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不設防什麼意思
❶ 《凡爾賽條約》具體有什麼內容
凡爾賽和約 即《巴黎和約》。全稱《協約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是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帝國主義條約。1919年6月28日,英、法、美、日、意等戰勝國與戰敗國德國在巴黎西南凡爾賽宮簽訂。1920年1月20日生效。和約共分十五部分,四百四十條。國際聯盟盟約為第一部分。其他部分主要規定:德國將阿爾薩斯—洛林交還法國;薩爾煤礦歸法國,薩爾區由國聯管理十五年,期滿後經公民投票決定歸屬。萊菌河左岸由協約國佔領十五年,右岸50公里為不設防地區。德國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其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交日本。德國須支付巨額賠款,並可保留十萬官兵。美國代表雖在和約上簽字,但美國國會未予批准。中國代表因中國人民抗議,未在和約上簽字。由於凡爾賽和約是在帝國主義大國反對蘇俄、宰割戰敗國和犧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礎上訂立的,它本身就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禍根。
全稱《協約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以戰勝國英、法、美、日、意等為一方和以戰敗的德國為另一方,於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西南凡爾賽宮簽訂,1920年1月20日生效。主要內容:德國將阿爾薩斯-洛林交還法國,薩爾謀礦歸法國;德國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德國向美、英、法等國支付巨額賠款;德國承認奧地利獨立;限制德國軍備,並規定萊茵河以東50公里為非軍事區。美國代表雖在和約上簽字,但美國會未予批准。1921年8月,美國單獨同德國簽訂了一項內容幾乎相同的條約。中國是戰勝國之一,但和約卻規定將戰前德國在山東的特權交給日本,中國政府未簽字。
凡爾賽和約
treatyofversailles
凡爾賽和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19年6月28日協約國與德國在法國凡爾賽宮鏡殿簽署的和平條約,於1920年1月10日生效。1918年10德國政府請求美國總統威爾遜協調停戰時,宣稱接受威爾遜提出的十四點作為公正和平的基礎。但是協約國要求「德國賠償一切從陸海空入侵協約國時對人民及其財產所造成的損失」。條約是在1919年春巴黎和會時起草的。當時決策者為「四大領袖」:英國的喬治、法國的的克列孟梭、美國的威爾遜及義大利的奧蘭多。前三人事實上握有決定權。戰敗國根本無權過問條約內容,其他協約國也只起配角作用。條約規定,德國的人口和領土均減少10%。西部的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薩爾河流域由國際聯盟代管到1935年。北方有三小片土地割讓給比利時。石勒蘇益格公民投票後,北石勒蘇益格歸還丹麥。在東方,波蘭復國,並向它提供直達波羅的海的「通道」。上西利西亞的部分土地則由公民投票決定附於何國。宣布但澤為自由市。德國海外殖民地全部被瓜分:在中國以及太平洋赤道以北者歸日本;在南太平洋、東非和西南非者歸英國;在西非剛果河以北者歸法國。條約起草時,很難計算德國人賠償損失的精確數字,特別是對法國和比利時。但到1921年,有一專門機構估定老百姓的損失總額為330億美元。盡管當時的經濟學家認為籌集此項巨款,勢必擾亂國際金融,協約國仍然堅持要德國賠款。條約還規定:如果德國拖欠款項,協約國可以採取懲罰措施。四大領袖,尤其是克列孟梭,打算確保德國永遠不對世界造成軍事威脅。和約包括許多保證和平的條款,如:德軍人數不得超過10萬,撤銷總參謀部;禁止製造裝甲車、坦克、潛水艇、飛機和毒氣;只指定少量的工廠生產武器彈葯。拆除萊茵河以東50公里內的一切堡壘和工事。 轉載--------------
❷ 怎麼舉報金融中介公司
金融中介涉嫌詐騙怎麼舉報
金融詐騙犯罪已成為當前金融領域的一大公害。依法防範和打擊金融詐騙犯罪活動,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
如何舉報網路傳銷金融詐騙?
