,「兩房」不得不降低貸款門檻,這使得貸款違約增加,兩家公司遭受巨額虧損並引發次貸危機,並由此造成了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
2008年9月7日,美國政府接管「兩房」。去年6月,由於股價長期表現不佳,「兩房」被勒令退市。截至目前,美國政府救助「兩房」已經耗資1480億美元,但兩家公司至今仍未能實現盈利。據去年11月評級機構標准普爾的一份報告預測,如果要完全救活「兩房」,美國政府可能要投入高達7000億美元的巨額救助金。分析人士認為,一旦政府扶植力度減弱,購房者的借貸成本將加大,會讓本已脆弱的樓市雪上加霜。
同時,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對「兩房」的爭議使這個問題披上了政治色彩。是繼續用納稅人的錢拯救「兩房」還是任其「自生自滅」成了奧巴馬政府目前面臨的一大難題。本報記者 沈瑋青
■ 美政府救助「兩房」大事記
2008年7月11日 由於市場擔心「兩房」遭政府接管或增發融資,「兩房」股價險遭腰斬。時任美國財政部長的保爾森表態,美國政府暫不考慮接管。
2008年7月13日 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宣布救助「兩房」措施。財政部將提高「兩房」信用額度,並承諾必要時購入股份。美聯儲承諾對「兩房」開放貼現窗口,以提供直接融資。
2008年7月26日 美國國會參議院批准一項總額3000億美元的住房援助議案,旨在救助美國樓市,同時幫助「兩房」擺脫困境。議案授權財政部無限度提高「兩房」貸款信用額度,必要時可購入「兩房」股票。
2008年9月7日 保爾森宣布由政府接管「兩房」,聯邦住房金融署接手「兩房」日常運作。
2008年9月14日 聯邦住房金融署宣布,不允許房利美和房地美向前任首席執行官丹尼爾·馬德和理查德·賽倫支付巨額離任補償。
2009年3月18日 美聯儲宣布將購買1000億美元「兩房」債券,使美聯儲2009年以來購買「兩房」債券總額翻番。
2009年4月22日 房地美時任代理首席財務官大衛·凱勒曼在家中自殺。
2009年12月24日 美國財政部宣布取消原先對「兩房」設定的4000億美元救助上限。
2010年3月23日 美國財長蒂莫西·蓋特納說,鑒於美國房地產市場依然處於困境,針對「兩房」的改革宜緩行。
2010年5月5日 房地美稱,由於今年第一季度繼續虧損大約80億美元,希望政府增加106億美元救援資金,這將使房地美的政府救助總額達到613億美元。
2010年5月10日 房利美稱,今年第一季度繼續虧損131億美元,擬再次尋求84億美元政府救助,這將使房利美接受的政府救助總額達到836億美元。
2010年6月16日 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發表聲明,要求「兩房」退市。
2011年2月9日 消息稱美國政府擬關閉「兩房」。

■ 回顧

「兩房」去年遭遇退市
2010年6月16日,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表示,准備將其監管的房利美與房地美的股票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理由是兩家公司的股價長期表現不佳。
根據紐約證交所規定,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低於1美元,其股票將被摘牌。自2008年9月起,在超過30個交易日中,房利美與房地美普通股的價格一直徘徊在1美元附近;最近的30個交易日里,房利美的股票價格跌破了1美元,房地美則在1.0美元-1.5美元之間徘徊。
去年7月8日,紐約和芝加哥證券交易所在開市前停止了房利美普通股和優先股交易。該公司在退市前一天宣布,將發行三年期新債,到期日為2013年8月20日。退市前,房利美股價已跌至每股25美分。房地美同日也從紐交所退市。(沈瑋青)
「兩房」三年彌補1/8損失
美國金融危機質詢委員會上月發布的報告顯示,「兩房」在過去約三年中通過要求銀行購回劣質抵押貸款收回總計209億美元的資金,但僅占「兩房」自2008年以來信貸損失總額的1/8。
報告顯示,從2007年至2010年8月31日,「兩房」曾要求銀行回購將近167000份劣質抵押貸款,總額達348億美元。在此過程中,實際收回總額達209億美元,其中房利美從銀行收回118億美元,房地美收回91億美元。
「兩房」通常從銀行購買貸款並將其證券化後賣給投資者,並為這些證券提供擔保以防借款人違約。當銀行將抵押貸款賣給「兩房」時,會就一定的貸款銷售標准達成協議,並有責任在不滿足這些標準的情況下回購貸款。但問題是那些原本該用來居住的房屋實際上卻被用作投資。當違約率較低的時候,回購貸款一般被當作正常發生的營業成本。但當金融危機爆發,美國的止贖權不斷攀升後,「兩房」已開始加強對違約貸款的核查,並迫使銀行購買這些銷售無望的貸款。這就導致銀行的回購成本成為非正常營業成本。
據分析師估算,美國銀行業因為回購「兩房」劣質抵押貸款而造成的損失最終將高達280億美元。(沈瑋青)
■ 小資料
房利美和房地美
「兩房」是美國最大的兩家住房抵押貸款機構——聯邦國民抵押協會(簡稱房利美)和聯邦住房貸款抵押公司(簡稱房地美)的簡稱。由美國國會立法設立的政府支助機構,目的在於為住房抵押貸款市場提供穩定而連續的支持,提高住房抵押貸款的可獲得性。
美國的住房政策是政府公共政策之一,自1932年構建聯邦住宅貸款銀行系統以來,逐漸形成了以「兩房」為主、私人抵押貸款機構為輔的住房抵押貸款二級市場,通過政府幹預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方式,為住房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兩房」是美國房地產市場的支柱,兩家機構承保或者購買的房地產貸款約佔美國居民房地產市場的50%,次貸危機以來達到80%以上。「兩房」擁有和擔保的資產規模約5.5萬億美元。在「兩房」債券投資者中,70%以上是養老基金、共同基金、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等美國國內投資者。
■ 落地
中國是「兩房」大債主
據悉,中國目前持有「兩房」數千億美元的債券,專家稱此舉或對中國的投資產生一定的賬面損失。
早在2008年就有消息稱,中國政府是「兩房」債券的最大海外購買者,持有數千億美元的「兩房」債券。日本、開曼群島、盧森堡和比利時等國也是其主要持有國,五國共持有1.3萬億美元的「兩房」債券。但由於數據不公開,目前對此並無相關的確切數字。標准普爾曾經在報告中指出,截至去年6月中國金融機構持有「兩房」債券總額達到3400億美元。
在「兩房」退市時,有質疑稱中國購買的「兩房」債券將面臨巨額損失。國家外管局當時曾表示,「兩房」債券規模大、流動性較好,在債券投資領域一直是各國中央銀行進行外匯儲備投資的重要對象。危機期間,「兩房」獲得美國政府的積極救助,總體情況穩定。「兩房」債券當時還本付息正常,價格穩定,且我國外匯儲備沒有投資「兩房」股票,因此退市對「兩房」的債券未造成負面影響。(沈瑋青)
■ 專家觀點
中國投資「兩房」不會打水漂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昨日表示,由於「兩房」涉及的資產規模較大,不僅會對海外投資者產生影響,還會給美國國內的房地產市場帶來震動。但是任何重大的決策都需要循序漸進,過程可能相對漫長,而且美國去年已經宣布「兩房」退市,市場對於政府決策已經有了一個緩沖消化的過程,海外投資者也理應有了相應的對策,所以他預計「兩房」的新政策不會對市場帶來太大震動。
劉元春還表示,中國購買「兩房」債券不單是為獲回報,還有其戰略考慮。「兩房」關閉後從清償的程序上來講可能會使中國的債券產生賬面縮水,但從中長期來看,戰略上或會有所收益,不能一概而論。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微博)則認為,中國投資「兩房」打水漂的可能性不大。「兩房」債券數額龐大,事關美國政府的信譽和國家形象,美國不會做出輕率決定,而會對市場有所交待。她認為隨著目前美國房地產市場出現回暖跡象,中國應根據市場情況隨時調整戰略組合,即時觀望跟進。(沈瑋青)
新京報)