關於網路詐騙現在我們已經見過了很多種方式了,關於這些方式的危害以及分辨方式我們都可以從相關的法律法規當中查詢到,那麼如果發現這種現象我們應當怎麼辦呢,如何舉報網路傳銷金融詐騙,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網路詐騙如何舉報
一、舉報流程
網站提供注冊舉報和非注冊舉報兩種方式。舉報人登陸主頁,可點擊"用戶注冊"圖標,按要求填寫相關內容完成注冊。
注冊舉報人登陸後一次可舉報多條線索,並可查詢以往舉報的處置情況;非注冊舉報人一次可舉報一條線索。
舉報人點擊"我要舉報"圖標,按照提示填寫被舉報網站的名稱、地址、違法行為描述、舉報人信息(帶"*"標識的為必填項目)等相關內容後提交。非注冊舉報人提交成功後,本網站將提供查詢結果賬號、密碼。
二、結果查詢
舉報人登陸主頁,點擊"舉報查詢"圖標輸入相關信息後可對公安機關依法處置的結果進行查詢。非注冊舉報人需輸入舉報時網站提供的查詢賬號、密碼。
注冊舉報人登陸後即可查詢。
三、隱私保護
鼓勵實名舉報。為便於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請詳細填寫聯系方式。舉報人填寫的所有舉報信息將依法受到保護。
2、方式
一、天上掉餡餅式
「天上掉餡餅式」就是通過以中獎為名進行詐騙的形式。比如「免費刷q幣」這種網路詐騙形式。這種方式就是網路騙子運用社會工程學,利用人們貪婪的心理進行網路詐騙,結果網民不但沒有獲得q幣,反而連自己的qq密碼以及q幣也被人盜取了。
對於這種詐騙方法,雖然很多人明明知道可能是網路陷阱,但是依然抵擋不了對「免費q幣」的渴望或者好奇,所以也要登錄到網站進行一番瀏覽。他們的心裡可能會想,自己不進行登錄qq賬號密碼就不會被盜,但是他們可能被種上隱藏在網站後面的木馬程序。
二、為你解決困難式
「需求突破式」就是抓住受害人的某些需求進行詐騙的形式。比如2007年年初由於我國台灣地震引發的海底光纜斷裂,導致使用國外殺毒軟體的用戶無法升級,無法登錄伺服器在北美地區的美國網站等。就在這個危難的時候,騙子馬上提供所謂的代理伺服器進行詐騙,結果很多人的網路賬戶都相繼被盜。
目前很多網路詐騙都將黑手伸向了網路游戲賬號,尤其是時下比較火爆的《魔獸世界》和《征途》等大型網路游戲。網路騙子正好可以通過代理伺服器上的程序截獲游戲玩家的賬號信息,已經從以前的「暗偷」轉為「明搶」,能想出這樣的方法也可見網路騙子的「用心良苦」。
同時由於大多數玩家缺乏這方面的安全意識,再加上用戶不假思索和分析就進行使用,結果網路騙子很容易就獲取游戲玩家的賬號,然後將非法獲取的游戲賬號轉賣牟取不義之財。
三、感情欺騙式
「感情欺騙式」就是通過各種網路途徑說你的老朋友、家人出事,讓受害人匯錢等。比如收到好友通過qq發來的信息內容:「在嗎?能幫我個忙嗎?我朋友叫我幫她匯500塊錢(急),我這邊不方便,你幫我匯好嗎?」然後就是需要匯款的賬號和用戶名。
像這樣要求匯款的留言,還宣稱手機沒帶,很容易騙得好心人上當。同時這個留言只要求匯款500元並稱很急,正是因為其金額小所以很可能讓人不設防;它還提醒別人帶上身份證去匯款,可以說考慮得很周全。
此外稱自己沒帶手機,讓人放棄打電話求證的念頭,這也是精心策劃的一個陷阱。而一些詐騙錢財的不法分子也看上了「qq尾巴」這種傳播方式,他們並不是為了傳播某種病毒,而是利用木馬病毒行騙。