⑸ 假記者混入白宮發布會四度成功提問,白宮的審查是否需要加強

關於這個問題,我可以簡單粗暴的回答各位,白宮的審查必然是需要加強的,但是,面對部分有心人如果他想要做出這樣的事情,白宮在怎麼審查都沒用啊。根據美國媒體的可靠報道,假記者混入白宮的真正目的並不是行刺,而是想提問幾個比較有熱度的問題,他之所以想到使用假記者的方法混入白宮,其實就是因為他個人對美國媒體的守望,因為在他個人看來,美國不管是在新聞還是中美態度上,美國政府實在太過可笑了,明明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為什麼還非要狡辯。

而這個狡辯到底有什麼用,引起了這個記者的壞想法,所以他就想到了使用假記者的身份重新進入白宮,重新提問這些問題,然而在混入白宮以後,重新提問的問題,白宮回答的方式更令他感到失望了,其實,在我個人看來,白宮的安全措施跟保護措施已經是非常完善了,因為白宮是由聯邦調查局跟華盛頓特區警察局直接隔離並保護的,而且白宮的保護措施也是相對較高。

⑹ 白宮書記的事件經過

2001年,張治安升任潁泉區黨委書記後,開始實施自己籌劃已久的「五大工程」:皖西北商貿城,工業園,科技生態園,以及「白宮」。其中尤以「白宮」反響最大,外形酷似美國白宮的政府辦公大樓也讓張治安有了另外一個名字「白宮書記」。
2007年1月,《農村農業農民》雜志以「安徽貧困區建豪華辦公樓,日本人來修小學危房」為題,對潁泉區豪華辦公樓進行了報道。
2007年8月26日前的半年多時間里,李國福曾多次舉報阜陽仿白宮辦公大樓建造違法佔用耕地,裡面官員腐敗等問題,矛頭直指「白宮主人」——時任區委書記張治安。
2007年8月26日,李國福被潁泉區檢察院帶走,隨後被拘留、逮捕。此前,他曾多次到北京舉報張治安違法佔用耕地、修建豪華辦公樓「白宮」等問題。
2008年1月11日,李國福被轉移到安徽省第一監獄醫院接受治療。
2008年3月4日,潁泉區人民檢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訴。
2008年3月13日凌晨4時55分,李國福死於安徽省第一監獄醫院。
2008年4月22日,中國青年報刊發《阜陽「白宮」舉報人蹊蹺死亡調查》報道,引起安徽省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由安徽省紀委牽頭、安徽省人民檢察院等組成的聯合調查組進駐阜陽,針對李國福的非正常死亡展開調查。
2008年6月上旬,張治安被安徽省聯合調查組帶走,隨即被停職。
2008年7月14日,張被終止阜陽市第三屆人大代表資格。7月31日,張被逮捕。 中國青年報報道,張治安案已進入司法程序。潁泉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汪誠、反貪局局長鄭濤均被停職審查。
2008年12月,蕪湖市人民檢察院偵查終結,以涉嫌報復陷害罪將該案移送公訴部門審查起訴。
2009年3月13日,張治安被取保候審,回到了阜陽。
2009年5月29日,張治安被再次關押進了看守所,案件重新移交到蕪湖市檢察院。
2009年6月25日,蕪湖市人民檢察院以涉嫌報復陷害罪、受賄罪將此案正式向蕪湖市人民法院依法提起公訴。
註:李國福原為張治安的下屬,曾任阜陽市泉北貿易區經貿發展局局長兼安曙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⑺ 黑色星期一的股災中美聯儲格林斯潘採取了哪些貨幣政策

1987年10月19日是星期一,在經歷了前幾天的小幅下跌之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這一天一開盤就下跌了67點。但這遠未結束,轉眼間,賣盤湧起,開盤不到一小時,指數已下跌104點。到下午兩點時,總計下跌250點,收盤時,道瓊斯指數下跌了508點,由2246.74點狂跌到1738.74點,跌幅達22.6%,市值損失5030億美元。
暴跌來得突然,沒有人知道應該如何遏制繼續惡化的局勢,雖然也有人提議休市,但無人敢作決定。紐約股票交易所顧忌到華爾街在全球股市中的「風向標」作用,只得拚命堅持下去。
驚心的是,開盤第一個小時內,市場上很難找到買家,約占標准普爾500指數指標股30%的95隻藍籌股竟然尚未成交,而由於賣單大量堆積而買單不多,市場價格被迫一再下降以吸引買方。到10時30分,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30隻指標股中有11隻還沒有開盤交易,而在平時,通常開盤後不到5分鍾的時間里,就會全部開始交易。由於許多隻股票沒有交易,當時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無法真實反映市場實際價格,整個市場處於無序狀態,交易量不斷被刷新,計算機交易系統速度減慢,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標准普爾500指數的准確數字根本無法計算。
巨額交易量導致紐約股票交易所計算機系統在這一天幾乎陷入癱瘓狀態。紐約股票交易所共有200台微機,這套系統從未處理過如此巨大的交易。開盤一小時後,賣單不斷積累,導致計算機竟比實際交易速度慢了20分鍾。臨近中午,計算機系統中的指定指令轉換系統(DOT)慢了約75分鍾。由於DOT系統容量不足,傳送到那裡的3.96億股的交易竟然出現1.2億股沒有執行。
下午13點09分,一則可怕的消息再度傳至股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大衛·路德在華盛頓發表講話說:「在關鍵時刻,雖然我們不知道這一關鍵時刻會在什麼時候,我將與股票交易所討論暫時關閉交易所。」這則消息更加引起一陣恐慌。因為交易所一旦關閉,交易商們將來不及拋掉手中的股票,他們的股票將一文不值,成千上萬的美元將化為灰燼。於是,他們不得不迅速「傾銷股票」。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像著了魔似地狂瀉,到下午兩點下挫250點,股票換手4億多股,計算機比實際交易速度落後了100分鍾。在此期間,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官員出面澄清:他們沒有討論有關關閉交易所的事情。然而為時已晚,災難已無法遏止。
下午14點05分,道指上升350點,成功沖過2000點。但此次反彈僅延續了一瞬間功夫,期指市場的反應基本相同。14點30分左右,股價走勢似乎有走好跡象,然後反彈受阻,新一輪下降趨勢在此形成。此時,距收盤僅剩一個多鍾頭,但就在這短暫而又漫長的一個多鍾頭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這種彷彿已經凝固了的空氣中再度下挫250點,換手2億股。直至下午16時整收市時,這次跳水才被迫停止。
當天,在紐約股票交易所掛牌的1600隻股票中,只有52隻股票上升,其餘全部下跌。其中1192隻股票跌到52個星期以來的最低水平,而且許多具有代表性的藍籌股也在劫難逃。幾乎所有大公司的股票均狂跌30%左右,如通用電氣公司下跌33.1%,電報電話公司下跌29.5%,可口可樂公司下跌36.5%,西屋公司下跌45.8%,運通公司下跌38.8%,波音公司下跌29.9%。
這一天紐約股票交易所內陰雲密布,氣氛極度緊張。價格變動極快,電話機不夠用,熒光屏上的價格跟不上市場實際價格。一個交易員說他的熒光屏上顯示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降3.78點,而實際上這個數字是508點。平時一天的交易額為1億股左右,而這天為6億股。由於計算機系統運行滯後,約有28%的指令未能執行,其中包括9200萬限價指令。許多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直到兩三天後才知道他們的股票沒有賣出。此外受股票價格變化的影響,美國政府債券市場也是一片混亂。而新聞機構由於計算機的影響,收盤5個半小時後才把股市的收盤價報道出去。