其實在網路上利用qq傳播木馬病毒的現象,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了。這種利用感情和親情的方式進行詐騙的,最容易上當的就是一些年輕人,他們出於哥們義氣看到朋友有難,不管三七二十一立馬滿足騙子的要求而上當。
綜上所述,以上就是關於如何舉報網路傳銷金融詐騙的相關資料,關於舉報網路傳銷金融詐騙的方式有很多,我們可以從相關的宣傳手冊上以及公安機關的公告等方式得知,其實舉報網路傳銷的方式主要也就是通過電話或者互聯網等方式,如果直接可以對網路傳銷起到打擊作用的話我們也是可以直接報警的。
❸ 捂緊自己的荷包是什麼意思
捂緊自己的荷包是別亂花錢的意思。也可以理解為,別被商家花言巧語欺騙而去買他的東西。
或不要受壞人的誘騙而投資什麼的。
近年來,各地電信、網路金融詐騙案件呈高發階段,不少群眾遭受損失,甚至發生山東大學生徐玉玉因詐騙致死案,小微提醒大家要提高警惕,謹防詐騙。
日前,王叔就遭遇了詐騙事件。騙子冒充公安機關人員致電恐嚇王叔因涉嫌某起經濟案件,將會被處理,為洗清嫌疑,需要王叔通過網上銀行將資金轉賬到騙子提供的「安全賬號」進行監管。王叔心不設防,在騙子的誘導下泄露了銀行卡相關信息,並一步一步按「提示」操作進行了轉賬,最終導致資金被騙。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詐騙分子常用的手法呢?
根據銀行專業人員歸納,有如下幾種常見的詐騙手法:
一、冒充公檢法詐騙
騙子一般會通過軟體或技術手段修改來電號碼,冒充公檢法機關,先騙取客戶的信任,告知客戶因涉嫌某某案件將會被採取強制措施。為了洗清嫌疑,騙子需要客戶配合,並絕對保密不能跟家人朋友提起,電話不要掛機,然後誘騙客戶提供個人財務狀況,再編造理由讓客戶匯款或通過電子銀行渠道把資金轉到他們提供的「安全賬號」進行監管,從而騙走客戶資金。
二、提升信用卡額度詐騙
騙子以陌生來電開頭,以某銀行的工作人員自居,借核對身份信息讓客戶透露信用卡卡號、背面識別碼、交易密碼等信息,最後騙子要麼會讓客戶告知手機收到的驗證碼,要麼就會發送一個帶病毒的鏈接要求客戶點進去填寫資料以此盜刷信用卡。
三、冒充發放補貼類詐騙
騙子以購置新車發補貼、新生嬰兒發補貼、購置新房發補貼、給殘疾人發補貼等為名,要求客戶說出銀行賬號和有關個人信息,並要求客戶在ATM機操作領取補貼或者以其他方式借機行騙。
四、釣魚網站類詐騙
騙子利用偽基站冒充銀行官方客服955xx,以積分兌換、密碼器升級及失效、信用卡申請等為由向客戶發送詐騙簡訊,引誘客戶登錄簡訊中的釣魚網站,輸入卡號、密碼及動態驗證碼進行辦理,從而盜取客戶資金。
五、網購退款類詐騙
騙子在淘寶等購物網站上注冊網店,或應聘網店「店小二」、使用黑客攻擊等手段竊取客戶收貨信息及訂單詳情,在買家拍下商品交易後,與買家聯系告知支付系統出現故障(卡單)需重新付款或退款。騙子還會要求客戶接收其發來的退款操作流程資料(攜帶木馬),從而趁機竊取客戶銀行卡賬號、密碼等信息,將卡內資金轉走。
特別提醒大家:
一、妥善保管銀行卡密碼、電子密碼器動態密碼和手機簡訊驗證碼,不要輕易在銀行官方網站外的網站輸入,也不要告訴他人。
二、謹記「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要輕易點擊微信、簡訊或郵件的網址(特別是辦理密碼器升級、積分兌換、中獎和退稅等業務時)。
三、警惕暴利理財、公檢執法、領導來電、家人遇險等可疑電話,不輕信、不轉賬,多渠道核實事情始末,避免被騙。