「一切都失去了控制」,《紐約時報》這樣報道。這一天損失慘重的投資者不計其數,世界首富薩姆·沃爾頓一天之內股票價值損失21億美元,世界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比爾·蓋茨損失39.45億美元,電腦大王王安僅在19日下午就損失了3100萬美元。許多百萬富翁一夜之間淪為貧民,最苦的是那些靠自己多年積存的血汗錢投資於股票的投資者。受股價暴跌震動,股民的心理變得極為脆弱。因股市暴跌而不堪債務重壓的許多人,精神徹底崩潰,自殺的消息不絕於耳。銀行破產,工廠關門,企業大量裁員,人心惶惶。
全球「沖擊波」
面對席捲全球的股市狂潮,各地政府震驚之餘,迅速採取一系列救市措施。香港股市當即停市4天,前聯邦德國宣布降低證券回購率,七國集團會商如何向金融系統提供流動資金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全世界的金融交易聯系在一起。然而金融一體化的步伐加快也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由於全球金融一體化的發展,當某個股市發生暴跌時,其他股票市場也難以倖免。
美聯儲芝加哥分行的高級分析員兼交易員Thomas Thrall表示,「我覺得太驚悚了,第一次覺得全球市場相連是個可怕的事情。」這也是第一次,全球投資者從電視直播上觀看了金融危機在全球市場的傳播。
這一天,東京股票交易所的開盤鑼聲餘音未盡,股票價格便直線下跌。日經225指數下跌了620點,跌幅為14.9%;香港恆生指數下跌421點,跌幅為11.3%,也創下了一天下跌最高紀錄;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下跌169點,跌幅為12.4%;澳大利亞所有普通股價格指數下跌80點,跌幅為3.7%;FTSE30指數下跌183.7點,跌幅為10.1%,FTSE100指數下跌249.6點,跌至2053.3點,投資者損失達500億英鎊。
此外,巴黎、法蘭克福、斯德哥爾摩、米蘭、阿姆斯特丹等股市均有6%至11%不同程度的下跌,形成全世界范圍內的股市沖擊波。面對席捲全球的股市狂潮,各地政府震驚之餘,迅速採取一系列救市措施。香港股市當即停市4天,前聯邦德國宣布降低證券回購率,七國集團會商如何向金融系統提供流動資金。
史蒂芬·古德伯格(Steven Goldberg)是一位老股民,他在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前夕這樣回顧自己的炒股經歷,「1987年股市暴跌前,我拋掉了手中持有的所有股票,但是之後算了一筆賬,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作為股市的長期投資者,不應該深受股市周期因素的影響,應該長期購買和持有股票。」
回憶早期的投資經歷,古德伯格認為,自己過於迷信股市的周期性。「早年投資股票時,我就是一個市場計時器。從1982年到1989年,為了獲得股票收益,我付費聽取一些著名投資大師的投資策略建議,還不時地撥打收費熱線來幫助我躲開熊市,因為我很怕遇到類似1973年至1974年那樣的股災,當時股市一半的價值都蒸發了。」古德伯格表示
受投資策略師的建議,在1982年8月至1987年10月暴跌之前,古德伯格手中的股票漲幅達250%,然後就出現了自由式落體的下跌。「當道瓊斯工業指數在10月15日下跌4%以及10月16日再下跌4.6%時,我慌慌張張地出手清盤,因為股市資金里包含我兒子18歲要上大學的教育資金。」古德伯格繼續說道。
雖然古德伯格沒有在這次股災中受災,但他自認為也是股市暴跌的推手,因為他太迷信策略師的周期論投資建議。「到了10月19日,單日跌幅創紀錄,我以為這是預示著類似1929年的大蕭條要來臨了。事實證明,我是個大傻瓜,股市迅速止跌站穩腳跟,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里重新收復失地,而我已經被嚇怕了,只能傻傻地觀望行情,但很明顯我已經錯過時機。從那以後,我一直買入股票並進行多元化投資,堅持長期持有股票,而不是跟風拋售。」古德伯格這樣總結道。
美聯儲緊急干預
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剛剛上任兩個月的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發表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講話,「作為國家的央行,美聯儲有責任提供流動性來支持經濟和金融體系,今天我重申將保證金融體系的流動性」
大崩盤的當天,美國各界反應極為強烈,廣播、電視和報紙紛紛發表評論分析。白宮出面發表聲明抑制恐慌稱:「國家經濟運行狀態良好,就業率處於最高水平上,生產也不斷增加,貿易收支也在不斷改善。美聯儲也表示沒有惡性通脹發生的跡象。」
到了10月19日晚上,恐慌幾乎彌漫全球,時任美國總統的里根也感受到了恐慌危機的威力,他隨即召回在德國訪問的財政部長貝克和在外地出差的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與紐約股票交易所主席約翰·費蘭聲共同商討防止繼續暴跌的對策。
10月20日早上,股市恐慌籠罩著銀行業,許多銀行紛紛停止對專業經紀商和交易員提供信用資金,因為銀行擔心他們會破產而收不回貸款,而專業經紀商已沒有足夠的現金向交易所支付保證金以維持交易暢通的責任,因為他們在19日當天為了阻止股票下跌而買進了過量的股票。專業經紀商因此而陷入了流動性困境,他們沒有現金參與20日的交易。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倒閉,要麼求助於另外一家公司兼並他們。一旦專業經紀商倒閉,後果不堪設想,因為紐約股票交易所會缺乏保證金清算交割正常進行的資金來源,繼續暴跌將在所難免。
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剛剛上任兩個月的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發表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講話,「作為國家的央行,美聯儲有責任提供流動性來支持經濟和金融體系,今天我重申將保證金融體系的流動性。」這句話實際上是暗示美聯儲會支持銀行為股票交易商繼續發放貸款,格林斯潘的繼任者伯南克在1990年寫道,「當時美國10家最大的銀行暗地裡翻倍給證券公司借款。」
在獲得美聯儲的支持後,兩家主要商業銀行馬上宣布降低優惠利率,紐約化學銀行迅速增加4億美元的證券貸款。銀行家信託公司也表示在任何情況下都會保證客戶的資金需要。聯邦儲備委員會的承諾使那些在交易所掛牌的上市公司略微恢復了信心。隨後,美國的各大商業銀行紛紛降低利率。
一些專家後來評價稱,美聯儲回應「黑色星期一」的舉動開創了一個新時代,當遭遇嚴重的市場下行事件時,央行完全有能力穩定投資者信心,有效避免了此前金融危機來臨時就會伴隨經濟衰退和銀行危機的現象。
一系列「救市」措施公布後,10月20日,股票指數上升了102.27點,10月21日比20日又回升了186.94點,但10月22日收盤價比21日又下降了77.42點。大崩盤發生的那一周內,約有650家公司公開宣布要在公開市場上回購本公司的股票。而在此之前,自1987年1月1日至10月16日,總共只有350家公司宣布回購措施,其中的大部分公司在「黑色星期一」那天繼續維持回購行為。上市公司的這種大規模回購行為對股市產生了相當積極的作用。
也有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這種干預金融市場的行為給後來的市場堆積了很多泡沫,因為自1987年股災後,股票市場就走上了「非理性繁榮」的道路。後來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急速上漲並沖破了6000點大關。到了這個點,投資者們相信市場仍然蘊藏著巨大的上升能源,股票市場會繼續上揚,但是美聯儲沒有任何後續動作,沒有執行任何形式的緊縮貨幣政策,或者任何針對股票交易而增加的邊際准備金要求,這些都向市場參與者表明,央行沒有像格林斯潘暗示的那樣認為股票價格已經出現警示信號。
20世紀90年代末股票市場繼續上揚,很多人都認為美聯儲應該提出邊際准備金要求(尤其是用於購買或者持有股票的貸款應該要求預付訂金),至少應該採取一些措施表明美聯儲對「非理性繁榮」一貫關注的態度。然而,這種措施很早就被廢除不用了,事實上美聯儲也不願重新啟用。
法律授權了美聯儲可以對股票購買徵收邊際准備金,很多年以來這種准備金一直維持在50%的水平上,直到美聯儲不再試圖對股票市場進行干涉。這種模式下似乎更傾向於由證券交易委員會和證券交易所本身來規范股票交易行為,在這種觀念的指引下,美聯儲很顯然認為增加准備金的舉措是無效的,因為只有一小部分股票交易會受到影響。長此以往,只要美聯儲不收緊貨幣政策,股票市場的投機就不會停止,這就為20世紀90年代的危機埋下了伏筆。

⑻ 美國大選為什麼影響股市的最新相關信息

本屆大選民意極度兩極分化,不管誰當選都有將近一半的民眾不滿意。Wunderlich Securities的首席市場策略官Art Hogan於周二表示,本周上漲只是市場止損,目前市場的擔心是選舉有最後期限,但是民意以及政治分化卻愈演愈烈,這對市場有負面影響。


在特朗普勝選之後,市場還會繼續關注組閣選擇。張致銘對騰訊財經表示,在大選進行過程中,共和黨內部對特朗普的政策頗有微詞,包括羅姆尼在內的共和黨元老並不支持特朗普,如果在組閣的過程中,特朗普能夠獲得更多共和黨的支持,將更有利於經濟政策的推行。而肯尼則表示,特朗普的當選,將對美國政府現在運行的體系,產生重大影響,他同時表示,並不擔心特朗普在外交方面缺乏經驗,「在奧巴馬當政期間,美國世界地位有所削弱。特朗普就任後,將重新商談國際貿易條款,這對美國是好事。」


政治經驗是此前外界看好希拉里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國輿論認為希拉里比特朗普在行政經驗上有著明顯的經驗優勢。希拉里習慣對政策問題給出十多個解決方法,所以外界清楚希拉里將會做什麼。比如在貿易問題上,希拉里會通過國會中的執行機構,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抗議,並對中國部分商品採取關稅懲罰。


而特朗普在很多人眼中則是充滿變數,這在選戰中就可看出一二。特朗普幾乎不聽任何人的選舉建議,主要依靠個人風格行事,這樣的做法在拉攏了一批鐵桿「川粉」之外,也犯下了不少低級錯誤。前美國駐華大使,現基辛格中國研究協會創始主任J Stapleton Roy對騰訊財經表示,「如果特朗普入主白宮,他都無法找到足夠的人手,填滿政府高位。」特朗普除了幾個標志性的口號,其政治資本是在少得可憐。


市場隨著大型新聞事件起伏動盪如「膝跳反應」,在所難免,但華爾街會迅速調整過激反應。Sonenshine Partners基金合夥人Marshall Sonenshine對騰訊財經表示,「從長期來看,美股還將回歸宏觀經濟,公司財報等因素,即使周三美股表現誇張,也不足為奇。」 比特肯尼(Peter Kenny)也對騰訊財經表示,在特朗普意外當選後,將在短期引發全球市場普跌,「但是,我覺得一兩個星期之後,市場將重新找到底部,畢竟近期宏觀經濟數據仍保持樂觀。」


但他同時坦言,無論誰當選,美國股市都不會重現奧巴馬當政時期的漲幅,「那時,美股是先暴跌了近50%才重新上漲的。不應該奢望重現類似的漲幅。」


根據《華爾街日報》市場數據組數據,從歷史情況來看,自道瓊斯指數誕生以來的30次總統大選中,美股在投票日到第二年一月新總統就職之前上漲的幾率較高。執政黨連任時,美股平均上漲4.6%,而在野黨獲勝時,平均上漲4%。

⑼ iPhone13減產,白宮對供應鏈瓶頸發出警告,是因為什麼

由於全球供應鏈危機導致計算機晶元短缺,蘋果可能會將今年將生產的 iPhone 13 的數量減少多達 1000 萬部,這促使白宮警告說在聖誕節會有人們無法獲得的東西。據彭博社報道,蘋果預計今年將生產 9000 萬部新 iPhone,但告訴其製造商,這個數字會更低,因為包括博通和德州儀器在內的晶元供應商難以交付組件。周二盤後交易中,蘋果股價下跌 1.2%,反映出美國股市和亞洲股市普遍下跌,尤其是擔心 Covid 和供應鏈問題的揮之不去的影響會導致通脹失控並阻礙增長。

對短缺的擔憂,尤其是食品價格上漲,促使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任命了一名新顧問,即樂購超市前首席執行官大衛·劉易斯,試圖解決供應鏈中的堵塞問題。拜登政府已發起一項重大努力,以解決導致通貨膨脹的供應問題。他於 6 月成立了一個每周開會的工作組,並任命資深交通官員約翰·波卡里為瓶頸沙,以向私營部門公司施壓以緩解交通擁堵。

熱點內容
聯想是如何更改股權的 發布:2025-05-23 06:47:11 瀏覽:943
蘇東坡如何理財 發布:2025-05-23 06:39:50 瀏覽:549
澳洋健康有哪些基金參與 發布:2025-05-23 06:39:04 瀏覽:654
基金理財掙2萬什麼水準 發布:2025-05-23 06:13:48 瀏覽:152
基金保本型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23 06:11:38 瀏覽:262
尚未具備2年股票交易經驗的自然人 發布:2025-05-23 06:05:13 瀏覽:468
股市中機構抱團取暖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23 05:46:09 瀏覽:588
深圳第一個股票交易所 發布:2025-05-23 05:45:18 瀏覽:759
股東變賣股權如何告知其他股東 發布:2025-05-23 05:34:57 瀏覽:162
大修基金是什麼時候拿到房產證 發布:2025-05-23 05:33:59 瀏覽: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